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未來的藝術創作中,人與AI如何共處?,歡迎閱讀。
GPT 是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 的縮寫,G 代表 Generative,指的是生成式模型,P 代表 Pre-trained,指的是預訓練,T 代表 Transformer,指的是注意力機制的深度神經網絡模型。
展覽 " 人機合一:機器人藝術時代 " 旨在探讨 AI、元宇宙技術突飛猛進的當下,機器與人類之間的共生關系,以及在人機合一的背景下,藝術如何被賦予了新的内涵。
因此,我們邀請了 ChatGPT 加入,将 AI 與藝術家進行角色互換,将藝術家拟像作為虛拟的運算程式。在展覽主題的設定下,我們請 AI 向藝術家提問,并邀請展覽藝術家予以回應,生成本次展覽的"ArtGPT" 專欄,希望借由 ChatGPT 和藝術家的共創視角,為展覽提供側面的補充,這或許可以成為人機共生未來的一種超驗理解。
本日推文為"ArtGPT"第三期,将圍繞" 未來的藝術創作中,人與 AI 如何共處 "與參展藝術家展開對話。
ChatGPT:
您是如何展望未來人類與人工智能之間的關系,尤其是在藝術創作方面?
陳子健: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是,AI 為藝術創作帶來了" 工具平權 ",對于很多新媒體藝術來說,各種軟硬體的使用限制了絕大多數人的創作思路,而 AI 讓這一點消除,所有人都可以使用人工智能進行藝術創作,決定藝術創作的關鍵轉變為創意與對人工智能這種媒介的理解。
陳子健,《後設器官》," 人機合一:機器人藝術時代 ",展覽現場,798CUBE,2024。
高峰:人類和人工智能之間是一種互補協作的關系。人類負責創意和情感的表達,人工智能則能夠輔助人類完成重復性高、機械化的工作。人工智能能幫助藝術家們處理和分析大量的數據,例如探索復雜的顏色和形狀組合、分析和模拟各種樂器和音樂風格等,從而發現新的創作靈感和創作模式,擴大藝術表達的範圍和多樣性。然而,藝術的真正核心——創造力、情感深度和個人故事仍然是人類所獨有的,人工智能無法完全模仿或獨立產生這些内容。因此,未來的藝術創作将是人類藝術家和人工智能技術結合的產物,未來人類與人工智能在藝術創作當中的關系将是相輔相成的,但人類的創造力和情感表達将始終是藝術作品的核心。
高峰,《造神計劃》," 人機合一:機器人藝術時代 ",展覽現場,798CUBE,2024。
胡森:我認為兩者在藝術創作方面是以藝術家為主導,人工智能加以輔助的關系。藝術創作是一個主觀性、創造性很強的事情,是藝術家對于社會生活的反映,是藝術家在對于事物存在自己理解的情況下,通過某種形式主動抒發情感的過程。目前人工智能所做的事情,簡單來說,是執行程式員的指令,背後的邏輯依然歸屬于程式員設定的參數和算法。但人工智能的超強學習能力和運算能力,可以給藝術家提供更多的靈感來源,讓藝術家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實驗和探索新的表現形式。最重要的是在新媒體藝術方面,尤其是虛拟藝術方面,人工智能可以幫助藝術家創作出互動性、體驗感更強的作品,充實了藝術的表達和感知形式。
胡森,《TA》," 人機合一:機器人藝術時代 ",展覽現場,798CUBE,2024。
冷培雯:未來人類與人工智能在藝術創作方面的關系可能會變得更加緊密和創新,在藝術領網域會帶來一場史無前例的創新型冒險。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藝術的形态持續變革,全球範圍内藝術體系逐漸受到商業化和體制化的影響,這使得一些傳統的門檻和局限變得更加明顯,在這個時代,我們正站在藝術與技術的交匯處。ChatGPT、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 等工具的湧現為藝術創作帶來了新的可能性,也讓藝術創作的門檻大大降低,為廣大創作者提供了更為便捷和靈活的平台,似乎 " 人人都是藝術家 " 的時代已經來臨。在這個交匯處,我們更要思考如何保持藝術的深度和獨創性,這是一個在技術與藝術融合的時代下,我們需共同面對的挑戰。
冷培雯,《您好》," 人機合一:機器人藝術時代 ",展覽現場,798CUBE,2024。
李杭:未來人類與人工智能在藝術創作方面的關系将會是一個不斷發展和探索的過程。挑戰和機遇并存,而人工智能有望為藝術領網域帶來新的可能性和創新。在藝術創作中,人類與人工智能可以同時擔當主體的角色,藝術創作中主體的角色取決于創作者的意圖、創作過程和使用的技術工具。人類與人工智能之間創造性的合作、技術的創新和對倫理問題的關注将共同推動藝術領網域朝着新的方向發展。
李杭,《模仿遊戲》," 人機合一:機器人藝術時代 ",展覽現場,798CUBE,2024。
李玮:藝術的發展一直和技術進步緊密相連,密不可分。煉金術產生了繪畫顏料,解剖學醫學推動文藝復興對人體結構的理解,物理學數學讓人類理解人本身有了現代藝術,印象派完美解釋了光學,因為數學哲學思考而有了抽象藝術,宇宙論的三維體和多維體有了立體主義和超現實,電子的發明有了錄像藝術電子藝術,化學人類 DNA 的破譯和工業文化有了復制概念的波普藝術和超扁平藝術。人工智能的迅猛發展也一定產生新的文化和藝術。現階段只是把人工智能當成藝術的工具在應用,遠未成為藝術思想的創作,這是人機智能藝術根本問題。現在還在用人的思維訓練人工智能體,當用非人類的智能體思維和智能體共存時,藝術的創作就會是新的人機智能藝術。我把這個叫做 " 混沌意識體藝術 "。
李玮,《量子糾纏之智能機器人和我》," 人機合一:機器人藝術時代 ",展覽現場,798CUBE,2024。
林萬山:嚴格意義上我不是一個純人工智能藝術的工作者,但是這種情況随着人工智能的 " 基礎化 " 而有了改變,一切皆為人工智能的改造產物,但我仍然質疑這種集群性的熱潮是否是一種 " 趕時髦 " 式的藝術行動,所以請原諒我沒有辦法使用當前技術解法下的基于大數據學習和神經網絡的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而是借用這個名詞下的技術想象來做一些假大空的構建,我認為這種關系最終會趨于 " 湮滅 ",在技術想象上我不是技術樂觀派也不是技術末世論者,我認為在歷史意義上的人工智能終将和人類走向合一,某種意義上即本次展覽的主題——人機合一。而我們不妨更激進一點,藝術原先只是人類自娛自樂的想象力遊戲,在人與人工智能合一的時刻,我們或許可以讓藝術進化進而成為對抗 " 熱寂 " 的武器,在這個終将謝幕的宇宙,我們借由人機合一的新人類去完成最後的反抗。
林萬山,《耕魂乙》," 人機合一:機器人藝術時代 ",展覽現場,798CUBE,2024。
劉暢:技術在特殊的歷史時期确實會對藝術產生很大的影響,這種時期往往是新技術產生的時期,更準确地說是在新技術產生完的一段時間之後。實際上,藝術家所能接觸或理解的技術是滞後的、生活化的技術,假如把科技藝術當成選題,很明顯是讓藝術站在了一個被動的立場上。藝術家受到的技術影響,往往是就一個平常人所能觸及到的程度來體驗的,也就是說,當技術真正開始改變周圍的現實生活,藝術家才會開始做出行動,因為藝術家從來是現實生活的觀察者,而不是微觀技術的觀察者。另一方面,藝術和技術的底層邏輯不同,技術是線性的,它唯一要求是變得更新,技術沒有歷史觀,過時的技術是可以被淘汰和遺忘的。而政治、哲學和藝術更像一種輪回,所以即使藝術和技術在某一歷史時期相遇了,在一段時間後,它們會自然而然地分道揚镳,就像哈雷彗星,等待下一次相會。
劉暢,《無機體 #1》," 人機合一:機器人藝術時代 ",展覽現場,798CUBE,2024。
邱宇:人工智能發展,一方面是從技術視角對當下文化、社會的生态影響的思考,技術發展如何改變了我們對環境、情感和社會關系的感知,技術如何作為一種生命體在不同環境下的 " 自我演化 "。另一方面是作品呈現中所使用的技術媒介,但我覺得創作中使用的媒介不一定要與新的技術發生關系,就像我們可以用影像、礦物、植物這樣的表達媒介去關注一個算法與智能的話題,在某種程度上提供了給我們對技術所勾聯話題的新視角或是新語境,所以在創作中對技術的思考很多時候是隐含在作品背後的問題。我認為人工智能與藝術的關系不僅是把人工智能的技術作為創作的媒介去使用,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用新的視角去理解人與技術的關系,進一步去理解我們自己。
邱宇,《機械控制的眼睛看到被控制的眼睛在看他 ···》," 人機合一:機器人藝術時代 ",展覽現場,798CUBE,2024。
沈少民:未來人工智能可以為藝術家提供新的視角和技術手段,真正的創意和情感表達仍然源自人類。藝術創作應是人類與人工智能的和諧共存,比如我們的作品《意義》中,通過機械裝置反復敲擊卻未能釘入木頭的動作,隐隐暗示了科技嘗試征服自然的徒勞。這一過程也象征了人工智能在藝術創作中的角色:人工智能在未來将成為藝術家的夥伴,提供新奇視角和技術支持,但真正的靈魂和創意激發仍源于人類情感和直覺。這種融合不僅開辟藝術的新天地,相信也會讓藝術家的創作更加豐富。人工智能可以無休止地生成新的模式和結構,但這種創造性的發揮仍需人類的指導與情感投入的指引。
沈少民、許錦龍,《意義》," 人機合一:機器人藝術時代 ",展覽現場,798CUBE,2024。
滕家琪:人是藝術在這個世界存在的最基礎要素,一直以來的藝術創作都是以人類中心主義為核心的。曾幾何時,各類科幻文學作品都在塑造人工智能獨立思考而崛起的意識走向,我也期待當它發展愈來愈具智性後,人類中心主義是否會被衝擊,從而變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二元論。
滕家琪,《最後的狂歡》," 人機合一:機器人藝術時代 ",展覽現場,798CUBE,2024。
汪雪晗、劉明澤:我覺得在藝術領網域,無論是現在的低人工智能還是未來的完全體人工智能,在藝術中都将是作為人類思維發展的工具和衍生來使用,因為藝術是人類思維特征與文化歷史的必需品,是我們人類将藝術放在了聖神的高位,而對于未來矽基生物來說藝術不是它們的必需品,梵高的油畫和随便塗鴉沒什麼區别,人工智能是完全理性思維的分離體,它們會為了完成目的去欺騙,但絕不會發展出情感,也許 AI 眼中的萬物真的皆為刍狗,眾生平等。這種思路會讓我們更加冷靜客觀地去看待現實,創作出更犀利的藝術作品。
汪雪晗、劉明澤,《成為音樂家 -4》," 人機合一:機器人藝術時代 ",展覽現場,798CUBE,2024。
許毅博:由人類主導的藝術創作方式可能不會持續太久。人類的認知與情感經驗支撐着 " 靈感 " 的湧現,而這些引以為傲的藝術 " 創造力 " 又會落入方法論的漩渦中。如果你認可藝術家作為獨立個體是在有限的認知與情感經驗中醞釀創造力,那麼作為攜帶全體人類認知與情感經驗的 AI 不會迸發出可怕的創造力嗎?這樣看來,人是 AI 的養料,未來不太容易成為掌控 AI 的主體,以人為主體的藝術創作更變得微不足道。
許毅博,《透明社會:那一縷光》," 人機合一:機器人藝術時代 ",展覽現場,798CUBE,2024。
張瀾濤:當下我們正處在信息時代向智能時代的跨越階段,如同蒸汽時代的蒸汽機,AI 正成為推動人類進入智能時代的決定性力量。近年來,AI 藝術正處于藝術機器大生產的生成式時代,利用算法來解析大量數據,形成了生成美學與數據驅動美學的混合機制。除了結果式生成作品,諸多藝術家的成果中探究的實時迭代分析的預判方式也有越來越廣泛的實踐應用。未來 AI 将形成與數據科技、機器人科技、生物 / 生态科技、多模态智能科技等領網域融合的創作框架,其本質是建立在人工智能語境之上的藝術形式。
張沐辰:在當前數字技術驅動的新一輪全球變革中,人類與人工智能之間的制約關系反映出資本社會發展的復雜性。通過嚴格的控制和精确的計算,我們正見證着一切都變得可數的新時代,那些難以量化的價值似乎逐漸消失,邊界變得脆弱,傳統的認知框架開始動搖。在我的作品《大航時代 · 未來 N ° 2》中,智能算法并非簡單的創作工具,而是作為一種審視和理解世界的視角,機械裝置的精密運作不只是對現代社會追求效率和力量的隐喻,裸露的内部結構也凸顯了人類、機器、資本與自然之間關系的異化狀态。算法規訓的秩序與無休止的機器狂歡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種潛在的矛盾動态。
張瀾濤,《世俗 - 秩序》," 人機合一:機器人藝術時代 ",展覽現場,798CUBE,2024。
張沐辰,《大航海系列 未來 N ° 2 》," 人機合一:機器人藝術時代 ",展覽現場,798CUBE,2024。
張振:正向的羁絆與警惕。對于科技藝術領網域的創作者而言,當下與未來對智能科技工具的使用是跳脫不開的。這種未來羁絆關系中,人類與人工智能在藝術創作内的雙方主導性必然會產生變化,但這種變化應是人類藝術家為達到某個創作目的而所能操控的,而非是人工智能的 " 發瘋 "。在這樣的語境下,警惕也就成為了藝術家感性創作中的重要底層邏輯。
張振,《未來場系:後自然拟态復刻》," 人機合一:機器人藝術時代 ",展覽現場,798CUBE,2024。
鄭達:使用智能技術進行藝術創作,藝術家與藝術作品都實現了身份的轉換,當機器成為藝術,智能機器成為藝術家,藝術作品的審美對象由結果導向轉換為過程導向。現如今,生成式人工智能普遍性的使用,使得工作效率得以提高,尤其是面向生成二維影像上,但這個過程依舊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進行 " 準确性 " 的驗證。在未來,藝術家在物質系統以及作品的運行機制方面,需要考慮作為智能的系統兩種非物質面向:數據與算法,如何讓機器具備持續創造力?我更加期待人工智能可以真正成為藝術家進行創作的 " 同謀者 " 與 " 共建者 "。
鄭達,《上傳者》, " 人機合一:機器人藝術時代 ",展覽現場,798CUBE,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