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麥當勞變成沒有情緒的中年人?增長乏力,對肯德基“貼臉開大”,歡迎閱讀。
麥當勞與肯德基營銷暗戰,門店衛生引争議,業績承壓挑戰加劇。
3 月 4 日," 麥當勞(MCD.N)變成了沒有情緒的中年人 " 登上熱搜。有博主發圖比較 2009 年和 2025 年的門店裝飾變化,前者裝修風格活潑可愛,後者則色調黯淡,最有辨識度的僅有 "M" 标志。對此,麥當勞官微發文稱," 我情緒挺好的呀 "。
與肯德基 " 營銷暗戰 "
麥當勞 1990 年 10 月進入中國市場,迄今已 34 年有餘。事實上,麥當勞近期動作頻頻。
近日,麥當勞中國推出名為 "CFC"(意為 " 無籠養雞 ")的營銷活動,因其廣告設計與肯德基标志性的 "KFC" 高度相似,引發網友熱議。
據了解,麥當勞的 "CFC" 核心圍繞着 " 無籠養雞 " 展開,強調雞在養殖過程中不被籠子束縛,由此肉質更鮮美。而随着麥當勞推出 "CFC" 活動,一場關于 " 雞 " 的戰役在網友們的一番讨論中愈發激烈。
清華大學爆點戰略營銷顧問孫巍認為," 無籠好雞 " 這是一語雙關,潛台詞是 " 雞,還是散養的好 " 這樣的認知,暗指 " 籠子裡養的雞不是好雞 "。這則廣告不單純是針對肯德基,是打擊所有的對手。當然,肯德基和麥當勞棋逢對手,定位相似,容易讓人聯想到 " 這是麥當勞針對肯德基的營銷打擊 ",從而誘發社交話題傳播,刺激消費者将注意力引向自己。
食品飲料行業營銷專家于潤潔表示,被外界看作 " 針鋒相對 " 式的營銷,能夠吸引流量和關注,提升品牌的知名度。但行業 Top2 針鋒相對的 " 互怼營銷 ",其更大的作用是屏蔽消費者對其他品牌的關注,維系他們 Top2 的行業地位。對于這一點,行業 Top2 可以說是心照不宣。這種模式只要不踏破行業底線和消費者的價值觀底線,不會對品牌形象產生太大的負面影響,是可持續的。
此外,麥當勞還推出線下活動,即帶上 CFC 标識即可領取一份免費的麥麥脆汁雞。小紅書上,有網友将肯德基袋子、番茄醬、漢堡盒等上的 "K" 改為 "C",就可以免費換取一份麥當勞雞腿,甚至有網友還發布了 " 用肯德基換麥當勞雞腿 " 的攻略。
随後,在一則肯德基的宣傳視頻中,不僅在其品牌名稱 "KFC" 的首字母 "K" 下标上顯眼的下劃線,并強調 " 好炸雞有鱗片 ",同時打出 " 好炸雞自有答案 " 的标語。
兩大巨頭來回的營銷,讓不少網友認為麥當勞在對老對手肯德基 " 貼臉開大 "。對此,麥當勞中國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就是一個正常的促銷活動,其實去年我們就在做無籠好雞,主要是強調雞肉品質好。
多地門店 " 遍地垃圾 "?
作為全球快餐巨頭,麥當勞在中國市場的發展近年來可謂喜憂參半。一方面,其以每年近千家門店的速度快速擴張,計劃到 2028 年突破 1 萬家門店,展現出對中國市場的強烈信心;另一方面,頻繁曝光的衛生問題、消費者投訴,卻讓這家老牌企業陷入 " 信任危機 "。
據報道,多位消費者投訴麥當勞門店内環境髒亂差。在社交平台上,針對麥當勞門店衛生問題的吐槽聲音也是接連不斷。
" 無從下腳!" 一位消費者如此形容廣東某麥當勞門店。該消費者表示," 桌面全是客人吃剩的沒收的食物,地上全是垃圾,感覺非常髒,一張可以坐的桌子都沒有。" 還有消費者投訴廣東另一麥當勞門店稱," 店内一直有股臭臭的味道,每次去桌上都好髒,廁所更是髒得可怕 "" 價格越來越貴,用餐環境卻越來越差 "。
有離職的麥當勞員工表示,麥當勞中國門店的 " 髒亂差 " 現象背後,實際上更多是管理的問題,根源指向為了控制成本導致人手分配不足," 爆單的時候,一個人當三個人用。"
該離職員工以其曾工作的麥當勞門店舉例稱,門店位于老城區的核心位置,因此人流量較大。多年前,該門店實行分區清潔,高峰期起碼有 2-3 個大堂外加品牌大使負責收拾和清潔。不過,日前該門店晚上 7 點左右,只有一位餐廳員工負責大堂清潔和收拾。
一位快餐行業資深人士表示,近年來麥當勞開設的門店面積對比以往有所縮小,因此對于大堂員工的需求也相應減少。另外,排班系統的更新也會對門店各個崗位的需求做動态調配,不排除有個别門店出于降本增效或者短期人員不足導致樓面管理出現問題。
營收增長乏力,淨利潤下滑
進入 21 世紀,麥當勞加速擴張,進入更多二三線城市,門店數量快速增長。
截至 2024 年末,麥當勞在中國門店數量達到 6820 家,中國也是麥當勞除美國以外最大的市場。而過去一年麥當勞的增長乏力,或許是其在中國開年狂奔的原因。
2021 年、2022 年、2023 年,麥當勞總營收分别同比增長 21%、6% 與 10%,但增長趨勢卻在去年陷入停滞。
2024 年,麥當勞總營收僅同比增長 2%,淨利潤同比下降 3%。同店銷售額的表現也不樂觀:2024 年,麥當勞全球同店銷售額下降 0.1%,其中,美國市場增長 0.2%,國際運營市場下跌 0.2%,中國所在的國際特許經營市場則下滑 0.3%。
中東局勢、全球範圍内消費力的低迷、以及 2024 年第四季度美國本土市場部分門店爆發的大腸杆菌感染事件,共同導致了麥當勞欠佳的業績表現。麥當勞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坎普欽斯基在業績會上坦言,2024 年表現 " 沒有達到預期 ",但相信業績将在未來幾個季度恢復正常。
業績表現不佳,也與國内餐飲市場價格戰有關。
2024 年以來,西式連鎖快餐賽道也吹起 "9.9 元 " 的風。順勢推出了 88 金粉節、"10 元吃堡 " 等活動的麥當勞中國,承受了價格戰的後果。财報顯示,受中國市場同店銷售額下降的影響,2024 年第二與第三季度,麥當勞的國際特許經營市場板塊同店銷售額分别同比下降 1.3% 與 3.5%,在三大市場板塊中降幅最大。
麥當勞去年 12 月作出調整,麥樂送将啟用新的收費模式,外送費定價由 9 元調整為 6 元,并根據餐品數量收取打包服務費。有消費者認為,雖然配送費下調了,但新增的打包費可能會使總費用更高,這是一種變相漲價的行為。
今年 2 月,有消費者發現麥當勞多款早餐套餐價格上調,豬柳蛋麥滿分套餐、原味板燒雞腿麥滿分套餐等漲價幅度為 0.5 元。" 開心樂園套餐 " 價格也有所上調,漲價幅度也為 0.5 元。不過,麥當勞多款漢堡、炸雞、薯條等產品價格并未變動。被網友調侃為 " 窮鬼套餐 " 的 "1+1 随心配 " 套餐價格也并未調整,仍為 13.9 元。
對此,麥當勞中國方面确認,2 月 12 日起調整了早餐部分產品以及開心樂園餐的價格,漲幅為 0.5 元。同時,麥當勞也推出了早餐鮮萃有堡的項目,只需 9.9 元。
整體來看,麥當勞在中國市場的未來發展充滿挑戰,如何解決衛生問題、提升業績以及應對競争,是其必須面對的課題。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 " 天天财經 116",作者:天天财經 116,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