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比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時還慘!特朗普“百日執政”=美元最血腥魔咒?,歡迎閱讀。
财聯社 4 月 26 日訊(編輯 潇湘)特朗普可能又創下了一個 " 尴尬 " 的 " 百日執政 " 新紀錄 ……
根據可追溯至尼克松時代 ( 當時美國放棄金本位制、轉向自由浮動匯率時期 ) 的數據顯示,美元指數有望創下半個多世紀以來美國總統任期頭 100 天的最差表現。
統計顯示,從 1 月 20 日特朗普重返白宮到 4 月 25 日,美元指數已累計下跌了近 9%,料将創下 1973 年 ( 尼克松開啟第二任期之年 ) 以來總統任期前 100 天的最大跌幅。
近幾十年來,在美國總統上任的頭 100 天,外匯市場上一直以美元走強為典型标志,從 1973 年尼克松開始第二個任期到 2021 年拜登上任,總統執政頭百天的美元平均回報率接近了 0.9%。
但在今年,特朗普顯然成為了美元多頭的噩夢——其反復無常的關稅政策和對美聯儲獨立性的恐吓威脅,促使投資者大量抛售美元資產,在加劇美元跌勢同時也推高了黃金及其他非美貨币匯率。
自特朗普再次就任以來,歐元、瑞郎和日元兌美元匯率漲幅均超過了 8%。
事實上,回顧過去 50 多年的歷史,美元在總統任期頭百天跌幅,與眼下最為接近的可能就是 1973 年的 " 尼克松衝擊 " 之時。
1971 年 8 月,美國尼克松政府宣布放棄 " 金本位制 ",實行黃金與美元比價的自由浮動之後,布雷頓森林體系正式解體。1973 年 3 月因美元貶值,再次引發了歐洲抛售美元、搶購黃金的風潮。西歐和日本外匯市場不得不關閉了 17 天。經過磋商最後達成協定,西方國家最終放棄了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至此布雷頓森林貨币體系完全崩潰,從此也開始了黃金非貨币化的改革進程。
而近來全球抛售美元資產以及搶購黃金的浪潮,與當時顯然也有頗多異曲同工之處。
蒙特利爾銀行資產管理公司董事總經理 Bipan Rai 指出,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币的地位建立在對美國制度的信任、低貿易壁壘和可預測的外交政策之上。而如今,這些基礎已出現明顯松動,全球資產配置趨勢正發生不利于美元的結構性轉變。
特朗普對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評論——尤其是他威脅要解雇鮑威爾,近來也格外讓投資者感到憂心,并加劇了對美聯儲獨立性的擔憂。即便特朗普本周态度已有所軟化稱,他無意解雇鮑威爾。
瑞銀集團目前已經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第二次下調了美元預期。該行分析師表示,美元的表現取決于中美貿易談判的結果,而最近幾周的貿易對峙顯然沒有取得太大進展。德意志銀行本周也警告稱,未來幾年美元将出現結構性下跌趨勢,這可能會使美元兌歐元跌至十多年來的最弱水平。
根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數據,截至 4 月 15 日當周,對衝基金和資管機構持有的美元淨空頭頭寸達 100 億美元,創 2024 年 10 月以來最大看空規模。上述機構投機者正集體押注于美元将繼續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