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明年小批量產!廣汽GoMate開卷人形機器人賽道,歡迎閱讀。
4 月 9 日,廣東省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創新產品與服務新聞發布會在廣州舉行,華為、騰訊、視源電子、TCL 雷鳥、深開鴻、樂聚、美的庫卡、拓斯達、廣汽等 9 家在算力芯片、大模型、行業應用、智能終端、機器人領網域具有代表性的企業現場發布前沿成果。
" 縱觀現在的人形機器人行業情況,還存在技術進步不及預期、成本下降不及預期和市場競争加劇的風險。" 廣汽人形機器人團隊負責人張愛民介紹,經過 2 年 3 個月的攻堅,來自廣汽集團的智能機器人團隊,形成了運動、操作、大腦技術、硬體自研等方面的解決方案,經過兩輪的優化迭代,造就了廣汽第三代具身人形機器人 GoMate。
在張愛民看來,GoMate 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它需要一個智慧的 " 大腦 " 去驅動。針對特定公共安全應用場景對開源大模型進行調優訓練,該團隊通過雲邊端協同架構,實現了 AI 大模型和自動駕駛算法的無縫融合,無論 GoMate 在哪裡,它都能通過分工合作,實現最快的決策、最精準的執行。
如果說 " 大腦 " 是機器人決策的中樞," 小腦 " 就是它行動的驅動力。張愛民強調,真正讓機器人 " 活起來 " 的是運動控制算法,GoMate 應用傳統 MPC 和 WBC 全身控制算法,擁有 38 個自由度,能夠輕松應對各種環境變化,比如在樓梯、草地等復雜地形上,依然穩定行走。
在軟體架構方面,廣汽研發了遠程操控和視覺共享技術,将操控者的專業技能與 GoMate 的腦力計算和體力執行能力無縫連接,實現了跨地網域的 " 智能協作 "。" 這種創新模式使得操控者能夠在任何地方實時指揮 GoMate 完成高復雜度、高精度的任務,讓服務突破地理限制。" 張愛民說。
在核心部件方面,GoMate 所有核心功能部件全部自研,并且關鍵指标具備較強競争力。張愛民舉例,機器人最核心、最基礎的關鍵核心部件當屬驅動與電機,GoMate 的驅動器體積比傳統產品縮小了 80%,僅一個硬币大小,重量僅 50 克,卻能提供額定 20A 的持續電流輸出。
GoMate 何時量產?"GoMate 并不是一個實驗品,它的應用也不會只停留在大螢幕上。" 張愛民稱,廣汽集團已經制定了清晰的量產規劃,計劃在 2025 年自研零部件實現批量全球發售,GoMate 整機在不同行業實現示範應用,2026 年整機完成小批量生產,產值預計超 3000 萬元,2027 年逐步擴展至大規模量產。
文 | 記者 許張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