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誤解!“三姑六婆”原來不是你家的“七大姑八大姨”,那她們是誰?,歡迎閱讀。
現如今,逢年過節,年輕人歸家時,難免遭遇一場來自三姑六婆的 " 靈魂拷問 ":" 工作穩定了嗎?"" 房子買了沒?"" 對象處了不?"" 什麼時候要孩子呀?" ……在她們的輪番 " 圍剿 " 下,要想從容應對,那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來自三姑六婆的 " 靈魂拷問 "。底圖來源 / 電影《九品芝麻官》截圖
那麼,這三姑六婆到底是誰呢?如果你認為是指 " 大姑、二姑、三姑,姨婆、姑婆、外婆 " 這類親戚,那就大錯特錯了。一直以來,世人對 " 三姑六婆 " 的誤解很深。事實上,所謂 " 三姑六婆 " 與我們常說的七大姑八大姨全然不同,并不是親戚的代稱。
現在的 " 三姑六婆 " 被民間賦予了新的含義,用以形容那些愛管閒事、喜歡到處打聽和傳播消息的市井婦人,帶有貶義色彩。但真正追溯起來,其原意卻更有一番講究。
歷史長河探幽遠,三姑六婆溯起緣
" 三姑六婆 " 的内涵是一個不斷演化的過程,其中大部分職業古已有之,如師婆、穩婆等。然而直到宋代,才有一些家訓開始将其中幾種婦女歸為一類,不過此時這一群體所涵蓋的範圍尚顯狹窄,且未形成統一的稱謂。
宋代繁榮的城市經濟為平民婦女提供了許多就業機會,她們除了在家相夫教子,還可以依靠雙手和勞動,實現經濟上的自給自足。但那時可供女性選擇的職業仍然相對局限,且多為在當時社會觀念看來并不入流的工作,其中就包括了 " 三姑六婆 " 這些充分發揮女性天生優勢的職業。
《清明上河圖》卷,北宋,張擇端作,《清明上河圖》描繪的是清明時節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東角子門内外和汴河兩岸的繁華熱鬧景象。來源 / 故宮博物院
元初趙素的《為政九要》中便已出現了三姑六婆這一名詞,即:
" 官府、衙院、宅司,三姑六婆,往來出入,勾引廳角關節,搬挑奸淫,沮壞男女。三姑者,卦姑、尼姑、道姑;六婆者,媒婆、牙婆、鉗婆、藥婆、師婆、穩婆。"
元末明初,陶宗儀的《南村辍耕錄》中也曾提及:
" 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師婆、虔婆、藥婆、穩婆也。"
此後,有關三姑六婆的名詞釋義大多承襲了陶宗儀《南村辍耕錄》中的概念,所描述的都是底層社會中,利用性别優勢,從事與女性日常生活相關職業的婦女。
1898 年的廣東婦女。來源 / 中國國家博物館
明清時期,有關 " 三姑六婆 " 的記載愈發豐富。除文人筆記外,當時盛行的話本、小說和戲劇中有關這一群體活動的記載也占據了相當大的篇幅。如明田藝蘅所著的《留青日札》卷二十一《繡花娘 · 插帶婆 · 瞎先生》中談道:
" 古人以尼姑、道姑、卦姑為三姑,以牙婆、媒婆、師婆、虔婆、藥婆、穩婆為六婆,謂不容入門,方成人家,又如避蛇蠍,蓋惡其贻害之甚也。"
" 三言 " 中的《喻世明言》(卷二十二《木綿庵鄭虎臣報冤》)也包含了類似的描述 " 常言道:三姑六婆,嫌少争多。那媒婆最是愛錢的,多許了她幾貫謝禮,就玉成其事了 "。
可見," 三姑六婆 " 一詞生發于女性的獨立自強,歷經宋元明清逐漸定型為九類女性職業的代稱。用現在的話來說," 三姑六婆 " 堪稱中國最早開始追求經濟自由的一批 " 職業女性 "!
非是親情藏深意,女性角色各紛呈
作為古代民間的九類女性職業,三姑六婆可分為 " 三姑 " 和 " 六婆 " 兩個部分。其中," 三姑 " 具體指代尼姑、道姑與卦姑," 六婆 " 則為牙婆、媒婆、師婆、虔婆、藥婆與穩婆。
三姑按宗教劃分各不相同,其中尼姑、道姑分屬于佛道兩教,卦姑屬于民間信仰的師巫系統。在梵語中,女僧被稱為 " 比丘尼 ",簡稱 " 尼 ",有關尼的記載始于東晉,而尼姑俗稱的出現最早見于唐代李商隐的 " 尼姑居宗老之地,驺奴捴家相之權 "。凡是佛教中的出家女性以及稱呼中帶有尼、女僧、師姑、女和尚等字樣的皆可歸入尼姑之列。歷史上,道姑的稱謂主要有女冠、女道士、女道、女黃冠、道姑、女冠子等稱呼。而卦姑則是那些擅長為人扶乩、畫箕、卜卦、算命的婦女。
《望江亭》之老道姑。來源 /《中國國劇服裝圖譜》修訂本,中國戲曲學院編,譚元傑繪出版發行,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1994 年
就六婆而言,市井中的牙婆與賣婆頗為相似,宋明時期人稱婦驵為賣婆,到了清代多稱之為牙婆。此二者都以販賣胭脂、花粉等女性用品為生,但牙婆又以居中介紹買賣為特色,除了買賣人口外,也經營販賣女性用品的活計。如在《喻世明言》第一卷《蔣興哥重會珍珠衫》中,那位賣珠子的薛婆便被稱為牙婆。
媒婆則是指為男女介紹婚嫁的婦女,史稱媒人、媒媪、媒妪等。因此,媒婆是專屬于男女婚姻的溝通者與見證者,其餘僅僅溝通男女私情,而未為兩者溝通婚姻之事的婦人不可稱之為媒婆。
師婆以畫符念咒、收驚為生。唐寫本《啟顏錄》的《昏忘》條中便已出現 " 師婆 " 一詞,書中描寫師婆動作含有歌舞,且與神明有關。宋元時期,師婆的主要工作是擂鼓邀神,同時還包括作法祛除災難與病痛等職能。可以說,那些跳舞迎神、祈禱占卜,作法祛災痛的婦人皆可稱為師婆。
玉令牌,清,令牌青玉質,整體呈圓圭形,正面和背面均為陰刻填金道教符咒,上、下、左、右四側面為星座圖,亦陰刻填金。來源 / 故宮博物院
虔婆也稱姏婆、姏姆,原指善以甘言悅耳的老婦人,以巧黠伶慧為特色,凡是擅甜言蜜語,尤其為他人牽合私情的婦女皆可稱之。後來,專指開設青樓楚院,從事媒介色情交易的老婦人。元代已有将掮客稱為虔婆的記載,明代也常稱虔婆為老鸨。
藥婆除了賣藥草方與成藥之外,通常也具備一定的醫學常識,能夠診治牙病、眼疾等病症。明代《錦箋記》中描述的李藥婆就是一個擅長女科、精通用藥的婦人:
" 穿掖亭,入禁闱,須知是女醫 "
" 老身李藥婆便是。世仍祖業,名擅女科,家居就在帥府門前,醫治半是宦家宅眷。今日适暇,怕有主顧相尋,不免把飲片一整。小厮,浸陳皮,剉甘草。"
銀藥盒,唐。來源 / 中國國家博物館
穩婆即幫人接生的婦人,也被稱為乳醫、蓐母、助產、產媪、坐婆、老娘等。除了接生事宜,穩婆還可擔任驗身、看管女性犯人等職責。
三姑六婆的職能各不相同,具體而言大致可分為三種:一是古代人把未出嫁的純潔女子稱為 " 姑 "," 三姑 " 多被視為人神之間的媒介,屬于修行之人,在女性民間信仰的傳播與實踐中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二是負責醫療生育的藥婆、穩婆等傳統社會女性醫療人員;三是專注于中介買賣方面的媒婆、牙婆和虔婆。此外,三姑六婆在本職工作外常常同深閨婦女唱經談天,在一定程度上承擔了娛樂和社會交往功能。若是簡單地将三姑六婆等同于無所事事的市井大媽大抵是過于武斷了,恰恰相反,在古代她們可都是自力更生的 " 職業 " 婦女。
不僅如此,充任 " 三姑六婆 " 的婦女,往往一專多能,身兼數職的也大有人在,如穩婆大多還會保媒拉纖,有時可以勝任媒婆一職。其中,最典型的莫過于為西門慶設計勾引潘金蓮的王婆,她自稱 " 老身為頭是做媒,又會做牙婆,也會抱腰,也會收小(接生)的 ",真可謂是 " 斜杠婆婆 " 一枚!然而,令人費解的是,為什麼三姑六婆的名聲會變成如今這樣呢?這些既有一技之長,又能獨當一面的先進婦女到底何至于此?
《水浒傳》裡的王婆。來源 / 電視劇《水浒傳》截圖
語義變遷覓因由,誤傳叢生待明眸
其實,從先前的種種描述中不難發現:即使在古代,三姑六婆的名聲也好不到哪兒去。《為政九要》載:
" 斯名三刑六害之物也。近之為災,遠之為福,淨宅之法也。犯之勿恕,風化自興焉。"
類似地,《南村辍耕錄》也有言:
" 蓋與三刑六害同也。人家有一于此,而不致奸盜者,幾希矣。若能謹而遠之,如避蛇蠍,庶乎淨宅之法。"
在傳統士人眼中,良家婦女本不應抛頭露面自行尋求經濟供給以維持生計,深居簡出、在家從父、出嫁從夫、老來從子才是她們理想的歸宿。三姑六婆走街串巷,來往于各個階層之間,見多識廣,而這些也為當時社會主流所不齒。
從歷史發展來看," 三姑六婆 " 這一類婦女形象在文人墨客筆下經歷了一個不斷負面化的過程,這在宋代便初露端倪。北宋末年,李元弼曾明确表示 " 勿放尼婦出入,收生之婦事畢亦然 ",指出勿使尼姑登堂入室,即使是為女眷接生的產婆,也應在完成工作後盡快離去,盡量減少與她們的日常往來,并以此作為治家的準則之一。随着時間推移,三姑六婆貪财好利、巧舌如簧、擾亂閨閣的負面形象非但沒有減弱,反而逐漸加深,成為了一種固化形象出現于文人筆記、戲曲小說中。
影視劇中的穩婆。來源 / 電視劇《神探狄仁傑前傳》截圖
明清時期,婦女的生活空間更加收緊,就連與三姑六婆交往都會被認為有玷婦德。另一方面,從事這些雜業的婦女因為常與良家婦女接觸,善于察言觀色,深得婦女信任。不少婦女遇到問題自己無能為力,只好求助于三姑六婆。這使得她們往往能找到機會趁虛而入,誘騙婦女以謀私利。明代宋诩為了避免家人被人所惑,嚴禁三姑六婆上門,《宋氏家要部》(明刻本)中更是直言:" 所謂三姑六婆者,尤宜禁絕,則不為其所傾覆也。"
久而久之,三姑六婆的罵名越來越多,并逐漸成為唯利是圖、搬弄是非、迷信無知的女性代名詞。清代李汝珍在《鏡花緣》第十二回中就曾寫道:
" 吾聞貴地有三姑六婆,一經招引入門,婦女無知,往往為其所害,或哄騙銀錢,或拐帶衣物。"
于是," 三姑六婆 " 在文人筆下越發不堪,甚至呈現出模式化、臉譜化的走向,她們一旦出現,幾乎總是被描繪成貪财善辯、廉恥盡絕的形象,鮮有例外。這種刻板印象的形成,直接導致了 " 三姑六婆 " 這一詞語在後世被引申為搬弄是非、巧言善變的市井婦女。
滿族婦女。來源 / 中國國家博物館
長期以來,我們對 " 三姑六婆 " 的認識大多源自文學作品的描繪,但這些評價的記錄者多為男性。在《醒世恒言》《喻世明言》《金瓶梅》《水浒傳》《儒林外史》《雪月梅》《世範》《龐氏家訓》《庭書頻說》等男性文人著作中總結出的群體形象:一是巧為辭說、搬弄是非;二是貪财好利、盜騙财物;三是惑亂人心、媒介奸淫。總之,文人眼中 " 三姑六婆 " 是傷風敗俗的,他們勸人如避蛇蠍般遠離這些女性。這種話語權的性别差異,無疑對 " 三姑六婆 " 在世人眼中的形象產生了深遠影響,以至于有失偏頗。
例如,明清時期的儒醫和士大夫對 " 藥婆 " 和 " 女醫 " 多持反面态度,批評其不明醫理,誤人性命。但實際上,明清時期的女性醫者已經具備了一定水平的醫療知識,甚至出現了女性名醫,明朝時期著名的女醫談允賢所著《女醫雜言》一書就記述了其對婦科、小兒科的研究,展現了女性醫者在醫學領網域的傑出貢獻。
藥具,清。來源 / 故宮博物院
誠然," 三姑六婆 " 中确有品行不端之輩,但也絕不能以偏概全,認為所有成員都惡劣至極。三姑六婆内部成員的構成具有復雜性,既有超脫世外的出家人——尼姑、道姑,也有在紅塵中摸爬滾打的牙婆、媒婆;既有出身低微的丐戶,也有儒生之家的女醫。由宋至清,其所有成員是否都孜孜不倦地扮演着奸盜之媒的角色,恐怕也不盡然。不過,文人塑造群體形象時往往概而論之,一來二去," 三姑六婆 " 就給人留下了 " 避之如蛇蠍,恐其勾壞男女,盜竊家中财物 " 的形象,時至今日仍未能擺脫惡名纏身的境遇。
除了文人記述的傾向性外,在古代社會," 三姑六婆 " 這九種身份的女性尚較為常見。而随着社會的不斷發展,這些女性職業身份在當代社會已日漸式微、衰退消失。人們對 " 三姑六婆 " 詞語的本義也慢慢陌生,開始扭轉為泛指女性親戚的含義。
民國年間,廣州婦女正在為選舉廣州市參議投票。來源 / 中國國家博物館
透過 " 三姑六婆 " 的群體形象,我們可以窺見人性的復雜與多面,因此在談及這一群體時,亦當持有審慎的态度,不可草率地一概而論。她們的身影,如同古代市井畫卷中的斑斓色彩,并非單一刻板,既有如神媒李知微這樣的正面形象,成人之美(" 二拍 "《感神媒張德容遇虎湊忌日裴越客乘龍》一文);也有與此形成極大反差的王婆(見于蘭陵笑笑生的《金瓶梅》)。可以說," 三姑六婆 " 這一群體,既是我國古代市井細民真實生活狀态的縮影,又是社會環境下各階層女性對解放天性追求的生動寫照。她們或精明幹練,或善良質樸,或狡黠多計,或愚昧無知,但無一不是時代的產物,是社會大熔爐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 1 ] 冉啟斌、張玉岩:《詞語誤用義的產生及原因探讨——以 " 三姑六婆 " 為例,《語文知識》,2012 年第 4 期。
[ 2 ] 胡桂香:《女性主義視野中的 " 三姑六婆 " ——讀衣若蘭的〈" 三姑六婆 ":明代婦女與社會的探索〉》,《婦女研究論叢》,2013 年第 5 期。
[ 3 ] 張昂霄:《明清 " 三姑六婆 " 群體研究》,碩士學位論文,東北師範大學,2013 年。
[ 4 ] 廣東省民俗文化研究會:《三姑六婆曾是 " 職業女性 "》,《民俗非遺研讨會論文集》,2015 年 9 月。
[ 5 ] 張晨:《" 三言 " 中的 " 三姑六婆 " 形象研究》,碩士學位論文,曲阜師範大學,2023 年。
(來源:國家人文歷史 作者:宋奕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