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法律咖啡館”風靡一二線,喝杯咖啡能解決法律問題?,歡迎閱讀。
這是怎樣的新模式?
咖啡杯套是 " 傳票 ",紙袋印着 " 無罪 ",產品叫 " 無效婚姻 "" 監外執行 ",甚至一些門店裡還有法官台和被告台 ……
最近," 法律主題咖啡店 " 在各地悄然走紅,喝一杯咖啡就能解決法律困惑,獨特的體驗吸引網友争相打卡,有的門店一開業就衝上好評 Top 榜。
這是什麼新模式?
01 " 一家合法的咖啡店 " 到底是什麼樣?
一杯咖啡,就能解決一個法律困惑?
最近," 法律主題咖啡店 " 在社交平台掀起熱議,小紅書相關筆記超 70 萬篇。我注意到,多地都有這種咖啡館新模式。
比如,鄭州的 " 庭外 " 就吸引了眾多目光。它位于河南自貿區鄭州片區人民法院馬路對面,一路之隔,一邊是法庭,一邊是咖啡店,其白色外牆搭配暖黃燈光勾勒的黑字招牌,大方又吸睛。
門頭上還清晰标注着 " 咖啡、茶歇、版權、商标、維權 / 律師協作、證據保全 ",直觀展現多元業務。旁邊燈箱上寫着 " 一家合法的咖啡店 ",也很應景。
店内 " 法制味道 " 滿滿:咖啡杯套設計成 " 傳票 " 樣式,案由是 " 合法持有咖啡一案 ";小票備注聲明 " 認吃認喝 ";裝咖啡的紙袋上蓋着 " 無罪 " 印章,趣味十足。
據其負責人介紹,該門店面積 90 餘平,產品涵蓋咖啡、無咖啡因咖啡、養生茶和甜品等三十餘款。
除了美式、拿鐵,青柚雪松拿鐵、玉米糁兒拿鐵等特色咖啡也頗受歡迎,單杯均價約 25 元," 法律人 " 到店出示有效證件,可享永久 88 折優惠。
據悉,這家店于 2 月底正式營業,憑借獨特的定位與服務,快速跻身當地大眾點評熱門榜 Top4。
" 我們的初衷是以精品咖啡為媒介,以創新的法律服務為語言,構築多元法律空間體驗場 ",其負責人透露。
除了 " 庭外 ",各地也有不少受歡迎的法律主題咖啡店。
比如江西豐城去年 11 月開業的" 啡訟咖啡 ",目前位居當地大眾點評咖啡好評榜榜首。貴陽的 LAW COFFEE、深圳的解是茶啡、湛江的律咖等,都吸引着大批年輕人前去打卡。
不少網友調侃這類咖啡店是 " 賣腦又賣藝 ",還有人打趣說 " 為法學生提供了就業新方向 "。然而熱潮背後,也有網友質疑,普通人開法律主題咖啡店合規嗎?律師能開店經營嗎?
近幾年,拓展咖啡館新場景的生意很多," 咖啡 + 法律 " 到底是怎麼結合的?
圖源小紅書博主 @a 阿啦啦已獲授權(同封面、首圖)
02 " 法律 + 咖啡 ",具體怎麼玩
法律主題咖啡店的核心問題是:怎麼平衡 " 咖啡 " 和 " 法律 " 關系。
正如庭外咖啡店負責人所說:若經營重心偏向咖啡,會缺乏特色難以盈利;反之過于凸顯法律元素,則會嚴肅有餘而趣味不足。
而且對這種平衡的探尋,不僅涉及商業邏輯和市場定位,還關乎經營的合規性。
一位資深律師表示,如果在店内為顧客提供法律咨詢,僅作為咖啡之外的附加服務,沒有另行收費,這種行為并不違法。而職業律師不能以咖啡店名義設立辦公室或接待室承攬業務,否則可能構成違法行為。
但這并不意味着 " 咖啡 + 法律 " 模式沒有可行性,事實上,這一模式有獨特的結合點和商業機會。
1、開在法院附近,精準觸達目标人群
法律咖啡店将店址選在法院、律所周邊,深度綁定特定場景。
比如上述庭外咖啡,與法院僅一路之隔。這樣的地理位置,讓其在法院工作人員、律師以及訴訟當事人等目标用戶面前精準曝光,吸引他們進店。
2、從產品到空間,打造别具一格的體驗感
上文提到庭外咖啡店的 " 傳票杯套 + 無罪紙袋 " 趣味十足,讓不少網友主動發朋友圈:" 今天被‘合法持有咖啡’傳喚了!"
貴陽 LAW COFFEE 的產品名也特别有趣,比如海鹽玫瑰拿鐵叫 " 無效婚姻 ",麥芽拿鐵是 " 監外執行 ",草莓奶蓋茉莉冰茶是 " 資產交易 ",草莓椰椰拿鐵叫 " 起訴狀 "。
好玩的產品名激發網友的傳播熱情,消費者還腦洞大開,提議開發 " 婚姻冷靜期 Dirty"" 侵權責任卡布 " 等飲品,玩梗 " 庭外和解焦糖瑪奇朵 ",為店鋪增添了不少輕松诙諧的氛圍。
法律主題咖啡店的空間設計也是一大亮點。一些店鋪比如貴陽的 LAW COFFEE,準備設定法官台、被告台等獨特元素,制造讓人身臨庭審現場的獨特體驗。
深圳的解是茶啡,既是一家茶咖館,也是一個法律主題自習室。店内随處可見法律術語的解讀标識,去過的網友表示 " 莫名有種正氣凜然感 "。
3、咖啡之外,法律咨詢服務鏈接消費者
法律主題咖啡店的獨特之處,在于以法律服務連接顧客。
這些店鋪的主理人一般都是律師或者深谙法律知識的行家,他們會為顧客提供簡單的法律咨詢。
就像庭外的負責人,會免費為消費者解答一些婚姻、職場常見的法律問題,還會為有需求的顧客介紹律師。" 門頭上标注的版權、商标等業務,需轉交給另一家資質齊全的公司處理。"
貴州的 LAW COFFEE,在咖啡之外,創辦了有趣的法律月報,為創業者、職場人提供實用的法律知識。
" 不做專業咨詢,只是解決日常小焦慮 ",這種輕量化的服務,讓法律知識更貼近生活,有效地擴大了咖啡館的用戶群。
圖源小紅書博主 @a 阿啦啦已獲授權(同封面、首圖)
4、聚焦興趣群體,私網域流量運營是關鍵
法律主題咖啡店長期穩定經營的關鍵是運營圈子(私網域)。
庭外咖啡店負責人表示,之後會定期推出主題沙龍、一日店長等活動,增強顧客黏性。
一日店長由專業律師或者熱情的法律愛好者擔任,借鑑 " 跳海 " 酒吧的模式,内核在于 " 共享 "" 空間利用 ",将朋友、同好、同行連接在一起,0 成本沉浸式體驗開店。 " 一日店長 " 可以 充分發揮個人 IP 的魅力,與顧客面對面交流互動,吸引更多興趣群體匯聚。
比如,即将到來的三八婦女節,庭外計劃舉辦女性法律人分享會,相互賦能。
其實大多數法律主題咖啡店的本質,是為律師及法律愛好者搭建一個平台,讓相同興趣群體聚集在一起,滿足用戶的社交、學習等需求,為店鋪長期經營積蓄私網域流量。
03 " 咖啡 + 專業場景 " 正在重塑咖啡邊界
法律咖啡店與之前咖門報道的學術咖啡館、心理咖啡館類似,都是将專業領網域與咖啡文化相結合,創造獨特的消費體驗。
内卷的咖啡市場,需要不斷講出 " 新故事 "。法律咖啡館的走紅,就在于它精準 " 狙擊 " 了小眾群體的需求,說到底也是一場 " 為情緒價值買單 " 的勝利。
有法律咖啡店主理人透露,店内 70% 的顧客是為了 " 打卡拍照 ",真正進行法律咨詢的僅占 30% 。
這表明,年輕人想要的并非專業咨詢,而是 " 學法不犯法 " 的獲得感,和 " 我在律所喝咖啡 " 的社交貨币。
" 專業場景 + 咖啡 " 正在重塑咖啡的邊界。以咖啡為載體,任何專業領網域都可能衍生出新物種。
但這場遊戲的終極考驗是——當 " 新鮮感 " 褪去,怎樣才能讓消費者 " 再來一次 "。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 " 咖門 "(ID:KamenClub),作者:伍月,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