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馬斯克百日維新失敗,不體面退場,應該如何評價?,歡迎閱讀。
馬斯克的百日維新無疾而終。去年還高喊着要減少聯邦預算至少 2 萬億美元,最後只削減了 1500 億美元。要是算上辭退的美國聯邦雇員們的賠償款,馬斯克實際上節省的經費很有限。
折騰三個月,馬斯克并沒有多大收獲。有人說馬斯克削減的經費,還不如自己個人财富減少的多,早知道這樣,還不如幹脆自己捐 1500 億美元,還能落個好名聲。
特朗普和内閣成員 4 月 30 日在白宮給馬斯克開了歡送會,特朗普說 " 你受到了不公平對待,但這個國家絕大多數人都是真正尊重和欣賞你的 "。和大選剛獲勝時的意氣風發相比,馬斯克短短三個月時間,财富大幅縮水、特斯拉股價大跌還遭到抵制、馬斯克得罪了太多人。
馬斯克現在也不得不離開,一方面他和特朗普以及内閣官員們的矛盾越來越大。近期關稅政策上他和白宮貿易顧問、财政部長都發生了激烈衝突。全美各地針對馬斯克的抗議示威也不斷更新。也有媒體報道特斯拉董事會有尋找新 CEO 的想法。裡外不是人的馬斯克離開白宮時并不是很體面。
馬斯克百日維新都做了些什麼?
馬斯克在擔任美國政府效率部負責人的三個多月期間,從 1 月到 4 月,發起了一系列激進改革,試圖重塑聯邦政府的運作模式。
1、機構精簡與裁員
關閉美國國際開發署、聯邦教育部、消費者金融保護局等機構,裁減約 3 萬名聯邦雇員,并推動 7.5 萬名公務員接受買斷離職計劃。
通過發送全員郵件要求聯邦雇員提交周報自證價值,未回復者視為自動離職,最終約 4 萬人主動辭職,節省約 1000 億美元人力成本。
取消與多元、平等與共融(DEI)相關的合同,終止 32 項 DEI 培訓項目,節省超 10 億美元。
2、審查敏感數據與系統
獲取财政部、教育部、能源部等機構的系統訪問權限,分析納稅人記錄、社保信息等數據,用于識别低效支出。
3、數字化與自動化改革
縮短 NASA 火箭發射審批周期,從 18 個月壓縮至 112 天、災害救援審批時間,從 11 個月降至 6 周,并建立實施醫療欺詐識别系統,攔截 220 億美元欺詐資金。
開發财政健康監測系統和 AI 審計官,實時追蹤預算執行效率,将項目評估周期從數月縮短到數小時。
整合國防部、财政部等 23 個機構數據庫,消除重復采購,僅在醫療設備采購領網域節省 18 億美元。
馬斯克改革引發的争議
教育部裁撤導致 200 萬份學生貸款積壓,偏遠地區郵政服務延遲率達 37%。馬斯克和政府效率部面臨 19 項聯邦訴訟,包括指控其違憲,違反《隐私法》和《行政程式法》等。
馬斯克開創了企業精英主導政府改革的模式,但暴風驟雨式的改革被質疑不可持續。部分裁撤的聯邦機構雇員反應激烈,華盛頓街頭到處是針對馬斯克的遊行示威,甚至馬斯克的人身安全也受到威脅。
馬斯克的改革雖取得部分效率提升,但也暴露了技術官僚與政治體制的深層衝突。馬斯克離職後,政府效率部工作會逐步收尾,但數字化工具和跨部門協同機制可能成為美國聯邦政府長期改革的遺產。
應該來說,政府效率部從一開始就是特朗普為了報答馬斯克在大選中的支持,而為馬斯克特别設立的一個機構。馬斯克對于改革是有激情、有理想的,但特朗普卻沒有。這個起點就決定了遲早特朗普會和馬斯克分道揚镳。
馬斯克早就是世界首富了,而且身價最高超過 4000 億美元,遠遠超過其他超級富豪。所以馬斯克的改革沒有考慮他的個人利益,就是想做點事,實現個人政治抱負。從大選中起,馬斯克就開始享受政治人物在聚光燈下的萬眾矚目和權力的美妙感覺。
要不是馬斯克出生在南非,按美國憲法,沒有資格參加總統選舉,幾乎沒有人懷疑馬斯克以後會競選美國總統。但是不能當總統的馬斯克,這幾個月在華盛頓也享受到了僅次于總統的權力和關注度。所以現在離開的馬斯克,應該也沒有多少遺憾了。
如何看待馬斯克的改革?
馬斯克離開其實對所有人都好。從特朗普赢得大選開始,特朗普團隊就有人開始抱怨馬斯克賴在海湖莊園,和特朗普形影不離。馬斯克花了 3 億多美元,還在賓州等關鍵州創造出 100 萬美元的大選彩票。馬斯克是真真切切地用錢把特朗普送進了白宮。
而且美國人崇尚英雄和财富,在馬斯克改革前,馬斯克在大部分美國人心裡的形象非常正面,甚至可以說有點完美,馬斯克在大選裡的助陣比萬斯的作用強太多了。所以特朗普沒辦法公開和馬斯克決裂,只能讓他的幕僚團隊和馬斯克起衝突。
特朗普推出對等關稅以後,馬斯克明顯就和特朗普的團隊鬧翻了。馬斯克先後和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和美國财政部長貝森特發生激烈争吵。納瓦羅甚至公開批評馬斯克只是一個賣車的商人。
馬斯克在大選中支持特朗普,進而要成立政府效率部進行改革。他的動機大概有幾方面,一是他的大兒子被民主黨的政治正确忽悠變了性,讓他耿耿于懷;二是 Spacex 的火箭發射受到太多環保管制和不合理的審批;三是馬斯克與比爾蓋茨、扎克伯格、索羅斯等支持民主黨的超級富豪關系對立。
過去幾個月,馬斯克的改革多多少少也幫馬斯克報了仇。民主黨的政治正确政策大部分被廢除,NASA 的審批流程也已經優化,spacex 還拿下了美國太空軍攬下 59 億美元的火箭發射合同。比爾蓋茨、扎克伯格、索羅斯等人也很少再出現在公眾場合。
另一方面今年特斯拉股價已經從高點下跌近 40%,特斯拉一季度營收下滑 9%,淨利潤暴跌 71%。特斯拉不僅面臨來自競争對手的激烈挑戰,還因為馬斯克的個人形象問題而遭受抵制,品牌形象大打折扣。這時候馬斯克也需要回到特斯拉了。
簡單總結馬斯克的百日維新,對于馬斯克來說就是一場政治實驗和黃粱一夢。有人說改革總是要流血,要有人犧牲的。而馬斯克在付出巨大代價後,全身而退,也不失為明智之舉。
你總不能真的指望特朗普這樣一生潇灑的紐約地產富二代,和馬斯克這樣執着于多生孩子的世界首富,真的會為美國抛頭顱灑熱血、流血犧牲吧?這兩個商人的改革只是一場恰到好處、成本可控的社會實驗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