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85年前 蘇軍迅速突破曼納海姆防線 芬蘭構築的碉堡失去應有作用,歡迎閱讀。
85 年前,即 1940 年 2 月 12 日,蘇軍在經過周密的準備和猛烈的炮擊之後,迅速突破了曼納海姆防線。
蘇軍攻克曼納海姆防線的大型碉堡,芬蘭守軍被迫投降。
作為世界上最堅固的防線之一,曼納海姆防線在 135 千米長的戰線上有 67 個鋼筋混凝土火炮和機槍碉堡、600 多個工事、800 多個掩體、440 千米的戰壕和 460 千米的反坦克障礙。
蘇馬 - 拉赫德防御區的地圖,蘇軍于 1940 年 2 月 11、12 日突破這裡。
第 123、第 136 步兵師的士兵,在第 39 坦克旅和兩輛 KV 實驗性重型坦克的支援下,在冰凍沼澤地中艱難前進,在兩天内突破了芬蘭在所謂的絕對安全防線。
雙聯碉堡結構圖,正面鋼筋混凝土厚達 2 米,頂部厚 1.5 米,并覆蓋 3 米回填土。配備兩門火炮和四挺機槍。
蘇軍進攻部隊占領了兩座關鍵的雙聯碉堡 SJ4 和 SJ5,随後兩座較小的機槍碉堡 SJ1 和 SJ3 也被蘇軍占領。
曼納海姆防線上的典型碉堡及其營房的平面圖。
由此,芬蘭防線決定性地段形成了一個寬達數千米的缺口。哈爾科夫紅旗第 84 步兵師預備隊如潮水般衝進防線的缺口。芬蘭軍隊試圖發起反攻,企圖奪回被占領的碉堡,堵住缺口,然而他們的努力失敗了。
曼納海姆防線的反坦克障礙。
至 2 月 14 日,12 個碉堡和 39 個掩體被蘇軍占領,防線缺口縱深擴大到 6 千米,橫向寬度達到 7 千米。至 2 月 16 日,蘇軍已經推進了 11 千米,并将防線缺口橫向擴大到 12 千米。随後,蘇聯紅軍繼續向前推進,一直打到維堡,此時戰争的勝負已經顯而易見。
曼納海姆防線碉堡中的芬蘭士兵,戴着很有特色彩繪的鋼盔。
但是,蘇軍勝利的代價并不低。在進攻曼納海姆防線的過程中,僅在蘇馬 - 拉赫德防御區附近,就有大約 7000 名蘇聯士兵犧牲。資料并沒有顯示蘇軍受傷數據,但是芬蘭方面估計 3000 名蘇聯士兵受傷。
被蘇軍攻占的碉堡。
被蘇聯工兵炸毀的另一座碉堡,注意鋼筋的密度和混凝土的厚度。這座碉堡可以扛住兩枚 203mm 混凝土破壞彈的直接命中,小口徑炮彈對它根本不起作用。
進攻蘇馬 - 拉赫德防御區時,蘇聯 T-28 坦克落入偽裝的反坦克壕溝,并被芬蘭士兵摧毀。
蘇聯士兵觀察被占領的芬蘭碉堡頂部的裝甲偵察哨。
芬蘭軍隊丢棄的一輛雷諾 FT-17 輕型坦克(左),蘇聯士兵坐在被攻占的碉堡上演奏手風琴(右)。
蘇聯士兵展示一面從碉堡内繳獲的芬蘭旗幟。所有的蘇聯士兵都戴着布瓊尼帽,并沒有戴鋼盔。
在曼納海姆防線繳獲的芬蘭重型榴彈炮。
被蘇聯攻占的碉堡,現在幾乎保持原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