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健康經驗:睡覺時出現一種情況,看似常見,卻可能致命!,歡迎閱讀。
一直以來,打呼噜的最大受害者,都是他們的枕邊人。
想象一下你忙了一天,剛鑽進被窩,那個嘴上說着「讓你先睡」的人,頭剛挨着枕頭,呼噜聲就起來了!
一整晚,對方起起伏伏的呼噜聲,就像一顆顆炸彈,精準的丢在自己脆弱的神經上。自己睡了醒、醒了睡,熬到早上整個人都崩潰了。
而打呼噜的人,睡的超級香,讓人看着更加來氣!
其實,打呼噜的人,看似睡的香,但在醫生耳朵裡,有一種呼噜相當可怕,甚至會危及生命:
打呼噜時,伴随呼吸暫停
具體啥情況呢?請聽——
打呼噜突然斷掉、憋氣驚醒
要警惕呼吸暫停
這種打呼噜時,突然暫停、憋氣的情況,是一種特殊的睡眠障礙,全稱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簡稱呼吸暫停。
簡單來說,空氣本來應該順暢通過咽喉,進入身體。
結果由于半道嗓子眼變窄,外面的空氣進不去,身體的空氣出不來,所以短暫的出現了呼吸暫停。
也就是說,沒聲音的那幾秒或十幾秒,看似安靜,其實是人已經「窒息」了。
呼吸暫停的患病概率,成年男性平均約 22% ,女生約有 17%,兒童約為 12.8%~20.4%。
乍一看,呼吸暫停發病率很高啊,怎麼沒怎麼聽過。
其實,很多呼吸暫停的人,壓根就不知道自己有這個情況,更别說去醫院确診了。
當事人的體感就是,晚上突然被憋醒、偶爾尿頻,呼吸費勁。
至于自己有沒有呼吸着暫停,睡的迷迷糊糊,真的是不知道。
但作為身邊人,半夜被呼噜聲吵醒之後,真的被吓個半死。
呼吸暫停的人,看似睡得香
其實睡眠質量超級差
呼吸暫停的人,響亮的呼噜聲, 似乎在大聲宣告,他睡的很香很沉。
但實際上,睡眠質量超級差:充電 8 小時,使用 5 分鍾。
呼吸暫停最輕的傷害,就是:模模糊糊被憋醒。
「入睡 - 醒來 - 入睡 - 醒來」的碎片化睡眠模式,哪怕打呼噜本人并沒有意識到,也會導致 NREM 深睡眠期和 REM 睡眠期減少,而這兩個階段,對于記憶力和體力的恢復,十分重要。
普通人睡一晚,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天!
呼吸暫停的人睡一晚,開啟迷迷糊糊、口幹舌燥、頭疼頭暈、注意力不集中、暴躁易怒的一天!
犯困、迷糊等對于普通人來講也還好,但如果是司機犯困,甚至在等紅綠燈的時候睡着。那就相當危險了。
研究顯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發生交通事故的幾率是正常人群的 2.4 倍。
不僅如此,對于呼吸暫停的人來講,每一次呼吸暫停,都是和死亡擦肩而過。
就算每一天都足夠幸運,能夠順利醒來,長期如此,也會誘發多種慢性疾病。
呼吸暫停
長期還會誘發多種慢性疾病
呼吸,就是生命。
一呼一吸之間,全身的大部分器官,都參與其中。
氧氣通過呼吸道進入肺部,氧氣進入血液,通過心髒輔助,傳遞到全身。于此同時,大腦中樞,也會參與遠程調度。
呼吸暫停的人,在「呼吸 - 暫停 - 呼吸 - 暫停」的過程之中,由于身體缺氧,心髒、肺部會超負荷運轉,大腦也會也缺氧而造成損傷,直接導致或顯著加重其他疾病。
比如與心肺相關的心血管疾病、2 型糖尿病;與大腦相關的神經認知障礙、阿爾茨海默病等等。
研究表明,有呼吸暫停問題的人,各種慢性疾病的概率會更加———
高血壓風險增加 2~3 倍
中重度呼吸暫停患者發生心肌梗死的風險提升 4 倍
糖尿病風險增加 40%
阿爾茨海默病風險升高 1.7 倍
就拿高血壓來說,普通人的心髒,就像是散步,有規律的走一走。而呼吸暫停人的心髒就是每天晚上不間斷的帕梅拉,這誰能遭得住呀。
呼吸暫停的患者中有 30~70% 的人會伴随高血壓。高血壓患者中 30~50% 有呼吸暫停的情況。
對于那些非常難治的高血壓患者來說,更是有多達 80% 的患者可能患有呼吸暫停。
還有一個大家關注度很高的影響是,阿爾茨海默病。
我們可以想象,睡不好的時候,人會健忘。如果長期睡不好,大腦真的會一直忘 .....
在人的大腦之中,有一個阿爾茨海默病的敏感區網域,而呼吸暫停帶來的缺氧, 剛好對這塊區網域帶來負面影響。
此外,阿爾茨海默病 (AD) 危險因素與大腦之中的小膠質細胞 (A β AM) 減少相關,缺氧可能通過劫持小膠質細胞線粒體代謝,導致細胞功能障礙,增加阿爾茨海默病風險。
不僅如此,呼吸暫停就像是蝴蝶的翅膀, 煽動之後,會對整個身體生态帶來的影響。
比如我們知道胖子更容易出現呼吸暫停,很容易忽略的一點是,呼吸暫停的人,也比其他人更容易胖,從而造成惡性循環。
有數據顯示:體重指數(BMI)每增加 1 kg/m ²,OSA 風險上升 3 倍左右。同時,反之,OSA 導致瘦素抵抗和代謝率下降,進一步加重肥胖。
總之,呼吸暫停,危害真的很大。
因此,無論是自己還是身邊人,一旦發生呼吸暫停:
一定要及時就醫。
畢竟很多打呼噜的患者,不覺得打了半輩子的呼噜有什麼問題,也不清楚自己到底有沒有出現呼吸暫停的情況。
僥幸的心理,帶來的不僅僅是健康的風險,也會讓呼吸暫停這個雪球,越滾越大,治療的難度也會增加。
至于治療方案,則取決于醫生對于呼吸暫停原因的判斷。
除了睡眠檢測、佩戴呼吸機等相對成熟的治療方案之外,近期治療呼吸暫停的口服藥也已上市,雖然目前臨床上還沒有開始應用,但相信指日可待。
本文咨詢專家
策劃制作
策劃:白露 | 監制:Feidi
插圖:見圖注 | 封面圖來源:圖蟲創意
最近微信改版了,有讀者說找不到我們的文章
大家記得把丁香醫生設為星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