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為何說中國空中力量的國防支柱要看殲20,戰備要等殲35?,歡迎閱讀。
(1)當下中國空中力量的支柱是殲 20
中國空中力量的飛機現在更新發展很快。好的機型也不少,艦載機有殲 15T 和殲 35,空軍有殲 20 和殲 35,無人機有攻擊 11,預警機有空警 700,運輸機還有運 20,最近在新聞上看都成勞模了,六代機還有殲 36 和殲 50,殲 50 已經完成了自己的雙飛試驗,就差殲 36 和殲 50 并肩雙飛了。但是,考驗中國空中軍事力量還是要看殲 20,它才是空中的國防戰備支柱。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現役當中,殲 20 最先進,戰力最強大,機型最為成熟,而需求量也最大,也已經進入量產。當然六代機殲 36 和殲 50 都更先進,但是遠不成熟。殲 35 尚未大量產。
眼下殲 20 已經生產 300 架,生產水平接近一年 100 架,飛行員供不應求,很多過去飛殲 7 的加入殲 20 飛行,需要上百個小時訓練,不過也快。這說明殲 20 已經成軍。
(2)對比中國殲 20 和美國 F22
美國空軍戰機第五代主力是 F22 和 F35,F35 產量已經有 1000 多架,F22 是空優戰機,更強大一些。中國殲 20 是對标 F22 的,而殲 35 是對标 F35。有的數據表明美軍 F22 戰機巡航速度 1.82 馬赫,最大起飛重量 38 噸,而殲 20 巡航速度為 1.8 馬赫,最大起飛重量 37 噸。
殲 20 有四個翼下挂架,外挂 8 枚霹靂 15 空空導彈。肚子裡還有四枚霹靂 15,還能挂兩枚霹靂 10,還有最新型霹靂 16,裝有 AESA 雷達,是超過 5 馬赫的一款新的空空導彈。所以說殲 20 是短中程都兼具,對大黃蜂和 F22 都是相當的威脅。殲 20 的側衛掩護能力很強,可以用高低配等方式完成對其它戰機的火力掩護任務,而且殲 20 被認為是美軍加油機的殺手。
F22 戰機的主要武器包括内置的最多六枚 AIM-120C 中程空空導彈改進後的 8 枚 AIM-120D,2 枚 AIM-9X" 響尾蛇 " 紅外制導近距空空導彈和 M61A2 火神機炮,同時具備外挂武器能力以提升載彈量。它的野獸模式有四個外挂點,可搭載 AIM-120 中距彈或 JDAM 精确制導炸彈。與殲 -20 的 PL-15 超遠程導彈相比,F22 中程火力存在射程短的劣勢,但 AIM-9X 在近距格鬥中仍有優勢。
總之雙方戰力在伯仲之間。
(3)殲 35 形成戰力有待時間,但優于 F35
别看殲 35 在媒體上出的風頭不少,型号多,上了艦,但是去年珠海航展展示的還是殲 35 的空軍型。殲 35 目前還沒有達到量產的程度。艦載版一定需要吸收新經驗來改造。從公開的編号判斷殲 15T 很可能是進入量產了,而且是加班加點的生產,但它是第四代戰機,和殲 35 搞高低配可以,充當航母艦載機主力不行。所以殲 35 還是要等一段時間,才能形成力量。估計今年底已經開始。
F35 綽号叫 " 肥閃 ",因為看上去很胖。殲 35 流線型更好看,是負責後衛,不是負責打前鋒的,當然也有能力打前鋒。殲 35 的态勢感知已經翻新,可偵查往後 500 公裡的事。殲 35 可用來組織團隊協同攻擊,可能配備空載版鷹擊 21 高超音速反艦導彈。
(4)結論
六代機從試驗到成型,再到量產,還是需要幾年的。但細心的網友也發現了,殲 20 的型号也多,比如現在的殲 20S,它的機型和之前也有所不同,僅從外觀看在艙蓋流線等方面有細節的差異。事實上殲 20 也沒有最終完全定型,我們還有不滿意之處要改進。但是,等到大量殲 20 換裝更新完成,超音速巡航能力也徹底完善了,那就徹底在戰力上壓倒 F22 了,同時殲 35 也能量產了。那就是我們軍事準備完成之時,估計也就是今年底到明年上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