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承認吧,她的美不怕翻車,歡迎閱讀。
誰懂?
一個月過去,還在回味鄭秀文的金像獎封後畫面。
10 次提名,一朝奪後。夙願終償的眼淚和喜悅,無論密友還是對手都深受感染。
她舉起獎杯,把它獻給所有追夢的人。
50 歲女人手臂上的肌肉線條,為這一幕更添一份結實的力量感。
替 Sammi 高興是真心的。
但在香港電影今非昔比、金像獎日趨保守的語境下,這個獎也被認為摻雜了人情成分。
個中滋味,應了影帝劉青雲那句話:
" 夢想終有一天會奇怪地、又帶點遺憾地實現。"
畢竟,誰不想在最風光無兩的年紀,從最強勁敵那裡赢走獎杯呢。
杜 sir 替愛徒不忿了 10 年,公開朝金像獎開炮。
正是在他的鏡頭下,Sammi 被打磨出獨一無二的銀幕風采。
在港片盛產的美女和俠女之間,她是更貼近普通人的都市 OL,憑一己之力帶紅香港都市輕喜劇,頻頻占領票房年冠。
香港回歸十年間,她創造了女演員最高票房紀錄。
無數 80、90 後女生在她身上幻想未來的模樣——
一頭紅發,缤紛裙裝,高高的挑眉,瘦削身材,拎着大包小包奔跑在中環的商場和車水馬龍中。
自信大方,時髦貪靓。
雖然只是摩天都市裡的平凡一份子,但前方總有浪漫奇緣在等着她。
台上灑脫神經質、台下拼命三娘的鄭秀文,逐漸成為我們眼中的港女代言人。
她的個人特質,也滲透進我們對港女的定義中。
比如好強,比如勞碌命,比如咬緊牙關不認輸。
事業進入瓶頸期那些年,深受抑郁症侵擾的她每天雷打不動跑八公裡,兩年後," 百變天後 " 在舞台上重新復活,戰勝了過去的自己。
被打造成下一個鄭秀文的楊千嬅,歌詞裡唱的也是港女的另類精神:
我已不足一百磅重,我會緊抱烈女的夢。——《香港小姐》
我沒有溫柔,唯獨有這點英勇。——《勇》
銀幕内外,那些保持體面不甘示弱的港女形象,成了一代女孩最早的時尚啟蒙,也朦朦胧胧地澆灌了我們内心的女性意識萌芽。
但回到最初,港女是港男發明的詞匯,差不多是一個飽含了本地男性對本地女性諸多不滿的蔑稱。
比如媚俗、拜金、作、難搞。
港劇《my 盛 lady》,黃子華對港女就有過辛辣注腳——
" 一般港女的精神就是沒精神,沒靈魂,只有一點很表面的女性行為。"
劇情主打 " 剩女 " 脫單的荒誕教學,女人味十足的徐子珊,替學員示範了港女撩漢三連——
真系噶?(真的嗎?)
點解噶?(為什麼呢?)
你好叻啊!(你好棒呀!)
只用這三句話就可以和男人暢聊通宵,諷刺感拉滿。
《華麗轉身》裡,鍾嘉欣扮演黑蓮花女主,毒舌金句專治戀愛腦。
男主假扮富二代求愛,被她大罵 cheap man 的畫面,看過一遍就很難忘得掉。
" 我要一件屬于自己獨一無二的婚紗,如果你買不起請你不要娶我;我要一張無限額的附屬卡,任意購物,如果你買不起請你不要娶我;我的錢是我的錢,你的錢也是我的錢。"
這段愛情觀被男主偷拍放到網上,女主被全香港人唾罵 " 拜金女 ",抓馬而直白地表現了港男港女的觀念衝撞。
鄭秀文飾演的都市女郎,其實也折射出港女身上強烈的物欲。
長久以來,香港女人的最好歸宿就是——嫁個有錢人,買包買樓。
《孤男寡女》裡,kinki 是跟父母弟妹擠在一個屋檐下的家中長女。
有次腳崴了,上司華少送她回家,被全家當成一塊肥肉那樣緊盯不放。
等到财力更加雄厚的男二出現,月薪 20 萬的華少一下子就變得一無是處。
手法看上去搞笑又誇張,但是反映的社會心态無比真實。
《我左眼看見鬼》,何麗珠跟認識七天的富二代閃婚,不料婚後老公意外身亡。
瞻仰亡夫豪宅的時候,一手啃豬皮,一邊泛出美夢成真的笑容。
當婆婆問這位從天而降的兒媳想做什麼,她的回答是:
嫁個有錢人。
這種願望在另一部電影裡表現得更加赤裸裸,看片名就知道——《嫁個有錢人》。
抗煤氣罐的阿 Mi,算命的說她日後會嫁給有錢人。
嘴上說着不信,但是心裡從此埋下了這顆種子。
某天她在山巅大喊 " 我要嫁個有錢人 ",從天而降一本《玻璃鞋》,指導她從土包子一步步改造自己,遠赴米蘭尋找白馬王子。
但與其說港女拜金,不如說,她們身上的物欲是一種時代病和都市病。
比如《最愛女人購物狂》,女主方芳芳愛購物到了病态的程度。
上班途中,看到限量款包包會衝進商場瘋狂 shopping;去服裝店打工,客人挑好衣服她卻進了試衣間。
刷爆信用卡買包,再賣包還信用卡,陷入消費主義的死循環。
尤其諷刺的是,面對兩個頂級富豪的追求,相比應該嫁給誰,她更糾結選什麼婚紗。
香港這座物欲橫流的超級城市,生活壓力大,購物成了最有效的宣洩,而金錢也成了唯一的安全感。
不管是張柏芝演繹的購物狂,還是鄭秀文在《瘦身男女》裡的暴飲暴食,《孤男寡女》裡的強迫症,都描繪了一個人均有病的時代。
拜金恐怕是最普遍最難治的那種。
這些都市愛情喜劇,為女性開出的藥方無一例外都是真愛。
《左眼見到鬼》,失去丈夫的何麗珠從來不肯流露悲傷,不是因為她不愛,而是她知道别人不相信自己的愛,甚至她自己都不信——
" 有多愛?才認識七天,還不是愛他的錢!"
可是思念的痛楚如此真實,她裝不下去,也騙不了自己。
于是這段互相欺騙、看似輕佻的愛情,在她認出亡夫鬼魂那一刻,擊穿了我們的淚腺。
鄭秀文的港女愛情故事,大多都是這樣——
從拜金的社會氛圍開始,最終落腳的都是善良與真情。
唯有如此,人才不是物質的奴隸,而保持了身而為人的一點選擇權。
說到這,很想提及一下港姐這個特殊群體。
作為香港最靓麗的文化風景線,香港小姐濃縮并凸顯了港女人生選擇的時代變遷。
進入電影圈、嫁入豪門,一度是幾代香港女星逆天改命的标準路線。
郭晶晶的婆婆朱玲玲,港姐奪冠幾個月後就嫁入霍家,當了 27 年的金絲雀。離異後再度嫁入百億豪門,終于可以自由地抛頭露面。
但不是所有港姐都有朱玲玲的運氣,她們享受富豪的追逐又或者主動攀附豪門,其中也暗藏着巨大的風險與代價。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随着香港電影的輝煌,港姐的第一選擇不再是嫁入豪門。
比如名校出身的郭藹明嫁給了當時的窮小子劉青雲,事業心強的張曼玉一步步蛻變成戛納影後。
選擇真愛和事業的人愈來愈多。
這幾年,大眾紛紛抱怨港姐顏值滑坡,這種沒落或許并不是壞事。
曾看到一個很有見地的說法:
或許不是選不出好看的港姐,而是好看的女性不願參選港姐。
"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7 年香港女性勞動參與率為 50.8%,高出男性 1.6 個百分點。此時,香港女性受教育程度是亞洲最高的,社會地位也是亞洲最高的。她們不需要通過香港小姐的舞台展示自己,以獲取上升的資源,大可直接進入原先男性主要從事的行業,比如地產、金融、政治。"
當女人掙錢變得越來越容易,何必還搶破頭當待價而沽的商品供有錢男人挑選?
年紀尚小的時候,我不懂甚至反感亦舒在書裡句句不離錢。
步入社會後明白了,女人獨立之路上,錢始終是繞不開的關鍵。
名校畢業的喜寶做了勖存姿的情婦,她有句名言:
" 我一直希望得到很多愛。如果沒有愛,很多錢也是好的。"
到了《流金歲月》,美麗的朱鎖鎖憑借才智和美貌發迹,溫婉堅韌的蔣南孫穩扎穩打在職場立住腳跟。
曾經,學歷和美貌是女人攀附豪門的砝碼,但後來,這是她們主宰自我命運的資本。
在亦舒的筆下,愛情是可疑的,男人是靠不住的,她認為女性必須自愛自立,在經濟和精神上跟男人平起平坐才好。
她寫的多是 20 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都市白領,但處處都契合當下的女性思潮與處境。
蔣南孫的原型據說是著名制片人施南生。
一頭利落短發,穿衣有品有型,哪怕跟風華絕代的女明星合照,氣質也不落下風。
和徐克曾是掀起香港新浪潮的一對俠侶,離婚後還能當彼此信任和尊重的合作拍檔。
雖然人們津津樂道丁克一族的徐克老來再娶生子,但是沒人會把 " 可憐 " 這個詞安在施南生身上,只會羨慕她潇灑的老年生活。
閨蜜林青霞也一樣,老了也從未放棄探索自己——
豪門婚姻幾度傳出變數,但她出書寫專欄當榮譽博士,忙得不亦樂乎,偏不給外人看 " 豪門棄婦 " 狗血劇的機會。
愛情不是不重要,它只是生命的一部分。
來時享受,去時放手,不因為愛而放棄自我成長,不改造自己去适應他人。
起初,港女只是一個貶義詞,也許在當地的文化語境中仍會被用作一個貶義詞。
但一個個施南生、鄭秀文的出現,為這個詞注入了 " 獨立、時髦、專業、體面 " 等新時代精神。
這種詞義更迭已經能夠說明問題:
我們選擇看見并熱愛這樣的女性,我們理解且贊美女性的欲望和自我。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說起來,港女先我們一步經歷了各種命運的誘惑與分岔路。
不管是 50 歲的鄭秀文還是 70 歲的施南生,她們的光彩為無數女性照亮人生該走的路:
終身奮鬥,終身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