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學經驗:5G、大數據、人工智能,看看現代交通的創新元素,歡迎閱讀。
推動交通運輸行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的戰略支撐和科研突破瓶頸的持續推進。近些年來,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科技與交通運輸行業不斷 " 碰撞 " 出新的 " 火花 ",在基礎設施、交通裝備、運輸服務等方面不斷突破,為建設交通強國注入強大動能。
自助辦理登機牌僅需 30 秒,自助辦理行李托運僅需 90 秒,智慧安檢系統提高旅客過檢效率 30% 左右……作為中國民航首批 18 個 " 智慧型機場 " 示範項目之一,青島膠東國際機場中多種全流程自助設備為旅客帶來便捷、高效的出行。" 從值機到登機,自助和刷臉幾乎可以解決所有問題。" 不少旅客由衷地感慨。
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以點帶面推動交通基礎設施數字轉型、智能更新的重要抓手。交通運輸部印發的《關于推動交通運輸領網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明确提出,要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線,以促進交通運輸提效能、擴功能、增動能為導向,推動交通基礎設施數字轉型、智能更新,建設便捷順暢、經濟高效、綠色集約、智能先進、安全可靠的交通運輸領網域新型基礎設施。
上海建成全球綜合自動化程度最高的洋山港四期碼頭,浙江杭州借助算法自動控制火車站内汽車排隊模式……近年來,多地交通基礎設施在數字化、智能化方面頻現亮點。不少曾經只能在科幻電影裡看到的景象,正一步步具象為人們生活中的熟悉場景。
拿起手機,點開高德地圖 App,呼叫出租車,這已經是不少人逛街遊玩、旅遊出行的新模式。在北京、深圳、天津等數十座城市,基于高德打車數字化更新解決方案而進行的巡網融合項目已經落地,在滿足人們出行需求的同時,也降低了空駛率,增加了司機收入。高德地圖副總裁王桂馨表示,将用好技術、運營、服務能力,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科技的出行服務,讓出租車企業、司機切實感受到 " 數字化紅利 "。
鐵路作為我國重要的運輸方式,搭上科技快車,跑出 " 中國速度 "。
2019 年 12 月 30 日,世界首條智能高鐵——京張高鐵的首發車從北京北站緩緩駛出。這個 " 大家夥 " 采用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即便時速 350 公裡風馳電掣,也能實現自動駕駛。除此之外,到點自動開車、區間自動運行、到站自動停車、停車自動開門等功能也讓京張高鐵創造多個智能化之最。
" 駕駛室裡依然有司機,只是司機職能變了。" 鐵科院機車車輛研究所研究員張波介紹,以往高鐵司機主要精力在駕駛上,而在智能高鐵上,司機的精力則側重于故障應急處置。這樣不僅能大幅降低司機的勞動強度,而且通過列車運行數據收集與測算,還能提高列車的節能指标和運行舒适度。
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交通強國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
2019 年,我國取消省界收費站,大力推進 ETC 使用,但由于技術不完善,收費相關的争議不斷。2020 年,湖南高速、華為、拓維信息聯合推出了 "AI 收費稽核創新方案 ",通過 AI 大數據分析,實現車輛路徑還原、以圖搜圖、車輛異常分析、數據挖掘等服務,快速識别偷逃費行為,并形成完整的偷逃費證據鏈。同時還能精準識别車輛特點,實時獲取車輛信息,并将這些信息上傳雲端。通過數據匯集、計算,完成了收費的網上閉環,精準打擊偷逃費行為。
人工智能車牌識别提高停車場管理效率、利用算法智能決定交通燈轉換時間、電子地圖全方位自動化作業讓定位更精準……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產品的出現使人們的工作和出行都更為方便,也為數字交通、智能交通提供科技賦能,助推交通運輸行業轉型更新。
科技創新為交通行業的進步注入了力量和動能,不斷引領交通運輸行業高質量發展,為行業發展提供了無限的遐想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