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從“挖呀挖呀挖”的爆紅看互聯網内容平台的權力體系,歡迎閱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互聯網怪盜團
" 在什麼樣的花園裡挖呀挖呀挖 " 這首兒歌幾乎在一夜之間爆紅全網,相信絕大部分上網的人在過去的周末都不止一次刷到過它。在此我無意分析 " 挖呀挖呀挖 " 為什麼爆紅、其内容帶有什麼特色、是否有 MCN 推手,以及如何做出類似的爆款内容——盡管我相信這些話題也很有讨論價值。我更關心的是這件事情所折射的互聯網内容平台的 " 權力體系 " 或曰 " 影響力模式 "。
如果有人想研究抖音、微信、微博、小紅書、B 站、知乎……等網生内容平台的特色,包括在用戶端和商業化端的相似與不同之處," 挖呀挖呀挖 " 的傳播無疑提供了一個非常良好的案例。我們可以大致總結如下:
抖音再次證明了自己在 " 設定全網熱門話題 " 方面的絕對優勢。任何創作者或商家,只要想利用全網熱門話題,就必須在抖音維持存在。這是抖音商業化得以長盛不衰的基礎。
在 " 設定全網熱點話題 " 方面最接近抖音的平台是微博,但差距也比較大。微信視頻号有此潛力,但由于各種原因尚未發揮出來。快手、B 站、小紅書等的差距還要更大一點(盡管它們各自有擅長的領網域)。
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 挖呀挖呀挖 " 這種 " 無腦小清新造梗向 " 的短内容的傳播性非常高,在網生内容當中的占比也将進一步提升。大量資源湧向這些短内容,從而給微信公眾号、B 站、知乎等長内容平台提出了挑戰。
先說第一條。自從 2017 年抖音崛起以來,它就一直牢牢掌握着 " 設定全網熱門話題 " 的權力;而且,它也掌握着設定大部分 " 垂類熱門話題 " 的權力。就短視頻體裁而言,一個内容、一個梗、一個 KOL,只有在抖音火了,才算真的火。在 2022 年,這種現象尤為明顯:劉畊宏、王心凌男孩、" 我是雲南的 "、" 你這背景也太假了吧 ",都是通過抖音成為全網熱點。耐人尋味的是,後面兩個話題的發源地其實是快手,卻在抖音獲得了更高的傳播熱度。
是的,對于創作者而言,抖音有許多缺點。例如,抖音高度中心化的流量分配機制,導致了創作者對粉絲掌控程度較低,永遠在疲于奔命地追求熱點,難以形成穩固的、忠誠的私網域基本盤。然而,只要抖音還牢牢掌握着 " 設定全網熱門話題 " 和 " 設定大部分垂類熱門話題 " 的權力,創作者就必須經營這個平台,商家也必須在此進行投放。這是抖音商業化得以長盛不衰的基礎——無論互聯網廣告盤子如何萎縮,受到打擊的總是其他平台而非抖音。
抖音 " 設定全網熱門話題 " 的權力,是由一系列因素共同形成的:高度沉浸式的產品設計,中心化算法推薦機制,富有經驗的人工運營,以及良好的創作支持環境。單一因素很容易復制,但要復制上述一整套體系就很困難了。雖然我既非抖音重度用戶,又非抖音資深創作者,卻仍必須承認這一 " 權力體系 " 的強大和難以逾越。
再說第二條。雖然微博衰落已久,但是在 " 設定全網熱門話題 " 上,它是唯一能逼近抖音的内容平台。你可能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任何重量級 KOL,無論大本營在哪個平台,都會開設微博,并且以微博為 " 第二陣地 "。換句話說,微博早已不是大部分 KOL 的 " 第一戰場 ",卻是幾乎全部 KOL 的 " 第二戰場 "。微博很擅長讓人或話題 " 出圈 ",所謂 " 出圈 " 其實就是成為全網熱門話題。這是由微博及其母公司新浪的大眾媒體屬性決定的。
在 2021 年以前,微博一度淪為娛樂飯圈的鬥争舞台,留給一般非娛樂性話題的空間很小;可是在整頓飯圈的 " 清朗行動 " 之後,微博看似損失了不少娛樂話題,其實卻獲得了更廣闊的話題空間、更适合主流用戶的言論環境。因此,從 2022 年開始,微博對于 KOL 的價值呈現復興态勢。遺憾的是,由于微博的運營和商業化一如既往地孱弱,這種復興注定只是局部的。以 " 挖呀挖呀挖 " 為例,微博扮演的只是這個話題的放大器,而且只是眾多放大器之一。
在理論上,微信視頻号有 " 設定全網熱門話題 " 的潛力;在 2021-22 年的多次突發新聞事件當中,它多次展現了這種潛力。問題在于,微信視頻号目前的發展道路既不像公眾号也不像抖音,完全是一個折中拼湊的 " 四不像 "。其實,我認為,視頻号可能是刻意讓出 " 設定全網熱門話題 " 這項權力,因為它太危險了。微信已經具備了全網最強的私網域動員力,所以它應該主動放棄公網域動員力——如果你是微信的管理者,相信你也會這麼選以最大限度地回避風險。
在其他内容平台當中,快手一直具備一定的 " 設定全網熱門話題 " 能力,但是由于用戶體量和調性的限制,往往是 " 牆裡開花牆外香 " —— 2022 年的 " 我是雲南的 "" 你這背景也太假了吧 " 就是典型案例。B 站在 2020 年一度獲得過 " 設定全網熱門話題 " 的能力,巫師财經、羅翔的出圈就是範例;遺憾的是,它在此後兩三年内又逐漸失去了這一能力。小紅書和知乎則是典型的 "(部分)垂類熱點話題 " 設定者,缺乏設定全網熱門話題的能力和野心。不過,随着小紅書用戶的持續增長,或許它今後有一天會獲得這樣的能力。
接着說第三條。從去年的王心凌、" 我是雲南的 ",到今年的 " 不婚主義小姨發紅包 "、" 挖呀挖呀挖 ",這些源自短視頻平台的全網熱門話題有一個共同點:都是 " 無腦小清新造梗向 "。所謂無腦,就是内容本身缺乏社會性及文化内涵;所謂小清新,就是以顏值、清新、唯美的審美風格見長;所謂造梗向,就是很容易形成一個朗朗上口的 " 梗 ",便于二次傳播和二次創作。當然,爆紅内容未必都符合上述共同點,例如 " 你這背景也太假了吧 " 不符合小清新,劉畊宏不太符合造梗向,等等。但是綜合看來," 無腦小清新造梗向 " 的短内容越來越容易流行、在網生内容當中獲得的關注越來越高,應該是不争的事實。
" 挖呀挖呀挖 " 堪稱 " 無腦小清新造梗向 " 内容的集大成之作,我甚至很難想象後來者還能怎麼超越它(盡管我相信肯定有人能超越):
" 挖呀挖呀挖 " 是一首低幼向兒歌,對于成年人而言,這樣的兒歌本來就是無腦、誇張、既可愛又可笑的。與兒歌配合的小朋友的表現,助推了這種可愛又可笑的效果。
原版 " 挖呀挖呀挖 " 的創作者以及大部分跟風者都是年輕的幼師,這個職業本來就伴随着小清新外貌、語氣和裝扮;在強大的濾鏡加持下," 挖呀挖呀挖 " 的小清新特色被進一步放大。
" 挖呀挖呀挖 " 本身就是一個長度、音律均很完美的梗,天然适合傳播。有些二創者将其改為 " 爬呀爬呀爬 " 等,在音律上就不太協調,遠不如原來的梗。
過去一兩年,我們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内容平台及社交媒體的流量,在變本加厲地流向短内容,尤其是上述 " 無腦小清新造梗 " 的短内容。這是由社會經濟環境決定的。一方面,當前的社會環境非常復雜,無論讨論什麼樣的社會及經濟話題(包括國際話題)都很容易引發争議;雖然創作者仍然可以通過讨論這些話題而走紅,但蘊含的風險也是難以估量的。另一方面,在宏觀環境比較復雜艱難的條件下,互聯網用戶更傾向于增加簡單、無腦、" 治愈 " 的内容消費;畢竟生活已經十分辛苦,誰不樂意在難得的閒暇時光放空自己、在無意義的事情上消磨時間呢?
對比一下這兩年的抖音全站熱梗,我們就會發現:" 王心凌男孩 " 帶有強烈的懷舊屬性,用戶往往會圍繞這一話題展開對 15-20 年前的社會環境及個人經歷的讨論;" 我是雲南的 " 帶有一定的地理屬性,用戶可以圍繞它讨論自己的家鄉和居住地(後來還延伸為讨論職業、學校、工作部門等);" 你這背景也太假了吧 " 帶有很強的拓展性,用戶可以以此為基礎造各種各樣的二創;" 不婚主義小姨發紅包 " 則帶有強烈的女性主義色彩,會引發用戶對婚姻、家庭乃至女性經濟地位等話題的讨論。這些熱梗都不是完全無腦的,也不是完全治愈的。
只有 " 挖呀挖呀挖 " 是不帶任何社會屬性、不喚起任何用戶個人經歷、除了小清新和 " 治愈 " 之外别無其他内涵的。就連 " 挖呀挖呀挖 " 的二創範圍也明顯比上面幾個更窄(基本僅限于把兒歌復述一遍)。或許你會覺得這是網生内容的倒退,但這恰恰是現階段用戶想要的,很可能也是平台想要的。
大量的流量、創作者和商業化資源将持續湧向這些 " 無腦短内容 ",對于微信公眾号、B 站、知乎以及三大視頻平台等 " 長内容平台 " 而言,這肯定不是什麼好消息。以抖音、微博(或許加上微信視頻号)為代表的 " 短内容平台 " 在網生内容創作及傳播過程中的權力将進一步加強。别誤會,無論到什麼時候,用戶還是需要較長、較有深度和社會性的内容。但是長期趨勢和短期潮流很可能是矛盾的," 挖呀挖呀挖 " 就是這一矛盾的集中體現。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