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兩年幹出100億美元,25歲程式員把AI玩瘋了,歡迎閱讀。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朋克周,作者:朋克周,原文标題:《25 歲程式員把 AI 玩瘋了:兩年幹出 100 億美元,還要讓全球碼農失業》,頭圖來自:AI 生成
25 歲的程式員,2 年時間靠一個代碼編輯器幹翻微軟 GitHub 的 Copilot,把公司做到 100 億美元估值。聽着像開挂?偏偏這是矽谷剛發生的真事。
這位 25 歲的小夥子叫 Michael Truell。名字你也許沒聽過,但他折騰出的 AI 編程神器—— Cursor,你肯定聽過。
最近在碼農圈子裡風頭無兩。開發者們一邊驚呼 "AGI 要來了!",一邊瘋狂安利這款工具。微軟那邊估計都坐不住了:" 這小子搞的東西,簡直要搶 Copilot 飯碗啊!"
要知道,兩年前 Truell 還只是 MIT 校園裡一個愛鼓搗 AI 模型的學生。2021 年 GitHub 剛推出 Copilot 時,全世界驚嘆 "AI 居然會寫代碼了!",只有這哥們兒嫌不夠爽:他笃信 AI 能把編程徹底改造,于是決定自己上。
2022 年臨近畢業,他拉上宿舍裡志同道合的卷王同學,開始閉關打造屬于他們的 "AI 原生 " 編輯器。
更戲劇的是,Truell 創業的啟動資金居然來自 OpenAI ——對,就是搞出 ChatGPT 的那家公司。OpenAI 的投資部門大手一揮,給了他們 800 萬美元,讓這幫毛頭小子去搞事情。
可以想象,拿到錢的 Truell 仿佛打了雞血,心想:" 連 OpenAI 都投我了,不幹出點驚天動地的名堂怎麼對得起這錢?"
說幹就幹,這群 95 後小夥子撸起袖子開整。他們挑中了程式員日常用的 VS Code 編輯器,當作基座塞進一腦袋 AI 功能。普通 Copilot 只是安安分分給你補全幾行代碼,他們的 Cursor 直接敢幫你改代碼、找 Bug,還能陪你聊天對線編程難題。
最變态的是,它會把 AI 改動用紅删綠加的 diff 形式标出來——你在聊天視窗看過修改,一拍大腿:" 喲,不錯!" 然後點一下 Accept,代碼就自動替換完成。寫代碼這活兒瞬間變成了看 AI 表演魔術,程式員只負責在旁邊鼓掌通過。爽不爽?有開發者用了直呼:" 感覺像弄了個鋼鐵俠的 Jarvis 當助手,Coding 簡直跟開外挂一樣。"
當然,說得牛 X 哄哄,Cursor 也不是萬能神器。但跟 Copilot 那個偶爾憨憨接不住人話的半吊子比起來,Cursor 簡直聰明絕頂。就連著名播客主持人 Lex Fridman 在采訪 Cursor 團隊後都感慨:用 Cursor 寫代碼,有那麼一瞬間讓他 " 看到了 AGI 的影子 "。
這評價可以說相當能打了,畢竟 AGI(通用人工智能)可是傳說中要上天滅掉人類職業的存在啊。
有了好口碑,Cursor 很快火遍全球程式員社區。官方瘋狂發放免費試用邀請碼,黑客新聞上的碼農們一窩蜂衝進去體驗。當時就有人預言:" 這幫 MIT 小鬼要發财了。"
果不其然,短短一年内,Cursor 居然攢下了上億美元的年訂閱收入!要知道,傳統軟體公司熬十年都未必摸得到九位數營收,這幾個畢業沒兩年的後生仔硬是幹出來了。程式員們用爽了掏錢訂閱,嘴上還調侃:" 我們這是親手把自己代碼工作的未來養大啊!"
錢景如此誘人,風投聞着味兒就來了。2024 年年中,矽谷頂級基金 Andreessen Horowitz(a16z)和 Thrive 直接奉上 6000 萬美元融資,當場給這幫應屆生的公司估出了 4 億美元估值。
想想看,人家畢業證書還沒捂熱呢,公司身價已經幾十億人民币了,刺激不刺激?而且投資名單裡站着一票大佬:谷歌 AI 一哥 Jeff Dean、OpenAI 聯創 John Schulman、GitHub 前 CEO Nat Friedman ……個個掏腰包支持。這個陣仗,讓無數苦哈哈碼農創業者看得眼紅心熱:" 爹媽呀,這才叫别人家的孩子!"
更刺激的還在後面。僅僅四個月後,Cursor 又敲定新一輪融資,這回估值直接飙到 26 億美元,領投的還是 Thrive 老朋友,追加 1 億美元。四個月估值翻了 6 倍,這節奏連見慣大風大浪的矽谷 VC 們都看傻眼:" 這年頭創業坐火箭也不過如此吧?"
然而,高潮仍未結束——又過了三個月,2025 年年初,小道消息漫天飛:Cursor 正醞釀下一輪融資,目标估值 100 億美元!我聽到這數字時差點一口咖啡噴出來:上一輪 26 億,這一輪張口就是上三位數,美刀不當錢了是吧?可投資人就是這麼瘋,生怕慢了就沒自己份兒。領投的依舊是 Thrive,人家恨不得把錢包直接摔在 Truell 面前:" 求求了,趕緊收下再多發點股吧!"
眼下這局面,投資人已經不講武德了。上一輪給 Cursor 估值相當于年收入的 25 倍,已經很誇張;這一輪倒好,據說要幹到 66 倍!但在 "AI 編程要改變世界 " 的信仰面前,什麼現金流折現、收益倍數都是紙老虎。
大把熱錢砸進來,管它估值泡不泡沫,先搶到股權再說。況且不止 Cursor 一家這麼離譜—— Codeium、Tabnine 之類同行也都拿着幾十倍營收的估值融資呢。整個 AI 編程賽道簡直集體亢奮:" 統統押上!萬一押中下一個微軟呢?"
冷靜想想,為什麼偏偏是編程工具這麼受追捧?說白了,程式員對新技術最敏感,誰都怕被時代淘汰。AI 寫代碼的浪潮來了,搞不好真要革了傳統碼農的命。
所以程式員反倒成了最積極擁抱 AI 的群體——與其等 AI 搶飯碗,不如先用 AI 武裝自己。
結果就是 AI 編程助手的普及速度甩其他行業好幾條街,連投錢的 VC 都跟打了雞血似的往裡衝。畢竟在一片低迷的創投環境中,唯有 AI+ 編程這塊地兒讓他們看到了新的黃金礦脈。
巨頭們當然也不甘心被後來者奪走風頭。微軟 GitHub 自家親兒子 Copilot 被比下去了,臉上哪挂得住?他們趕緊宣布更新 "Copilot X",給 Copilot 加上聊天、調試等功能,試圖奮力追回失地。只可惜,大公司船大掉頭慢,等他們慢吞吞推新功能的時候,Cursor 早已經幾輪版本更新下去,卷走了一票鐵杆粉絲。
用慣了 Cursor 的開發者回頭再看 Copilot,只覺得後者反應慢半拍、不夠聰明。一時間竟有種錯覺:微軟反倒像在跟着一個初創公司亦步亦趨。尴尬不尴尬?但沒辦法,誰讓 Truell 這幫後生膽大又狠呢,大象也有被螞蟻撂倒的時候。
說到這 Truell 本人,估計不少人好奇:這貨什麼來頭?翻開履歷吓一跳——标準的天才學霸人設。麻省理工計算機和數學雙學位,念書時搞過數學模型研究,鼓搗過大模型推薦算法,甚至跑去研究過 AI 新藥開發,課餘還參加算法編程競賽拿獎到手軟。
簡單講,人家 20 歲出頭就橫跨學術、工業和競技編程三界,屬于那種随手吊打各路難題的妖孽少年。難怪畢業時敢不走尋常路:讀博?不去!進大廠拿高薪?不屑!這位兄弟偏偏要創業折騰 AI 寫代碼,妥妥一副 " 不把 Coding 徹底改變誓不罷休 " 的中二樣兒。
Truell 也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還忽悠來了三個 MIT 同學一起創立公司。據說這幾個聯合創始人個個也是天花板級人才——畢竟能一起在 MIT 混迹的人,沒一個善茬兒。
平均出生于本世紀初的一群年輕人扎堆創業,畫風就一個字:卷! 據坊間傳聞,他們為了讓 AI 早日接管敲碼,自己天天 996、007 地幹,把頭發都卷秃了…但人家樂在其中,因為他們确信終有一天 "AI 将寫遍全世界的代碼 "。聽聽,這志向大得吓人,仿佛不把全球碼農都送去失業不罷休。
Truell 在接受采訪時就放話:要讓編程速度提升 10 倍,讓所有開發者都能更快更爽地構建軟體。他的終極目标更絕——直接讓 AI 來寫世界上的所有軟體。
這口氣,咋一聽跟反派宣言似的:" 以後寫代碼這種小事,就别麻煩人類了!" 我等凡人碼農聽了不禁後背發涼:好家夥,他這是打算讓我們集體失業去種地嗎?25 歲的毛頭小子口出狂言,可現實是,人家正一步步朝這個方向逼近啊。
對于程式員群體來說,心情無疑是復雜的。一方面,我們親眼見證自己的同行開發出這麼逆天的玩意兒,驕傲敬佩之餘也不免替飯碗發愁;但另一方面,又忍不住真香地享受 Cursor 帶來的效率飛躍。
這操作真是絕了——程式員嫌加班累,于是發明個不用加班的 AI 自己幹;等 AI 真的無眠無休把活兒幹完了,程式員自己倒有可能失業了。令人啼笑皆非,又不寒而栗。
不管怎麼說,回到 Truell 這号人身上,不管旁人怎麼想,這位 " 小瘋子 " 如今肯定是爽歪了。想當初他在實驗室裡調模型熬大夜,不過兩年光景,如今身價飙到百億美金,俨然成為 AI 浪潮中的傳奇新貴。
下一步他還要繼續更新他的 AI 編程代理,一步步讓 " 寫代碼這件事徹底不要人幹 " 變成現實。這個 25 歲的狠人接下來還會整出什麼幺蛾子,我們只能拭目以待。但有一點可以确定:程式員的時代,恐怕真要變天了。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朋克周,作者:朋克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