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知名分析師:蘋果将銷美iPhone全搬到印度組裝不切實際,歡迎閱讀。
财聯社 4 月 27 日訊(編輯 史正丞)對于本周有媒體報道稱,蘋果公司計劃在 2026 年底前實現 " 每年面向美國市場銷售的 6000 多萬部 iPhone 全都由印度供應 ",知名分析師克雷格 · 莫菲特(Craig Moffett)對此表示,這種設想不切實際。
作為背景,莫菲特的分析師生涯中 15 次榮膺美國《機構投資者》年度頂級分析師獎項,目前是股票研究機構莫菲特 & 納森的聯合創始人。
在周五發給客戶的備忘錄中,莫菲特質疑了這種轉移組裝廠的策略。
莫菲特強調,全球貿易戰是 " 雙線作戰 ",既影響成本也影響銷售,将組裝業務轉移到印度或許(這裡強調 " 或許 ")能緩解前者,但後者可能才是更大的問題。
他也質疑,僅僅把組裝業務轉移到印度可能也解決不了關稅問題,因為 iPhone 的零部件仍需要在中國制造,而且在可預見的未來蘋果供應鏈仍将扎根于中國。
本周莫菲特将蘋果公司的目标價從每股 184 美元下調至 141 美元,較周五的收盤價隐含 33% 的跌幅。這也是 FactSet 數據庫中,蘋果公司獲得的最低目标價。自今年 1 月 7 日起,莫菲特一直維持蘋果公司的 " 賣出 " 評級,1 月至今蘋果股價累計下跌約 14%。
(蘋果日線圖,來源:TradingView)
莫菲特強調:" 我不認為自己是最大的蘋果看空者,我對蘋果評價相當高,我的擔憂更多在于其估值而非公司本身。"
他進一步解釋稱,蘋果不是一家糟糕的公司,他們仍然擁有強大的資產負債表和出色的消費者品牌。但現實是,蘋果是一家產品公司,而當產品将被大幅加征關稅,并且進入一個由于宏觀經濟原因,消費需求至少會有所放緩的市場時,确實沒有好的解決辦法。
莫菲特也指出,移動運營商并不會幫助蘋果緩解關稅衝擊。本周美國移動運營商 AT&T、Verizon 和 T-Mobile 都表态稱不會承擔手機關稅帶來的額外成本。他認為:" 消費者将不得不為此買單。因此,你會看到需求破壞的現象,表現為更長的手機持有周期和更慢的換機頻率——所有這些都可能削弱明年市場預期的共識。"
他也點出,除了美國消費者囊中羞澀外,中國消費者也會因為美國的關稅政策,對蘋果手機產生不同的看法。莫菲特強調:" 這是個非常現實的問題,銷量正實實在在地流向華為、vivo 等中國本土競争對手,而非蘋果。"
根據日程,蘋果公司将在下周四盤後發布财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