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金價高企的誘惑:借貸炒金暗湧,歡迎閱讀。
本報記者 慈玉鵬 北京報道
一邊是持續上漲的金價,另一邊則是捉襟見肘的投資資金,于是,部分投資者選擇利用借貸資金進行黃金投資,希望借此獲得更多的收益。
投資者劉強(化名)就是這類投資者的典型代表,他通過消費貸套出 20 萬元資金後,全部投進黃金 ETF。" 近期漲幅較好,但我本金不多,實際收益也有限,也有人借款投資實物黃金,兩者都存在風險,達到一定收益後我就收手還錢。" 劉強如是說。
對此,《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了解到,使用借貸資金購買黃金理财產品,可能導致大量虧損、信用評級受損等問題,銀行機構已加大對違規借款投資情況的排查力度。業内人士指出,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全球經濟背景下,投資黃金相關產品需要選擇合規途徑,控制杠杆風險,并合理規劃配置比例。
借貸炒金面臨多重風險
4 月 22 日,國際金價創歷史新高。倫敦現貨黃金價格突破 3455 美元 / 盎司,盤中最高觸及 3500.12 美元 / 盎司,年内累計漲幅超過 29%。紐約黃金期貨主力合約價格刷新歷史紀錄,最高達到 3509.9 美元 / 盎司。國内方面,上海黃金交易所黃金現貨交易較活躍的 AU99.99 最高報 834.6 元 / 克。
在黃金市場漲幅較大的情況下,部分投資者選擇借款炒金,主要使用信用卡資金、消費貸款等,希望借黃金漲價套利。
對此,上海大學上海科技金融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陸岷峰告訴記者,部分投資者為獲取更高收益,将消費貸款、信用卡資金等信貸工具用于黃金投資,這一做法存在多方面風險。第一,加杠杆操作會顯著放大價格波動導致的損失。黃金價格對美元指數、國際局勢等因素敏感,短期内常有較大波動。若借用信貸資金參與投資,只需黃金價格小幅回調,投資者可能就面臨嚴重虧損甚至追加保證金,風險高于普通自有資金投資。第二,借貸資金用于炒金容易形成流動性錯配。消費貸款、信用卡通常有固定還款周期,而黃金投資的變現速度和折價不可控,投資者可能因無法及時兌付本金和利息而面臨逾期風險。第三,存在較大的合規風險。按照相關監管規定,銀行消費信貸資金不得流入資本市場和貴金屬市場。違規使用信貸資金一旦被發現,可能受到賬戶凍結、征信受損等懲處,影響個人信用狀況。
4 月 23 日,金價出現回調。現貨黃金跌破 3300 美元/盎司關口,日内一度跌超 2%,較 22 日創造的歷史峰值回落了 200 美元。紐約黃金期貨主力合約一度跌至報 3302.6 美元/盎司,日内跌幅達 3%。
面對黃金價格的高位震蕩,多家機構對于黃金投資風險進行提示。上海黃金交易所發布通知表示,近期貴金屬價格波動劇烈,請各會員提高風險防範意識,繼續做好風險應急預案,維護市場平穩運行。同時,提示投資者做好風險防範工作,合理控制倉位,理性投資。
建設銀行(601939.SH)發布公告稱,近期國内外貴金屬價格波動加劇,市場風險提升,請提高貴金屬業務的風險防範意識,合理控制倉位,及時關注持倉情況和保證金餘額變化情況,理性投資。
同時,部分銀行近日亦調整了積存金產品的購買條件。例如,中國銀行(601988.SH)發布公告表示,自 2025 年 4 月 23 日起,按金額購買積存金產品或創建積存定投計劃時,最小購買金額由 750 元調整為 850 元,追加購買金額維持 200 元整數倍不變,已在執行中的定投計劃不受影響。
而針對前述借貸炒金的行為,興業銀行(601166.SH)、江蘇銀行(600919.SH)等發布公告稱,禁止信用卡資金流向黃金、股票等領網域,違規者将面臨降額、限制交易甚至凍結賬戶。
科學配置黃金投資比例
面對金價的高位震蕩,提高黃金投資的風險意識成為題中應有之義,而借貸炒金現象則從側面反映出投資者對黃金投資的追捧。對于收益與風險的抉擇,金價走勢及黃金配置策略成為投資者高度關注的話題。
對于金價未來走勢,東方金誠研發部副總監瞿瑞告訴記者,黃金依然處于震蕩上行的趨勢之中,但短期内需要警惕金價高位波動風險。金價上行主要受以下幾個因素支撐:一是市場避險需求仍在。特朗普政府與各國之間的關稅博弈依然存在不确定性,全球貿易摩擦風險将持續上行,加之地緣政治風險仍較大,這意味着市場避險需求将對黃金形成有力支撐。
二是通脹上行風險加劇。美國 " 對等關稅 " 大幅超出市場預期,加之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對降息的态度偏鷹派,表示不急于調整貨币政策,這将加劇市場對美國 " 滞脹 " 風險的擔憂,黃金的抗通脹屬性仍将助推其價格上行。
三是全球央行配置黃金意願仍較強。面對美國債務失衡以及逆全球化對美元資產安全性的衝擊,各國央行基于戰略安全與資產配置需求,将強化黃金儲備布局。
四是美元信用風險延續。關稅政策反復衝擊全球經濟前景,疊加近期美國經濟數據疲軟,強化了市場對美國經濟衰退預期,進而引發市場對美元資產的系統性信任危機,資金向非美市場外流,美元的弱勢或仍将延續,對金價形成一定支撐。
五是投機和配置資金或将繼續交替流入黃金市場。近期黃金 ETF 和期貨市場的資金流入顯著增加,投機資金通過期貨市場杠杆操作推高短期價格,而配置型資金則基于避險以及風險對衝需求持續買入。
陸岷峰認為,未來金價走勢将呈現較為復雜的格局。如果美聯儲進一步收緊政策或美國實際利率上升,黃金或面臨階段性壓力。但考慮到全球主權債務風險依然突出,黃金的避險屬性和配置價值依然明顯。以我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居民與機構資產多元化配置趨勢明顯,黃金 ETF 持有量有望持續增長。綜合多家機構測算,若全球經濟保持穩定,2025 年黃金價格中樞或将在 2250 美元 / 盎司附近運行,而如遇重大金融風險,金價上行空間則可觀。因此,建議廣大投資者關注國際政策動态及主要經濟體金融改革進展,合理調整資產組合以應對潛在風險。
目前,投資者投資黃金產品需要注意什麼?瞿瑞告訴記者,投資者需要警惕金價高位波動風險,在金價不斷創新高的背景下,需要注意 " 追高風險 "。當前,各種突發消息,如宏觀經濟數據、美元指數的大幅變化、地緣政治局勢突變、美聯儲貨币政策(降息節奏、幅度等)與市場的預期差等,均可能引發市場情緒波動,進而導致金價出現震蕩或回調風險。建議以配置思維看待黃金,不盲目追高,保持理性以及更加謹慎投資,把黃金作為長期資產配置的工具,而非短期投機工具。當前金價處于歷史高位,可考慮采取定投或回調時加倉的策略。
陸岷峰指出,首先,投資者應充分認識到黃金投資的風險,尤其要警惕杠杆產品帶來的本金損失。例如,近年來黃金 T+D 及期貨等保證金類產品,由于較低的資金門檻,投資者易因價格波動被動平倉甚至本金虧損。建議普通投資者優先選擇實物黃金、金條及黃金 ETF 這類标準化、風險較為可控的投資渠道,謹慎介入帶杠杆的衍生工具,避免因不了解風險而造成重大損失。其次,合規性與產品透明度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随着監管政策的更新,對投資門檻、風險評估、交易透明度提出更高要求,投資者應優先通過合規平台進行操作,主動了解所有相關費用、點差和稅務等條款,規避高收費和流動性受限的問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所謂 " 紙黃金 "、境外黃金衍生品及非官方渠道的投資項目,因缺乏我國法律保障,近年來已出現多起跨境交易糾紛,普通投資者應盡量避免參與。
" 科學配置黃金比例是實現資產保值增值的關鍵。" 陸岷峰進一步表示," 黃金具有較強的避險屬性,但長期回報率有限。根據主流金融機構測算,普通家庭資產中建議配置黃金比例約為 5% 至 12%。風險偏好較低者可通過銀行積存金、定投黃金 ETF 等工具分散風險;若對風險承受能力較高,可适當關注黃金相關股票或礦業企業投資,但須密切關注國際市場與相關國家政策風險。近期,黃金期權之類的創新產品相繼推出,豐富了風險管理工具,但僅建議專業投資者與有經驗者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