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閃送上市,沒能“解渴”,歡迎閱讀。
文 / 盧倩瑩
編輯 / 子夜
前段時間,成立十年、融資 11 輪的閃送終于在納斯達克上市。
然而,上市之後,資本市場反應冷淡,閃送股價遭遇連續下跌。
圖源閃送官方微博
在創立初期,閃送靠 " 一對一急送 " 模式迅速在細分市場赢得一席之地。如今,閃送覆蓋了全國 295 個城市,擁有 270 萬注冊騎手和 8890 萬注冊用戶。
但盡管如此,它的整體規模還是難以與美團、順豐等巨頭匹敵。而随着競争對手湧入市場,閃送也不再有明顯優勢。
從财務數據看,閃送在 2023 年已經實現盈利,但大部分利潤都是來自于政府補貼。這種依賴外部資金的盈利模式能否持續,也要打個問号。
具體來看,閃送的核心問題在于高額的騎手成本。2021 年至 2024 年上半年,騎手薪酬始終占公司收入的 85% 以上,直接壓縮了利潤空間。與此同時,閃送的單筆訂單的平均收入持續下降,也進一步蠶食了盈利能力。
在面對美團、達達、順豐等巨頭時,閃送的高價策略顯得愈發脆弱。在價格戰愈演愈烈的市場環境下,依靠高端服務獲取溢價的路子也變得越來越難。
為尋求突破,閃送曾嘗試與抖音等平台合作,拓寬業務渠道,增加流量入口。然而,和大型平台相比,閃送在資源和流量上的劣勢依然顯著。這些合作雖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但也暴露了它在平台生态中的弱勢。換言之,閃送缺乏對流量的強大吸附能力,同時也未能在平台内深度嵌入用戶的日常消費場景。
閃送未來的挑戰不僅僅在即時配送領網域。要持續增長,閃送需要在生鮮、跨境電商等新興市場上找到新的突破口。
不過,目前來看,閃送的新故事也沒講出聲量。在規模、盈利和新故事都不夠性感情況下,資本市場已經表現出對它的不看好。
未來,閃送如何突破目前備受質疑的局面?
閃送上市了,資本為何不買單?
10 月 4 日,閃送終于在納斯達克敲鍾上市,股票代碼 FLX,發行價 16.5 美元,市值約 11.7 億美元。
上市首日,閃送股價一度攀升至 21.95 美元。然而,第二個交易日,閃送股價便遭遇破發,跌至 16.49 美元。緊接着,第三個交易日股價繼續下滑,最終收于 15 美元,市值縮水至 10.65 億美元。短短三天,閃送的市值就蒸發了近 10%。
閃送上市後的股價表現,反映了資本市場對其能否發展壯大的疑慮。
閃送股價走勢圖,圖源閃送官網
先從盈利能力來看。
在過去的 2021 年、2022 年、2023 年和 2024 年前六個月,閃送相應的淨利潤分别是 -2.91 億元、-1.8 億元、1.1 億元和 1.24 億元人民币。雖然公司在 2023 年終于實現了盈利,但其招股書顯示,盈利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政府補貼的增加,而實際與公司業務運營直接相關的營業利潤僅為 0.11 億元。
對閃送來說,未來能否持續盈利是個難題。
在成立初期,閃送的核心賣點—— " 一對一急送 " 模式,曾為其赢得市場的快速增長。在這個模式下,每一訂單都有專屬騎手全程負責,以提供更快、更安全的配送體驗。這一差異化的服務為閃送積累了部分高端用戶,他們願意為更高的配送效率和服務質量買單。
然而,這種模式,注定了這門生意更偏向 " 小而美 ",限制了閃送的擴展空間。
中金公司的一份即時配送市場研究報告顯示,在即時配送應用場景中,餐飲外賣占據了絕對主導地位,訂單量占比達到 70%。其次則是生鮮果蔬和商超便利,訂單量占比分别為 12%、10%,而一對一急送訂單量占比僅為 3%。
這意味着,盡管閃送在細分領網域具備差異化優勢,但其整體市場容量有限,難以支撐大規模擴展。
在激烈的市場競争中,閃送的模式面臨諸多挑戰。相比美團和餓了麼等擁有龐大用戶群和高頻訂單的巨頭,閃送的 " 獨立按需專線快遞 " 模式顯得較為局限。其用戶群相對分散,訂單數量有限,導致公司在擴展市場份額方面面臨不小的阻力。
事實上,閃送也在尋求突破。
為擴大市場,閃送不僅在 C 端持續發力,還積極布局 B 端市場。2018 年推出的 " 閃送企業版 ",為企業客戶提供高效物流解決方案。
然而,與其他大平台相比,閃送在 B 端的市場規模依然有限,加上相對較高的定價,使其在注重成本控制的企業市場中,難以獲得可觀的增長。
為進一步拓展市場,2022 年,閃送與抖音生活服務達成合作,試圖借助抖音平台的流量來擴展業務。然而,抖音的第三方運力合作夥伴還包括達達、順豐同城、UU 跑腿等競争對手,導致閃送在獲取流量和訂單方面的支持也十分有限。
這些年來,閃送在新領網域頻頻試探,但直到目前看來,反響和進展都并不多,官網和财報上也沒有對 B 端業務的情況進行更多披露。
與此同時,高成本和低毛利的結構進一步加劇了閃送的盈利困境。
在營收方面,閃送收入持續增長。
從具體數據來看,閃送的營收從 2021 年的 30.4 億,漲至 2023 年的 45.29 億元。但在 2021 年、2022 年,閃送卻錄得持續虧損,直至 2023 年才依靠政府補貼實現扭虧為盈,淨利潤達到 1.1 億元。
從更多指标數據來看,閃送的平均每單收入也在逐漸下滑。近幾年來,閃送訂單量持續增長,但未能有效轉化為更高的收入。2021 年到 2023 年,閃送訂單量從 1.59 億單增加到 2.71 億單,但每單的平均收入卻從 19.2 元下降至 16.5 元。
與此同時,給騎手付出的成本卻在增高。
這與閃送的 " 眾包 " 騎手模式密切相關。" 眾包 " 模式下,騎手的流動性較大,為了擁有穩定的運力,閃送便需要提高給騎手的薪酬。
圖源閃送官方微博
招股書顯示,閃送的騎手注冊數量從 2021 年的約 110 萬增至 2024 年 6 月的約 270 萬。而在 2021 年至 2023 年,閃送支付給騎手的薪酬和獎勵分别占到公司收入的 90.5%、90.3% 和 87.8%。
即便在 2024 年上半年,這一比例仍高達 85.4%。騎手成本居高不下,限制了公司通過規模化效應來削減運營成本的可能性。
由于上述種種原因,閃送的毛利率并不亮眼。盡管公司毛利率從 2021 年的 6.2% 提升至 2024 年上半年的 11.3%,但與行業其他玩家相比數據并不亮眼。
閃送面臨規模和盈利困境已久,資本市場對它的信心也在下滑。
近年來,閃送的估值大幅縮水。在 2021 年進行的最後一輪融資中,公司估值一度高達 20 億美元,約 130 億元人民币。而根據胡潤研究院發布的 2024 年全球獨角獸榜 , 閃送的估值已跌至 71 億元人民币,縮水接近一半。
而如今盡管成功上市,資本市場的冷淡也反映了閃送仍需解決諸多問題。
市場競争激烈,閃送如何面對價格戰?
随着進入市場的玩家逐漸變多,閃送在即時配送行業中的競争壓力越來越大。
它不僅要應對達達、順豐同城等傳統配送巨頭,還要面臨美團跑腿、蜂鳥、UU 跑腿等新興平台的價格戰。
在這其中,閃送的 " 一對一急送 " 模式,成本難降,價格也就顯示不出來優勢。
在即時配送這個領網域,價格幾乎成了最為關鍵的競争因素。
各大平台紛紛以低價吸引用戶。根據公司财報,達達今年上半年的平均客單價僅為 4.49 元,而順豐包含時效快遞、同城配送等多個業務的速運物流業務,平均客單價為 15.9 元。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閃送的每單平均價格保持在 16.5 元左右,在行業中屬于較高水平。
閃送價格表,圖源閃送 APP
要擴大規模,目前這個局面是閃送必須考慮的。
更為令閃送擔憂的是,即使是自己的優勢領網域,也有越來越多競争對手。
閃送主打的 " 一對一急送 " 模式,能提供更快、更安全的服務,特别适合急件或貴重物品的配送需求。這種模式在高端用戶中有一定的忠實客戶群,他們願意為速度和可靠性支付溢價。
然而,随着即時配送市場的成熟,越來越多的平台開始提供類似的專人專送服務,閃送在這個細分領網域的差異化優勢在減弱。
例如順豐同城同樣依賴高價高質的服務模式,達達和 UU 跑腿也在逐步完善他們的個性化服務。因而,閃送的市場空間或被進一步壓縮。
活下來,是閃送必須考慮的。
為了開拓渠道,2022 年,閃送與抖音生活服務達成合作,2023 年,閃送又與美團外賣達成合作,希望借助平台的龐大流量和網絡資源,提升訂單數量。然而,這些平台的即時運力服務商還有達達、順豐同城等許多同行,閃送仍要與多個玩家同台 PK。
美團跑腿頁面,圖源美團 APP
這類合作無疑為閃送帶來了更多的業務來源,然而,如何确保這些新增訂單能帶來長期的用戶黏性,仍是一個待解的問題。
此外,随着即時配送行業的日漸成熟,平台服務的多樣化和場景擴展已成為不可逆的趨勢。從單一的送餐服務擴展到如今的 " 萬物皆送 ",各大企業不斷通過技術創新和效率優化,滿足用戶日益多元化的需求。
以美團和順豐同城為例,這些企業憑借其強大的平台資源和豐富的服務場景,在配送網絡的建設上占據了明顯優勢。它們不僅依托龐大的用戶基礎,還通過不斷整合供應鏈,覆蓋了包括餐飲、零售、生鮮、甚至醫藥等多個場景,逐步形成了全方位的即時配送生态系統。
相較之下,閃送的 " 獨立運營 " 模式雖具備一定的靈活性,卻在資源生态方面較為弱勢。
這一切,都等待閃送給出新的解決方案。
即時零售是風口,
但閃送還需要講更多故事
當前,即時零售的風口無疑為閃送帶來了廣闊的發展機遇。
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14 年到 2020 年間,我國即時配送的用戶規模從 1.24 億人增長至 5.06 億人。另據沙利文報告統計,2023 年中國即時配送行業訂單規模達到約 408.8 億單,同比增長 22.8%,預計到 2028 年,市場規模将達到 813.1 億單,未來 5 年保持年均 14.7% 的兩位數增長。
但在這個競争日趨激烈的市場中,閃送想要脫穎而出,光靠現有的 " 一對一急送 " 故事顯然是不夠的。
作為最早入局的即時配送企業,閃送已經證明了其模式的可行性和市場價值,但這并不意味着未來将是一帆風順。
放眼望去,美團、京東等巨頭已經在零售、物流領網域構建了完整的生态體系,強大的供應鏈、平台流量和品牌效應,賦予了它們更廣泛的市場影響力。
近幾年,閃送也在逐步擴大業務範圍。2018 年,閃送申請 " 閃送海淘 "、" 閃送生鮮 " 和 " 閃送同城購 " 在内的多個商标,2019 年,申請注冊了 " 閃送閃購 " 商标。
随後,閃送開始為本地餐廳、花店和超市等商家提供配送服務。閃送希望借助這些新業務領網域的拓展,提升市場競争力,然而,這些嘗試并沒有多少聲量。
圖源閃送官網
一方面,在生鮮配送領網域,競争尤為激烈。美團和達達等平台已經占據了主導地位。盡管閃送 " 一對一急送 " 在時效性上具有一定優勢,但在基礎設施和供應鏈支持上,它并未形成足夠的競争壁壘,難以與這些巨頭抗衡。
而跨境電商領網域的挑戰也不容忽視。閃送推出的 " 海淘 " 服務,并未對其整體業務帶來顯著增長。
與行業内的跨境電商巨頭相比,閃送在物流效率和成本控制上依然存在明顯短板。雖然閃送在不斷嘗試,但從目前來看,實際效果并不理想,官網和财報中關于這些新業務的進展,也鮮有披露。
再到近期,據 Tech 星球報道,閃送正在内測名為 " 松鼠快送 " 的新功能。目前,該功能在北京、上海等區網域面向部分騎手先行試跑,包含三種訂單模式:松鼠專送(一對一配送、一對多配送)和松鼠拼單(多對多配送)。
其中,一對一專送采用派單模式,而多送、拼送訂單則為搶單模式。在 " 閃送員 "APP 上,騎手現在可以選擇 " 閃送騎士 " 或 " 松鼠小哥 " 兩種身份進行接單。對比 " 一對一急送 " 服務,松鼠快送的訂單價格更低,但松鼠騎士的接單模式更加靈活,支持拼單和多送,騎手可以接更多的訂單,從而多勞多得。
可以看到,閃送還在增量,講出新故事。但這些業務是否能帶來實質性的突破,關鍵在于閃送能否構建與之相匹配的基礎設施,同時能否靠質價比獲得客戶。
要知道,生鮮配送、跨境電商都需要龐大的供應鏈支持以及高度精細化的運營管理,只有在這些方面取得突破,閃送的多元化故事才能真正落地。
在即時零售的風口中,閃送面臨的核心問題不再僅僅是如何更快,而是如何擴大規模、增強盈利能力,以及多條腿走路。
(本文頭圖來源于閃送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