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一季度樓市的幾個好消息,歡迎閱讀。
新房 " 止跌 "、二手房 " 穩增 "、庫存緩慢下行
2025 年一季度樓市仍處于 " 止跌回穩 " 通道中。
好的消息是,重點 30 個城市新房一季度成交同比正增 6.4%,超六成城市一季度新房成交同比為正。
二手房漲幅要高于新房,一季度 30 個重點城市二手房累計同比增長 21%,深圳、杭州、上海等領漲,同比漲幅均在四成以上。
與此同時,一季度因供給節制 + 成交築底企穩,狹義庫存緩步下行。
一季度樓市迎來好的 " 開局 ",二季度新房成交總量規模或将緩步復蘇,累計同比保持正增長,延續弱復蘇走勢。二手房市場成交仍将延續穩中有增态勢,市場份額占比仍将進一步上升,回暖程度好于新房是大概率事件。
01一季度重點 30 城新房同比正增 6.4%
一季度重點城市新房成交迎來 " 止跌 "。
CRIC 數據顯示,2025 年一季度重點 30 城新房成交面積為 3035 萬平方米,同比增長 6.4%。
主要原因在于,春節後季節性需求釋放,疊加政策寬松及房企促銷,推動一季度新房成交回升。
30 城中有 19 城一季度新房成交好于去年一季度,占比超六成,其中有 14 城漲幅在兩成以上。
具體城市來看,得益于政策餘溫刺激需求進一步釋放,深圳新房成交領漲,一季度新房成交面積為 123.03 萬平方米,同比增長 74.71%,整體成交規模仍處于階段性高位。
成都一季度新房成交規模領先 30 城,一季度新房成交面積為 360.06 萬平方米,同比增長 28.05%。
而上海 2025 年受供給約束明顯,一季度新房成交 141 萬平方米,同比增長 3% 左右,整體與去年同期持平。但從 0.53 的供求比來看,上海整體購房需求仍在上升。
一季度同比正增長的城市除了熱點恒熱的深圳、上海、成都之外,前期深度調整的南京、寧波、合肥等經濟、人口基本面較佳的二三線城市一季度漲幅也在三成以上。
02二手房成交好于新房深圳、杭州上海等 " 領漲 "
市場信心的回暖在二手房市場體現得更為明顯。
CRIC 數據顯示,2025 年一季度,30 個重點監測城市二手房累計成交面積預計為 5300 萬平方米,累計同比增長 21%,較去年四季度下降 19%。
具體城市來看,深圳、杭州、上海、寧波、成都、北京、合肥、廣州、重慶 9 個城市同比均保持 2 成以上正增長,整體韌性較強。其中深圳、杭州領漲,二手房累計同比漲幅均在五成以上。此外,上海、寧波、成都和北京漲幅也在三成以上。
相較而言,天津同比基本與去年持平,漲幅均在 5% 以内,武漢二手房累計同比仍未回正,市場暫無明顯起色。
以上海為例,政策紅利疊加年後需求集中釋放,市場信心和預期的回升使得二手住宅上升态勢得以穩固,在以價換量的基礎上,一季度上海二手住宅成交量迎來自 2022 年三季度以來的第二個成交峰值,為 495.03 萬平方米。從成交套數來看,上海一季度二手房共成交了 58264 套。
對比一二手房市場,一季度二手房成交仍然強于新房。
重點城市二手房成交份額繼續擴大。比如北京、上海、南京、長沙、南京等城市二手房成交占比躍升至 7 成以上,較 2024 年同期穩中有增,京滬主要源于新政刺激,限購松動 + 低利率刺激剛需入市;長沙、南京、長春等城市購買力持續降級,加之二手房業主短期降價策略,刺激一波剛需剛改集中入市。
03新房庫存緩步下行12 城去化周期同比齊跌
2025 年一季度因供給節制 + 成交築底企穩,狹義庫存仍處下行通道。
據 CRIC 監測數據,2025 年 3 月末重點 30 城庫存面積為 22123 萬平方米,環比微降 1.6%,同比下降 8.8%。
20 城消化周期環比有所縮短,降幅多為 10% 以内,其中青島因短期成交集中放量,去化周期環降 9% 降幅居首。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成都、南京、寧波等 12 城去化周期同環比齊跌。
從絕對量來看,目前有 14 個城市消化周期小于 18 個月,其中杭州、合肥去化周期在 10 個月以内,一線城市中僅上海庫存仍處低位,去化周期僅為 12.8 個月,供給導向型特征顯著。深圳降至 16.9 個月,整體庫存風險可控;北京、廣州去化周期均在 20 個月以上且同比仍在增加,庫存風險依舊較大。
不過,積極的一面是,消化周期超過 18 個月的城市數量在減少,随着成交復蘇,庫存去化壓力有逐步緩解的征兆。
04 結語
整體來看,2025 年一季度樓市 " 好消息 " 不斷,新房市場 " 止跌 " 迎來緩步復蘇,二手房市場韌性好于新房,成交依然穩中有增,在成交帶動下樓市庫存緩步下行,這些積極的信号也為全年樓市穩步回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預計接下來的二季度,新房成交總量還将保持增增長,弱復蘇走勢延續。核心一二線城市中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杭州等延續高位震蕩行情。
二手房成交方面,預計二季度回暖程度依然好于新房,重點城市二手房市場份額占比仍将進一步上升。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 " 丁祖昱評樓市 ",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