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揭秘“雙碳星物種”復賽:創業群星競逐,TOP12塵埃落定,歡迎閱讀。
文 | 36 碳編輯部
9 月 15 日,蕪湖市鸠江區,一場圍繞 " 雙碳 " 主題的激烈角逐正在進行。
這是 36 氪與東方證券聯合舉辦的第二屆 " 雙碳星物種 · 可持續創新大賽 " 復賽現場。台上,來自新能源材料、新型儲能方案、節能降碳三大賽道的創業明星們,逐一介紹他們的創業故事與公司情況,分享行業洞察和商業化思考。在他們中間,既有備受行業關注、資本青睐的熱門新貴,也有僅成立一年左右、蓄勢待發的創業新星。
這些各具特色的 " 雙碳星物種 " 們,正面臨着評審團的提問與打分。台下,來自政府部門、行業領軍企業、一線投資機構的雙碳產業專家與投資人,組成了陣容強大的評審團,他們從行業前景、商業模式、應用場景、技術產業化等不同維度出發,向參賽項目代表們發起了一連串直指創業核心的提問。
經過復賽環節的精彩分享與謹慎評審,最終有 12 家企業從 30 餘家項目中脫穎而出,晉級決賽。在頒獎典禮環節,鸠江區委副書記、區長黃萬勇,東證創新執行總經理陸江平共同為 Top12 強獲獎團隊頒獎。
當 " 雙碳 " 成為全社會共同目标," 雙碳星物種 · 可持續創新大賽 " 持續為企業、投資人、專家學者、從業者打造高質量交流平台。作為雙碳產業創新風向标,本次復賽有哪些特色亮點和優質項目?又有哪些行業新動态和市場新風向值得關注?
新能源材料:雙碳時代下的 " 底盤技術 "
如今," 往上遊投 " 已經成為雙碳領網域投資人的圈内共識。處于新能源產業上遊的材料賽道,從一個相對冷門的小眾領網域,開始成為頻獲資本青睐的熱門高地。有數據顯示,去年新材料領網域的投融資事件就高達 210 起,達到了有記錄以來的高點。
但這一賽道的痛點在于下遊應用分散,細分領網域眾多,不同行業之間有很高的技術壁壘,這也讓很多優秀企業隐藏于水下。在新能源材料賽道的復賽現場,很多優質企業正在湧現。
比如新能源發電設備的材料技術。如今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發電技術處于快速發展期,這類發電設備的上遊材料、零部件技術、電池材料等也引來新的關注熱潮。此次復賽中就有專注于光伏電站控制系統、锂離子電池電極材料、電池隔膜等領網域的企業。
在萬億規模的光伏行業,數字化、智能化成為光伏發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豐郅(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光伏組件級安全、優化和智控管理系統的公司,公司產品以光伏優化器為核心,還包括關斷器、微逆、軟體平台等。公司的光伏智能優化器利用智能光伏曲線匹配技術,适用于任何第三方逆變器,解決光伏組件輸出特性不一致的問題,使每塊組件進行獨立最優化發電,功率輸出提升 5-25%。
同樣火熱的還有技術路線多樣的電池賽道。如今,全固态電池正成為新的技術熱點。相比傳統的液态電解質锂電池,全固态锂電池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更大的能量密度、更好的高溫穩定性和更廣泛的應用範圍等優勢,被視為未來锂電池的技術發展方向。
高能時代(珠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硫化物全固态锂電池研發制造的電池企業。公司以中國珠海、深圳,日本橫濱三大研發基地為依托,目前已率先研制出了 1Ah-20Ah 等多種規格的全固态電池樣品。整合中國、日本全固态電池產業鏈優質資源,并持續推進產業化進程。
在更加細分的電池材料領網域,此次比賽中也出現不少亮點企業。
綠能纖材(重慶)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聚焦锂電池負極粘結劑、正極粘結劑以及固态電池粘結劑的企業。據介紹,目前該公司已量產 CMC 粘結劑是锂電產業鏈中唯二尚未規模國產化產品,80% 以上依靠進口,需求非常強烈,首創的 CMC-Li 補锂粘結劑未來需求不斷增長,而這家公司正是國内專業從事锂電池粘結劑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公司,解決了該領網域的技術痛點。
在國家倡導 " 新基建 " 的大背景下,電子設備熱管理的材料技術成為重點方向之一。伴随數據中心制冷技術不斷更迭,傳統風冷、水冷技術已無法達到所需的散熱能力,液冷逐漸成為數據中心制冷的新模式。
蘭洋(寧波)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可以在小型化電子設備上實現浸沒式液态散熱的企業,為數據中心、消費電子、新能源、儲能及動能電池、5G 基站和航空航天等領網域提供高效節能的散熱終端產品和技術服務。蘭洋已率先完成國内首個浸沒式液冷标準模組智能廠房搭建,将浸沒式液冷技術產業化落地,具備承接前置散熱模組伺服器業務能力。
全球新一輪產業變革下,有制造業 " 底盤技術 " 之稱的新材料產業還将處在不斷調整之中。此次賽場中,一大批優秀的新興材料企業不斷湧現,并向更加綠色、更加高效的產業發展格局轉變。
新型儲能方案:新能源下半場風頭正勁
當下中國最火熱的賽道,新型儲能當之無愧。
儲能可有效解決風電、光伏等新能源供給間歇性與用戶用電需求持續性之間的矛盾,實現電力系統調峰調頻,平滑用戶需求,有望在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中發揮關鍵作用。
近兩年,儲能行業吸引了數萬家企業入局,投融資熱度持續高漲。有機構預計,今年儲能一級市場的投融資金額将實現 200% 增長。
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新投運的新型儲能裝機達 8GW,超過去年全年水平。預計今年新型儲能新增裝機将達到 15GW-20GW,超過過去十年的總和——新型儲能賽道正加速跑步向前。
但這一賽道的難點在于產品的同質化,這導致價格代替技術創新成為了企業競争的焦點,而真正的技術型選手都在苦修内功,穩健前行。在本次新型儲能的復賽現場中,很多優秀的企業正在各自的領網域積極探索并不斷取得突破。
深圳和潤達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锂電池設備企業,其技術團隊為上市公司核心技術班底以及龍頭锂電從業背景,掌握着先進的锂電化成分容技術技術,積累了豐富的 konwhow 經驗,因此一經成立便成功納入寧德時代供應商庫,同時獲得大額訂單,并完成交付驗收,據介紹,其核心產品技術水平遠超同行 1-2 代。
南京四象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是 " 儲能設備集成+微電網服務 " 為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專注于分布式儲能在工商業領網域的創新應用。不同于近兩年被市場紅利吸引剛進入市場的新兵,2016 年就成立的四象新能源有着豐富的項目經驗和技術積累,目前已投運項目規模超過 100MWh,掌握了 20 餘項核心發明專利,是當前工商業儲能市場上的實力派選手。
除了以锂電池為代表的電化學儲能外,液流電池、機械儲能、固體儲氫,液态放氫等各種儲能技術路線正百花齊放。本次大賽,一家以相變儲能產品為核心業務的儲能企業——賀邁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展示了高效的相變儲能材料、產品及整體解決方案。
相變儲能就是利用物質在相轉變過程中與外界環境進行能量交換,從而達到控制環境溫度和利用能量的目的。賀邁新能源的相變儲能可以為客戶提供 -100 ℃到 1000 ℃的溫度定制,且生產及使用過程無任何排放。目前已經廣泛應用到清潔供冷、供熱、冷鏈冷庫和綠色建材等領網域當中。随着相變儲能的原材料成本不斷下降,有望在未來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另一家優秀的參賽企業上海碳消峰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創新性地把 P2X 儲能技術和 CCUS(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兩項技術結合起來,既可以實現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消納,又可以實現 CO2 減排,具備了雙重收益。
具體來說,通過自主研發的電解槽和催化劑,碳消峰生的解決方案可以将捕集的 CO2 轉化為 CO 作為企業的原材料,也可以制造高附加值的化工產品和燃油。利用該設備和工藝,可以後續生產出具有零碳屬性的精細化工產品,碳移除過程中產生的減排量也可以向國際組織出售獲得 " 綠色收益 "。
新能源下半場,風光等新能源技術的局限性為傳統電力系統帶來了挑戰,為實現新型電力系統的構建,儲能技術必然成為破局之路。在本屆雙碳星物種賽場上,9 家儲能企業展示了在各自領網域的創新探索成果,展現了新型儲能市場的巨大潛力。随着儲能相關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突破,新型儲能的未來将商機無限。
節能降碳應用:多維度探索綠色低碳創新實踐
通往碳中和的征途中,加快節能降碳先進技術應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動傳統產業轉型更新、促進綠色低碳生產方式的必由之路。
随着可持續發展理念成為全球共識,具有綠色環保屬性的生物基材料被認為是極具潛力的替代方案。從全球範圍來看,生物基材料替代持續增加,已實現多領網域應用覆蓋,并正逐步走向工業規模化實際應用和產業化階段。
參賽項目中科國生(杭州)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生物基新材料研發、生產、銷售的高科技企業,重點發展 5- 羟甲基糠醛(HMF)、呋喃二甲酸(FDCA)、四氫呋喃二甲醇(THFDM)、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PEF)、新型可降解塑料等一系列生物基平台化合物及其下遊衍生產品。公司打通全鏈條技術及低成本連續化生產工藝、依托 AI 高通量研發平台極大提升了衍生物和終端產品開發速度。
解決氣候問題,追求零碳目标,不僅要控制碳排放量,還要在 " 天平的右端 " ——碳去除方面下功夫。當下,以 CCUS(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為代表的負碳技術迎來高速發展階段,正在加速產業化工程化落地,同時也面臨着 C(碳捕集)和 U(碳利用)難以匹配的行業痛點。
CCUS 綜合解決方案服務商——霖和氣候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提出 " 以 U 定 C" 的 CCUS 分布式場景解決方案,以分布式捕集與 C-U 緊密結合能力破局 CCUS 落地難題,有效應對氣候變化、綠色發展模式和經濟效益之協同,助力國家 " 雙碳 " 目标和綠色循環經濟的融合發展。霖和氣候科技自主研發的分布式碳捕集技術主要有兩種:幹溼法 DAC(Direct Air Capture,直接空氣捕集)技術、撬塊式煙氣捕集技術。
當可持續發展成為時代命題,雙碳領網域各個細分賽道都不斷釋放新活力。例如,生态環境修復與治理、防水等相關行業年產值已突破萬億元,呈現出廣闊的市場前景。
復賽現場,專注定位碳中和、環境生态修復、雙碳方向的新材料研發制造科技企業西安湄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享了自己的新材料產品。公司產品主要包括防水粉、防水沙、防水砂漿、沙漠改良劑、礦山修復材料、生态治理生產設備及相關產品等,具有防水、保水、耐磨、防火、保溫、生态修復、資源再利用等優良特性。產品目前已覆蓋石化、軍工、航天、電池、環保、建築、交通、光伏、礦山、生态產業治理及修復等各個應用領網域。
雙碳背景下,傳統產業轉型更新、加大減排力度已經刻不容緩。新能源 + 數智化,為傳統重工業場景走向綠色低碳提供了動力與支撐,這背後蘊含了巨大的市場需求與創業機會。
礦業是減碳一大主戰場。大型新能源智能礦卡與礦區智能化方案提供商——廈門銥钼智匯科技有限公司的主要產品是大型新能源智能礦卡及特定工況使用的新能源工程機械產品,适用于礦山、港口、鋼廠、大型水利、公路工程等特定封閉運輸場景。公司探索底層創新,正向自研及自主生產大型化 + 電動化 + 智能化的新型礦區機械設備,有針對性地解決當前礦區痛點問題。
實現碳達峰與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要在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實現 " 雙碳 " 目标,必須向科技要答案,企業的科技創新才是根本出路。
在 " 雙碳星物種 " 復賽現場,一系列優質項目展現了產業蓬勃向上的綠色活力,也切中了雙碳行業與市場的時代脈搏。未來,他們将在碳中和征途上披荊斬棘,而 36 氪與東方證券聯合舉辦的 " 雙碳星物種 " 大賽,将是他們堅定的同行者。
" 本屆大賽吸引了眾多國内技術領先、市場前景光明的創業項目參與,并感受到了蕪湖的魅力。" 東證創新執行總經理陸江平表示,大家的共同參與,讓政府、企業、個體達成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有望進一步推動雙碳目标的達成。
本次復賽由蕪湖市人民政府指導,蕪湖市科學技術局、蕪湖市投資促進中心、鸠江區人民政府主辦。經過三大分賽道的精彩交鋒,第二屆 " 雙碳星物種 · 可持續創新大賽 " 復賽圓滿落幕,Top12 強名單最終揭曉,他們分别為:
復賽入圍 12 強名單
金秋十月," 雙碳星物種 " 決賽将如期舉辦。屆時,經過層層選拔的 Top12 強企業将在決賽賽場展開最終角逐,讓我們一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