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美國陸軍軍銜詳解,歡迎閱讀。
以下文章來源于二戰知識庫 ,作者擦菠蘿的海綿寶寶
士兵級(Enlisted)
E-1 列兵 (Private)
新兵入伍并參加基礎訓練時授予的軍銜,無任何軍銜标志。新兵在需要完成基礎戰鬥訓練,并在這個時期訓練和學習如何服從命令和執行被分配的士兵職責。6 個月基礎訓練後就可以晉升為二等兵,如果表現突出就可能縮短到 4 個月。如果入伍前參加過童子軍訓練活動,男的獲得鷹級童子軍軍銜,女的獲得女童子軍金獎,就可以直接晉升為二等兵。
如果受到《軍事審判統一法典》處罰或定罪後,就會被降為列兵,直到他們不光彩的退伍為止。
E2 二等兵(Private Second Class)
順利完成 6 個月基礎訓練後,就可以晉升為二等兵,成為現役部隊中最基礎的士兵。二等兵需要盡其所能完成指定職責,并完全服從上級的所有命令。
E3 一等兵(Private First Class)
通常服役滿一年,作為二等兵軍銜滿 4 個月可以晉升為一等兵,一等兵是最高級的士兵,也就是老兵,一等兵的職責是盡其所能完成分配給他們的所有任務和命令。
之前就受過軍事訓練的士兵,比如美國青年預備役軍官訓練團,海上偵察或類似項目;或已經取得副學士學位和同等學歷,就可以直接以一等兵軍銜入伍。從一等兵晉升通常為技術軍士,少數為下士。
一等兵軍銜在 1866 年就存在,1918 年之前一等兵的軍銜為不帶弧和倒 V 的服務部門徽章。1920 年 8 月 5 日到 1968 年 5 月 28 日,根據國防部第 303 号通知,一等兵标志為一條倒 V。1968 年 5 月 28 日上等兵的标志改為了,一條倒 V 和弧組成。
E4 專業軍士(Specialist)
通常服役滿兩年,作為一等兵滿 6 個月,持續表現優異就可以晉升為專業軍士。專業軍士的工作重點是技術專長,他們的人事領導責任通常少于下士。四年制大學畢業或擁有某些專業技能文憑或訓練的入伍者可直接授予專業軍士。
1955 年 3 月 1 日美國陸軍正式引入四個級别專業軍士,三級專業軍士(E-4),二級專業軍士(E-5),一級專業軍士(E-6)和特級專業軍士(E-7),用于獎勵那些擁有豐富經驗和技術知識的人員。士兵被任命為專業軍士和普通軍士取決于他工作的特定職位性質。
1958 年又增加了兩級(E-8 和 E-9)。
1965 年開始逐步取消了 E9 到 E5 的專業軍士,最後只保留了今天的專業軍士(E-4)。今天一等兵大多數都晉升為專業軍士,而下士晉升通道保留給通過領導力發展課程的士兵。
E4 下士(Corporal)
下士軍銜設立于 1775 年。
下士和專業軍士同級,但通常認為下士才是最初級軍士。下士可以從一等兵直接晉升,也可以從專業軍士平調。晉升标準必須在軍士(例如中士或更高)擔任的職位上工作過,服役至少 26 個月,當前軍銜至少 6 個月。通常情況下,下士軍銜是留給那些在軍士職位上工作過,但因為沒有足夠的晉升點數而無法晉升為中士的專業軍士們。
下士主要領導一個 2 到 5 人的小組,并負責士兵軍事生活的各個方面,比如訓練,軍容和健康等。
E5 中士(Sergeant)
下士和專業軍士要晉升中士要滿足條件:指揮官推薦:服役 26 個月,當前軍銜 8 個月;參加初級領導力發展課程;高中和同等學歷文憑等。
晉升中士和上士需要晉升點數,根據射擊成績、績效評估、身體素質、教育水平、獎勵和晉升委員會的排名進行評分。
中士主要領導一個班,偶爾領導小于班的部門。中士負責士兵的日常生活、訓練、裝備、軍容和健康以及福利。還對士兵的個人生活負責,并負責确保他們的生活有序。
E6 上士(Staff Sergeant)
上士是美國國會在一戰結束後才批準設立。
上士主要領導一個班,在沒有三級軍士長情況下可以領導一個排。
按美軍的組織和裝備表規定上士領導班,中士是領導組。但考慮到中士數量和晉升速度,所以中士領導班的次數大于組,成為了公認的慣例。
晉升上士的标準和中士一樣,達标後需要滿足晉升點數才可以晉升。
E7 三級軍士長(Sergeant First Class)
三級軍士長開始就是高級軍士的範疇了。三級軍士長通常由 15 到 18 年的軍齡。三級軍士長通常擔任排級軍士長,也可以擔任部門主管軍士長。在戰鬥角色中,三級軍士長負責一個裝甲排的 18 名士兵和 4 輛坦克或步兵排的 40 名士兵。
三級軍士長主要協助排長,負責訓練,出勤和後勤等工作。如果沒有合适軍官,就由三級軍士長擔任排長。
晉升高級軍士沒有當前軍銜服役要求,只需要滿足總服役年限要求:三級軍士長至少 6 年;二級軍士長至少 8 年;一級軍士長至少 9 年。
E8 二級軍士長(Master Sergeant/First Sergeant)
二級軍士長主要分為兩級:
專業軍士長
Master Sergeant 可以翻譯為專家軍士長,通常被指派為營旅中擔任分隊長,并是所在領網域的技術專家。和三級軍士長一樣,在執勤崗位中,專家軍士長進入房間後會受到 " 稍息 " 禮儀。
首席軍士長
First Sergeant 可以翻譯為首席軍士長,通常擔任連級軍士長。首席軍士長被認為是連隊裡最有經驗和技術的軍士長,是連隊标準和紀律和最終執行者,士兵們各方面的最終權威。每個士兵都很敬重首席軍士長,甚至同事的軍官也承認首席軍士長是專家,是軍隊事務的權威。
E9 一級軍士長(Sergeant Major)
一級軍士長主要在營或更高部門上擔任參謀職務,負責幫助計劃、提供資源和執行部門任務,并經驗和專業知識,對行動提供見解和建議。
E9 指揮軍士長(Command Sergeant Major)
指揮軍士長類似于一級軍士長,但有不同的職責。指揮軍士長主要在營擔任領導職務,也可以在整個陸軍部門(從營到指揮部)中任職。
指揮軍士長對上和所在部門指揮官一起工作,為軍官提供寶貴的見解和建議,幫助他們決定如何訓練和準備部門完成指定的任務。對下執行有關士兵的表現、訓練、軍容和行為的政策和标準。
被陸軍部選中參加指揮軍士長項目的士兵被認為所在領網域成功的縮影。因為陸軍總軍士長只有一人,所以對幾乎所有士兵來說,起點為下士,終點為指揮軍士長。
E9S 陸軍總軍士長(Sergeant Major of the Army)
陸軍總軍士長是陸軍最高級别的士兵,每次只有一人,被譽為 " 兵王 "。陸軍總軍士長在陸軍參謀長身邊工作,是陸軍參謀長的顧問。陸軍總軍士長需要有傑出的領導力,豐富的經驗和指揮系統中上下溝通能力,他是高層的眼睛和耳朵,讓陸軍參謀長及時了解影響到士兵的問題,也是所有士兵标準和紀律的最終權威。
陸軍總軍士長還負責在最高層面上解決士兵任何問題。
1957 年 5 月 23 日海軍陸戰隊首先設立了海軍陸戰隊總軍士長。陸軍參謀長在 1966 年通過征詢建議,也設立陸軍總軍士長,并在 4700 名候選人中選擇了第 1 步兵師的威廉 · 伍爾德裡奇擔任第一任陸軍總軍士長。
後其他軍種也紛紛效仿,1967 年設立了海軍和空軍總軍士長。1969 年設立了海岸警衛隊總軍士長。這五名總軍士長在 2005 年成為參謀長聯席會議中的高級士兵顧問。
現任陸軍總軍士長為肯尼斯 · 普雷斯頓
W1 一級準尉(Warrant Officer 1)
一級準尉由陸軍部長任命,是專注于技術和戰術的軍官,履行技術領導、訓練師、操作員、管理、設備維護員、顧問等主要職責。
W2 二級準尉(Chief Warrant Officer 2)
二級準尉由美國總統任命的委任軍官。他們是中級技術和戰術專家,在營級部門中履行的職責和責任。
W3 三級準尉(Chief Warrant Officer 3)
三級準尉是高級專家,他們履行技術和戰術領導的主要職責。為下屬提供必要的方向、建議、資源、協助和監督。三級準尉主要負責從團級到旅級部門。
W4 四級準尉(Chief Warrant Officer 4)
四級準尉是所在領網域内的高級專家,主要負責營,旅,師,軍和軍以上部門作戰。他們通常對其他準尉負有特殊的指導責任,并就其他準尉問題向指揮官提供必要的建議。
W5 五級準尉(Chief Warrant Officer 5)
五級準尉是支持旅、師、軍、軍以上部門和指揮行動的大師級專家。他們為準尉和軍官提供領導發展、指導、建議和咨詢。五級準尉有特别的準尉領導才能,在各自指揮範圍内履行職責。
O-1 少尉(Second Lieutenant)
少尉是美國陸軍中初級的軍官,通常擔任排長和參謀,所有少尉都要經歷這兩個職務。排長屬于領導職務,也是晉升下一級軍銜的所需職位。少尉在排長上工作 1 到 2 年就可以晉升到中尉。在正式擔任排長之前,少尉會先擔任參謀職務,這樣可以對未來的領導工作有所準備。
少尉排長手下共有 5 名軍士,1 名排級軍士長(E-6 或 E-7),4 名班長(E-5 或 E-6),還有數量不等的軍士(E-4 或 E-5)擔任其他領導職務。一個排其他成員由士兵(E-1 到 E-4)組成。
少尉排長的工作是為部隊制定訓練計劃,監督訓練的執行,并通過使用命令來領導部隊的所有行動。
O-2 中尉(First Lieutenant)
中尉和少尉在職責上差别很小,主要是經驗和工資。國防部軍官人事管理法上建議所有完全合格的少尉都應該晉升為中尉。少尉通常在陸軍服役 18 個月到 24 個月後就自動晉升為中尉。
晉升為中尉後,會被調動到一個需要更多經驗的職位。中尉會去領導一個重武器排,或去連級部門擔任副指揮官。
O-3 上尉(Captain)
大部分中尉在服役至少 2 年後就可以晉升為上尉。
上尉通常擔任連長,也可以擔任營級參謀或在軍官招募站擔任選拔官員。上尉也會在擔任連長之後參加專業發展課程,為将來承擔更大職責作準備。
在連中,上尉連長是處理每件事情的最終權威。從官方上說,上尉連長需要對連一切行為負責。
上尉連長是标準和紀律的執行者,由二級軍士長協助他執行職責。上尉連長需要負責訓練和培訓,保證士兵們為任務随時做好準備。上尉連長也要負責部隊的财務,來确保有足夠資源來保證部隊完成任務。
上尉也會在更高部門比如營和旅擔任參謀,協助部隊資源配置、規劃和運作。
上尉需要在空閒時間去進一步學習,為未來晉升做好準備。
O-4 少校(Major)
通過整個尉官經歷後,少校累計了排和連的作戰經驗,需要向更大部門發展。少校主要擔任營級作戰參謀或副指揮官;在旅級擔任人事、後勤和行動等方面參謀。此外少校還可以指揮增援連或特種作戰連。
少校在正式服役前需要在利文沃思堡的指揮和參謀學院參加 10 個月的課程培訓。
O-5 中校(Lieutenant Colonel)
中校主要擔任營長,也可以擔任旅的副指揮官和主要參謀(行政人事,情報,作戰,後勤和計算機通訊等)。
中校營長是營的最終權威,為營的一切行為負責。指揮軍士長的職責就是協助中校營長領導士兵,确保任務的完成。
晉升為中校通常需要服役 16 到 22 年,大多數軍官在服役 20 年後就有資格退休,所以中校也是職業軍官退休常見的軍銜。
O-6 上校(Colonel)
上校主要擔任旅長,少數上校可以負責相當于師級部門的特殊機構。
大多數陸軍上校都需要賓夕法尼亞州的陸軍戰争學院進行培訓,每年約有 200 名陸軍軍官畢業。
上校也是晉升為将官的最後一級,但只有擁有卓越技能和領導能力的上校才有資格晉升為準将。
O-7 準将(Brigadier General)
上校晉升為準将,需要由其所屬軍種的将軍組成的晉升委員會進行篩選。總統根據國防部長、軍種參謀長等建議,從這份晉升名單中提名晉升。 如果符合國家利益,總統可以提名任何不在名單的上校,但很少見。
準将通常作為師長的顧問或副指揮官,協助師長指揮一個師,并協助監督行動的規劃和協調工作。
準将,少将屬于永久軍銜,離開當前職位後軍銜不會降低。
O-8 少将(Major General)
晉升少将的流程和準将一樣。
少将主要擔任師長,還可以師駐地指揮官。
少将為永久軍銜,簡單來說,正常一步步晉升到少将位置,如果再往上晉升就需要擔任特定職務。
O-9 中将(Lieutenant General)
中将并不是永久軍銜,而是職務軍銜,擔任一個需要中将的職務時才會晉升為中将。
中将由總統在符合條件的準将和少将中提名中,并根據陸軍高層意見進行任命。通常中将标準任期為 3 年,某些特殊職位可以延長為 4 年。
由于每個軍種的中将職位有限,所以一個蘿卜一個坑,上一個中将離職才能新晉升一個中将。當中将離職後,有 60 天時間被任命為同等或更高職位,或選擇退休。歷史上中将離職後可以退回少将軍銜,然後在較低職務上待到退休,但現在陸軍希望中将立即退休,來保持下級晉升通道。大部分将軍都能以任職上最後一個軍銜待遇退休,除非收到處罰才會退回到少将或準将退役。
中将主要指揮 20,000 至 45,000 名士兵組成軍級部門,也可以擔任美國國内或海外總部的高級參謀和部門負責人。
O-10 上将(General)
上将和中将一樣也是職務軍銜,由總統根據提名進行任命,在任職前需要參議院的确認。上将必須在服役 40 年後或 64 歲生日後退休,由陸軍參謀長和總統進行延長。
上将是和平時期陸軍最高軍銜。陸軍四星上将職位主要有:陸軍參謀長,副參謀長,各司令部司令,駐韓司令,北約最高盟軍指揮官等。
O-10 五星上将(General of the Army)
五星上将正式設立于 1944 年 12 月 14 日,等同于歐洲的元帥。為什麼不使用通用的元帥 ( Marshal ) ,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當時陸軍參謀長馬歇爾名字發音和 Marshal 發音一樣,所以叫起來會變成馬歇爾馬歇爾很奇怪;另一種說法是美國陸軍不想跟随歐洲傳統,所以創立了新名字軍銜。
1944 年陸軍任命了 4 名五星上将
• 喬治 · 馬歇爾 1944 年 12 月 16 日
• 道格拉斯 · 麥克阿瑟 1944 年 12 月 18 日
• 德懷特 · 艾森豪威爾 1944 年 12 月 20 日
• 亨利 · 阿諾德 1944 年 12 月 21 日
奧馬爾 · 布拉德利在 1950 年 9 月 22 日也被任命為五星上将,所以陸軍共有 5 名五星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