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反復橫跳的歐盟,坑慘歐洲老牌車企,歡迎閱讀。
在博弈面前," 環保 " 随時都能轉向。
在博弈面前," 環保 " 随時都能轉向。
當地時間 10 月 16 日,有外媒報道了歐盟委員會氣候行動委員胡克斯特拉将在下月出席歐洲議會聽證會的消息。
根據媒體提前獲得的演講稿,胡克斯特拉屆時将再次強調之前通過的2035 年燃油車銷售禁令,"歐盟不能,也不應該撤回"。
有意思的是,從去年 3 月份開始,就有傳言歐盟在壓力之下開始 " 反悔 " 并計劃撤銷禁令。
當時,歐盟的想法是在 2035 年後,車企可以繼續在歐洲市場銷售燃油車——只要使用的燃油是 " 碳中和的合成燃油 "。
原本歐盟的燃油車禁令就相當激進,惹得歐洲車企老板們都不開心,再加上中國電動車集體進軍歐洲搶占市場,放開 " 燃油車禁令 " 也相當合理。
然而就在歐洲老牌車企們相繼宣布放緩電動化計劃的時候,歐盟又一次站出來力挺禁售令,這一招反復橫跳确實讓人摸不着頭腦。
躲不過的 " 政治博弈 "
一直以來我們都在讨論着 "2035 年燃油車銷售禁令 ",而該禁令只是歐盟"Fit for 55"(減碳 55)一攬子立法計劃的其中一部分。
也就是說,在汽車減排這件事上,歐盟一系列動作都是跟着 "2050 年建成碳中和大陸 " 這個最重要的目标。
讓我們先簡單了解一下 "Fit for 55" 的内容。
2022 年 7 月 12 日,歐盟委員會提出了包括能源、工業、交通、建築等在内的 12 項系列舉措,承諾在 2030 年底溫室氣體排放量較 1990 年減少 55% 的目标。而這也是歐盟目前最新、最關鍵的低碳發展政策。
在踐行低碳這件事上,歐盟自上世紀 90 年代成立時,在目标制定與頂層框架設計方面一直都走在全球前沿。且不說行動上如何,至少歐洲人對于 " 環保 " 這事兒是真的上心。
那麼為啥環保主義在歐洲非常盛行,甚至如同宗教一般瘋狂?
首先,歐洲是全世界最早完成工業化的地區,同時也是最早被嚴重污染的地區。随着化石能源加速工業化的進程,幾乎全歐洲的城市都遇到了污染問題,比較出名的包括 " 霧都 " 倫敦以及德國魯爾區。
而這種污染并不是局限于工業革命那段時間,直到即使到了二戰以後,歐洲各國的污染依然很嚴重,因此歐洲老百姓要求保護環境也算是一種 " 刻在骨子 " 裡的真理。
面對如此民意,歐洲各國政府都不敢違拗,此時就會有嗅覺敏感的政客開始拿出 " 環保牌 " 操控民意,為自己的政黨換取選票。
因此這麼多年以來,在環保這件事上,民意影響到了政治,而政治反過來利用環保換取選票的操作屢見不爽,最出名的就是各國的綠黨。
光聽名字就知道,綠黨主張綠色和平,是政治傾向偏左的政黨,本來這類政黨的議題只關注在能源環保、社會福利這些事上面,結果正是因為這些 " 政治正确 " 的議題,讓他們在各國政壇逐漸站穩了腳跟。
例如最出名的德國聯盟 90/ 綠黨,他們就是德國執政黨之一。在 2020 年歐洲議會選舉上,他們與法國歐洲生态綠黨、比利時綠黨、荷蘭綠黨等組成的 " 綠黨 / 歐洲自由聯盟 " 拿下了 71 個席位,成為了歐洲議會的第三大黨派聯盟,也正是這次 " 綠色浪潮 ",直接推動了歐盟一系列的環保措施。
而如今的歐洲政壇,已經發生着重大變化。雖然歐洲各國中間派仍占主流,但極右翼在快速崛起。
在俄烏戰争籠罩的能源危機下,歐洲老百姓的心态發生了改變,開始意識到化石燃料并不能完全取代,這給了歐洲議會其他黨團抨擊歐洲人民黨黨團的理由,也給反對燃油車禁令的歐洲車企老板們找到了繼續賣燃油車的底氣。
可即便各成員國和汽車制造商持續地給予歐盟壓力,但政策還是需要跟着大方向走。
在今年歐洲議會選舉之後,當年推動 "Fit for 55" 的歐洲人民黨成功守住了歐洲議會第一大黨團的位置;而綠黨聯盟雖然支持率從 20.5% 下降到 11.9%,但仍然保留了不少議員席位。
只要歐洲議會的立場不變,歐盟就不可能撤回禁令。
只有電車才能打敗電車?
在反對者看來,一旦歐洲内燃車產業走向終結,不僅會影響各家車企,同時還會造成數十萬個工作崗位的消失。
例如在德國,目前就有 60 萬人從事内燃機汽車的生產,而在一些歐洲小國,為燃油車生產配件已經成為當地的重要經濟來源。
但歐盟似乎有不同的看法。
2023 年 2 月 14 日,歐盟副主席弗蘭斯 · 蒂默曼斯在歐洲議會上強調了電氣化轉型的重要性,他警告參會者稱," 讓我提醒你們,從去年到今年年底,中國将會向國際市場推出 80 款電動汽車。這些物美價廉的產品會越來越便宜,我們一定不能把這個行業拱手讓給外人。"
這個理由看上去很有道理,但實際上歐洲消費者對于燃油車或混合動力車一直以來都是大于國產純電汽車。
在早期,中國車企出海的理由更多是依靠當地政策 " 掙快錢 ",這些低價車型對于歐洲老牌車企的衝擊相當有限。
然而這些被歐盟帶偏的歐洲車企們,都不約而同被忽悠開發純電車型,最後的結果既打不過中美車企,也不被歐洲消費者接受。
在最近舉行的巴黎車展上,雷諾、标致、雪鐵龍等幾家法國車企帶來了最新的電動小車,對比同場競技的中國純電汽車,除了保留着一貫的品牌設計外,從硬體到軟體都可以說是毫無亮點。
結語
從歐洲政壇尚未出現大方向改變的前提,歐盟推動 "Fit for 55" 的進度并不會因為車企的集體反對而選擇放棄。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洋彼岸,美國傳統車企們同樣觀望着美國大選的結果。
在政治博弈面前," 環保牌 " 随時都能轉向。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 " 鎂客網 ",作者:鎂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