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微信正在提前結束ChatBot們的投流戰争,歡迎閱讀。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山上,作者:何簡,編輯:蔣澆,題圖來自:AI 生成
中國當下月活數量最多的超級應用現在正在試圖提前結束 ChatBot 們的投流戰争。上周末,微信開始在搜索功能中内測接入 DeepSeek-R1 大模型。騰訊已對外證實這一消息,表示微信搜一搜在調用混元大模型豐富 AI 搜索的同時,近日正式灰度測試接入 DeepSeek。
在此之前,已有包括多家雲服務廠商、AI 應用乃至政企部門接入 DeepSeek,但從未引起類似于微信這般的超高關注度。過去兩日,中文互聯網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對 " 微信 +DeepSeek" 的密集讨論,相關消息一度衝上微博熱搜首位。有用戶評論稱," 國運級 AI+ 國民級應用,真正的王炸組合。"
從實際體驗上來看,DeepSeek-R1 在微信中呈現的功能尚不完善。比如微信雖然為其接入了公眾号歷史消息、小程式服務乃至互聯網公開信息,卻并不支持多輪對話或連續問答,也沒辦法查看歷史消息,體驗不如市面上的多數 ChatBot 應用。
但即便如此,憑借微信高達 13 億的月活數量,外界仍然對 DeepSeek 接入微信報以極高期望。一些評論文章稱這将是 AI to C 應用的轉捩點,也有證券分析師表示,微信接入 DeepSeek 将帶來對騰訊系公司的價值重估。
2 月 17 日港股開市,騰訊及相關概念股股價飙升,騰訊市值暴增超 3000 億港元,微盟、閱文、有贊等公司股價同樣增長超 10%。
只是當下,微信接入 DeepSeek 帶來的最直觀衝擊或許還是 ChatBot 們。過去一年,中國的 AI 大廠及創業公司們正在市面上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投流戰争,希望獲取更多用戶。
但直至去年 12 月,根據 QuestMobile 數據顯示,中國月活用戶規模最大的 AI 原生應用豆包月活數量為 7522.6 萬,尚不及微信的零頭。QusetMobile 統計的 2024 年 AI 原生應用整體月活用戶規模,也不過 1.2 億。
整個行業都在迫切地尋找 AI 時代的超級應用。兩年前,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就喊出 AI 時代應用層将會出現全新的、十倍于現在微信和抖音的創業機遇。但直至現在仍未出現一款 AI 時代的超級應用。李彥宏的最新表态是,我們離那種級别的應用還有很遠的距離,整個世界目前都在焦急地尋找這樣的超級應用。
更關鍵的原因或許在于,在以智能手機構建的應用生态圈尚未被打破之前,類似于微信的超級應用仍然具有吞噬一切的力量。當微信開始接入 DeepSeek 之類的大模型能力之後,市面上多數 ChatBot 應用幾乎難以抵擋微信的衝擊。
百度在新世紀前十年建立起來的搜索壟斷地位的消失,并不是由于百度自身技術實力或者戰略方向上的誤判,而是在移動智能手機的衝擊下,整個 PC 生态圈都不可避免地落寞了。
換句話說,在市面上尚且沒有誕生出下一款颠覆智能手機的硬體,或者在此生态上更具有普世性質的應用場景出現之前,超級應用的壟斷地位仍将繼續保持。它代表的是一個幾何量級倍數的用戶入口。
正如蘋果在中國的 AI 落地吸引了幾乎所有中國互聯網大廠的角逐一樣,在當下,AI 尚處于早期技術迭代的時期,入口仍然比其他因素都更重要。
這或許是騰訊在大模型浪潮來臨時并不急于争先的原因,這家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擁有國内最大的用戶規模,這讓他們在 AI 浪潮來臨之前有更充足的時間準備。
馬化騰在兩年前的股東大會上說,他們最開始認為人工智能是互聯網十年不遇的機會,但是越想越覺得,這是幾百年不遇的,類似于發明電的工業革命一樣的機遇。" 對于工業革命來講,早一個月把電燈泡拿出來,在長的時間跨度上來看是不那麼重要的。"
他在今年騰訊年會上的表态更為直接。他說,短期一兩年内,感覺不會有一個大的純原生 AI 應用出現。他認為騰訊未來應該結合自己的場景,把 AI 混元大模型應用到各個場景,希望騰訊的各個事業部都能擁抱大模型的產品化落地。
唯一限制超級應用吞噬 AI 生态的,可能只有算力了。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山上,作者:何簡,編輯:蔣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