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零跑究竟做對了什麼?,歡迎閱讀。
文|喬伊
這些天車圈的新聞,幾乎全被極越的 " 閃崩 " 給包了。
一時間的愁雲慘霧,所有人差不多都可以認定,極越的案例只是一個開始。2025 年,必然将會有更多的新能源、新造車勢力,成為極越的後繼者。
因而,一個更深入的判斷誕生了:從明年開始,也許汽車市場的消費趨勢,将會向傳統品牌、合資品牌,國有品牌回歸。
基于這樣的判斷,即便是昨天參加蔚來年度媒體溝通會的媒體朋友,也跑來問我,對于他們搞完樂道就買不停蹄的搞 " 螢火蟲 ",每個季度财務穩定的虧損五十億,累計已經虧出了 1000 億以上的狀況,究竟給出怎樣的判斷?
其實,所謂的判斷,只能是流于表面,我們掌握的信息并不全面,也無法準确的預知企業真正的财務狀況與運營健康與否。但我們依然可以從比較明确的指征上,來窺測究竟一個車企未來的道路能走成什麼樣子去。
比如,我們今天要聊的 " 零跑 ",以及他們究竟做對了什麼?
如果從聲量上來看,零跑甚至都不一定比最近鬧得沸沸揚揚說要完的哪吒更大(尤其是前一陣子周鴻祎對汽車圈還有興趣的時間段)。但是如果從市場表現上來看,零跑以穩穩進入新勢力前三名的态勢,改寫了新勢力造車的排名榜單。
當然,現在可能會有人來問,零跑進入前三,代表了什麼?
銷量,代表了生機
一個所有人都認可的邏輯在于,汽車品牌進入了淘汰賽階段。這意味着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階段直接就沒了。
一方面,全球的經濟大環境,讓這些以燃燒鈔票迸發絢爛生命力的汽車品牌,融資的難度陡增。另一方面,消費者消費欲望的降低,讓汽車這樣的大件,成為了消費力萎縮的重災區。
所以,現在要做的是如何将自己的銷量快速的提升上來。
目前來看,零跑确實是做到了。
就在幾天前,零跑的掌舵者朱江明宣布在 11 月他們交付了 40169 台,同時在今年的前 11 個月,他們的交付總量 25.12 萬台。
對于那種年銷百萬台以上的品牌而言,這樣的銷量基本上不會有太多的關注度。但放在零跑身上,單月交付能夠超過兩萬台,則意義完全不同。
原因很簡單,零跑從來不是一個愛出風頭的企業,他們的傳播聲量遠遠比不上蔚來、理想,更不要聊小米、小鵬這樣的網紅牌子了。
所以,看起來零跑是一個新造車勢力,但如果論企業風格,他們完全是一個老造車品牌的運營風格。
他們做的,真的是研究市場的需求、客戶的需求,然後打造一款不貴的,大多數人都能買得起的,質量穩定的產品。
這顯然不是互聯網思維,而是工程師思維,也是零跑能夠在這個十分復雜的汽車市場中堅定活下去的重要依靠。
那麼,什麼是工程師思維?
技術,盡可能握在手中
朱江明的思路非常清楚,只有把技術握在自己的手中,零跑在這個市場中才能夠有話語權。因此,零跑創立至今的 8 年裡,一直在說的,在做的都是全網域自研。
目前,零跑可以做到的是,有占整車成本 60% 以上的核心零部件自己研發,自己制造。同平台車型的零部件通用化率達 88%。
說實話,這不是一條容易走的路徑。在當前的汽車市場傳播語境下,領導人做網紅可能收獲的成功會大得多。但零跑和朱江明似乎也很清楚,只有自己掌握了核心技術,才是最可能讓品牌長久走下去的路徑。
畢竟,網紅只是一時的,而車紅、品牌紅,才是打造一個百年品牌所最重要的依靠。
因此,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零跑自研的 CTC 2.0 技術,通過創新的采用無電池包、無模組技術,不僅帶來了空間、續航以及電池安全性上的提升。這是技術對于產品力的賦能,更重要的是,擁有技術很重要,但确保這些技術只有自己能用,更重要。
今年的上半年,零跑大幅度的提高了自己的研發投入至 12.21 億元,同比增長了 48.4%。而在今年的第三季度,零跑追加了研發投入的資金 7.8 億元,同比增長 64.9%,環比增長 11.4%,研發開支占營收比例約為 8.1% 。
總體而言,今年前三個季度的整體研發投入已經超越了 2023 年全年的研發資金總量。而這些投入的增加,将主要用于 LEAP 3.0 技術架構、新一代座艙、AI 大模型和端到端大模型技術的研發。
很顯然,零跑正在復制當初比亞迪的造車路線——盡可能将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這是一條艱難的路線,但也是一條相對更穩定的路線。更重要的是,這是降低成本,盡可能将生存線拉得更寬的重要路徑。
而不受制于人,就能夠更快地調整,以适應市場的競争,則更決定了品牌的生存狀态。
目前看來,這條以技術為主的路線,其實也反應在了整體的產品市場策略之中。
需求,決定技術路線
前兩年,最核心的技術數顯競争,體現在純電路線與增程路線之上。其中,最受争議與诟病的,就是理想的增程技術被譏諷為落後技術。
但現實的例子是,油電共進成為了如今的主流,包括了比亞迪、吉利、長城,乃至上汽乘用車這樣的大廠,都開始大推混動技術,并開始在内燃機熱效率領網域展開競争。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也證明了理想當初搞油混的路線,即便不在技術領網域領先,但卻是被市場所認可的。
而對于零跑來說,似乎從來沒有被任何技術路線的争執所牽絆。對于一個從出生就知道市場才是生存底線的品牌來說,凡是用戶需要的,就是他們樂于奉獻的。
因此,我們會看到零跑在 2023 年就開始在 C11 純電版後推出了 C11 增程版;同年 9 月,零跑又推出了 CLTC 純電續航裡程 200 km 起步的 C11 超級增程版。
而依靠這兩個增程版車型的推出,零跑實現了銷量的快速增長。在去年,C11 整體賣出了 80708 輛,同比增長了 81.9%。
這樣的銷量增長,有幾個非常重要的利益點。
首先,是發掘出了銷量增長的爆發點,找到了技術推進的路線;同時,以快速增長給與了投資者以信心,以保證在未來有更多的資源可以投入產品的推出與新技術的研發(他們确實也是這麼做的);更重要的是,讓用戶真正認知到了品牌,以市場占有率帶動新一波銷量的增長,從而實現企業的運轉的良性循環。
這是明面上可以看得見的優勢。但更重要的是,零跑的靈活,不陷入到任何無謂的争執中去,而是真正考慮到用戶對于一款車的需求。
滿足用戶的需求,就是企業的生存之道,而依照這個需求去決定自己的技術路線,就能夠讓自己不斷壯大。
當然,零跑的目标,顯然還不止于此。
世界,崛起的必經之路
就在兩個月前舉辦的巴黎車展上,零跑發布了全新 B 系列車型,以及其旗下的首款車型 B10。這個定價在 10-15 萬元的緊湊型 SUV 車型,顯然是零跑為下一個銷量增長點所準備的產品線。
毫無疑問,在巴黎車展上亮相,就保證了其不止為中國市場打造,更是為全球消費者所提供的。但更重要的是,零跑已經明确宣誓了将目光投向了全球市場。
去年 10 月,零跑與 Stellantis 集團建立全球戰略夥伴關系,到 11 月 Stellantis 集團投資約 15 億歐元入股零跑汽車并完成股權交割,再到今年 5 月零跑國際正式成立并開啟運營,零跑一直在做的,是試圖将自己的產品投放到國際市場上去。
首先,這符合中國新勢力造車出海,以及中國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的整體發展趨勢。但零跑也并不是盲目跟風的。
在零跑的全盤計劃中,在沒有關稅限制的市場,零跑汽車将直接出口;在有限制的市場,Stellantis 集團将幫助零跑汽車實現本土化生產,即零跑汽車出口汽車零部件,Stellantis 集團負責組裝生產。
不盲目投資建廠,而是以最為經濟高效的方式生實現產品的輸出,也同樣符合零跑一貫的精益生產、精益銷售的路線。
當然,習慣于将技術握在自己手中的零跑,也不會全盤将自己托付出去。建立必要的全球經銷商網絡也同樣重要,目前,零跑國際已經在 13 個歐洲國家擁有超過 200 家經銷商,計劃在 2025 年底前在歐洲設立 500 個銷售點。從 2024 年第四季度起,業務将擴展到亞太、中東、非洲和南美洲。
也就是說,到目前這個節點,零跑自主的全球化路線也已經起步了。
這無疑是一個好時機,國内的交付數量節節攀升,市場的認可度不斷提高,投資者的信心也在持續提振。更重要的是,技術還握在自己手中。
顯然,如果說什麼樣的企業,能夠抵御 2025 年大概率會出現的在汽車市場的又一波強大 " 寒氣 ",那麼零跑,必然在其中。
而如果說零跑做對了什麼,那以上這些,似乎全都是标準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