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學經驗:當地球升溫3,有什麼破班是非上不可?,歡迎閱讀。
設想一下:時間快進到本世紀末,人類對環境的忽視和破壞讓全球升溫突破 3 ℃。洪澇、幹旱、風暴和不斷上升的海平面,一場氣候大災變最終徹底改變了世界。崩潰的生态系統,讓我們被迫重新适應後氣候變化時代,當人類不得不置身于新的地球生态系統中,許多新職業也應運而生……
這是「災變紀元——升溫 3 ℃的生存法則」AI 互動測試,由「果殼自然」與「自然之友」共同設計,也是氣候議題公眾倡導領網域的首個 AIGC 互動測試。
雖然這只是一個娛樂向的互動測試,場景也只是我們設想出來的;但根據目前各國氣候行動的進度,全球氣溫上升 3 ℃很有可能就是我們需要面對的未來。
如果不改變,全球升溫将達 3 ℃
2015 年,在聯合國氣候峰會上,197 個國家共同通過了《巴黎協定》。這是目前最重要的氣候協定,我們常聽到的 "1.5 ℃目标 " 就是出自于此:以工業革命前的氣溫水平為基準,将本世紀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 2 ℃以内,并努力限制在 1.5 ℃以内,這将大大減少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和影響。
但實際上,我們做得怎麼樣呢?
去年年底,聯合國發布了《2023 年排放差距報告》,評估了各國應對氣候變化所采取的行動進展。報告顯示,當前的氣候行動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按照 2015 年時的政策進行預估,到 2030 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将增長 16%;但以現在的情形,增幅預計只有 3%。
按照現在的政策,2030 年溫室氣體排放增幅預計為 3%,但這不足以完成《巴黎協定》的目标|Pixabay
然而,這并不足以完成《巴黎協定》的目标——如果要實現升幅低于 2 ℃的目标,2030 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必須減少 28%;如果要達成 1.5 ℃的目标,2030 年的排放量則需降低 42%。按照現在各國減少碳排放的方案,到本世紀末,全球平均氣溫将上升 2.5~2.9 ℃!
在天氣預報裡,3 ℃的波動不足以影響我們穿衣或出行上的決策。但對于全球平均氣溫的漲幅來說,3 ℃卻足以讓地球經歷不可逆轉的浩劫。
當地球升溫 3 ℃時,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許多沿海城市與島嶼被淹沒,當地的特有物種将消失。幾乎所有的珊瑚礁都無法捱過升溫,許多生态系統也将崩塌。
珊瑚裸尾鼠(Melomys rubicola)過去生活在大堡礁北部,2009 年最後一次被發現,現已宣告滅絕。這很可能是第一種因為全球變暖而徹底消失的物種|Ian Bell, EHP, State of Queensland
之前有學者研究了全球氣溫上升不同水平所產生的影響,發現相比于升溫 1.5 ℃,當全球氣溫上升 3 ℃時,洪澇與幹旱都将更加頻繁。根據統計,1981~2010 年,全球大熱浪的發生幾率為 5%;如果全球氣溫上升 1.5 ℃,這一幾率将上升至 30% 左右;而如果全球升溫 3 ℃,這一數字則将飙升至 80%。失控的氣候還将導致勞動力損失,破壞農業生產,不僅将有更多的人吃不上飯,而且将引發全球經濟危機,還會有更多的人因熱浪與極端天氣而死亡。
面對全球變暖,我們只能焦慮悲觀嗎?
今年 6 月,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發布數據,嚴重警告人類活動導致的全球變暖已經達到了歷史自高水平。
從 2023 年 6 月到 2024 年 5 月,連續 12 個月的全球平均氣溫都達到了當月的破紀錄水平。而且,從去年 7 月到今年 5 月,連續 11 個月的全球平均氣溫都比工業化前水平超出了至少 1.5 ℃。
2023 年 6 月~2024 年 5 月,每個月份平均溫度與歷史上不同時期統一月份溫度的對照|C3S/ECMWF
雖然這并不意味着《巴黎協定》已經失敗——《巴黎協定》制定的 "1.5 ℃目标 ",看的是長期的平均升溫水平,而非某幾個月份或某一年的溫度漲幅;但是,這一連續的破紀錄升溫,無疑将成為全球氣候史上的重要轉捩點,連同這一年來全球頻發的極度熱浪、幹旱、洪澇和野火等自然災害,影響着我們的現在和未來。
面對這樣的數據,我們很容易陷入焦慮、無助甚至是絕望的情緒,很多氣候科學家也是如此。但越來越多人開始呼籲,我們要在氣候困境裡保持樂觀——這種樂觀并非盲目,而是在知情和謹慎前提下的樂觀。比起在絕望裡無所作為,樂觀情緒才能推動人類持之以恒的行動和改變。
人類活動主導了這場全球升溫,但人類同時也是地球上唯一一個能減緩全球變暖的物種。我們的行動确實能帶來變化,例如,在去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占比達到了 30%,太陽能和風能設施都達到了創紀錄的數值。這意味着我們将逐漸減少對化石燃料發電的依賴,由此產生的碳排放量也将降低。
用清潔能源替代化石燃料|Pixabay
這些努力雖然無法讓我們達成 1.5 ℃的目标,甚至可能也無法完成 2 ℃的目标,但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努力都将白費。每 0.1 ℃都很重要,我們可能終究要面對一個升溫超過 1.5 ℃的世界,但 1.5 ℃、2.0 ℃、2.5 ℃都是不同的。我們無法抵達最理想的結果,但行動仍然可以讓我們争取到那個相對好的結局。
每個人的氣候行動都很重要
在氣候行動中,最重要的當然是國家和企業的轉變——通過推動立法、制定政策、完善行業标準,最終完成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的更新。
以我國為例,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資國、生產國和消費國。2020 年,我國的可再生能源占全國電力新總裝機的約 40%,占總發電量的 26%,都屬于世界領先水平;我國出口的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板,也正為全球低碳轉型助力。這些成果,都離不開國家在能源轉型上的決策和行動。
個人能為氣候變化做的事情其實有很多,比如到菜市場購買本地蔬菜,就比購買那些需要空運和過度包裝的食材更低碳|Pixabay
相比之下,普通人的行動看起來微不足道,但這些微小行動匯聚而成的影響同樣不可小觑。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曾指出,家庭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占全球排放總量的約 2/3。這意味着,當我們開始關注氣候變化,當我們在自己的生活方式上向着低碳的方向進行轉變,都是在用自己的力量支持全球氣候行動。
如果你對氣候行動還有一些疑問,那麼就來下周末的這個活動裡找靈感。
9 月 20 日~9 月 22 日,「自然之友」攜手「玲珑計劃」的公民氣候行動者,将在北京舉辦「2024 玲感大會—— 1.5 度青年氣候創新派對」。
這是一個面向公眾的氣候議題對話空間。無論你是對氣候議題一無所知的 " 氣候小白 ",還是關心氣候變化卻無力行動的 " 新手玩家 ",亦或是已經開始氣候行動 " 高階行動者 ",都可以在這場派對中展開屬于自己的氣候對話,找到每一個個體的氣候行動靈感。
不能來到現場的朋友,也可以通過「自然之友」視頻号觀看直播。
「果殼自然」作為聯合發起方,與「自然之友」共同為本次大會特别設計了「災變紀元——升溫 3 ℃的生存法則」AI 互動測試,這是國内氣候議題公眾倡導領網域的首個 AIGC 互動測試。
6 個災變地區、36 個特殊職業。只需回答 11 個簡單有趣的問題,就能夠解鎖災變紀元中專屬于你的職業卡牌。點擊卡牌可翻轉,背面有 AIGC 故事驚喜。(p.s. 可以多次測試,祝你集齊全部卡牌!)
劇透幾張卡牌
現在你就可以玩起來,進入本次「玲感大會」的熱身環節!
測試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你的大災變職業,同時可以分享給你的朋友,看看朋友圈裡的誰會是你潛在的未來同事。
本文來自果殼自然(ID:GuokrNature)
如需轉載請聯系 [email protected]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