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阿司匹林在美國,真的只賣3美分,歡迎閱讀。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氨基觀察,作者:武月,題圖來自:AI 生成
第十批集采價格出來後,有人開始寫段子了:買糖的送二甲雙胍,買保險套的送西地那非 …… 至于為什麼寫送,是因為價格太低了:
3 分錢的阿司匹林
3 分錢的葉酸片
1 毛錢的氯化鉀注射液
2 毛錢的間苯三酚
2 毛錢的依帕斯丁
3 毛錢的西格列汀
……
但是,有些產品降價是必然的。比如讓市場大為震驚的,用于心血管疾病預防的阿司匹林腸溶片,最低只要 3.4 分錢 / 片。
盡管有人帶節奏說救命藥不如一瓶水、一顆大白菜值錢,但現實是,阿司匹林上市已經百年歷史,腸溶片也是 90 年代就已經問世的,是技術穩定、臨床應用成熟、生產企業眾多的產品。
這樣一款藥物,納入集采是必然的。
最重要的是,原研藥阿司匹林腸溶片在美國最低也只要 3 美分 / 片。而拜耳大包裝的阿司匹林腸溶片,在國内目前的網售價最低為 0.6 元 / 片,約合 8 美分。
這意味着,其在國内售價還要高于美國;部分國產仿制藥也是如此,集采前 0.5 元 / 片的價格,也高于海外藥物的售價。
一款規格多、品種全、競争激烈的慢病常用藥,國内單價竟然高于美國。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事情。
而這一次集采過後,藥企還能有多少利潤不可知,但這也是這類藥物,躺着賺錢 20 年後,回歸仿制藥屬性的一個必然結果。
畢竟,在全球範圍内,仿制藥都是如此,只賺制造業的錢。國内只是因為過去定價不太正常,現在在回歸正常邏輯下,反而顯得不正常。
3 分錢的阿司匹林與藥企的哀嚎
第十批集采,競争空前激烈。
平均每個品種有 12.5 個產品(企業 + 劑型 + 規格)來投标,阿司匹林腸溶片符合申報的企業也達到 14 家(13 家過評,1 家原研)。
從結果來看,阿司匹林腸溶片共有 7 家企業得標,價格競争也異常激烈。如下圖所示,此次拟中選的阿司匹林腸溶片,價格都出現了大幅下降,其中最便宜的價格 60 片包裝的 100mg 阿司匹林腸溶片,只需要 2.06 元。也就是說,每天一片,一個月的藥費也就在 1 元左右,每片藥的價格降到了 3.4 分錢。
而根據 Insight 數據,相比集采前最低挂網價,阿司匹林腸溶片的報價降幅幾乎都在 80% 以上。報出最低價的浙江京新藥業,降幅則達到 92.85%。
原研藥企拜耳則在此次集采中出局。從網絡售藥平台查詢,目前進口的 100mg 規格的阿司匹林腸溶片,價格仍然在 0.6 元— 0.9 元 / 片左右,單價雖不高,但相比進入集采目錄的國產仿制藥,價格卻也相差了數十倍。
盡管市場對藥企的報價感到驚訝,但不難理解,競争激烈,藥企為獲市場份額,只能壓低價格。另外,這次集采規則也發生了變化,取消了 50% 降幅保底規則,實行 "1.8 倍熔斷和復活 " 機制等,使競标更具策略性和不确定性,企業為避免被淘汰而報低價。
事實上,這些年醫藥行業一直都非常卷,眼下經濟環境進一步加劇内卷,這次集采,最 " 不卷 " 的品種也有 10 家企業參與競争。在這樣一個充分競争的環境下,基本上企業能承受多低的價格,就會往自己的成本價報。
而随着這次集采落地,國内阿司匹林腸溶片市場格局也将徹底改變。根據藥融雲數據,2023 年全國阿司匹林腸溶片院内市場規模達到 26.5 億元,其中,拜耳占了 80% 以上市場份額。
集采之後,拜耳出局。如上圖所示,TOP10 中,僅有辰欣藥業、石藥歐意得標。而年銷售額達 17 億元的沈陽奧吉娜藥業為國内首仿,截至今年 9 月,尚未完成一致性評價,無緣此次集采,也意味着銷售額将驟降。
這或許是其在官方公眾号為一眾仿制藥企發聲,發出哀嚎 " 為國捐軀,為百姓健康積極關廠 " 的原因所在。
美國最低也才 3 美分 / 片
市場擔心,集采過度追求低價可能會傷害企業,畢竟這會影響利潤;同時,也可能引發藥物質量問題,甚至有媒體、藥企帶節奏:" 集采 3 分錢一片的藥,你敢吃嗎?你會買給家裡人吃嗎?"
市場的擔憂可以理解,但大部分情緒可能是多餘的。
首先,這是一個上市時間久遠、技術穩定、臨床應用成熟的產品。
阿司匹林早在 1899 年就開始作為解熱、鎮痛和抗炎藥,與青黴素、安定并稱為醫藥史上三大經典藥物。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帶來的一個風險就是消化道受損,在此背景下,阿司匹林腸溶片劑型應用而生。
所謂腸溶片,是指藥物在進入人體後在胃部并不會崩解釋放,在經過胃部進入腸道後,才開始崩解釋放,吸收進入人體發生作用,這種劑型大幅度減少藥物對于胃黏膜的直接刺激作用。
拜耳于 1993 年推出阿司匹林腸溶片,2003 年在國内上市,2006 年第一款仿制藥上市,問世超 30 年。
截至 2024 年,阿司匹林腸溶片上市企業數 282 家,其中國產上市企業數 278 家,進口上市企業數 4 家。
其次,由于合成工藝簡單、原料便宜,阿司匹林的成本本身就不高。在歐美,阿司匹林口服緩釋片的售價也是以 " 分 " 為部門。
根據 Drugs 網站披露的藥價數據,拜耳的阿司匹林口服緩釋片(81mg)單價最低為 3 美分 / 片,甚至低于其他仿制藥 6 美分的價格。
要知道,美國并不生產阿司匹林,主要依賴進口。也就是說,美國 3 美分一片的阿司匹林,是綜合考慮了藥企水電、物流(陸路 + 海運)、包裝(符合 FDA 監管)、人員等成本及廠商、零售商的利潤,市場競争的一個結果。
回到國内來說,無論原料藥還是成藥均無須進口,人員各項成本也低于海外,成本理應更低。
而拜耳大包裝的阿司匹林腸溶片(100mg),在國内目前的網售價最低為 0.6 元 / 片,約合 8 美分。這意味着,其在國内的單價甚至還要高于美國。
部分國產仿制藥也是如此,集采前 0.5 元 / 片的價格,也要高于海外的售價。
這與創新藥的國内外定價形成了鮮明反差。眾所周知,由于經濟發展水平、支付水平不同,美國是全球創新藥的高地,國内則被視為 " 窪地 "。
對比下來之後,你還會認為,降價後的阿司匹林腸溶片不合理,無端打壓藥企嗎?
不可否認的是,集采後即使這款藥還有部分利潤,确實已經非常低了。但這也是這類藥品,躺着賺錢 20 年後,如今回歸仿制藥屬性的一個必然結果。
對于一些小的仿制藥企來說,這可能是滅頂之災。但是,在國家大力推進醫改背景下,藥企早就應該徹底跳出舊有發展邏輯,否則被淘汰也只是時間問題。
畢竟,在全球範圍内,仿制藥都是如此,只賺制造業的錢。國内只是因為過去定價不太正常,現在在回歸正常邏輯下,反而顯得不正常。
仿制藥本無過
國產仿制藥和原研藥到底有多大差别,這恐怕是很多人的疑問。
雖然阿司匹林的活性成分在原研藥與仿制藥中是相同的,但藥物配方(包括輔料、穩定劑、塗層材料等)可能存在差異,在生產工藝方面,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
對于腸溶片劑型來說,這種差異可能會更明顯。但是,能夠被納入集采的阿司匹林腸溶片,都是經過了一致性評價審評的仿制藥。這樣的仿制藥需要證明其與原研藥的生物等效。
只不過," 便宜無好貨 ",始終是很多人心中的執念。市場上也不乏帶節奏的聲音,3 分錢的阿司匹林不如一瓶水、一顆大白菜。
但是,目前集采競價機制下產生的低價藥物,藥品生產商供應商犧牲的是中間的銷售費用,通過以價換量的方式獲得市場份額所做出的價格讓步,惠及的是需要用藥,而經濟上又不寬裕的患者。
這也是仿制藥的發展邏輯。作為與原研藥有相同活性成分、劑型、給藥方式和治療作用的替代藥品,仿制藥在全世界廣泛使用。其初衷是,讓更多的人用低廉的價格享受到同等的藥品。
早在 80 年代,美國為了打壓高價藥,推出相關法案,給予仿制藥合理的利潤和市場空間,這也是全球仿制藥產業規模化發展的開端。按國際協會 2020 年統計的數據,美國仿制藥的處方占比達 90%,歐洲是 67%,日本為 77%。
中國很多藥獲批出口美國,和全球各地一起加上少量美國本土生產的仿制藥,構成了美國病人吃藥量的 90%,這些藥中不能說沒有質量不好的,但整體攻擊國產仿制藥,顯然不可取。
而在國内,即便有幾十上百種同類的仿制藥,大家依然會對原研藥的 " 消失 " 嘆息甚至憤慨。
不可否認,中產人群承擔了國家醫改的一部分代價。但是,政策并沒有限制患者的選擇,中產不願意用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國產仿制藥,可以購買進口藥,也可以通過商業保險,去公立醫院國際部或者私立高端醫院看病。公立醫院勢必不可能完全滿足中高收入者的醫療需求。
說到底,政策是資源分配的手段。在人口老齡化的嚴峻形勢下,醫保基金的長期壓力正在增加,而醫保的頭号任務,只能是保基本。
回到 3 分錢的阿司匹林來說,藥企中選只是第一步,保質保量保障供應更重要。
而對于監管來說,如何保證集采藥物長期效果的可控性,是需要持續努力的方向。要避免未來出現,藥品質量和藥效的 " 一致性評價 " 變成 " 一次性評價 "。
仿制藥本無過。正如前文所說,在創新藥最發達的美國,100 個處方中,90 個都是仿制藥。
美國對仿制藥進行了嚴格治理,我們國家為了人民用上物美價廉藥,也一直不懈努力,應理性看待。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氨基觀察,作者: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