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健康經驗:近70萬香港人湧進内地看病!香港醫院要排隊6年,價錢差幾十倍!,歡迎閱讀。
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 27 年。近年港人 " 北上消費 " 熱潮不斷升溫,尤其疫情後恢復全面通關,每逢周末,深圳各口岸被香港市民 " 擠爆 ",今年香港復活節假期更創下入境客流量記錄。
除了到深圳買菜、逛超市、做按摩、吃美食外,看病就醫也成為了 " 北上大軍 " 的又一熱門需求。
據《深圳特區報》報道,通關後的 2023 年,深圳共為境外人士提供診療服務 77 萬人次,其中港澳人士 64 萬人次,占到 80% 以上。
據香港媒體報道,深圳醫療一度受到香港人歡迎,有的醫院号源甚至一派就被搶空。
◎ 圖:香港媒體的報道
從社交平台上香港網友的分享也可以看出,港人到深圳看病就醫,已經成為一股 " 熱潮 "。
◎ 香港網友在社交媒體分享内地就醫經歷。/ 圖:小紅書
根據網友的讨論度,39 深呼吸初步統計,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深圳市人民醫院、羅湖區人民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等三級甲等醫院,都是香港人比較青睐的醫院;而口腔、眼科、骨科、中醫、影像檢查等都是香港人到深圳看病的熱門專科。
在香港的公立醫院看病免費,為什麼這麼多人卻來深圳看病?
01
" 在深圳看病,效率太高了!"
香港醫療系統分為公營和私營醫療系統兩類,兼顧了高收入和低收入兩個階層。
公營醫療機構主要是為大眾提供一個醫療保障網,市民可廉價享用優質的醫療服務,幾乎免費,有時僅象征性收取一點治療費用;私營醫療提供的是私人醫療服務,由個人自費,服務質量更高,環境更舒适。
相比私立醫院,普羅大眾當然更願意選擇公立醫院,但是香港公立醫院有一個缺點,要排隊輪候,甚至要動辄輪候好幾年才能看上病或做手術。
◎ 圖:銳景視覺
據香港醫院管理局數據,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全港在骨科輪候全關節置換術的個案共有 35784 宗。其中,在九龍西地區完成手術的病人輪候時間是最長的,中位數為 49 個月(四年一個月),即可能有 50% 的病人要排隊輪候超過四年一個月的時間,才能輪到做手術。
而同樣的關節置換手術,在深圳則不需要排隊等太久,一般幾天就能做。
32 歲的子欣在香港生活和工作,去年 12 月底,她在例行體檢中查出卵巢有個 5 厘米的囊腫,需要手術。她了解到公立醫院需要排隊兩年多,不想等那麼久,恰逢身邊有朋友要到深圳就醫,便結伴 " 北上 ",在深圳三甲醫院看病後,當天住院,完成手術前檢查,第二天便安排手術了。
還曾有媒體報道過,有位港媽帶女兒來深圳住院做手術,前前後後就只花了 3 天時間。
◎ 圖:香港媒體的報道
深圳醫院的效率,還被不少體驗過的香港網友認可,有的網友甚至直呼:" 回香港都不适應了!"
◎ 圖:香港網友分享在内地看病到底經歷
02
" 在深圳看病,費用比香港便宜幾十倍 "
不僅排期快,性價比高也是很多香港人選擇到深圳就醫的原因。香港的私立醫院雖然不用輪候很久,但高昂的治療費令人望而卻步。
" 在深圳照磁共振,只要 700 元,報告即日可取,唔使等(不用等)!" 一位香港患者将他首次到深圳就醫的經歷拍成短視頻,在社交媒體上進行分享。
據香港醫院管理局公布的私家醫療服務項目,磁力共振造影(MRI)每個部位每次檢查的費用介于3000-20000 港元之間,而深圳市醫療保障局 2021 年的通知顯示,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 MRI 每部位的收費在60-1000 元人民币之間,價格相差幾十倍。
以甲狀腺全切手術為例,在深圳的某知名三甲醫院做,手術費用大約為 3 萬元;香港私立醫院的收費則為 12-15 萬元,相當于很多香港工薪階層大半年的收入。
◎ 圖:123rf
在深圳長大的 Tracy,已經在香港定居多年,她表示:"香港這邊看病吃藥都比較貴,如果時間合适,我會選擇回内地看病。"
因為内分泌失調,Tracy 需要頻頻去看中醫調理,在香港開 2 天中藥,收費差不多是 500 港币。今年她回深圳探親,到三甲醫院的中醫門診就診,醫生開了7 天的中藥,費用只要 106 元人民币," 看完吓了一跳,太便宜了!"Tracy 表示被價格驚到。
剛剛在福田區一家三甲醫院做完腸胃鏡檢查的吳小姐和 39 深呼吸分享,在這次檢查中,兩個項目的費用不到兩千元,但同樣的項目在香港私立醫院需要幾萬元港币。
公立醫院排隊時間長,私立醫院收費價格高,一直是香港人看病的心結,而反向到内地就醫,則幫他們解決了這些難題。
03
深港融合,未來港人北上就醫更便利
港人到深圳就醫熱潮的持續高漲,也得益于政策措施的加持助力。
2023 年 5 月,香港政府宣布推出" 支援粵港澳大灣區醫院管理局病人先導計劃 ",符合條件的香港市民到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看病,可以接受資助診症服務,每次只需繳付 100 元診金,餘下費用差額由先導計來劃資助,每年上限為 2000 元人民币。
今年 2 月,香港特區政府把 7 間位于粵港澳大灣區内地城市的醫療機構納入 " 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 ",年滿 65 歲的香港長者在這 7 間醫院就醫時,可以使用香港的醫療券(每人每年 2000 港元,累積上限為 8000 港元)。
◎ 納入 " 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 " 的醫院。/ 圖:香港特别行政區政府網站
此外,香港人還可以在内地購買醫保。自 2020 年起,内地社會保險正式将港澳台居民納入适用範圍。據《香港澳門台灣居民在内地 ( 大陸 ) 參加社會保險暫行辦法》,符合條件的港澳台居民可以購買内地社保,在内地醫院就醫,享受的報銷比例與内地居民一致。
◎ 港人在内地可以購買的社保種類。/ 圖:明報
香港媒體報道過,香港市民李先生需要做疝氣手術,他先去了私立醫院咨詢,均價 6 萬 -8 萬港币的手術費,直接将他勸退。後來到公立醫院看醫生,卻被告知手術要排到 6 年後。于是,有購買深圳醫保的李先生便嘗試到深圳醫院診治。
去深圳看醫生的當天晚上,李先生就被安排做手術住院,術後 2 天出院,總共收費 16000 元,深圳醫保報銷了 14000 元,李先生自費 2000 元。
據了解,越來越多的香港保險公司也順勢推出了大灣區醫療保險,包括牙科、癌症治療等產品,特色服務有 " 免找數 " 等,即在内地指定醫院或者公立三甲醫院就醫,出院時無需自己繳費,由保險公司跟醫院直接結算。
同時,39 深呼吸發現,深圳不少醫院也開設了針對港澳同胞的便利措施——
深圳市羅湖區中醫院專門開通了粵語咨詢專線,粵語導診服務,醫院的接駁車直通蓮塘口岸,支持 Visa、Master、銀聯等國際信用卡支付;
福田區中大八院、廣中 '' 醫深圳醫院、福田區二院、福田區婦保院在院内設定深港醫療協作中心,為港澳居民等提供分診就診服務;
深圳大學附屬華南醫院的港澳台首診患者,可以在線建檔,并能随時預約專科、專家和體檢,在線就能輕松繳費。
04
" 在内地看病,也不是十全十美 "
雖然深圳醫療足夠 " 平靓正 ",但并非人人都趨之若鹜,一部分人體驗後感到仍存在一些不便之處。
首選,語言問題就令很多人 " 水土不服 "。由于深圳醫院的醫生來自五湖四海,不一定能聽懂粵語,和患者基本是用普通話交流病情,遇到一些專業名詞時,很容易造成 " 雞同鴨講 "。
在内地長大的 Tracy 沒有語言交流障礙,但她表示,身邊很多香港朋友,就診時經常遇到溝通難題,"尤其是香港的老年人,大多聽不懂普通話,如果遇到說話語速較快的醫生,就更加不明白了。" 還有一些朋友,因為沒有内地電話号碼,沒有開通電子支付,無法進行挂号預約,也常常向她求助。
◎ 圖:銳景視覺
還有一些香港人不适應内地的就診流程和節奏,認為 " 内地的醫生看病太快了 "。
" 在深圳的三甲醫院看病,因為病人比較多,醫生需要在半天看完,平均下來 5 分鍾看一個病人;在香港醫院的話,醫師會查得比較系統,問診時間很長,一個病人看 30 分鍾,會問很多問題,詳細了解患者各種情況。" 在熟悉了内地和香港不同的就診流程後,Tracy 這樣總結道。
另外,内地出具的醫療報告能否在香港的醫院使用,也是一部人對 " 北上就醫 " 感到遲疑的原因。
據 39 深呼吸了解,由于内地和香港是兩套不同的醫療系統,醫生的資歷認證也不是同一制度,兩地醫院出具的醫療報告,還沒有完全互認互通,有些患者在内地做完檢查,去香港當地醫院就診時,醫生可能還會要求再做進一步的檢查。
◎ 圖:全景視覺
不過這個問題有望很快解決。有媒體報道,大灣區和香港的跨境醫療數據交換平台即将啟用,未來通過這個平台,内地患者可以授權香港醫療人員訪問他們在内地的醫療數據,包括電子病歷、影像學以及實驗室檢驗數據等,讓跨境就醫實現真正的便利。
你身處什麼城市?你或者身邊的親友有嘗試過跨境就醫嗎?對此有什麼想說的?留言區等你。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姓名為化名)
作者|伍茜
排版 | 深深
封面 & 首圖|123rf
往期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