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看不懂中文也要買?淘寶們火爆海外,但真相卻很殘酷,歡迎閱讀。
當你看着一根幾塊錢的普通數據線,嫌棄它價格太高時,或許很難想象在遙遠的太平洋彼岸,這根數據線的價格會翻好幾倍,并且部門從人民币變成美元,而在一兩個月後,價格可能還要再翻兩倍。
即使是 " 賺美元花美元 " 的美國人,看到這樣的情況也有點扛不住了。在海外著名論壇 reddit 上,有關 " 物價 " 的讨論幾乎在每個頻道都能看到,而且總是會從 " 我周圍所有東西都在漲價 " 轉向 " 為什麼漲價?因為特 xx",以至于部分頻道的管理員不得不站出來關閉讨論串,并聲明禁止過度涉及政治話題。
圖源:雷科技
不過,老外們也并非只會抱怨,自從前兩個月的小紅書 " 中美大對賬 " 後,有不少美國網友已經變成了半個 " 中國通 ",淘寶等 app 幾乎是信手拈來。這些學會使用淘寶的網友,很快開始在 TikTok 上帶起了一個熱搜 #TaoBao,也是在他們的鼓動下,一些外國網友開始探索神秘的東方 "AliExpress" ——淘寶,考慮到 AliExpress 本身是淘寶的海外版本,屬實是讓人有點忍俊不禁。
當然,我也很好奇 " 淘寶 " 能否接下這突如其來的破天流量,于是決定進一步追蹤此次事件,然後發現中國電商早已成為老外們生活的一部分。
如果你有 Apple 的美區商店賬戶,那麼只要切換過去,或許會發現不少十分熟悉的 app,比如排名第二的淘寶、排名第五的阿裡巴巴,這些原本只是針對海外中國用戶的 app,現在已經成為老外們新的淘金地。
圖源:Sensor Tower
更有意思的是,淘寶不僅在美國火了,在法國、加拿大、英國等歐美發達國家的 app store 排名也開始瘋狂上升,在上周的一段時間裡,排行榜的一二名幾乎就是在敦煌網和淘寶兩個 app 之間輪換,很難不讓人感慨:" 再好的運營策略,也比不上風口突然吹起台風 "
倘若仔細觀察海外國家的 app stroe 購物類 app 排行榜,你會發現前十裡有好幾個都來自中國或者有中國資本的背景。比如已經火了很久的 Shein、Temu 以及 TikTok Shop,以及最近崛起的淘寶,敦煌網等,有種手握消費電子品牌 " 半壁江山 " 的感覺。
通過查看 Sensor Tower 數據平台的歷史數據,我發現被淘寶熱潮影響的國家其實比國内媒體報道的數量要多不少。以歐洲為例,瑞士、瑞典、羅馬尼亞、葡萄牙、愛爾蘭、比利時、法國、英國等多個國家的 app store 排名都出現了淘寶的身影,而且都排名前三,在部分國家甚至排名第一,比如愛爾蘭。
而在北美洲區網域,加拿大和美國作為此次熱潮的起始點,淘寶的熱度也更高,reddit 的 taobao 頻道活躍度跻身全論壇的前 4%,并且湧現出一大批 " 萌新 " 詢問該如何從淘寶購買商品。
比如有網友詢問:如果自己的收貨地址不在菜鳥直郵的區網域内,該怎麼購買商品?
還有網友在與客服溝通時,直接遇上加密通話:
圖源:雷科技
老實說這句話我也是看了好幾秒才反應過來,茄 = 加,綠色的泡沫 = 微信,意思就是:加微信詳談,只能說不怪這位外國網友用谷歌翻譯後,還是只能一臉蒙逼的跑到 reddit 求助。
與此同時也有不少網友在分享他們的淘寶購物經歷,比如遇到一直不發貨的商家如何申請退款,以及收到的產品貨不對板時如何與遠在中國的賣家交涉。此外,還有不少用戶在論壇裡求助,詢問為什麼自己的賬戶被封了,以及為什麼無法購買商品。
老實說,看着他們聚在一起分析截圖裡的一堆中文是什麼意思,多少讓小雷有點感同身受,回憶起初中時的小雷為了看懂外國遊戲劇情,抱着中英詞典翻個沒停的時候。
淘寶畢竟不是專為老外準備的購物 app,雖然上線了國外直郵等服務,但是 app 本身的使用門檻,确實是讓不少海外買家感到頭疼。所以,我在查看了後續幾天的排行榜數據後發現,淘寶的排名下降速度非常快,截止 4 月 25 日,已經在多數國家掉到了第五名甚至第十名之外。
反而是本身主打海外 B2B,同時也兼顧 B2C 業務的 DHgate(敦煌網)迅速抓住了這波流量,讓自己被更多的個人買家所熟知。據媒體報道,DHgate 登頂 98 個國家的購物 app 排行榜,單日新增買家注冊量增長了 20 倍。
成立于 2004 年的敦煌網,可能做夢都不會想到自己會因為關稅衝突而爆紅,而 DHgate 裡的廉價商品,也讓美國人對物價有了全新的認知。從 reddit 的讨論來看,各類仿制的跑鞋、球衣、手表和手包是最熱賣的產品,不少網友表示這些仿制品比正品的質量還好。
圖源:雷科技
至于 SHEIN、Temu,也就不用小雷過多介紹了,這兩個電商平台在部分國家和地區的營業額甚至一度超過亞馬遜。其中 Temu 在歐盟地區的月活躍用戶已經高達 9200 萬,而在英國的活躍用戶也高達 1300 萬(英國非歐盟國家),換言之在歐洲的核心區網域,Temu 的活躍用戶已經破億。
可以說中國的電商 app 并非突然火爆,在關稅衝突爆發之前,他們已經悄然滲透進全球各地。
淘寶在海外爆火确實是一場意外,以至于淘寶無法提前做好大範圍進入海外市場的準備,沒能接住潑天的流量,不得不說還是很可惜的。從海外網友的讨論來看,淘寶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物流支持區網域少、英文覆蓋不全(比如加拿大區網域不支持英文,但新加坡區網域支持)、售前售後處理困難等。
其中,海外買家最關心的是物流,很多網友會告訴新手:如果你的地址處于菜鳥直郵區網域,那麼購物過程會非常方便,只需要填寫地址并支付空運郵費,就可以在一周内收到快遞(具體取決于收貨方當地的快遞速度,從網友截圖來看,中國段的發貨和運輸一般都在 3 天内完成)。
雖然直郵的運費并不便宜,但是考慮到物品本身的價格往往是買家當地價格的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這筆買賣還是非常劃算的。不過,菜鳥國際直郵目前支持的地區并不多,只有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和澳大利亞等部分區網域支持。
如果你的地址不在直郵區網域,那麼就只能自求多福了,此時買家只能通過第三方或者賣家物流來運輸商品,如果是走海運之類的方式,那麼到貨時間就會延長到半個月甚至一個月。
對于淘寶商家來說,他們也被這波突如其來的流量砸蒙了,除了少數店鋪因為本身就有海外業務可以輕松應對外,大多數商家都沒有面向海外市場的銷售經驗,這也給物流和售前售後帶來了許多的麻煩。
不過,國際物流和溝通問題目前來看并不難解決,前者可以接入速賣通的渠道,後者則可以使用 AI 翻譯來解決。但是,在此之前淘寶恐怕要先解決 app 和商品頁面的翻譯問題,雖然内置一個翻譯功能并不困難,但是也只能解決文字翻譯的問題,商家的圖片介紹頁面想要翻譯出來就非常麻煩了。
目前來看,最好的方法還是鼓勵商家主動制作英文版本的介紹,可以是一段單獨的文字,也可以是簡短的圖片介紹。
但是也需要提醒一句,雖然海外市場很香,但是關稅衝突所帶來的不穩定性依然存在,一些海外網友就被海關通知要繳納比貨品價格還高的關稅,然後切身體會到了關稅衝突對自己的影響。
此外,侵權問題也随着 DHgate 的爆紅而被廣泛關注,前面我就提到過,DHgate 的 reddit 頻道裡,讨論最多的就是 " 奢侈品牌同廠同款 " 產品。二三十美元的卡西歐手表、十美元的耐克球衣,四十美元的 " 椰子 " 球鞋等商品在頻道裡的人氣都非常高,因此也很快引起了品牌方的注意,小雷已經注意到不少品牌方出來辟謠,并且表示将起訴侵權的商家。
TikTok、DHgate 等 app 上的侵權產品問題,也已經引起了中國商務部相關部門的注意,在最近一次記者會上,相關負責人已經明确表示将會把線索移交行政執法部門,對侵權假冒和虛假營銷的廠家進行依法查處。
圖源:新華社微信公眾号
在小雷看來,中國電商乃至中國制造如果想在全球進一步擴張,并且讓全世界都意識到中國產品的質優價廉,那麼侵權和虛假營銷就是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只有打造出屬于自己的品牌和設計,才能讓全球買家真正的信賴中國制造,而不是将其當作國際大牌的超廉價平替。
關稅衝突是一場嚴重的危機,同時也是一場機遇,中國擁有全球最具競争力的電商運營商和最先進完善的供應鏈,只要不出現極端的貿易壁壘,這些企業完全有能力 " 想辦法解決問題 ",在海外站穩腳跟并持續增長。
随着全球的消費者進一步了解中國制造的強大,未來幾年我們很可能見證中國電商勢力在全球版圖上進一步擴張,為更多國家的消費者帶來物美價廉的商品和全新的購物體驗。
(封面圖源:teche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