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留學生在華支付新體驗:衍變與期待,歡迎閱讀。
" 十年前第一次來中國旅遊時,現金還是主要的支付方式,那時我們出發前便兌換了許多人民币以備不時之需;轉眼到了 2023 年,我以留學生的身份再來中國,人人都拿着手機支付,手裡的現金越來越少了。" 北京大學的美國留學生勞拉(化名)正在切身感受着中國支付方式的變化。
正是勞拉所經歷的這十年,我國移動支付技術飛速發展,人們日常支付方式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金融市場格局也實現了重塑,甚至日益成為跨境商貿活動和人文交流中的一道橋梁。根據人民銀行披露的數據,當前我國移動支付普及率達到 86%,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近期,優化支付服務上升至國務院的部署層級,随後人民銀行引導支付機構開展細化工作。外籍來華人士支付難在哪?支付相關主體又将給出怎樣的解決方案?
13 名留學生的支付體驗
在中國留學的第二年,勞拉仍然對中國各種 " 花樣 " 的支付方式感到驚奇。" 說實話,入學那天内心是惶恐的。我需要在辦理入學手續的同時,去銀行新辦一張中國的銀行卡,再綁定到微信裡進行實名認證。我從沒試過這個流程,但必須在開學第一天弄好,畢竟還得向校園卡裡充錢呢。" 勞拉坦言。
與勞拉一樣,來到中國的外國人,在支付方式上免不了 " 入鄉随俗 "。北京商報記者向北京大學 13 名外國留學生發送的調研問卷顯示,13 人百分百地将微信、支付寶作為了日常生活支付的第一選擇,其次是來中國後新辦理的境内銀行卡、現金,最後是外卡。
擺在幾名留學生面前的第一道支付難關,便是開戶、綁卡、實名認證等問題。" 最開始我的護照出了些問題要處理,導致沒辦法使用微信支付或支付寶,因為需要護照進行驗證。" 留學生盧卡(化名)說道。另一名留學生琳達(化名)遇到的問題則是," 通過實名認證時,銀行工作人員把我的英文姓名連在一起登記了,我不得不又去銀行一趟,加上姓名之間的空格 "。
此外,還有留學生反映,當外國人的全名超過 26 個字元時,會出現無法實名認證的問題,使得微信支付、轉賬、領紅包等功能受限。此外,勞拉還提到,或許因為自己在中國的時間還很短," 微信支付信用分 " 很低,繼而無法打開需要進行授信的自動售貨機。
事實上,留學生通常擁有中國暫住證、境内銀行卡,對移動支付的使用需求與熱情較高,也能較快适應國内支付環境。而對于短期來華旅遊、辦事的外國人來說,面臨的問題則包括:若使用移動支付,綁卡認證流程繁瑣、操作步驟不熟悉、沒有移動網絡,以及觀念上的認同。若使用外卡刷卡,或是現金支付,會有小商戶小店鋪無法接收的情況。
" 從我幾個來中國旅遊的朋友的經歷來看,他們遇到的困難要多得多。" 琳達說道。例如,下載微信并将其綁定到他們的外國電話号碼,幾天後他們的賬戶就會被屏蔽。必須找到 3 個中國人來驗證他們的賬戶。這很難,因為語言障礙,他們可能不認識任何中國人。如果綁定外卡,微信和支付寶向個人商家付款會受到限制。但僅持有護照沒有中國銀行卡的話,轉賬、發紅包也無法實現。
當前,我國已經建立了以中央銀行支付清算系統為中心,商業銀行、清算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等共同參與的廣泛覆蓋的支付清算體系。目前,4000 多家商業銀行、180 多家支付機構,有效滿足了 1.6 億經營主體和億萬消費者的支付需求。但在盧卡等人看來,中國移動支付方便好用,但對于外國人而言,還需要提高微信、支付寶與外卡和号碼的兼容性,簡化綁定流程。
對于外籍來華人員支付不便的問題,人民銀行也有調研。據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張青松歸納介紹:" 不能用,有的外國朋友綁不了境外的銀行卡;不好用,有的外國朋友消費超出一定金額,付不成賬,覺得不好用。"
" 外卡内綁 " 與 " 外包内用 "
" 讓移動支付產品這個中國老百姓最接受的支付方式好用、能用,讓外國朋友滿意、樂意使用 ",這是張青松提出的新規劃。對于日常餐飲服務、零售生活服務等小額、高頻支付場景,移動支付機構顯得更為得心應手。
境内百花齊放的支付形态為消費者提供了多樣的選擇,而綜合勞拉等人的采訪來看,境外常使用的支付方式仍然為銀行卡和現金。
" 外籍人員來華支付不便主要受移動支付工具綁定限制、境外銀行卡受理範圍不足以及支付習慣差異等因素影響。" 面對北京商報記者的采訪,拉卡拉指出,國外主流的支付方式以實體信用卡的芯片交易、拍卡交易為主,移動端則是以 Apple pay、Google pay 綁定海外銀行卡為主;而國内則以二維碼掃碼交易為主,且國内軟體綁定海外銀行卡不便利。例如,外國人使用銀行卡綁定的時候需要進入 2 — 3 層進行操作,且有部分仍然為中文界面,外國人無法準确填寫内容。
與此同時,盧卡等人擔憂的隐私問題,也與中國金融合規的硬性要求形成了衝突。中國銀聯方面指出,從體驗優化來看,外籍來華人員申請境内線上支付錢包時,需按照 KYC(KnowYour Customer,了解你的客戶)政策要求輸入個人信息,與其隐私保護理念衝突,因此目前申請、激活和使用率低。
在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盤和林看來,當前很多金融機構針對外籍來華人員移動支付服務的舉措,主要目的還是獲客。但當前外籍人員辦理移動支付的一些制度性難題仍然存在,比如部分金融機構辦理移動支付需要國内的手機号碼,也需要國内的身份證,對手持護照、沒有國内手機号和通信工具的外籍人員并不友好。因此,想要優化支付服務,提升境外人士來華支付便利性,并非支付一個行業要改善,還需要通信運營商、社交平台企業、金融機構共同努力。
北京商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 外卡内綁 " 與 " 外包内用 " 是當前業内的常用解決方案,境外人士通過支付寶、微信 App 綁定平台支持的國際銀行卡,便可直接實現掃碼支付;或是直接支持部分境外電子錢包掃碼付款。
另針對外籍人士綁卡語言不通、注重隐私信息等問題,支付寶、微信在注冊方式、開通流程、操作體驗方面均有優化。其中,微信支付提供多種安全驗證方式,針對外國人姓名格式特點,目前已支持多種格式兼容。當用戶需要更改相關認證信息時,可在無需注銷原有實名賬戶的情況下對主要信息進行修改。
支付寶方面則在監管指導下,開展境外用戶免身份認證支付試點,但超出指定額度後仍需完成認證。認證時,支持境外人士用六種證件進行認證,包括:護照、港澳居民來往内地通行證、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港澳居民居住證、台灣居民居住證、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
支付機構改造線下設備
自 2023 年末開始,随着我國擴大免籤覆蓋範圍、放寬出入境籤證條件等政策接連出爐,人民銀行針對優化境外來華人士舉措,進一步提出 " 大額刷卡、小額掃碼、現金兜底 " 的解決方案。
移動支付之外,外籍人士常用的刷卡、現金等支付方式,在境内又有何掣肘?從境外人士比較熟悉的 " 刷卡 "" 拍卡 " 方式看,據 2023 年 MasterCard(萬事達卡)重點商圈外卡調研,在北上廣深四個城市,零售餐飲商戶的外卡受理覆蓋率不足四成,非接觸式 " 拍卡 " 商戶覆蓋率不足三成;境外人士的消費主要集中在住宿(近七成),在零售、餐飲和百貨等商戶的消費有待加強。
究其原因,拉卡拉方面指出,由于外卡受理終端和費率成本遠高于掃碼,因此并非所有商家都願意接受國際銀行卡支付,尤其是在非一線城市的旅遊景點或小商家,可能只支持本地銀行卡或掃碼支付。這也是勞拉等人在采訪中提到的難題,零售等領網域的小商戶無法接收外卡刷卡和現金。
外籍人士有需求,支付領網域相關機構也在找市場。針對外籍來華人士不同的支付習慣,收單支付機構從線下設備改造開始,用產品創新解決問題。北京商報記者采訪了解到,拉卡拉通過對 POS 終端進行系統改造,以 tap to pay(非接支付,即 " 拍卡 ")終端等創新外卡受理工具覆蓋價格敏感商戶;嘉聯支付提供支持受理美國運通、VISA、萬事達卡等國際主流信用卡的 POS 終端,支持持卡人自行選擇外币卡支付方式;随行付實現遠程更新實現存量智能收款設備外卡受理,大幅提升線下終端的改造效率,在熱門涉外場景如旅遊、機場、景點等進行重點商戶覆蓋,為境外來華人士提供更加便捷、安全、高效的支付環境;移卡打通與主流國際卡組織交易通道直聯,持有美國運通卡的外籍來華人員可以在使用樂刷機具場所進行消費。
圍繞現金支付需求,中國銀行全部 ATM 支持境外銀行卡取現,90% 的網點、1300 多家合作酒店和機場代兌點都能換外币,支持 39 種币種。
此外,中國銀聯、網聯清算、萬事達卡等機構主體也扮演着不同角色。其中,中國銀聯對習慣刷卡、習慣掃碼、習慣非接觸支付以及沒有任何金融產品的用戶,均提供了不同的解決方案,做到線上線下、境内境外、接與非接、卡碼兼容。網聯清算持續推動擴大 " 外卡内綁 "" 外包内用 " 覆蓋面,積極開展同境外金融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萬事達卡依托數字人民币向跨境支付場景的延伸,讓境外來華人士可以使用萬事達卡為數字人民币的賬戶充值并消費。
短期内取得明顯成效
" 近兩年來,優化相關群體支付服務的動作明顯加快了。" 不僅僅是勞拉感受到了中國支付服務的變化,多位支付行業從業人士也在采訪中談到了自己的感受。
萬事達卡方面也在采訪中提到,境外來華人士的支付環境的确在不斷改善,然而如果能在重點商戶覆蓋等方面深入聚焦,則可更好地拉動旅遊相關消費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而在近期監管部門集中力量推動下,優化支付服務有了更具象化的體現。2 月 23 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于進一步優化支付服務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見》,強調要聚焦老年人、外籍來華人員等群體支付不便問題,推動移動支付、銀行卡、現金等多種支付方式并行發展、相互補充。
此後不足一周的時間裡,人民銀行召開優化支付服務推進會,提出緊盯銀行卡受理、外币兌換、現金支付、移動支付和宣傳推廣等重點任務,力争在短期内取得明顯成效。随後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優化支付服務舉行吹風會,再次提出将外籍來華人員使用移動支付的單筆交易限額由 1000 美元提高到 5000 美元、年累計交易限額由 1 萬美元提高到 5 萬美元等細化措施。
相關政策出爐後,商業銀行、非銀行支付機構、清算機構、外币兌換機構等市場主體接連響應。支付寶方面指出,在會議當天(3 月 1 日)已完成部分提額要求,近期将全部完成。下一步,支付寶将在人民銀行、外匯局的支持和指導下,扎實推進落實各項措施,持續提升境外來華用戶的支付安全性和便利性。
微信支付方面則表示,在打通場景、擴展商戶與客服能力之外,持續通過簡化注冊流程、綁卡支付與充值支付,持續提升微信支付外卡支付體驗。在人民銀行、外匯局指導下,财付通基于金融科技能力,将持續提升跨境支付體驗,便利境外人士在境内工作與旅居。
相關受訪支付服務主體的下一步規劃,均指向了持續完善外籍人士入境支付環境、優化支付服務。博通分析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認為,當前支付作為金融行業重要基礎設施之一,其潛在的社會價值和作用也正在得到更高層面的重視。支付產業的重要性已經不能單從商業層面考量,其在跟随移動互聯網發展的同時,已經成為了社會的重要基礎設施和組成部分。
" 外籍人士缺失的是‘适合自己的’移動支付模式,主要是因為這類群體不了解國内支付流程以及對應的支付場景。" 蘇筱芮表示。因此,蘇筱芮建議,一方面從頂層制度來逐步細化支付便利提升工作的開展,另一方面也有必要針對現有做得較好的支付業務作為典型案例,加大宣傳力度并作為服務指定客群的标杆。
此外,張青松也在會議上強調,支付機構推出一系列便利措施之外,人民銀行始終堅持發展與安全并重,在推動支付服務提升、市場發展的過程中,注重風險防控,實現兩者的動态平衡。一方面,支持支付機構尤其是頭部支付機構根據自身的業務實際,針對不同交易,實行差異化的風險防控策略;另一方面,督促支付機構加強交易監測和風險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有針對性采取風控措施。
北京商報記者 廖蒙 董晗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