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 尴尬!柏林電影節華語片評分排倒數,中國電影别再盲目海外鍍金了 ,歡迎閱讀。
最近電影圈可太熱鬧了!國内有《哪吒之魔童鬧海》票房破紀錄,國外有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提名了兩大華語片,可謂喜訊連連。
然而很快,一盆冷水就當頭潑下來了。
——《生息之地》、《想飛的女孩》兩大華語片入圍了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先後開啟首映,口碑都不算太好,特别是劉浩存、文淇主演的雙女主劇情片《想飛的女孩》,評分僅有 2 分排在倒數,随着海外越來越多觀眾進場觀影,口碑更是一降再降,堪稱差評如潮。
和電影糟糕評分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想飛的女孩》兩個 00 後主演頻繁曝光,一會兒穿高定走紅毯,一會兒攜手亮相做起了 " 大花幼年體 ",可等到媒體提問環節,又有人翻了車。
有記者提問《想飛的女孩》兩大主演,希望她們聊一聊如何和角色建立連接,在拍戲過程中最困難的地方在哪。
導演讓劉浩存先回答,而劉浩存的回應看得人一頭霧水,記者問她和角色如何建立連接和拍戲中的困難,劉浩存開口回了一句英文誇導演很專業,接着表示很喜歡來到柏林電影節進行交流,一頓繞圈話下來,完全是答非所問。
這時候網友才想起來,央視發文點名絕望的文盲的時候,除了王一博和趙露思,原來還有劉浩存。
聯想到張曼玉在《花樣年華》發布會上,面對西方記者試圖扭曲電影内容的惡意提問,借用歷史塵埃寓意電影結尾鏡頭,高情商化解刁難還避免了西方媒體曲解電影。
同樣是海外電影節被提問,劉浩存和張曼玉的表現可謂高下立現,如今内娛 00 後小花想要做大花繼承人,差得還遠着呢。
還有業内演員毫不客氣站出來揭穿某些華語片跑到海外電影節運作參賽的目的,說白了就是去鍍金,轉一圈回來到國内宣傳,尤其是柏林電影節。
網友也是忍不住調侃,像《想飛的女孩》去柏林電影節鍍金的行為,就像是有人去海外留學讀個一年水碩,說出去只能忽悠一下不懂行的人罷了。
當然了,倒也不至于把所有海外參賽的華語片一杆子打死,只能說中國觀眾越來越清醒了,《哪吒》票房的成功更讓中國觀眾意識到,我們不需要迎合任何海外市場,只要做好自己,自有中國市場買單。
這一次去柏林電影節參賽的兩部華語片就都落入了迎合西方價值取向的桎梏。
——《想飛的女孩》又是打着女性主義旗号拍苦難故事,吸毒的老爸、破碎的家,搞暧昧的表姐妹、未婚先孕的她,充斥着老套矯情元素和刻板印象。
——《生息之地》監制是姚晨,電影背景在河南,導演愣是拍出了陝北味,還被網友發現在翻譯上耍小聰明,英文翻譯 " 過年 " 還在 " Lunar New Year "。
也許 10 年前不太會有人在意中國電影的一句英文台詞翻譯,但 2025 年了,一切都不一樣了,最後就希望中國電影别再盲目海外鍍金了,與其挖空心思想着迎合西方,不如先試着努力講好中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