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這是大鵬最猛的一次,但還不夠,歡迎閱讀。
仿佛一夜之間,"90 年代中國大案" 又成了一塊搶手的香馍馍。
像是邱禮濤。
連續兩部電影,《絕地追擊》與《93 國際列車大劫案:莫斯科行動》,一部取材自 1992 年 " 平遠街緝毒案 ",獲得了豆瓣 7.0 的評分,一部改編自 1993 年的 " 中俄列車大劫案 ",成為國慶檔的種子選手之一。
或者李子俊。
改編自 1995 年的 " 番禺大劫案 " 的《第八個嫌疑人》,已經取得了連續 6 天的票房冠軍。
香港導演們,似乎又一次找到了金礦。
原因也很簡單。
真實案件,夠吸引人;年代久遠,有發揮空間。
但。
時移世易,當我們 30 年後再回望那段野蠻生長的時光,真的能再現當年的生猛嗎?
就拿《第八個嫌疑人》來說。
看起來來勢洶洶,不但有金爵獎影帝(大鵬)背書,還有正當紅的林家棟、張頌文(《狂飙》)、孫陽(《孤注一擲》)參與,但票房呢?
首日近一個億。
随後卻逐步遞減,如今上映 6 天,勉強只有 2.4 億。
至于豆瓣評分,更是只有 6.4。
問題出在哪裡?
也許看起來聳動的 "90 年代中國大案 ",也并沒有想象的那麼香。
種種枷鎖的作用下。
有時候,它也燙手。
01
有爆點,但不夠
先說《第八個嫌疑人》,從導演(《狂獸》的李子俊)到編劇(《風林火山》的周汶儒),其實都透露着濃濃的港風。
但,他們拍的,卻是實打實的大陸真實案件——
1995 年,廣東番禺易發街發生了一起特大搶劫案改編,有 7 名罪犯持槍搶劫運鈔車,殺死 3 名押款員,搶走 1500 萬現金。
這在 90 年代,可算是天文數字了。
這是影片的第一 " 爆 "。
老實說,這部分内容不好拍。
因為它噱頭夠大,元素夠滿,如果按常規操作,很容易讓它變成一部四平八穩的類型片,就像 1999 年尤勇主演的那部《驚天大劫案》,也是取材于同一事件,它是以劫案發生開場,到抓捕歸案結束,講述了整個偵破過程。
于是。
《第八個嫌疑人》決定把目光對準了劫犯本身。
導演看重的,是這個案子裡,主謀的兩個逃犯逃跑的 21 年間,人性的善惡。
在電影的一開頭,就是一場謀殺。
為什麼殺人。
殺的是誰。
誰殺的人。
這些懸念,成為了這部電影吸引觀眾看下去的鉤子。
電影用倒叙的方式,讓故事回到 21 年前,從陳信文(大鵬 飾)發現因為有人搶劫小信用社,而引來了警察,再到他繼續實施自己的搶劫計劃,最後,成功實施搶劫。
不得不說,電影在質感、服化道的細節,絕對能讓人魂穿 1995 年。
比如,林家棟飾演的王守月,從廣州派來支援地區的警察,給張頌文飾演的何藍,帶了一款廣州流行的手提包。作為當時還是小縣城的番禺,沒有這樣的高級玩意。
對于王守月來說,那個包,方便裝槍。
對于何藍來說,他愛惜這個皮包,直到蹲守逃犯的夜裡,他也夾着那個提包,美滋滋地帶着。
這些細節很戳人。
但。
與此同時,問題其實也有不少。
比如,在王守月與何藍兩位警察在追查案件時,兄弟情的刻畫并不深刻,最後,王守月為了犧牲的戰友留在縣城裡,追查這個案子的動機,也不是很有說服力。
再比如,搶劫的場面,從站位到節奏,你明顯可以看出銀河映像的影響,但顯然李子俊又沒有杜琪峰那樣的場面調度能力,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本該是重場戲的搶劫,拍得平平無奇。
而更嚴重的是。
到了電影後半部分,情節、節奏的質量都直線下滑。
當陳信文與堂弟從緬甸回來後,是如何有着内心的轉變,或是與堂弟共用一個身份是如何共生的?
第八個嫌疑人,是否需要有一些情節的鋪墊,讓線索能聚集在 " 莫志強 " 身上,而不是靠照片對比,就鎖定嫌疑人?
可以這麼說,在走出電影院後,Sir 的第一感覺是——這部電影在以一種平庸的方式講了一個不平庸的故事。
浪費了一個好題材。
但。
幸好,導演遇上了好演員。
02
演得好,但單薄
是的,很難想象,這樣一部帶着 " 驚奇大案 " 天然爆點的電影,最後能夠撐起來的,卻是演員。
就拿大鵬來說。
從一個歸龍大橋項目承包老板,在道上人稱 " 文爺 ",變成一個逃跑了 21 年的逃犯,這其中的變化,他除了增肥,改變體态外,在動作、眼神上也拿捏得相當準确。
比如,在搶劫成功後有這樣的一個細節。
他在廁所裡,對着鏡子慢慢地整理頭發,此時,他獲得了一種極大的滿足。
陳信文,缺錢麼?一頓飯喝掉普通工人一個月工資的酒,他不心疼。
是項目真的如此棘手?堂弟明明也勸了,做不了就放手,還有回頭路。
他要的是,賭徒心理。
獲得多少不重要,中間要的就是刺激。
最讓 Sir 覺得印象深刻的。
其實是這一幕。
林家棟飾演的王守月與陳信文來到了工地,彼此試探底線時,陳信文趁着王守月打電話時,殺心又起。
轉身想搬起石頭時,卻發現自己已經沒有了當年的那種蠻力,也沒有非得 " 你死我活 " 的心氣。
石頭也搬不動了。
而王守月看着他,露出勝利的微笑。
他知道,這個當年的 " 狠人 " 也老了,心理防線也在逐步瓦解與崩潰着。
但。
即便有着如此精彩的表演,很多人對這個角色其實也無法做到 " 感同身受 ",甚至于進不了他的内心。
為什麼?
因為在改編真實案例時,人物内核被輕巧略過了。
一個例子。
很多人不理解陳信文搶劫的動機,覺得一個包工頭怎麼會如此?
其實現實早就給了答案。
陳信文的原型,陳恂敏是廣州大學橋梁建築系畢業,父親是清遠市公路局辦公室主任,家境優渥,讓他前半生就不存在為了錢要賣命的選擇。
但,在記者采訪時得知,陳恂敏從小愛看《水浒傳》,也受到那個年代港台片的一些影響,曾把 "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 作為座右銘。
并表示過不甘做平凡的人,一定要做 " 轟轟烈烈 " 的事。
所以,他搶劫的動機,就是想幹件 " 大事 "。
但,在電影裡的角色并沒有樹立這樣的性格,或是體現出他的江湖氣,而只是簡單地将陳信文從包工頭變成千萬搶劫犯的策劃者了。
更重要的是。
電影的改編,将許多現實的東西,簡單化了。
電影裡,陳信文與堂弟,是因為搶劫了出租車司機,而對方沒有報警,所以才走上了這條路。
真的如此簡單嗎?
實質上,陳恂敏在策劃搶銀行之前,就已經背上了一條人命。
1991 年 10 月,陽山的山路發現一名吉普車司機被人殺害,車上全是血。警方排除仇殺、情殺、财殺等可能,沒有頭緒,只有一個線索,司機生前曾給妻子 BP 機發了一條訊息:送兩學生回家。
他們并非只是電影裡 " 為一頓飯錢搶劫 ",而是搶劫,殺人。
在電影裡陳信文說," 沒有以前的路,又怎會走現在的路。"
其實,更像是在之前犯下殺人罪,而逃脫後的僥幸。也正是這種僥幸,讓他有了更大的膽子。
所以你看。
當電影遭遇現實大案,獲得 " 爆點 " 的同時也會帶來各種 " 桎梏 "。
有些事不能提,有些事要弱化。
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創作者苦心建立的人物常常會随着 " 現實困境 " 而支離破碎。
就像給人物描了個邊。
但他的内心是什麼樣的人,觀眾并不了解。
03
夠生猛,但缺 " 人 "
那麼,既然如此,為什麼這麼多電影開始重返 90 年代的大案現場?
一方面當然是因為 "生猛"。
事實上早在 90 年,就出現了不少以真實案例改編的電影、電視劇。
如,《3.8 大案》《西安大追捕》《12.1 槍殺大案》等,或是高群書的 " 命案系列 "《命案十三宗》《真相》等。
他們以一種紀實電視劇的方式,将命案、大案還原。
不僅滿足了觀眾們的獵奇心态。
更與《天狗》《尋槍》《盲井》等罪案類電影一起,構築了一個現實題材的瘋長時刻。
光看這些評分你就能體會到觀眾對這些作品的喜歡。
但僅僅如此嗎?
不。
Sir 覺得,其實還與時代氛圍有關。
還記得《漫長的季節》嗎?
為何能以如此殘忍的殺人碎屍案,貫穿了前後三十年,并讓每一個觀眾都沉浸這個漫長的夏天裡?
其實,碎屍案不過是導演障眼法、" 麥格芬 "。
從本質上來說,它還是在讨論這大時代下,小人物也好,殺人犯也好,人,是如何努力地活着的故事。
時代在劇烈變化。
人們生活中的迷茫,與未來的何去何從,依舊是這些大案中的最重要的時代背景與集體情緒。
比如高群書的《命案十三宗》。
它說的只是命案的如何離奇嗎?
不。
它是在說一個個身處弱勢的個體,在那樣的社會環境中,為何會變成了現在的這番模樣。
但。
如果你再看如今這些 " 大案電影 ",會發現,對于人物内心的真實描寫,對于時代背景情緒、脈絡的把握,其實已經很少了。
就拿劉浩良《除暴》與邱禮濤的《絕地追擊》來說。
沒錯,《除暴》找吳彥祖來演張君的角色,确實對國產片反派的塑造產生了一定的突破,《絕地追擊》把案件置入洪災的場景,又一定程度上帶着些命運的表達。
但類型片的框架下。
兩者的人物塑造,全部一塌糊塗。
為什麼?
畢竟,在我們面對與 " 罪惡 " 之間的距離時,輕易地去判斷 " 邪惡 "" 醜陋 "" 正邪 ",只能是讓故事邏輯簡單化、平面化、短視頻化,就算是有再好的演員,也很難出彩。
這當然導演有關——
畢竟這些電影大多是香港導演操刀,他們會盯緊内地的大案、命案,大概也是想和他們在香港拍攝的那些罪案類電影一樣,以此成為剖開人性的手術刀。
只是想法雖好,實操困難。
就像邱禮濤。
他的成名之作《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也是将真實兇殺案搬上了銀幕,讓觀眾在血漿、驚恐之餘,真正感受到了社會陰暗面的癫狂。
但來了大陸呢。
對于案件背後的社會環境,形成犯罪的原因,他無法真正地感同身受,于是也難免會有着些水土不服的艱澀。
與此同時,也與現實有關——
還記得《第八個嫌疑人》裡陳信文是怎麼被發現的嗎?
因為王守月在朋友圈裡刷到的一則新聞。
時隔 21 年,憑這一晃而過的鏡頭就能認出容貌與之前大相徑庭的逃犯,意在表現出人民警察對破案的堅持。
但。
現實中,其實直到案發 21 年後,重病的陳海強向警方投案自首,這才順藤摸瓜找到了首犯陳恂敏。
本來是罪犯 " 忍耐力 " 的證據。
最終變成了 " 我們從未放棄 " 的證明。
所以。
如果你問," 大案電影 " 能否能成為國產警匪片的救命稻草。
Sir 其實是抱有疑問的。
因為說到底。
當壞人不能過于立體,善良一定會迎來正義的鐵律定下時。
留給 " 人性 " 探讨的地方。
就必然會越來越局促。
而當螢幕上,只剩下 " 大 " 而 " 爽 ",而無人去問 " 人 " 在哪裡時。
再震驚眼球,又有什麼意義呢?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小田不讓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