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00後應屆生正在跑外賣:那些困在“過渡工作”裡的年輕人,歡迎閱讀。
在四川宜賓的一處美團騎手站點,小易戴上頭盔,準備出工。他今年 19 歲,是一名準大學生,打算在假期跑跑外賣,補貼一下家用。
在這個站點,大學生并非是罕見的存在。僅這個站點的 126 位常駐騎手中,有 45 人是大學學歷,超過這個站點人員的三分之一。
有網友分享面試騎手的經歷。站長知道他是大學生後,打趣道:" 最近站裡的平均文化素質正在迅速提升。"
後來他才了解到,這個站點一共不到 20 人。除了他以外,還有 6 個應屆大學生,什麼專業的都有。
在中國,應屆生就業難已不是新鮮的話題。每逢畢業季,招聘會人頭攢動,公司的面試一個接一個,這已成為金秋畢業季的常見現象。
但現在,一些年輕人選擇 " 先工作再找工作 "。他們一邊瘋狂向專業相關的工作投遞簡歷,一邊在麥當勞裡炸薯條、打檸檬茶、或在工廠粘假發。
零工不再是假期裡短暫的消遣,而正在成為年輕人在進入洪流前的歇腳處。有人短暫停留,有人卻在此長久徘徊,直至被困。
" 找個工作過渡一下 ",已成為這個時代的口頭禅。他們正試圖用這樣的方式,度過求職季節的颠簸。
葉子走向她的電動車,手上拿了兩份飯。她肩上的雙肩包原本是裝書的,而現在,她正在把客人們的飯放進去。
沒有合适的收納裝備并非葉子情願的事。只因區網域保溫箱數量有限,她繳費了之後,還沒被批下來。
葉子是 2024 年應屆的碩士畢業生。她雖 3 月才正式畢業,但在 2023 年 5 月就已回國,準備畢業設計和論文,并同期開始尋找實習機會。
她在新浪運營過社媒,在新華社編輯過稿件,也在企鵝蘭登翻譯過文章。葉子的本科和碩士專業都和媒體強相關,她也熱愛着文字,對新知飽含期待。
在結束三段高含金量的實習後,葉子也拿到了畢業通知書。她信心滿滿,準備迎戰春招,找一份正式工作。
但現實卻讓她擱淺。
傳媒專業的對口工作往往看重軟實力,但對于應屆生來說,又很難以書面的形式量化自己的能力。
而對于學歷泛濫的時代,英碩似乎也在海歸學歷的最底層。公司或認為貨不對板,或又嗤之以鼻。
葉子在求職潮中飄蕩,卻始終找不到落腳之地。
在畢業季,類似的場景也正發生在全國上下各個高校裡。預計 1179 萬人正在和熟悉的住所告别,然後拉着行李匆匆向未來奔去。
今年的人數比 2021 年大概增長了 21 萬。在每個大學的門口,道路都愈加擁擠。
應屆生的迷茫已成為每個金秋都會談及的話題,各類職業規劃課程、職場博主紛紛打開攝像頭,準畢業生們在學校和社會的交界處團團轉。
今年的各地招聘會依舊人滿為患,公司的喜好也愈加挑剔,直言 " 不接收 2022 屆至 2024 屆畢業生 "" ‘疫情班’應屆生簡直是受不了,沒辦法說 "。
在 22 歲之前,他們的人生是被安排好了的。課程表的條框約束着他們,學習成績似乎是唯一的考量。他們窩在溫床裡,對未來充滿期望。
畢業後,世界突然向他們打開大門,新奇和恐懼都撲面而來。有人迎着凜冽寒風而上,有人則蜷縮在原地,不知所措。
葉子被求職的浪潮擊回岸邊。她思來想去,在手機上下載了 APP,成為一名兼職騎手。
" 我對工作現在沒什麼期望了,只希望能先賺點生活費,補貼一下家用。" 她說。
2022 年,雞塊俠、薯條俠、冰激凌俠等名稱爆火,背後是年輕人們開始轉變對餐飲行業和服務行業工作的态度。
打零工不再僅是因為手頭緊。除了财務獨立外,年輕人們為餐飲工作和其他服務崗位疊上了一層光環。忙碌變成一件很酷的事。
那段時間,人人都希望成為後廚的羅賓漢。上校雞塊盒裡總是會多一塊,甜筒冰淇淋從僅打兩圈變成實心,巨無霸裡的生菜滿滿當當。
短視頻平台也能看到很多類似題材的視頻。
有博主專拍 " 我的大學生閨蜜在火鍋店打工 ",視頻裡,女孩笑盈盈地端上火鍋食材。筷子一翻,毛肚和肥牛卷深不見底。
除了人們對職業印象的改觀," 找不到正經工作 " 也成為擇業轉向的原因。
2024 年 7 月發布的官方數據顯示,中國 16 至 24 歲城市青年失業率上升至 17.1%,是今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北大碩士跑外賣、管理學博士擺地攤、哲學博士 " 畢業即失業 "… 學歷和崗位的配比失衡已不再是新鮮話題。
人們早已習慣類似熱搜,态度也從之前的辛辣的點評和感嘆變得更加溫和。
葉子的父母先前也鼓勵她先去 " 做一下服務員之類的崗位 "。對于他們來說,正處空窗期的葉子不是挑剔的時候,先邁出家門才是正事。
他們說:沒有一步到位的事,先出去幹着再說。萬一能遇到貴人呢?
葉子心裡明白,這也是現階段最好的緩兵之計。但以後呢?
春招時,葉子對着自己的簡歷發愁,只因陷入一個怪圈:應屆身份意味着暫無正式工作經歷,崗位又要求需要工作經驗。
之前的實習不提供轉正機會,校招又競争嚴重。在某互聯網大廠群面時,三十個人在同一屋檐下演講。葉子的專業技能不是硬通貨,遺憾落選。
期望值正在下降。她拿着簡歷叩開家旁小公司的門,想應聘文案編輯。HR 有點尴尬:我們的預算不夠碩士學位,您還是去别的地方看看吧。
找來找去總是差點意思。在經歷過幾次失敗的面試後,葉子心裡恍悟,自己似乎還沒有準備好進入職場。不匹配的不僅是能力,更是心理準備。
她想待在家裡 " 提升自己 ",但每天對着牆有百般無聊。父母的唠叨往往從早晨延續到深夜,葉子有些煩躁,卻也明白:停下來是件好事。
她決定出門闖闖。
葉子寫下了理想過渡工作的标準:首先,找不上五險一金的,因為應屆生身份需要保留。其次再找和本專業相關的。
因此,除了跑外賣以外,她也搖過奶茶、當過小學生家教,或者去朋友的花店幫工。賺的錢不算多,但葉子覺得負擔小了一些,很開心。
" 兼職和零工大概率是不包含社保的,所以也不用擔心在履歷上留下痕迹。要不以後在面試正式崗位的話,總會覺得有些别扭。" 她有些擔憂的說。
在經歷失敗的求職後,葉子開始一邊做騎手,一邊繼續投簡歷。
她穿着衝鋒衣出發,背着大書包在城區穿梭。印象最深的事是,她需要在 32 分鍾内從城中一直跑到幾近郊區,運費僅收到 5 塊。
偶爾收到差評,葉子還要調整好心态,打電話給客戶懇求取消。否則,就白跑了,還要賠錢。
圖源:做騎手的葉子 / 受訪者供圖
她的電動車疾馳而過,地上的落葉譁譁地響。葉子說,她的耐心和期待似乎也在凋零。
對于應屆生來說,求職季也臨近寒冬。除了過渡性的兼職工作,逃避式考研或考公成為延緩之計。
人們看重清閒二字,非事業編崗位也收到幾百份高校簡歷。
2023 年 6 月 29 日,教育部第 4 年擴招科研助理,在提供短期工作崗位的同時保留應屆生身份,工作量也相對較小。
截止 7 月 14 日,已有超 20 萬畢業生進入這個 " 緩衝地帶 "。
張洋便是其中一人。在開學後,他正式開始在西南大學圖書館工作。每月工資去掉五險一金,還能餘下 2500 元左右。
他在學校旁邊租了個單間,每天走路到學校僅需 5 分鍾,學校食堂吃飯的價格也遠遠低于校外。他每天只要上班半天,工作也清閒。
張洋現在的計劃是,先準備考個博士,考完再辭掉這份工作。但是,要先考上再說。
年輕人人們深知過渡性工作不是長久之計,但又被困在其中。社會對啃老更加包容,國家也提供了更多過渡機會,但根本在于年輕人應邁出舒适區,打破思維慣性。
誰都看不出來葉子是騎手,因為她穿着自己的衣服。
葉子注冊的是某平台的眾包騎手,只需一個手機和一輛小電驢即可。開始的時候,葉子思考一下,沒有買平台提供的裝備套裝,只因她覺得 " 做不久 "。
" 其實當時有點衝動。現在又覺得體驗一下也挺好的,但終究不會一直吃這碗飯。",她心裡有更遠大的目标。
在葉子眼裡,她和全職騎手心态仍大不相同。例如,餐送灑了,如果客人申請退款,騎手需全款買下。葉子倒挺樂觀的:這就是意外的盲便當。
在陸續送餐一個多月後,她突然重新感到恐慌:我會不會以後一直做騎手?
恐懼不是來自于學歷和身份的傲慢,而是她忽感覺,這份工作不用離家,待遇不錯,賺的錢也足夠溫飽。她似乎正在主動偏離以前的發展道路。
她嘆了口氣:對我這個年齡來說,知足似乎是一件壞事。做得越久,我發現離我最初的夢想就更遠。不知道如何選擇。
如果重新回到辦公室,做一個光鮮的白領,薪資和環境似乎都會穩定些。但對葉子來說,時間的自由更為珍貴。她面臨兩難,不知如何抉擇。
年輕的人們确信過渡性工作不是長久之計,但又不知如何跳出框架。
過渡性工作正在成為圍城,外面的人想進去,裡面的人逃不開。
2022 年 2 月,應屆畢業生林梓回到了老家。他開始着手準備畢業論文和畢業設計,在空閒的時候,會兼職去跑跑外賣,補貼一下家用。
作為計算機專業的應屆生,林梓在面試的時候屢屢碰壁:無論公司大小,總需要他有充足的實戰經驗。但對應屆生來說,這分明是不可能的事。
林梓東奔西走了一個月,也沒收到一個 offer。他只好無奈轉變求職方向,在畢業後成為了一名在跨境廣告服務公司裡的運營。
工資勉強糊口,但林梓不喜歡這個工作。上班的壓力讓他不開心,和原本的專業也幾乎毫無關聯。
" 還不如再去送外賣呢 ",他這樣想,困惑着未來," 除了跑外賣,我還能做什麼?"。
蔓延的迷茫外,社會和家庭的期待也一層層覆蓋在年輕人身上。壓力像一個向内的螺旋,一層層的旋緊,讓人透不過氣。
年輕人不願聽從長輩的安排,選擇每天坐在辦公室豬肝紅色的桌子前,整理瑣碎的檔案;也不情願步入互聯網大廠的内卷,每天兩點一線。
更多人選擇把精力和時間投入零工經濟。有人在媒體上分享自己當寵物保姆,一天要牽着十幾條小狗遛彎;有人在小區給鄰居做飯;有人下班之後,在街邊穿上玩偶服。
零工經濟發達的背後是年輕人們不甘心屈于現狀。他們希望打破世俗和傳統,通過靈活就業或者兼職副業的形式來支持自己的開支。
這種心态驅使了一系列新的經濟衍生。2020 年,地攤經濟在疫情的驅使下爆火;手工制品在小紅書上不斷迭代;家庭酒吧在 2024 年初成為年輕人的新型據點 …
但對于此類靈活就業的方式來說,受環境因素和人們新鮮感的影響過大。若不能在短期找到适合的落腳點,長期發展将頗為吃力。
葉子是這類人群中的冰山一角,但她的困惑卻是這個時代面臨的難題。
她也許終将會回歸 " 鐵飯碗 "。
在最近播出的綜藝《脫口秀和 Ta 的朋友們》上,新人選手大國手因一句 " 一個哲學碩士,畢業四年,沒工作過。" 在網絡上爆火。
她說:為了不工作,我做了很多工作。相比之下,我寧願吃生活的苦,吃物質方面的苦,也不想吃那種被規訓的苦。
有人贊同,有人卻覺得穩定工作才是幸福的基石。輿論兩極分化,卻異常和諧,只因每個人都沒有對未來的執念。
迷茫雖是常态,但走出濃霧才是選擇。
(文中所設人物為化名)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 " 未來商業觀察 ",作者:肖珂,編輯:方遠 ,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