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上映20周年,如此溫柔卻又如此殘酷……,歡迎閱讀。
二十年前的 2004 年,是枝裕和的第四部劇情片《無人知曉》上映。
影片以 1988 年東京豐島區發生的 "西巢鴨棄嬰事件" 為原型,講述了被母親棄養的四個同母異父的未成年孩子,在自生自滅的邊緣掙扎求活的故事。
事實上,現實中引發轟動的棄養事件比電影的描述更殘酷。
毫無責任感的母親将尚未成年的兩子三女(包括剛生下來便死亡,随後幾年被藏匿在房間角落裡的次子屍體)遺棄家中,獨自離去;隔年僅有兩歲的三女被長子的朋友施暴致死,而這一切都無人知曉,似乎不曾發生。
與人們普遍把目光聚焦在失責母親身上不同,是枝裕和更關注這起 " 奇異 " 事件中的孩子。他将鏡頭轉向孩子們的一舉一動,試圖在稚嫩的行為中感受他們的内心遭遇。
導演 是枝裕和
影片沒有對任何人物做道德審判,甚至沒有譴責遺棄孩子的母親(故事改為兩子兩女,次女死于意外,而母親的設定也很溫和),它只是在盡量不打擾孩子的情況下去凝視與傾聽。
正如是枝裕和在電影開篇表明,電影雖然取材于真實事件,但故事的細節與登場人物的心理描寫完全是重構的。
在這則幾乎 " 摒棄 " 大人的現代寓言中,孩子的本性被生動地呈現出來。
混迹在孩子中間的攝影機拍下了他們的純真、善良與堅定,也拍下了他們的懵懂、淘氣與惶恐;而作為缺席的存在,父親的消失、母親的遺棄,以及大人們的冷漠、自私與無助,同樣被真切地映襯出來,并由此折射出被大人定義和構造的時代征候。
紀錄片導演出身的是枝裕和,在劇本構思、拍攝手法、表演指導上都着力營造現實主義的真實感,尤其是對于孩子的塑造,更是帶有某種自然主義的寫實之風,讓這部 "脫實向虛、以虛務實" 的電影生發出極強的思想與藝術感召力,當年獲得戛納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以及 20 年後依然昭示出并未衰竭的時代意涵,就是最好的證明。
為了讓兒童演員盡早适應拍攝,是枝裕和提前一個月讓他們入住為拍攝準備的公寓,并用 16 毫米攝影機随意記錄他們的生活,意在讓孩子們适應并 " 忘記 " 攝影機的存在。
這樣在正式拍攝時,攝影機便會最大限度地降低對孩子們的影響。影片于 2002 年秋開拍,2003 年夏拍竣,在此期間利用寒假、春假和暑假拍攝,将公寓内外的四季輪轉和孩子們的真實變化完整地呈現在銀幕上。
為此,是枝裕和很少借助照明設備,而是盡量采用自然光,雖然也架上了三腳架,但大量鏡頭都是攝影師手持機器拍攝的。影片的情節是虛構的,但完美呈現了紀錄片式的真實感。
1989 年,棄嬰事件發生的次年,是枝裕和完成了劇本的第一稿,當時的标題是《美好的星期天》。此時是枝裕和二十多歲,還沒有拍過劇情片,這個 " 令人沮喪的故事 " 自然很難找到投資。
1998 年有機會拍攝,名字換成《長大成人的我 ……》,但依然因資金問題擱淺,直到 2002 年秋影片才最終開拍。
是枝裕和在回顧這段漫長的等待時,認為最大的變化在于自身的視角。早年的劇本注重 " 我 " 的視角," 我 " 同情長子的遭遇,劇本中加入大量獨白,劇情上也充滿戲劇性。
随着年齡的增長,是枝裕和逐漸轉向他者視角,孩子們之間的對話、相處成為表現的主題。是枝裕和融入孩子中間,觀察與傾聽他們,沒有批判也沒有煽情,卻留給觀眾更多思考的空間。
面對未成年的兒童演員,是枝裕和采用了 "口述台詞" 的方法,即在拍攝現場口頭向孩子們說明台詞和表演方式,注重臨場發揮,而非提前排演,以期呈現他們最真實的反應。偶爾,是枝裕和也會采用溫和、可控的 " 應激 " 方式,在孩子們不知情的情況下抓取真實的臨場反應。
如哥哥明因弟弟茂貪玩而将茂的遙控汽車踢飛,是枝裕和事先并沒有和飾演茂的木村飛影知會,茂震驚之餘說道:" 你幹嗎拿東西撒氣!" 這句話并非台詞内容,卻很好地呈現了兄弟之間的情感關系。
事後是枝裕和向飛影說明原委并表達了歉意,并沒有實質上傷害孩子的本心。
影片的大部分鏡頭都聚焦室内,這是一間位于東京中野區沼袋的二室一廳公寓,為拍攝而特意租用一年。
一年之間公寓經歷了從整潔到凌亂的變化,尤其是陽台上孩子們種下的植物,從萌生到枯萎,更是喻示了孩子們的遭遇。
除此之外,影片中還有幾處重要外景,其中之一是位于東京新宿區的西落合公園。這裡設施簡單,只是一塊不大的操場,卻是四兄妹難得一同走出家門遊戲、玩耍的地方,也是家中斷水斷電後取水、清潔的地方;
它承載了孩子們苦難童年的愉快時光,也見證了孩子們步履維艱的生活處境。
是枝裕和被視為擅長調教兒童演員的導演,正是從《無人知曉》開始的。包括柳樂優彌在内的四位小演員,都沒有任何表演經驗,但在導演的指導下卻展現出 " 超越演技 " 的演技。
尤其是柳樂優彌,是枝裕和剛一見面便被他明澈、銳利的眼神吸引,認定他就是明的最佳飾演者。柳樂優彌在影片中戲份最重,少年的稚嫩與被迫的早熟,在他極富特色的臉上呈現得真切動人。
在第 57 屆戛納電影節上,年僅 14 歲的柳樂優彌奇迹般地獲得最佳男演員獎,評委會主席昆汀 · 塔倫蒂諾評價他 " 完美演繹了少年的成長旅程 "," 得獎與年齡無關 "。
《無人知曉》從策劃到上映跨度長達十五年,在遇到柳樂優彌之前,是枝裕和一度因為找不到合适的主演而考慮延遲開機,但見到柳樂後他堅定了決心。
多年後,在談及是否希望與柳樂優彌再度合作時,是枝裕和表示,當然想合作,但如果拍不出超越《無人知曉》的影片,對于兩人來說,都不是一件光彩的事。
飾演長子明的柳樂優彌,拍攝期間身高從 146cm 長到 163cm,而且處于變聲期,為此攝影師在拍攝時選用了很多臉部特寫。
飾演長女京子的北浦愛,是一個心思很細膩的女孩。影片中有一幕,她陪着妹妹在公園玩耍,妹妹從玩具座椅上跳下來,北浦愛輕輕地拂去上面的泥土,這個舉動讓是枝裕和感嘆,小小年紀已經有了女演員的風采。
飾演次子茂的木村飛影,在懵懂中也常有神奇的表現。影片中有一幕,茂給泡面湯裡加冷飯,是小演員木村飛影自己的創意,這個場面巧妙地映襯了孩子們的悲苦處境。
飾演次女雪的清水萌萌子,拍攝時只有六歲,劇本中将她喜歡的零食設定為百奇巧克力棒,因為她更喜歡明治阿波羅巧克力,影片也因此做出調整。
影片中沒有孩子們哭泣的鏡頭,卻有很多手的特寫,是枝裕和對此的解釋是,他想用手來代替哭泣的臉,如同手在哭泣,用手來表達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