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教皇方濟各是如何扭轉梵蒂岡銀行困局的?,歡迎閱讀。
盡管有人稱教皇方濟各為反資本主義者,但其一項至關重要的成就卻與金融領網域相關:對深陷醜聞漩渦、資產規模達 60 億美元的梵蒂岡銀行進行了改革。
方濟各于周一逝世,享年 88 歲。他在 2013 年就任教皇後不久,便着手對該銀行以及羅馬教廷進行改革。盡管梵蒂岡銀行(正式名稱為宗教事務研究所,簡稱 IOR)于 1942 年創立,旨在為全球神職人員與教會組織管理資金,但多年來,該銀行始終深陷洗錢、腐敗乃至與黑手黨勾結等醜聞泥潭。截至 2023 年,梵蒂岡銀行的資產為 54 億歐元,約合 61 億美元。
然而,在方濟各(本名豪爾赫‧馬裡奧‧貝爾格裡奧(Jorge Mario Bergoglio),出生于阿根廷)擔任教皇期間,他推動了梵蒂岡銀行的變革,致力于鏟除腐敗,并使該機構内部運作更加透明。得益于其前任本笃十六世所奠定的工作基礎,梵蒂岡銀行于 2013 年首次發布年度報告,概述了利潤、運營成本、慈善捐贈等細節。
該銀行的管理層也進行了重組,2014 年,方濟各削弱了神職人員在經濟事務中的權力,并任命法國金融家讓 - 巴蒂斯特‧德弗朗蘇(Jean-Baptiste de Franssu)擔任梵蒂岡銀行行長。德弗朗蘇此前曾任景順歐洲公司(Invesco Europe)首席執行官,現年 61 歲的他自 2014 年起便擔任梵蒂岡銀行行長一職。
在其任期内,教皇方濟各致力于提升梵蒂岡銀行的透明度,确保其遵守金融法規,并推行更為嚴苛的外部監督機制。2014 年,該銀行關閉了數千個賬戶,以使該機構符合國際金融标準。
為進一步強化對羅馬教廷的管控力度,方濟各還下令梵蒂岡所有部門關閉投資賬戶,将資金歸集至梵蒂岡銀行。這一舉措使得梵蒂岡的資金實現了集中管理,方濟各從缺乏專業金融知識的神職人員手中收回了财政大權,同時也為金融監管機構對該機構資產實施更為嚴格的監管創造了有利條件。
教皇方濟各在梵蒂岡推行改革,旨在應對多起醜聞,其中包括意大利規模最大的銀行—— Banco Ambrosiano 的倒閉事件,而梵蒂岡銀行持有該銀行的股份。該銀行行長羅伯托 · 卡爾維(Roberto Calvi)後來被發現在倫敦黑衣修士橋下上吊自殺,且口袋裡塞滿了磚塊與數千現金。卡爾維被指控盜竊黑手黨數百萬美元,因其與梵蒂岡關系緊密,故而被稱為 " 上帝的銀行家 "。
此外,在保羅六世擔任教皇期間,梵蒂岡财務顧問米切爾 · 辛多納(Michele Sindona)也與有組織犯罪有牽連,還将梵蒂岡卷入了一系列災難性的投資漩渦,其中包括 1974 年他掌控的美國富蘭克林國民銀行(Franklin National Bank)倒閉事件。辛多納 65 歲時因氰化物中毒身亡,當時他正因欺詐罪在獄中服刑(刑期為 25 年)。
盡管教皇方濟各不遺餘力地推行改革,然而天主教會依舊未能完全擺脫醜聞的陰霾。
2022 年,梵蒂岡證實,兩名前梵蒂岡銀行董事因在該機構任職期間存在渎職行為而被定罪。2023 年,一名紅衣主教因挪用公款被判處五年半監禁。 ( 财富中文網 )
作者:Marco Quiroz-Gutierrez
譯者:中慧言 - 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