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欣旺達董事長王威:和龍頭拼價格沒出路,要做出差異化,歡迎閱讀。
文|韓永昌
編輯|李勤
月銷 5 萬台的理想汽車已經在新勢力中斷代式領先,其供應鏈公司也随之崛起,一家低調的電池供應商浮出水面。
據行業信息,欣旺達是理想 L7、L8 部分車型的電池供應商,并藉此進入了更多車企的供應鏈之中。這無異于當年中創新航在廣汽埃安銷量爆發前切入其供應鏈,二線電池廠中似乎又有一家公司将走出 " 泥潭 "。
近日,36 氪獨家專訪了欣旺達董事長王威,試圖還原為什麼欣旺達會成為明星造車公司的 " 二供首選 "。
王明旺與王威兩兄弟在 1997 年共同成立欣旺達,如今,王威擔任公司董事長。
王威非常低調,幾乎不接受媒體采訪,但在與 36 氪的交流中,他非常真誠,正如欣旺達這家公司一樣。
當下,動力電池產能過剩,疊加終端車市的價格戰,電池降本首當其衝,產業鏈各環節叫苦不迭。
在如此内卷的局勢之中,王威總結了欣旺達逆勢而上的原因:有錢是活下去的前提,第二要有特色的產品,第三個則是讓客戶依賴上你的產品。" 不能一上桌就談價格,我們得談這個東西值多少錢。"
王威說:" 差異化是突圍的最好路線,因為跟龍頭公司比,它非常優秀,已經構建起了自己的生态,如果它要跟你拼成本的話,你根本就沒有防守之力。"
欣旺達的差異化能力之一是 " 快充技術 "。2022 年,欣旺達閃充電池 SFC480 上車小鵬 G9 開啟了其快充的量產之路。及至今年,欣旺達閃充電池已經迭代至 3.0 版本,充電峰值倍率可以達到 6C。
其快充技術的積累,可以追溯到欣旺達做第一款 HEV 產品的時期。
2017 年,欣旺達正式發布公告進軍動力電池,王威回憶到:" 當時股票直接跌停板,大家都覺得你瘋了,很多人都已經快收攤了,你才進來做。"
正是這一年,電池巨頭沃特瑪爆發了債務危機,電池行業的投資噤若寒蟬,許多落後產能開始出清,洗牌成為了當年的主題。
基于這樣的環境,欣旺達選擇了技術難度更大,對壽命、快充快放都更嚴格的產品—— HEV 電芯。對 HEV 電芯的研發,為欣旺達後來以快充聞名市場奠定了基礎,在當時也吸引來了第一批客戶,雷諾與日產。
從開發到量產,欣旺達的第一款電芯產品花了 3-4 年的時間,2019 年才量產下線。HEV 電芯也成為了欣旺達在動力電池領網域的基本盤。到現在,"HEV 產品的產能幾乎處于滿產狀态。"
這家低調的電池企業,不僅吸引了海外車企,也在國内掀起了一輪資本風暴。2022 年,欣旺達的動力電池子公司欣旺達動力連續兩輪融資,獲得了約 80 億元人民币的資金。彼時,理想、蔚來、小鵬、上汽、廣汽、東風等多家車企都已入局。
不過,在重制造的動力電池行業,技術帶來的差異感并不明顯。欣旺達擁有快充技術,寧德時代的神行電池與麒麟電池同樣在行業内聞名遐迩,且搭載的車型更多。
如何與行業龍頭競争,是每一家二線電池廠都要面臨的問題。欣旺達采用的是迂回路線,即避其鋒芒,以二供的身份進入車企的供應鏈。至于跟寧德時代以外的動力電池公司競争之時,欣旺達的業務基本盤則成為了底氣所在。
财報顯示,2024 年上半年,欣旺達實現營業收入 239.18 億元,同比增長 7.57%;淨利潤 8.24 億元,同比增長 87.89%。其中,消費類電池業務實現收入約 132 億元,營收占比約 55%。而動力電池業務實現收入約 62 億元,在營收只占比約 26%。
不同于其他電池廠,欣旺達是一家 " 有底氣 " 的電池公司。這也成為了欣旺達的差異化優勢,在競标車企訂單時,這一優勢就格外明顯。
當然,從 1997 年成立至今,欣旺達經歷了電池行業的多輪洗牌,至今仍屹立不倒,其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王明旺與王威兩兄弟的謹慎," 踏踏實實在這個領網域下功夫 "。
2021-2022 年,電池企業瘋狂擴產,彼時除了寧德時代和比亞迪以外,幾乎所有電池廠的銷量都不到 20GWh,但在到 2025 年的規劃中,都已經布局了 300GWh、500GWh 乃至 600GWh 不等的產能。
一直保守的欣旺達在當時也小步快走了一下。王威說:" 當時投產已經非常謹慎,但還是跳了一些坑,有客戶給了承諾,也給了訂單,給了錢,最終還是有部分預測訂單不能實現,我們就損失了,不僅僅是說產線和研發,可能還損失了一個機會。"
但與同行們相比,欣旺達的擴產投入還是相對較低,王威認為,從固定資產的運營維度去看,包括營收、利潤等方面,欣旺達做的不差。
踏實與謹慎讓欣旺達走到了今天,并攫取到了脫穎而出的機會,正如王威所講," 要對電池有敬畏之心。"
以下是 36 氪和欣旺達集團董事長王威的專訪實錄,經編輯:
36 氪:為什麼我們最開始就押注了快充技術?
王威:像在北上廣深這種大型城市來說,實際上停車位置是非常少的,還有很多移動人口,假如沒有房,沒有固定的車位,那充電就是一個很大問題,我們當初是從這個維度出發,想象產品的應用場景應該是怎麼樣的?市場應該是怎麼樣的?再結合用戶來思考,所以快充将來一定是有市場的,不然充電耗費幾個小時,那你停車位也不夠。
36 氪:快充樁和電池的充電速度是不匹配的,快充樁的建設也涉及到電網改造的問題,您覺得多大倍率是一個兼顧基礎設施和充電速度的平衡點?
王威:我覺得短期内還是以 4C 為主,長期很難講。現在各大電力公司已經參與到這個賽道中來,都在做充電樁、儲能充電站。實際上從充電功率來看,已經不需要太多依賴電網了,可以用儲能的方案替代,講白了就像一個蓄水池一樣,你先把池子放滿,再把那個口加大,它出水就快了,用這個原理來解決。
36 氪:除了快充以外,行業裡邊現在最大的話題就是價格戰,電池還有繼續降本的空間嗎?
王威:規模制造是一方面,從經營的效率、設備的有效利用率這些指标來看,各家還是有點差距的。但從整條產業鏈的成本上來看,現在除了礦以外,其他環節如果沒有技術創新的話,降本已經到極限了。當然產能利用率上來,還有一些降本的空間。
锂礦還是有一些想象空間,比如锂輝石跟鹽湖的開發成本是不一樣的,将來鹽湖提锂的量更多,還是有很大的成本下降空間,現在礦產的有些環節利潤率已經超過 100% 了,未來任何一個環節都不可能有這麼高的利潤。還有就是将來的回收利用,現在回收的效率這麼高,真正規模化了,也是原材料的重要來源。
36 氪:卷成本一定會卷到質量,這是一種惡性循環,應該如何應對?
王威:我覺得這種情況不會持續太久,像今年下半年以後可以看得到很多企業都回歸到講質量跟創新。一個企業如果沒有利潤來源,怎麼能生存呢?今天的市場又不像前幾年對新能源熱度那麼高了,如果自己沒有造血的能力,或者又融不到錢,那怎麼降成本?所以降本只是一個階段性的問題,今天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回歸企業本質。
對于我們自己來講,要從市場突圍出去,一定要有自己可以定義的、差異化的產品。我們在市場競争的時候也會跟客戶提到,你不能時時拿着兩家價格去比較,應該更看重你需要哪些質量指标。差異化是突圍的最好路線,因為跟行業龍頭比,它本身已經構建起了自己的生态,如果它要跟你拼成本的話,你根本就沒有防守之力。
36 氪:我們裝機了很多明星車型,他們看中的是欣旺達哪些差異化能力?
王威:快充的技術指标是一個因素,第二我覺得任何一家企業如果說達到超過一年 10 萬輛車的規劃,那都有必要去增加供應商。尤其是電池跟其他產品不一樣,一旦有一個環節出問題,可能你所有的產線都要停下來。車規級的電池產品,從開發到產品周期的驗證,要經過很多輪的考驗,測試周期相當長,一旦電池供應量跟不上,那是很難受的,所以說增加電池供應商是非常有必要的。欣旺達有信心服務好,成為這些企業最值得信賴的電池供應商。
哪怕是手機已經成熟那麼多年的產業,已經成為快消品,一年當中要迭代那麼多款了,依然會保持兩到三家的電池供應商,才能去平衡一些風險。
36 氪:欣旺達動力前兩輪融資都非常火爆,蔚小理都有入局,第一家是誰先來投的?
王威:基本差不多,可能因為那個時期電池供不應求,擔心買不到電池,或者買不到好電池。既有供應商當時的量不能滿足車企的需求,所以大家也有顧慮。
尤其是當時電池的投資也很大,造 1GWh 的電池,比造搭載 1GWh 電池的車的固定資產投入還要大。所以說從這個維度來看,大家還是願意支持有能力做好電池的企業。
36 氪:可以講講欣旺達做動力電池的經驗心得嗎?您覺得現在二線電池廠,怎樣才能真正跑出來?
王威:欣旺達做動力電池也是國内最早的一批,只是經歷了不同時期而已。像早期我們是以 pack 為主,那時候還可以買到韓國、日本的電芯回來做加工,那個時期市場對這些品牌還是比較認同的。到後來國家的政策有變化,白名單出來了,買海外電芯就沒有競争力了,對我們做系統的來講是一種衝擊,業務就有一點停滞。
當時國内有非常多的電池廠冒出來,連搞房地產的都進來了,最瘋狂的時期做電池的企業超過了 100 家。大家認為只要做出來電池就有人買,各種商用車物流車都可以買,再加上政策的因素,那個時候都追求數量,很多小企業不像我們一樣,一開始就很重視品質的構建、技術的構建。
那個時候欣旺達還是非常清醒的,我們一直也在學習,我們從 2014 年就開始摸索電芯研發,但我們投入第一顆電芯生產的時候,已經到 2018 年初了,那個時候政策已經砍掉了一半,再過一年就基本沒有政策了。欣旺達今天能做出來,我覺得核心原因在于對電池有敬畏之心。
至于跑出來,有錢是活下去的前提,有能力活下去才能跑出去,這是第一條。第二個是要構建自己產品的特色。第三個是讓客戶依賴上你的產品。不能一上桌就談價格,我們得談這個東西值多少錢,我覺得這三點是最重要的。
36 氪:欣旺達的第一個車企客戶是哪家?
王威:我們一開始就跟國際化車企合作,最早是雷諾和日產,當時我們合作的首款產品是 HEV。那時候市場競争也很激烈,特别是乘用車,2017 年公司發公告說要做動力電池,當時股票直接跌停,大家都覺得你瘋了,那時候很多人都已經快收攤了,你才進來做。
但當時來看,優質產能還是非常稀少的,只是很多投資者不懂,他只看大環境如何。當時就像投資者分析我們一樣,我們也分析市場,既然競争已經那麼激烈了,我們應該從哪個維度去切入,怎麼樣才能吸引客戶來用我的產品?我們就幹了一個挑戰非常大的產品—— HEV 電芯,這也為後面我們做快充積累了技術經驗。
HEV 產品對壽命、快充快放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我們當時做這個產品,海外客戶也派很多專家幫我們共創,大家一起投入資源去做。
36 氪:第一款電芯研發用了多長時間?
王威:從開發到量產,花了 3-4 年的時間。大概 2015、2016 年就開始研發,到了 2019 年量產下線。
36 氪:寧德時代啃下了 800 多頁德文檔案,才拿下寶馬,當時我們做雷諾和日產也是這樣嗎?
王威:一樣的,首先你要得對人家的產品解讀,要看他們對法律法規的要求,對產品技術的要求,還有對品質的要求。跟高端客戶合作,他的要求一定是非常高的,當然對我們的幫助也是非常大的。有了更高的要求才能有對應的資源投入,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成長是很快的。
36 氪:海外市場的 HEV 產品銷量還是很不錯的,我們對 HEV 的電池產線未來有什麼規劃嗎?
王威:我們的 HEV 產品在國内的出貨量很大,產品很成熟,競争力也足夠,現在基本全球的客戶都已經在找我們合作,海外個别出貨量比較大的客戶已經在跟我們開始項目共創了。随着歐美這兩年純電車的步伐有所放緩,我們 HEV 產品的增長是非常快的,現在基本接近滿產狀态。
至于擴產,我們得看客戶的需求,因為現在我們對每一筆投資都是非常謹慎的。現在我們產線的效率和良率都在提高,短期内能滿足客戶的需求。如果說客戶還能給到更大的訂單,我們也願意去投入。
36 氪:我們在海外市場的規劃是怎樣的?
王威:我們已經在海外有很多布局了,像消費電子產品,2017 年我們就在印度布局了,現在印度一年也有三四十個億的營收,還有 3000 多名員工。越南是去年年底才開始投產的,今年估計也會發展的不錯。
動力電池類的基地,像匈牙利、摩洛哥,我們也都在做。摩洛哥我們已經投產了,主要是 BMS,已經給一些海外的客戶鎖定了訂單。我們都是在有了客戶的訂單之後再規劃本土化的基地建設,将來要解決他們在本地化的零部件占比的需要,我們才去做的。
36 氪:歐洲車企會是不是要求 2027 年之後一定要用本土的電芯產能?
王威:這個想法很好,但是能不能徹底落地,我覺得還有一個過程,2027 年未必能全部做到他們想要的結果。尤其是最近歐洲的電動化步伐放緩以後,再加上本身建設進度很慢,兩重因素後,大家對投資的預期降低,也不敢投那麼大的產能。
36 氪:返回國内市場,兩年前電池行業瘋狂擴產的時候,欣旺達還是很冷靜,當時為什麼沒衝動一下多建幾條產線?
王威:這個應該是我們兩兄弟這麼多年做企業的習慣吧,我們這麼多年一直很謹慎。以前媒體都在解讀 Robin 講過的一句話,就是 " 沒有錢的承諾是不認真的 ",也就是說不給錢的訂單就是不确定的,我很認可這句話。電池廠做 1GWh 的資產投入,比車企做相應量的車的投入還要高,萬一車企的量達不到,風險是很大的。當時在那個時期,我們個别客戶也是給了錢共建產線,但是大多數的客戶還是口頭承諾。
包括到現在,我們有產能利用率不足的問題,都是基于當初客戶給的規劃很大,到後來各種因素的變化,車企沒那麼大的量了,你的產線就會空在那裡。
所以我們投產非常謹慎,如果不給錢,只有合同,我們也會思考,萬一客戶有變化了怎麼辦。但雖然謹慎,還是跳了一些坑。當時有客戶給了承諾,也給了訂單,也給了錢,最終也有部分不能實現,我們就損失了,損失不僅僅是產線和研發,可能你還損失了機會。
36 氪:所以說當時欣旺達已經是非常謹慎了,但還是稍微跳了一點點坑
王威:是的,但是還好,你可以對比一下很多公司的固定資產投入,我們的投入還是相對比較低的,從固定資產的運營維度去看,包括營收、利潤方面,除了行業龍頭做得非常好以外,我覺得我們算不差的。
36 氪:3C 的業務還是基本盤,貢獻的利潤更多一些?
王威:可以這麼理解,這個行業我們在全球很多客戶都有合作,不管是手機類的,還是筆記型電腦,還是消費類的,家庭領網域的產品,我們的滲透都是很深的。我們基本盤還是非常有保障的,在這方面我們非常有底氣。
36 氪:1997 年到現在,中間有很多風口,您就沒有想過轉型去其他風口嗎?
王威:你說我不想那是假的,絕對想過,但我沒行動,因為我不敢行動,我還是踏踏實實在這個行業裡面幹。中途也參股過其他行業,比如說服裝、餐飲業,但這些都是當投資來做的,有些甚至是最大的股東,讓一些職業的兄弟去做,但最終都沒做好,還是要回歸到我們兄弟這麼多年,一直都堅定的這個行業,踏踏實實在這個領網域當中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