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紫天科技,兇多吉少,歡迎閱讀。
以 " 擺爛 " 的姿态,消極應對監管部門的調查,奇葩的紫天科技,終于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2 月 14 日晚間,紫天科技披露公告,公司以及董事長兼代理董秘宋慶、總經理李琳以及财務總監 LIXIANG ( 李想 ) 等,均被福建證監局責令改正并罰款,宋慶等人還将被采取十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随着監管部門的調查深入,紫天科技還将存在較大的退市風險。
擺爛被罰
2024 年 4 月 1 日,福建證監局對紫天科技(300280.SZ)啟動現場檢查,公司公開披露的位于福州的注冊地址和辦公地址,居然均無人辦公。
經過溝通,監管人員于 5 月 13 日,前往紫天科技孫公司麥粒網絡的辦公地點開展現場檢查工作。
現場,執法人員出具了一系列執法文書,并要求紫天科技于 2024 年 5 月 17 日前,報送與被檢查事項有關的 2021 年至 2023 年财務報告、财務明細賬、相關會計憑證和原始憑證等檔案資料。紫天科技原董事長兼麥粒網絡董事,負責公司日常管理工作的姚小欣,籤收了執法文書。
但在規定期限内,紫天科技未按要求報送資料并配合檢查。福建證監局又先後向公司出具相關監管檢查通知書,并下發了《監管關注函》,要求公司于 2024 年 8 月 21 日前報送前述檔案資料,要求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财務總監及實際控制人攜帶指定報送檔案資料于 2024 年 8 月 1 日至披露的辦公場所配合檢查,要求前述人員及原董事長姚小欣于 2024 年 8 月 22 日至福建證監局辦公場所配合檢查,但紫天科技及宋慶等 4 人均未配合。
期間,紫天科技還因涉嫌隐匿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财務會計報告,被福州市公安局立案調查。警方辦案人員多次通過電話、短信等方式聯系宋慶、李琳、LIXIANG(李想)等人,均未獲回應。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紫天科技及及宋慶等 4 人,無正當理由不按要求報送檔案資料,已構成拒絕、阻礙執法行為,嚴重影響監管部門對其有關檢查工作正常進行,情節嚴重。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福建證監局拟決定,責令紫天科技改正,并罰款 100 萬元;
要求宋慶等 4 人改正,分别處于 80 萬元罰款。鑑于以上人員違法行為惡劣,情節較為嚴重,均拟采取十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财務疑雲
紫天科技高級管理人員的 " 擺爛 " 行為,已得到了應有的處罰。目前,更受投資者關注的,是公司疑雲重重的财務問題。
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經營形勢還是增勢喜人。三季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22.90 億元、歸母淨利潤 2.06 億元,分别同比增長 128.11% 和 122.70%。
未曾想,年報披露時,業績突然大變臉,公司全年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分别為 21.88 億元和 -12.10 億元。出現了重大業績變動,紫天科技居然沒有根據相關法規進行業績預告。
年報披露後,交易所第一時間下發問詢函,提出數十個問題,要求公司和年審機構亞泰國際做出說明。
之後,公司以年報問詢函涉及的相關核查工作繁重為由,十多次延期,直到今天仍未就相關問題作出回復和說明。
目前,監管部門已查實,紫天科技存在一系列财務造假行為。
2022 年年報中,公司披露預付賬款 8.97 億元,其中,子公司緣笙科技賬面确認了對海峽星雲的 8.12 億元預付款。而事實上,截至 2022 年末,海峽星雲未收到公司的任何預付款項。
2023 年年報中,公司又将這 8.12 億元預付款轉列為存貨,但無任何憑據證明存貨真實存在。
2022 年,公司确認短信發送業務收入,經查,部分業務沒有商業實質,相關業務存在資金閉環、業務閉環以及在子公司之間進行重復購銷的情況,導致公司 2022 年年報虛增營業收入。
公司 2022 年至 2023 年開展互聯網廣告業務,經查,開展業務過程中公司實質為代理人身份,相關業務收入應當用淨額法确認收入,但公司以總額法核算,導致 2022 年年報與 2023 年年報虛增營業收入。
公司 2023 年半年報确認 " 雲計算服務 " 業務收入,經查,相關項目在 2023 年 6 月 30 日之前均未開工或驗收,但公司即已确認收入,導致 2023 年半年報虛增營業收入。
紫天科技是否還存在其他财務造假行為?還需等待監管部門的進一步調查。
存退市風險
2011 年,南通鍛壓(紫天科技前稱)登陸創業板,當時的主營業務為鍛壓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上市後,公司業績持續下滑,毫無成長性可言。2016 年,原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郭慶,将所持上市公 3350 萬股,以 25.00 元 / 股,合計 8.38 億元,轉讓給安常投資,實際控制人變為姚海燕、鄭岚這兩位已退休女士。
安常投資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資本運作優勢,斥巨資相繼實施一系列并構,将公司的主營業務變為廣告傳媒,變身為 " 紫天科技 "。
随着收購業務的并表,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立馬大幅改善,連續多年業績迅猛增長。2019 年 -2022 年,公司累計實現歸母淨利潤 9.55 億元。
然而,這些業績均只體現在賬面上,期間,存在巨額應收賬款。2022 年末,公司應收賬款高達 21.94 億元,比該年度的營業收入還高出 4.48 億元,且存在嚴重逾期情況。
到 2023 年末,公司應收賬款仍高達 18.94 億元,其中 2-3 年賬齡的為 11.19 億元。
雷就這麼爆了!2023 年,公司新增計提壞賬準備 6.10 億元,加之巨額商譽減值,全年巨虧 12.10 億元。
2024 年,紫天科技經營狀況進一步惡化,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和歸母淨利潤分别同比下滑 48.45% 和 95.88%,全年業績預計也不會太好看。
目前,公司和現任高管已受到行政處罰,并已初步查實公司存在财務造假行為。随着監管部門調查的深入,紫天科技能否保住上市地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