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微信要在搜索框裡復制出一個“知乎”?,歡迎閱讀。
文 | 唐辰同學
微信要自己復刻出一個 " 知乎 "?
如果把微信 " 問一問 " 作如此簡單的對标,張小龍肯定不會答應。這個由微信 " 搜一搜 " 團隊,在 2023 年微信公開課 PRO 上宣布推出的新功能板塊,在經歷一年多的灰度内測、開放使用之後,已經逐漸成熟。
目前微信 " 問一問 " 已經全面開放,每個人都可以直接通過 " 搜一搜 " 頁面開通。 作為較早一批關注并使用 " 問一問 " 的用戶,個人以「唐辰同學」為賬号 ID,參與回答 79 個問題,回答累計曝光 20 萬,以及收獲部分粉絲以及創作抽成。
在使用過程中也發現,這款微信在搜索框下衍生出的内容產品,也不只是復刻 " 知乎 " 那麼簡單。
微信復刻知乎?不是這麼簡單
毫不客氣的說,對于 " 復制 "、" 復刻 " 之類的字眼,騰訊是有歷史刺痛感的。問一問從上線之初,也被業界稱之為微信版的 " 知乎 ",是微信在問答產品上再抄襲友商。
僅從產品形态上看,問一問确實是一個問答平台,和知乎的問答模式類似,平台鼓勵用戶提問、創作者參與回答。用戶可以在首頁看到平台推薦的優質、有趣的問答内容,并在浏覽過程中參與評論、轉發、點贊等形式的互動;創作者可以在 " 問一問 " 中浏覽用戶提出的問題,并選擇或者受邀回答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并且優質答案将在其他用戶搜索相關話題時進行優先呈現。
微信官方也曾表示," 問一問 " 主要針對微信内的常見問題,聚合呈現平台上的優質答案,并且還會通過定向邀請部分,比如教育、旅遊、美食和科普等垂直行業的優質内容創作者參與問答。
需要指出的是,和知乎類似,參與問答的用戶或者創作者并沒有明确的界定:用戶可以是一名創作者,創作者也可以是問一問的用戶。
比如,《黑神話:悟空》爆火時,個人作為問答創作者,作為用戶提問《預售超 4 億,除了關注它賣多少錢更要看什麼?》,同時也作為創作者,在提問下面分享了自己的看法。這條内容被平台推薦,作為優質問答内容,在微信平台内搜索、問答以及相關搜索關鍵詞下展示,短時間内獲得超 7.2 萬的閱讀和超百條互動。
從這個角度看,若想快速對問一問有個印象,簡單将其對标成 " 知乎 ",也是捷徑。但将其放在微信生态内來定位,問一問并不是另外一個版本的 " 知乎 "。
這是因為," 問一問 " 是微信對搜索内容的重要填充。微信已經是一款超過 13 億用戶的國民級超級 App,其内部已經 " 生長 " 出不同的内容載體,比如公眾号、小程式、朋友圈、視頻号、看一看、聽一聽等。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微信生态内的内容池多處于割裂、分離的狀态,用戶很難通過某個途徑或者通道去獲取相關信息。搜索自然成為打開微信内容庫的鑰匙,通過人找信息,與推薦形成互補,進行有效的信息分發。
對于搜一搜的定位,微信團隊曾表示,微信并非在做一個純粹獨立的搜索引擎,而是作為微信生态的一環,讓更好和更合适的内容、服務,跟用戶之間產生更精準的連接。其呈現的搜索結果,是以微信生态的内容為基礎,主要包括信息、服務、品牌三種類型。
顯然,問一問也是服務于這個目标。換句話說,問一問是專為微信用戶打造,一方面既可以提高用戶的活躍度,增加用戶使用停留時長;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豐富微信生态下的搜索内容,推動形成一個更有活力的微信内容生态,尤其是熱點讨論和實用内容的搜索内容供給。
以中秋節、國慶長假出行為例,問一問在着力引導用戶分享博物館、高鐵、飛機等出行需求指南,用戶搜索去哪裡玩,能直接給實用回答引導。最大程度的滿足用戶服務性、實用性搜索需求,使用體驗也很不錯。
就個人而言,經常往返北京首都機場 T3 航站樓,復雜的網約車轉乘路線,讓很多人頭疼。在經歷過幾次 " 慘痛教訓 " 後,唐辰總結出其最快搭乘路徑,分享出來,目前已經幫助超 50 人解決了問題。
與知乎相比,問一問即封閉又開放。 封閉的意義在于它依托搜一搜,在微信生态内,為用戶提供一個小紅書式的社交、互動空間,用戶可以在平台上提出問題、分享經驗和知識,并能與其他用戶進行交流和互動,獲得其他用戶的回答和點贊。開放的意義也在于此,問一問支持 " 公眾号 "、" 視頻号 " 身份登錄,可以有效連通微信生态内不同區網域的插件,打通私網域、公網域流量,增強互動,形成差異化優勢。
對于微信而言," 問答 " 是一個很古老的產品概念,而且騰訊旗下還有其他問答類產品,比如騰訊新聞的 " 熱問 ",微信重新再復制出一款 " 知乎 ",沒太大必要。
但将這個產品形式置于微信生态下的 " 搜索内容 " 來看,和百科、搜索發現等内容展現形式一起,服務于用戶的搜索需求,其整體意義就遠大于對标或者復制某個垂類產品了。
創作者的新流量機會,但也有很多課要補
目前,問一問支持在回答時插入圖片、視頻和音頻内容,并鼓勵發布垂直于某個領網域的專業創作、富有原創性的個人觀點和見解,這樣的内容可以在多場景中獲得更好的展示,被更多人看到。
某種意義上說,這種鼓勵高質内容、排名推薦,并集齊 " 文字 + 圖文 + 音視頻 " 的問答生态,對受困于算法推薦和私網域流量效率變低的内容創作者來說,又是一種新的流量分發方式,也是新的流量變現機會。
要知道,問一問和搜索功能在同一個頁面,這意味着問一問的曝光量非常高,為創作者提供了巨大的潛在流量來源,用戶在查看答案的同時如果認可答案即可一鍵關注回答者的公眾号或視頻号。
比如,除了上述《黑神話:悟空》一例,華為三折疊屏手機發布時,唐辰所寫《華為三折疊屏手機的意義》一文在鳳凰網科技首發,并得到 36 氪、钛媒體、澎湃新聞等平台轉載,在微信搜索進行内容搜索時,問一問的問答内容也被合輯展示,這對個人的内容曝光又多了一個渠道。
在 2023 年微信公開課 PRO 上,搜一搜業務負責人披露了一組數據,2022 年,微信搜一搜的月活用戶已達 8 億,搜索量同比增長 54%。通過 " 搜一搜 " 帶動的公眾号新增粉絲貢獻占比達到 27%,文章分發量較去年增長 43%;視頻号新增粉絲量較去年增長 120%,視頻分發量較去年增長 895%。
大河滿時小河溢。換句話說,問一問是對微信搜索内容的補充,搜一搜的流量分發也自然能輻射到問一問的問答内容。
與此同時,2024 年,微信對 " 問一問 " 進行了重大改版,并開始内測創作者抽成計劃。這既表明官方對其作為流量入口的重視,更重要的信号在于:當一款產品有了商業化策略支持時,就意味着其自身将產生 " 造血 " 能力,将進一步刺激創作者的自主活躍度。
只不過,雖然從微信的内容生态來說,問一問可以稱作是一款戰略級的產品功能,随之能帶來更多積極變化。但其面臨的挑戰和困局依然不小,還有很多課要補。
一方面,知乎在問答領網域深耕十多年,其產品使用習慣和社區氛圍,對問一問的用戶產生不小的影響。 這也是問一問推出一年多來,沒有快速成為大眾爆款產品的重要原因。它表現出的差異性,還不足以颠覆多數人對 " 問答 " 概念的固有認知。
另外一方面,問一問在内容豐富度還有用戶體驗上都較為粗糙。 比如不少人還不知道它的入口在哪,微信搜索呈現的結果,已經對問一問的内容進行了展示。
再比如,其提問或者發布的門檻不低,需要用戶注冊有公眾号或者視頻号,這對于普通微信用戶來說,短期内很難跳過去,很有可能會影響用戶和創作者的體驗和參與度。這也決定,問一問很難快速成為一款平民級的問答產品。
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細節是,問一問的内容質量還有大幅提升的空間。就當前的部分回答内容來看,或受限于 500 字的篇幅限制,也可能是問一問不想做成另外一個版本的 " 知乎 ",其短内容的表達,更像早期的微博或者朋友圈,深度讨論和高質量信息無法得到充分展現。
這對搜一搜來說,并不見得是好事。 類比另外一個活化石級的問答產品:百度知道。其内容質量也是參差不齊,最後也成為百度搜索結果泥沙俱下的一個重要誘因。
從最新動作來看,問一問還會得到微信的進一步強化。 其中之一是不斷通過運營手段,和用戶探索出了許多有趣玩法。比如近期公眾号後台問答組件全面開放後,成為不少内容創作者挖掘真實用戶故事的有用工具,在多個場景裡進行内容與問答組件的結合,開發出多種多樣的使用方式。
從這些動作來看,問一問對于微信的意義,就不只是在搜索框裡復制出一個 " 知乎 " 了。如果再結合大模型的語境," 問一問 " 也是另外一種形式的語料庫,也可能演繹出新的商業變現形式。當然,這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我是唐辰同學,關注互聯網科技及商業故事。原創内容,未經許可,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