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我每天喝3.78升水,堅持了30天,結果就變成了這樣……,歡迎閱讀。
4 周内發生了 4 件事
神譯局是 36 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網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4 周就能養成一個習慣。作者用親身經歷說明這個小改變不難,但是影響深遠。不過要注意,作者推薦的飲水量因人而異,綜合各方說法,每天 8 杯水左右就可以了。不要強行上量,切記切記。文章來自編譯。
水是生命的意義。
大家常說,保持水分是照顧好健康最簡單的辦法,但我們是不是真正給予了應有的重視呢?
去年,我開始了一項為期 30 天的挑戰,每天喝 3.78 升(1 加侖)水,看看這會對我的身體和大腦產生什麼影響。
以下就是我在這次實驗的詳細經歷。
為什麼是 3.78 升水?
根據美國國家科學院、工程院和醫學研究院的建議,每天的飲水量:
男性為 15.5 杯(3.7 升)。
女性為 11.5 杯(2.7 升)。
盡管給出了具體指導建議,但大多數人每天的飲水量都很難接近這個數。
對我來說,這項挑戰不僅僅跟補充水分有關——更重要的是建立一個有助于改善我身心健康的習慣。
準備
為了激勵自己,我買了一個不一樣的水瓶,正好一加侖的容量。
上面印有刻度和勵志名言,比方說:
" 繼續努力 "
和
" 快到了。"
這些提示會時不時警醒我。
第一周:困難的開始
第一周就像坐過山車一樣。
喝這麼多水比我想象的要難。
身體影響:我感覺自己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廁所裡,半夜被尿意弄醒尤其困難。
心理感受:我不斷提醒自己,排尿增多是腎髒正在被衝洗和淨化的标志。
補水目标:剛開始那幾天我勉強智能喝下 3 升水,但到第 7 天終于能喝完 1 加侖水了。所以,喝水也不是易事。
第二周:積聚動力
到了第二周,我的身體開始适應。
一致性提高:本周我有四次成功達到喝 3.78 升的目标。
變化:我的皮膚感覺變得更加水潤了,而且食欲也下降了,可能是因為水讓我有飽腹感。
第三周:水分補充
第三周是轉捩點。
習慣養成:喝一加侖水已成為我的第二天性。我不需要經常提醒自己。
精力充沛:一整天精力都感覺比較充沛。
心情愉悅:我感覺自己一整天都很愉快,這可能是因為水分充足有助于提高認知功能和情緒。
第四周:新習慣的形成
到了最後一周,我不僅達到了我的補水目标,而且我還很享受過程。
工作效率:把水瓶放在桌子上鼓勵我時刻記得喝水,甚至去開會的時候都不會忘掉。
身體改善:皮膚變得更加水潤,整個人感覺更加清爽。
這 30 天内,我有 18 天達到了每天 3.78 升的目标,其餘時間平均也喝了 3 升左右。雖不完美,但進步很大!
每天喝 3.78 升水的主要好處
保持水分幫助我避免午後犯困,感覺就像是天然的咖啡因替代品。
鍛煉時,我感覺不那麼疲勞或有脫水感,鍛煉變得更加高效。
挑戰結束時,我注意到我的皮膚爆痘現象減少了,膚色也變好了。
定期喝水還改善了我的消化,減少了腹脹。
挑戰與調整
上廁所的頻率:這是最難的部分。但随着身體适應,這種情況逐漸減輕。
設定鬧鍾和配置專用水杯幫助我保持一致性。
通過睡前兩小時停止喝水,我減少了半夜上廁所的頻率。
經驗與教訓
補水有過程:不需要一下子增加到 3.78 升。逐漸增加飲水量效果更好。
水質問題:我開始喝過濾水,避免潛在污染。
傾聽身體的聲音:雖然水分補充很重要,但過量飲水也會有害。我學會了找到自己的平衡點。
值得推薦嗎?
肯定的!
這個挑戰讓我意識到補水對于整體健康有多重要。
雖然你不必具體追求 3.78 升這個數字,但留意自己每天的飲水量會帶來巨大變化。
補水挑戰的小貼士
買一個勵志水杯:選個帶有刻度和時間标記的水杯。
設定一個小目标:從每天多喝一杯開始,逐漸增加。
早點補充水分: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喝水,這樣可以讓你精力充沛。
跟蹤進度:用補水 app 或寫日記來監督自己。
結論
補水不只是為了解渴,還是支撐身體每個系統的關鍵。
這次 30 天挑戰讓我意識到,持續的小改變可以帶來大不一樣的結果。如果你想用一種簡單、低成本的方式改進健康,先從喝水開始吧。
這也許是你今年做出的最簡單,但影響最大的改變。
附注:DeepSeek 關于的建議
根據現有科學研究及國内權威指南,每天飲用 3.78 升水(約 3780 毫升)缺乏普遍适用的科學依據,可能超過大多數人的實際需求。以下是具體分析及國内推薦飲水量的相關建議:
一、每日 3.78 升水的科學依據評估
水周轉量與飲水需求的區别
根據《科學》雜志的大規模研究,人體每日水周轉量(即水分總交換量)受年齡、性别、體重、活動水平、環境等因素影響,差異顯著。例如:
20-35 歲男性平均水周轉量為 4.2 升,但實際需通過飲水補充的僅約 1.5-1.8 升(其餘來自食物和代謝)357。
女性因非脂肪成分較低,飲水量通常更少(如 1.3-1.4 升)。
結論:3.78 升接近部分人群的水周轉量,但實際飲水需求遠低于此值,且該數值未考慮個體差異。
過量飲水的潛在風險
過量飲水可能導致 " 水中毒 "(低鈉血症),尤其是心髒、腎髒功能受損者。普通人若長期超量飲水,可能增加代謝負擔,但短期内劇烈運動或高溫環境下需酌情調整。
二、國内推薦的每日飲水量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
2022 年版推薦成年男性每日飲水 1700 毫升,女性 1500 毫升(基于溫和氣候、低活動水平)。
2024 年版進一步明确,成年人每日總水分攝入(含食物)建議在 2000 毫升以上,但直接飲水量需根據飲食調整。
換算說明:以一杯水 200-250 毫升計,每日 7-8 杯水(約 1.5-2 升)可覆蓋多數人的需求。
特殊情況的調整建議
增加飲水:高溫、高溼、高海拔環境,或劇烈運動時需額外補水。
減少飲水:心髒功能受損、腎功能不全、嚴重胃潰瘍患者需遵醫囑控制飲水量。
三、飲水量的科學判斷方法
個體化公式參考
基于《科學》研究的預測公式,可結合體重、活動水平、環境溫溼度等計算個性化需求。例如:
一名 70 公斤、活動量一般的男性,每日飲水量約 2.7 升(含食物水分)。
實際直接飲水量通常占水周轉量的 50% 左右。
觀察尿液顏色
尿液呈透明或淡黃色表明飲水充足;深黃色則需補水。
四、總結
3.78 升飲水:僅适用于極少數高活動量或特殊環境人群,普通人群無必要且可能有害。
國内推薦量:成年男性每日約 1.7 升,女性約 1.5 升(直接飲水),并結合飲食補充。
建議根據個人體質、活動強度及環境靈活調整,避免盲目遵循固定數值。
譯者:bo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