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親子經驗:今年竟然是“最難入學年”?這屆老母親也太難了吧,歡迎閱讀。
01
從今年 5 月開始,我所在的很多家長群都在聊 " 孩子入學難 " 這個話題,天天都聽人在哀嚎" 不是說生育率下降了嗎,咋上個學還這麼惱火 !"
沒辦法,2016、2017 年出生的娃,剛好趕上了二胎全面開放,踩上了最後一輪的生育高峰期,我家 biu 也是其中之一。
這些年的我可是接連遭遇了——
生娃難——想要去大三甲建檔,找黃牛都好難,後來幹脆退而求其次去了上班附近的婦幼保健院。早就提前找人 " 打點 " 了,可是最後生娃的時候,還是住了一晚上過道。
▲ 當年的新聞
入園難——為了 " 搶到 " 合适的幼兒園名額,我當年是列了個表格挨個跑,最喜歡的一家老牌民辦,離家近口碑好,去晚了一步招滿了,還好有備選的。
入學難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今年不是還号稱 " 最難入學年 " 麼," 爆倉 " 倆字我聽到麻木了。
▲ 圖源:網絡
去年 YQ 特别嚴重的時候,我家這片區因為學位緊張,緊急增加了關于房產和戶口的一系列要求,我趕緊去補辦相關手續,結果遇到幾次因為工作人員的操作問題,信息登記錯誤,我害怕影響娃入學,一時間差點沒氣哭在房管局門口。
還好還好,有驚無險,我娃還是順利被錄到了離家不遠,口碑還可以的公立小學。
但事情就這麼完了嗎?
還沒完,這一代的孩子,注定要一直伴随這種高峰了,以後還會趕上中考難、高考難,以及很有可能的就業難。
而且極有可能短時間内 " 後無來者 ",因為 18 年以後生育率就一路下滑了……
說實話,遇見過很多家長都很焦慮,甚至還有家長自責把孩子生在了高峰年,讓孩子多了很多競争壓力。
可每一代人都有屬于一代人的挑戰,現實就是如此。咱們做家長的,與其焦慮,不如早點接受現實。
可能光聽這句話,有一點輕飄飄的 " 站着說話不腰疼 ",但作為一個人生每一步踩在 " 生育高峰 " 上的人,感覺這個話題,再也沒有比我們這一代人更有發言權了。
02
先問一個小小的問題哈,大家知道從建國到現在的幾次生育高峰,都是什麼時候嗎?
第一波今天不談,但是後面的幾波,我可都是清清楚楚的。
第二波生育高峰大概是 1963 年以後,剛好是我父母出生的那一代。
第三波生育最高峰在約 90 年代末,也就是 85 後這一批人,對,剛好就是我。
▲ 圖源:國家統計局
人生大概已經過了半,每一天都是和 " 生育高峰 " 一同度過的,而且我還在出了名的人口大省、歷年高考 " 地獄模式 " 的四川……
這還沒完哦,我查過數據,原來我高考那一年,趕上了生育高峰,卻沒趕上新一輪擴招,所以往前數 5 年,往後數 10 年,高考錄取率都是最低的……
有時候也自嘲,我運氣可真 " 好 " 啊!各種 buff 疊滿。
卷嗎?那肯定是從小卷到大的。
小學的時候,不但要做需要放學前交的課堂作業,還有回家做的家庭作業,哦對了,小升初是要考的,每科 95 分以下,就不要想上重點初中了。
初中呢,初一就開始上晚自習了,初三已經開始 " 月考 " 了(每月一次模拟考試,能知道排名的那種,高三也有),還要考體育,還要每周三次體能訓練,還要每周末去課外補習。
高中就基本和周末說再見了,只有周日下午放半天。早上 7 點早讀,晚上 7 點看新聞(要做筆記的那種),晚自習幾乎天天有小測,晚上 10 點才放學,到家吃完當天第 4 頓飯,還要看一會兒書才睡得着……
我讀的還算是重點高中,但只是二梯隊的,掐不到什麼尖的那種,那怎麼辦呢,全校都拼呗……
曾幾何時,我還以為大家都是這麼過來的。
工作以後,身邊的人聊起現在的孩子多麼卷多麼辛苦,我聽了一度欲言又止。
但是最近中考錄取結果已經塵埃落定了,有些家長私下在瘋狂的傳各種名校高中作息時間表,也不知道真假。
反正最後就要感慨一句:現在的孩子真的太苦了,好的學校實在太卷了 ~
我真的忍不住了:我們當年不是都這麼過來的嗎?!
然後才發現,emmmm 原來很多人确實不是這樣過來的,他們的初中沒有晚自習,高中的晚自習也真的是晚 " 自習 "。
該說羨慕,還是羨慕呢。
▲ 圖源:網絡
好了說回娃,2016-2017 全面開放二胎,最後這一波生育高峰,嗯被我娃趕上了。
但是可能自己就被卷過了淡定了,作為老母親,我只想對命運翻個白眼,然後喊一句,大不了再來卷一遭呗,誰怕誰啊!
03
和大家聊這些,并不是說 " 卷 " 就是對的,如果可以選,我們誰都不希望娃辛苦。
可我打心眼裡認為,大環境是很難改變的,唯有适應它,但更影響孩子心态的,是家庭的 " 微環境 "。
孩子受家長心态影響很大,家長自己首先得接受了這件事,孩子才可能用積極努力的心态去應對現實的挑戰。
人多,也不一定全是壞處
前幾天看到一個說法,這屆孩子升學競争壓力雖然大,但是社會負擔也相對要小一些,人口高峰期社會養老壓力不會那麼的大。
我不是專家,這個說法對不對,有待驗證。
但有一點我覺得是更可信的,人口多的時候,社會會更有活力,發生重大變化的幾率也會更大。我們前幾代踩在剩餘高峰期的人,其實都或多或少的參與到了,推動社會的重大變革的浪潮中。
比起孩子面對一個 " 競争激烈 " 的社會,我更害怕她面對一個如同死水一樣沒有活力的社會。
該雞娃就雞,不要精神内耗
我特别不喜歡 " 雞娃 " 這個詞,給娃打雞血,仿佛自己在逼孩子什麼似的。但在孩子的成長路上适當推一把,幫助他們走得更遠,這難道不是必須的嗎。
以我身邊的家長群體來看,永遠是嘴上雞比實際雞的多。
有句話說的好,雞娃其實是 " 想 " 和 " 做 " 的博弈。
誰都知道以後競争大,都知道孩子需要好好學習,但是能夠早早做好計劃,心無旁骛的堅持執行的,永遠是少數。
有的人嘴上說一定要雞娃,拖延症卻很嚴重。
我身邊就有這種家長,說要給娃早早做英語啟蒙,結果從 1 歲、2 歲、3 歲……拖到幼兒園、拖到小學也沒認真搞過幾天,家裡買的分級讀物和點讀筆都嚴重積灰。
等娃上了小學,又說要好好搞應試,結果呢,一看小學英語似乎很簡單,又懶了,無限拖延。
有的人容易被外界的各種聲音打擾。
今天想要娃走這個路線,明顯想試試那個先進方法;一會兒想今天要努力雞娃,一會兒想孩子還是要快樂;新聞說雙減了就擺爛一陣子,看到身邊家長補課又雞一陣子,反反復復搖搖擺擺。
孩子對家長的态度肯定是有察覺的,家長都對 " 學習 " 态度這麼猶豫,他們能靜下心來學嗎?
有的人把所有的阻礙都歸結于外界原因。
觀察身邊的父母發現,最後真正能 " 雞娃 " 的人,永遠是那群把自己就雞的很好,而且對孩子有責任感、有執行力的人。
哪怕資源不多,想法不多,堅定一個方向和孩子一起去努力,娃肯定不會太差,起碼對人生,對事情的态度是積極的。
其實孩子教育,是講究一個 " 大道至簡 ",溫柔而堅定的去做一件事情,就好過許多想太多的人了。
biu 媽的額外叨叨:
前面好像說的太 " 雞血 " 了,沒有讓大家去 " 逼 " 孩子的意思哈。
現實似乎很悲觀,但是具體怎麼學,怎麼去參與到競争中,也可以很樂觀主義嘛!
哄着騙着孩子學,也不是不可以。彩虹屁要不要多來一點,獎勵多來一點行嗎,或者幹脆要不要揍一頓,這些都是 " 技術問題 " 了……
只要目标堅定不移了,怎麼達成目标,老母親都是可以耍手段的嘛 ~~
如果娃實在不是那塊料,咱們可以帶孩子一起去運動嘛,讓孩子至少還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
我還寫過一篇文章是,大家有興趣可以看一看哦 ~!
直播預告丨孩子暑假貪玩,學習不主動,家長怎麼破?
點擊下方按鈕即可預約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