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不是蘋果不争氣,歡迎閱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市值觀察,作者 | 文雨,編輯 | 小市妹
蘋果正在陷入一種困境,但似乎也沒什麼好辦法。
對手太強
9 月 13 日凌晨,備受矚目的 iPhone15 系列終于揭開面紗,諷刺的是,蘋果的市值卻在一夜之間沒了 3400 億。
這不是蘋果第一次被喝倒彩。
兩年前的同一時間,庫克在蘋果新品發布會宣稱 iPhone13 是迄今為止打造的最為出色的 iPhone,但用戶卻給出了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結論:iPhone 13 與 iPhone 12 最大的不同,是名字不同。就連蘋果 " 死忠 " 段永平也加入其中,稱 " 又像往年一樣沒有新意 "。
缺乏創新是蘋果的老毛病了,資本市場早已習慣,不會因為 iPhone15 沒新意就瘋狂看空。這一次被華爾街砸盤," 責任全在中方 "。
2020 年上半年,華為以 44.1% 的市場份額排名中國高端手機手機第一,蘋果以 44% 的份額緊随其後,兩家平分秋色。随後華為受到打壓,高端手機出貨量驟降,蘋果則趁機吃掉了這部分騰出來的市場,才得以維持增長。
IDC 數據顯示,到今年二季度,在中國售價超過 600 美元的高端智能手機中,蘋果占 65% 的份額,華為則只剩下 18%。
但誰也沒想到,華為又殺了回來。
Mate 60 Pro 橫空出世,直接賣脫銷,有消息稱,華為已經将 Mate 60 系列手機下半年的出貨量目标提升了 20%,全年新機出貨量至少 4000 萬部。
智能手機存量市場就那麼大,而且每年還在萎縮,有人吃撐了就得有人挨餓。有美國分析師給出預測,由于華為 Mate 60 Pro 的推出,蘋果在 2024 年的 iPhone 的出貨量可能會減少 1000 萬部。
所以,不是蘋果不争氣,是華為太能打。
" 刁民 " 太多
給庫克出難題的,又何止任正非。
這次 iPhone15 系列最大的一個亮點就是放棄了使用了 11 年的 Lightning 接口,改用 Type-C,而這同時意味着一塊蛋糕被直接切走了。
市面上在售的 Lightning 接口充電線都是蘋果官方自產,或者是授權配件廠商生產,而成為蘋果授權配件廠商需要交付大量費用才能通過認證。有外媒計算過,蘋果每年通過賣 Lightning 接口業務就能輕松賺到 50 億美元。
這種把每一分錢都裝在自己口袋裡的作派讓歐盟很不爽,十年前就開始和蘋果撕扯,但一直沒能拿下。直到去年 4 月,歐洲議會通過一項法律,要求到 2024 年底 USB-C 必須成為消費電子產品的強制标準。
丢掉數據線業務對于當下的蘋果無疑是雪上加霜,但這還不是最可怕的。
硬體市場總有一個捅不破的天際,每家企業做到最後都要尋求所謂的第二增長曲線,對于擁有超 10 億活躍用戶的蘋果來說,基于硬體賣軟體和服務是路徑清晰的不二選擇。
過去十年,蘋果服務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一路上升,目前已達到 20% 左右,成為蘋果第二大業務。高毛利,高增長,很大程度上正是軟體與服務業務推動了蘋果整體業績過往的長期向上,但這種雁過拔毛的行為也越來越激起民憤。
扎克伯格指責 App Store 收取壟斷租金,阻礙了創新,也阻礙了競争;微軟總裁布拉德 · 史密斯則 " 暗諷 " 蘋果濫用人心。馬斯克更是一語道破商機:" 蘋果應用商店所收取的費用實際上是在全球範圍内對互聯網征稅。"
2020 年 8 月,遊戲公司 Epic 打響了反抗蘋果的第一槍,将後者告上公堂。随後事态一發不可收拾,包括音樂流媒體平台 Spotify、約會軟體 Tinder 母公司 Match 集團等在内的幾十家公司共同成立應用程式公平聯盟(簡稱 CAF),反抗蘋果的壓迫剝削。庫克最終做出妥協和讓步,宣布對中小企業的抽成比例從 30% 下調至 15%。
但事情顯然沒完,就像達摩克利斯之劍,始終懸在庫克的頭上。
今年 7 月,超過 1500 名來自英國的開發者集體訴訟 App Store 的收費問題,要求蘋果支付高達 10 億美元左右(7.85 億英鎊)的賠償金額。世界各國也都在研究出台新法規,以期限制蘋果通過壟斷在全球割韭菜。一旦後期競争環境生變,軟體與服務業務可能會面臨重大不确定性,那可是幾百億美元的生意啊。
根據蘋果公司發布的 2023 财年第一财季度,本季度公司營收 1171.5 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滑 5.48%;淨利潤 299.98 億美元,同比下降 13.38%。讓人更絕望的是,除服務收入及 iPad 收入有所增長之外,iPhone、Mac 和可穿戴設備、家具和配件等產品收入全線下滑。
既有業務靠不住,新產品也指望不上。
希望落空
蘋果的輝煌得益于智能手機行業的爆發,自然也會随着智能手機的退場而退場,想要繼續留在牌桌上,唯一的出路是跟上時代步伐。
智能手機之後,VR/AR 是公認的下一代計算平台。早在 2015 年,蘋果就開始組建 AR/VR 相關團隊,項目代号 T288,主攻代号 N301 的 VR 頭顯和代号 N421 的 AR 產品。
過去一些年,大廠和小廠都在不斷推陳出新,唯獨蘋果始終保持靜默,外界一直堅信庫克要憋個大的,到時候直接平替 iPhone,引領蘋果再次輝煌。
今年 6 月,蘋果終于發布了首款頭顯 Vision Pro。搭載 Micro OLED 雙眼 8K(單眼 4K)顯示屏,配備 M2 芯片以及一塊全新的 R1 自研芯片,這是迄今為止頭戴設備中最精細、最好的螢幕和最強的芯片。此外,Vision Pro 還配備了 5 個傳感器、12 顆攝像頭、6 個麥克風,實現眼球、表情、手勢、姿态等全方位追蹤,帶來全新的互動體驗。
單純從性能和配置上看,蘋果這款產品還是很有競争力的,但這并不意味着能快速轉換成商業價值。
一方面,Vision Pro 定價 3499 美元(約合人民币 24850 元)一台,已經吓退了不少人,況且現有應用生态根本撐不起如此高的價值。另一方面,消費電子整體的不景氣也間接帶崩了 AR/VR 行業。
根據 IDC 的數據,2021 年,全球 AR/VR 頭顯出貨量達 1123 萬台,同比大增 92.1%,其中 VR 頭顯出貨量達 1095 萬台,年出貨量正式突破 1000 萬台。
本以為會是奇點,結果卻是頂點。
2022 年,全球 AR/VR 頭顯出貨量為 880 萬台,同比下降 20.9%。據 TrendForce 之前的報告,由于新款高階設備銷售不如預期,2023 年全球 VR 及 AR 設備出貨量将進一步降至 745 萬台。
有消息稱,蘋果最初給 Vision Pro 定下的首年銷量目标是 300 萬台,後來降到了 100 萬台,到發布時又進一步降至 30 萬台,可見公司對此也完全沒信心。退一萬步講,即便能實現年出貨 100 萬台,不過帶來 30 多億美元的收入增量,相較于每年近 4000 億美元的營收來說也根本不解渴。
這一次,蘋果真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