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長城汽車李瑞峰:“一個長城”戰略,只為滿足更多元化的用戶需求,歡迎閱讀。
原創|黃小河 編輯|Jaden
最近長城汽車的管理層,總是語出驚人。
比如在本屆上海車展前夕,長城汽車總裁穆峰高喊 " 長城汽車打死也不做增程!!" 相信自己研發的 Hi4 智能四驅電混系統,能夠給消費者帶來更棒的體驗。
在車展媒體日當天,長城汽車發布了 "ONE GWM" 戰略、全新品牌 Logo,并為 GWM 賦予了 "Go with more(奮進不止)" 的新含義。
穆峰在發布會上表示:"2025 年,是‘一個長城’品牌戰略發展的元年,通過生态出海 + 本地化深耕,長城汽車将融入全球各地,把中國領先的溫暖科技與越野基因扎根全球市場,打造‘科技更有愛、世界更美好’的車生活。"
那麼在這些犀利觀點,以及全新戰略、Logo 和英文翻譯的背後,長城汽車到底是怎樣的心境?面對競争慘烈的現實世界,長城汽車如何積極 " 迎戰 "?
讓我們看看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增長官(CGO)李瑞峰,是如何解答的。
剛剛長城汽車發布了 ONE GWM 戰略,标志着長城汽車從中國長城邁向世界的 ONE GWM,請問面對國際上不同的年輕用戶,長城汽車有哪些戰略上的轉變?中國市場作為各個車企的主戰場,年輕用戶也是主要的發力點,長城汽車會以什麼樣的方式和他們對話?
李瑞峰:今年,我們正式發布了 ONE GWM 标識,基于全球進行市場調查和研究,深刻洞察市場需求,很多車型都是立足于全球打造的,是全球車,銷往全球市場。
我們的主力客戶正不斷進行年輕化迭代,以前 80 後是消費主力,現在是 90 後。這個時代,每代人對汽車需求的差異性非常大。有人是躺在後排座椅裡長大的,他們對汽車的使用性能、功能性能非常了解。當他們購買汽車時,購車訴求發生了變化,從原來追求品牌、性價比、安全、技術等,轉變為圈層消費,即這款車給我帶來怎樣的使用場景、體驗,和朋友一起玩的時候能否帶來情緒價值。
研究這部分用戶的需求,是我們的必修課,挑戰很大。有些對長城了解比較深的朋友會發現,長城汽車在發展過程中,會持續根據對市場和用戶需求的精準洞察,對產品進行聚焦或品類分化,在某一段時間分化出某一品類的產品。比如,長城皮卡、哈弗 SUV、坦克品牌、歐拉品牌,都是在這一理念下發展起來的。比如,一部分 SUV 用戶,原來喜歡合資品牌的產品,但這些產品售價太高,他們需要更加舒适、體驗性更好、性價比更高的國產平替車型,我們洞察到了這個需求,推出了坦克品牌這一全新品類。
未來,我們願意和更多院校,以及能夠深刻洞察年輕人需求的平台、機構合作,以便我們更精準的識别客戶群體。
2025 年長城汽車出海戰略規劃的目标是什麼?
李瑞峰:自 1997 年長城皮卡出口海外,長城汽車已經出口至 170 多個國家。在海外,我們深耕了近 30 年,長城汽車海外銷售渠道超 1400 家,全球用戶超 1500 萬,海外累計銷量超 190 萬輛,在泰國、巴西等地設有 3 家整車工廠,在澳大利亞、歐亞、厄瓜多、巴西、墨西哥等地擁有多家 KD 工廠。
這 30 年裡,長城汽車推動研、產、供、銷、服全面出海,形成全動力、全品類、全等級布局,完成從產品出海到 " 生态出海 " 的跨越。
全球化方面,我們每年都會制定目标,但銷量目标只是内部設定的階段性指标,用來激發同事。海外是我們會發力拓展的領網域,我們将根據市場需求快速将國内新上市的車型推向海外,實現銷量規模的提升。
過去兩年長城汽車經歷架構調整、品牌整合,并且前兩天高山預售,我們 " 打死也不做增程 " 挺出圈的。我想問您的是,當下長城汽車對于新能源市場布局的思考?
李瑞峰:中國新能源汽車經過這些年的快速發展,市占率猛增,達到 50% 以上,這得益于國家戰略的引領,同行和友商的通力合作,以及消費者對新能源產品的支持。
但我們也要清晰的認識到,2027 年,新能源汽車免購置稅補貼即将退出,燃油車和新能源車政策支持力度拉平,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線競争,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做什麼?
長城汽車堅持長期主義高質量發展,堅持做有質量的市占率,放眼未來,将根據市場格局變化,做好技術、產品儲備。
依托長城 Hi4 技術體系,魏牌已經全面新能源化。哈弗猛龍、枭龍依托 Hi4-T 技術也實現了新能源化,且這些車型均是四驅車型。歐拉品牌深耕純電領網域。坦克品牌坦克 300 Hi4-T、坦克 400 Hi4-T、坦克 500 Hi4-T、坦克 700 Hi4-T,坦克 500 Hi4-Z 依托 Hi4-T、Hi4-Z 全面布局,滿足用戶不同的越野需求。長城皮卡推出山海炮 Hi4-T,是全球首款越野混動皮卡。面向重卡市場,我們推出了 Hi4-G。長城汽車五大品牌的新能源布局已全部到位,我們的技術儲備也是全棧自研的。
長城汽車擁有全動力、全場景、全球化布局,能夠實現汽油、柴油、混動、插電混動多種動力形式全覆蓋。未來,不管發生什麼變化,我們都有适合的牌拿出來應對不同的市場競争。
本次車展,BBA、大眾、豐田均都推出了非常激進的新能源的戰略,到 2026 年,當這些合資車企新架構下的新能源車型推出以後,市場競争會進入新階段。
李瑞峰:絕對是,前幾年是國内自主品牌内卷,合資品牌尚未完全進入新能源汽車領網域。2025、2026 年,更多合資品牌開始布局插混、純電,将更多有競争力的產品投入到中國市場,未來将進入競争時代。基于此,我們進行 " 全動力、全場景、全球化 " 布局,以應對全面競争時代。
去年長城汽車提出營銷渠道改革,有了直營店,現在渠道改革的進展如何?
李瑞峰:首先談談直營建設的目的,以前主機廠銷量增長的時代,我們用的是經銷商代理模式,雖然主機廠有營銷和銷售職能,但我們不真正接近市場,經銷商代替我們銷售汽車、接觸客戶。當互聯網時代來臨,主機廠向以用戶為中心轉變,我們發現營銷公司缺少最後一環,我們和用戶之間有屏障。
在這個變革的關鍵節點,我們迫切需要貼近用戶,以便更好的服務于他們。所以,我們建立直營體系,把制造、銷售、服務鏈路打穿,全面觸達客戶,全面了解用戶的訴求,實現全鏈路的閉環。
當前,大家購車很大一部分依賴網絡信息,決策鏈路和時間越來越短,一些互聯網平台甚至可以實現端到端的閉環。對于用戶來說,經銷商和直營店是一個物理場、體驗場,交付場和售後服務場。未來,當經銷商店和直營店的邊界變得模糊,真正的網絡形态會應運而生。未來,線索即經營權、銷售權。
這兩天聽到長城汽車宣布 " 打死也不做增程 ",出于怎樣的考慮?長城汽車全面 TO C 已經有一兩年了,想問一下全面 TO C 的感想?
李瑞峰:長城汽車 Hi4 技術體系是長城汽車深度整合高效發動機、變速器、電驅動等核心技術基礎上打造的,有 Hi4、Hi4 性能版、Hi4-Z、Hi4-T 和 Hi4-G 架構等多元化混動技術產品,形成從乘用車到商用車的完整混動生态,真正實現了各技術路徑圍繞場景需求的差異化布局。
長城汽車 4.0T V8 發動機是長城汽車基于泛内燃機戰略取得的又一突破,為長城汽車參與全球高端市場競争奠定了堅實基礎。我們的產品能夠為用戶帶來極致的體驗感和情緒價值,沒有必要再去做增程這種技術。
去年,長城汽車在魏總帶領下,全面 TO C,魏總身先士卒,帶領研、產、供、銷領網域的管理者下探到終端,通過互聯網平台和客戶進行真實的互動,搜集真實、有效的信息。我們相信,回歸初心,以真誠的心态和用戶互動,才能讓企業獲益,才能走的更遠。
3 月底,一場自駕事故引起了行業、消費者關注,國家對自駕宣傳提出了要求,您怎麼看待相關部門收緊行業自駕駛的宣傳?
李瑞峰:相關部委發布的要求非常好,我們積極呼應,并嚴格執行。未來,智能領網域的趨勢是:技術向上突破,法規逐漸完善。整車廠有義務和責任嚴把宣傳關,傳播不能誇大其詞。目前,我們處于輔助駕駛階段,一定要堅持人機共駕。
在全面均衡、高質量發展的同時,長城汽車對于銷量增長持怎樣的态度?
李瑞峰:長城汽車堅持長期主義高質量發展,打造有品質的產品,進行高質量的經營,在内卷的環境中,我們堅守品質,堅守服務,堅守安全,堅守合規、合法經營,這是我們的底線。我們有 1500 萬用戶,我們要給他們打造安全、品質、技術過硬的汽車,全球信賴的產品。對于銷量,我們有自己的目标和節奏,不會盲目追求。消費者的口碑、回饋才是我們真正在意的。
車雲小結
經過與李瑞峰的交流,我們感受到了管理層每個 " 金句 ",都絕非 " 衝動之語 ",而是将長城汽車長久以來形成的堅決執行力,展現得淋漓盡致。長城汽車作為市場先驅和前輩,早就有能力洞察先機,所以戰略和具體的技術、產品布局,都能做到 " 棋高一着 "。
所以我們完全可以有足夠耐心,看長城汽車将自己的口号、目标付諸實施。這樣一個踏踏實實鑽研需求,鑽研技術,踐行長期主義的品牌,值得擁有更長的信任。
我就知道你 " 在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