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演員李飛接不到戲,陪母親街邊賣魚近一年,他為何淪落到如今地步,歡迎閱讀。
凌晨四點南京應天水產市場,李飛手起刀落甩出兩斤鳜魚,魚鱗飛濺在套着軍大衣的攝像師鏡頭前。老主顧們都知道,這個手腳麻利的殺魚工是正兒八經的科班演員——去年剛在央視大戲裡演過檢察官。
網友刷到視頻炸鍋了:" 又一個過氣明星賣慘?" 熱搜詞條帶着刺,的話題下,有人翻出他十年前在《狙擊生死線》裡的軍裝照對比。可誰也沒注意到,視頻左下角總有個戴毛線帽的老太太在偷偷笑。
六十三歲的李美蘭才是魚攤真正的主人。二十年風雨無阻守着三米攤位,兒子突然說要來幫忙時,她抄起刮鱗刀趕人:" 你當這是橫店拍戲呢?" 結果李飛套上膠鞋就開幹,凌晨進貨、刮鱗殺魚、哄老媽吃飯,把菜市場過成了連續劇。
" 您拔我電暖器是吧?" 李飛舉着手機追拍母親偷關電源,380 萬網友圍觀母子拉扯。老太太把舊毛衣拆了縫成套袖,兒子氣笑了:" 媽您這手藝該上《國家寶藏》。" 魚攤鐵粉們發現,比殺魚更精彩的是母子鬥法日常。
影視寒冬凍僵半個娛樂圈時,李飛在菜市場焐熱了演技。顧客為三毛錢抹零吵架,他勸架時下意識用上法庭戲的台詞節奏;看母親把死魚擺成活魚狀,他偷學這招用在掃黑劇裡。有導演跑來魚攤找他,正撞見他被螃蟹夾得嗷嗷叫。
《人民的名義》制片人至今記得,李飛試鏡時帶着一身魚腥味。他演活了個受賄五十萬的處長,審訊戲拍完,反貪局顧問盯着他問:" 你真沒進去過?" 沒人知道這些細節,都是他凌晨三點收攤後琢磨的。
當同齡演員焦慮醫美、撕番位時,李飛在菜市場撿到了寶。大媽們教他看人下菜碟的市井智慧,魚販子們給他示範什麼叫 " 底層生存邏輯 "。有場菜場追兇戲,他跑出了真實的踉跄——那是幫老媽追偷魚賊練出來的。
今年賀歲檔有他兩部電影,記者問怎麼平衡拍戲和賣魚,他掏手機展示日程表:劇組凌晨收工直奔水產市場,還能趕上早市開張。有場父子對峙戲,他代入的是老媽堅決不退攤的倔勁兒。
流量明星在紅毯争豔時,李飛在菜市場給老媽圍圍巾。五十萬網友守着看他家 " 連續劇 ",比追宮鬥劇還上瘾。老太太現在會對着鏡頭比耶,有魚販起哄:" 蘭姨您這是要當網紅啊?"
劇組便當常有他捎的魚丸,說是給同事補充膠原蛋白。道具組找他學怎麼殺魚逼真,他現場教學:" 刀刃要斜 45 度,跟演戲的微表情一樣講究。" 場務偷拍他教人刮魚鱗的視頻,在劇組群瘋傳成教材。
金星在節目裡調侃:" 現在演員體驗生活都這麼硬核?" 李飛在魚攤直播回應:" 您來試試,保證比跳舞減肥。" 當天直播間賣出兩千條鲫魚,吓得他趕緊關打賞:" 别把我媽真逼成帶貨主播。"
中戲老師把李家魚攤寫進教案:" 什麼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這就是活生生的‘當眾孤獨’。" 學生們組隊來南京打卡,看着師兄徒手掏魚鰓,個個捂鼻子後退:" 這體驗課也太沉浸了!"
有次拍刑偵劇,他帶刑警隊長來魚攤找靈感。看着他和菜販子們稱兄道弟,隊長恍惚:" 到底誰是便衣?" 收網戲拍完那天,他給劇組送了三十條現殺黑魚:" 慶功宴酸菜魚管夠。"
當明星忙着買豪宅時,李飛在菜市場存了二十個 " 媽 "。賣豆腐的劉嬸住院,他頂着黑眼圈陪護三天;魚攤停電,隔壁幹貨鋪王叔把發電機借他。殺青宴他帶劇組來吃大排檔,八桌人站起來敬他 " 菜場一哥 " 。
金星問他後不後悔沒大紅大紫,他指着自家招牌笑:" 您看這‘美蘭鮮魚’四個字,比我演過的所有角色名都響。" 菜市場要給他頒 " 年度誠信商戶 ",他擺手:" 别,讓我媽看見又得漲價。"
現在凌晨的魚攤成了觀光點。有姑娘舉着自拍杆直播:" 家人們,這就是李飛戰鬥過的地方!" 李美蘭突然入鏡喊:" 鲫魚買二送一啊!" 當晚話題衝上熱搜。
聽說有影視公司要翻拍他家故事,李飛在采訪裡求饒:" 千萬别說勵志奮鬥劇,我們家日常比劇本狗血多了。" 他手機突然響起老媽專屬鈴聲:" 快回來!你二舅非要客串賣魚佬 …"
當整個娛樂圈在焦慮 " 過氣 " 時,這個被魚腥味腌入味的演員,反倒成了行走的演技鑑定器。有網友說看他殺魚都能看哭,他撓頭:" 那是我切洋蔥沒戴手套。"
這樣的演員,難道不比熱搜上的流量明星更值得尊敬嗎?當我們在笑 " 過氣藝人 " 時,是否忽略了那些把生活當劇本的真心人?菜市場的燈還亮着,李飛又剁開一條活魚——這次是為新角色練殺魚匠的滄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