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新產業周期開啟:電商人需要新模式,歡迎閱讀。
文 | 思辨财經
自 2021 年以來,市場和行業中就存在一種論斷:短視頻的崛起與之所衍生的達人帶貨模式,将成為電商新的主流方向,貨架電商巨頭們将岌岌可危。
該論斷流傳之廣,影響之深使其在一段時間被市場奉為圭臬,達人,上市公司,商家紛紛湧入,欲率先占領風口。
令人猝不及防的是,2023 年之後主流短視頻平台紛紛向貨架電商轉型,其 GMV 增速也不再耀眼(根據瑞銀的調查,抖音的 GMV 增長從第一季度 +66% 放緩至第二季度 +41%,第三季度為 20%。)。
在華爾街投行傑富瑞發布的雙 11 專題報告中甚至提到 " 達人直播電商已經沒有之前的發展勢頭,因為商家更關注盈利能力和產品退貨率,而貨架電商的產品退貨率優于直播電商 " 以及 " 商家正從其他平台回歸淘寶天貓 "。
行業發展叙事,為何在短短兩年多時間裡發生逆轉,行業的發展趨勢究竟是怎樣的,這是我們本文的觀察重點。
本文核心觀點:
其一,在宏觀叙述框架下,達人帶貨直播興于上輪主動去庫存周期,平台方賺得盆滿缽滿,如今正處于新一輪產業周期的起點,商家在產業鏈中話語權上升,達人直播最美好時光行将過去;
其二," 貨找人 " 的貨架電商又重新被行業所倚重;
其三,商家與用戶利益需要再平衡,這是淘天為代表的老牌貨架電商企業近期一系列改革的主要推動力,在新周期内,商家向心力決定平台競争力,這是傑富瑞對看好老牌貨架電商的主要原因。
周期切換:商家從去庫存轉向要利潤
過去幾年我國經歷了一輪殘酷的主動去庫存周期,表現為企業庫存規模與 PPI(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同步下行,也就是我們通常理解的企業要 " 降價讓利去庫存 ",但 2023 年之後該工作基本告一段落,在宏觀上表現為 " 量價齊升 ",企業開始主動提高庫存規模,價格中樞也在持續上行中。
為便于展示,我們以零售市場重要的 " 電子 " 和 " 服裝 " 兩大類商品為例,在上圖中均驗證了上述觀點。
我們以此聯想到,短視頻平台的達人帶貨直播恰崛起于去庫存初期的 2020 下半年,其向貨架電商轉型又正逢去庫存尾聲的 2023 年。當我們把企業行為與宏觀環境放置一起觀察時,就發現前者的成功并非是巧合。
此次主動去庫存周期中,商家的經營重心由 " 盈利性 " 轉向 " 去庫存 ",達人帶貨的高流量自然被其所看重,甚至願意支付更高的經營成本,上圖中抖音貨币化率(可理解為商家向平台支付的成本)超過淘天兩倍還多。
直播電商除了有正常的傭金及廣告投流成本,商家與消費者之間還有着達人和服務商群體,部分頭部商家可以選擇自播,承擔直播團隊、租賃場地、購買流量和設備等成本,而沒有自播能力的中小商家,往往選擇達人帶貨并支付達人抽成及坑位費等成本。
此時,平台獲得了更高的流量溢價能力(貨币化率奇高),達人則以 " 中間商 " 的形式獲得流量差價(體現為坑位費和傭金),這些成本都是商家在買單,薄利甚至虧損乃是常态。
在新時期,宏觀環境的變化使得商家和平台關系也要随之發生改變:前者開始更加追求确定性增長(利潤優先),後者的功能就要從 " 走量 " 轉向 " 盈利 ",前文所述高昂的成本成為重要限制條件。
更為重要的是,在經歷 " 優勝劣汰 " 的去庫存周期之後,達人直播所倚重的 " 貨找人 " 模式也将随供需的改變而告别峰值,開始轉向 " 人找貨 " 的貨架電商。
只是矛盾點在于:總流量達峰之後,貨架電商和直播電商乃是零和博弈的,平台将重心轉向前者之後,恐會影響到其原始基本盤,浙商證券披露,23H1 抖音電商直播平台觀眾互動意願逐步降低,不僅停留時長縮短、直播點贊數、彈幕數和增粉數同減 29.6%、18.5% 和 25.0%。
2024 年 618 直播電商疲弱,據飛瓜數據,抖音廣東夫婦、琦兒、潘雨潤等頭部主播首播成交額分别同比減少 86%/88%/77%。這些恰好也發生在平台向貨架電商轉型之時,與我們上文分析不謀而合。
在此部分分析中,我們從 " 大勢 " 中找到了達人帶貨此前大行其道的主要原因,乃是宏觀環境的大氣候撞上了企業發展的小氣候,相當多市場分析人士往往只看後者卻忽略了前者,以至于對行業和企業的預期產生誤判。
接下來大環境改變,商家對平台的訴求也将發生變化:從 " 走量 " 轉為 " 保利潤 ",基于此行業格局已在悄然改變。
行業改革重點:用戶和商家利益再平衡
在新周期内,商家在產業鏈中權重上升,平台之間競争轉為對商家的争奪,此部分我們不妨站在商家的角度和立場進行分析。
在相當長時期内,商家對行業可謂是 " 槽點滿滿 ",主要歸納為:
1)平台規則過分讨好用戶,產生了各種 " 羊毛黨 ",包括但不限于運費險,僅退款等規則,少數人鑽了制度的漏洞,這些成本大部分又轉嫁給了商家;
2)商家經營利潤被壓縮,尤其新興平台以流量挾商家,前文中我們已經有比較詳細的闡釋,不再贅述。
對于短視頻的達人帶貨模式,其轉型就會面臨兩難:一方面行業的流量紅利已經不再,總流量已經觸頂,再靠海量流量去吸引商家已經很難行得通;另一方面商家又要求提高獲利機會,話語權在產業鏈中放大,平衡兩者是非常之難的。
轉軌尤其考驗企業的經營技巧,尤其過去兩年短視頻平台以高貨币化率賺得大錢,内外預期都已經非常之高,如今若大幅下調貨币化率,也恐會造成不利影響,如在貨架電商尚不能撐起一片天時,達人帶貨直播的成長性已經放緩,兩者關系恐不是前文所言 " 互補 "。
相較之下,行業的風口此時又吹到了淘天為代表的貨架電商,篇幅原因我們以華爾街投行傑富瑞尤其看重的淘天為樣本進行觀察,以期對行業發展有更為清晰的認識。
作為我國電子商務的先行者,淘天的成功經常被業内津津樂道,不可否認的是商家對平台的吸引力乃是其成功的最重要原因,如 2009 年第一屆天貓雙十一正是那一輪去庫存周期之始(彼時尚稱淘寶商城)。
過去幾年受邊際增長效應影響(基數過大),在去庫存周期内平台對商家的吸引力有所弱化,但此時我們所要考慮的乃是:新的產業周期内,淘天能否承接到此輪紅利,重新抓住商家的心。
在前文分析中,我們已經清楚 " 慨商家之慨 " 的用戶增長模式是難以持續的,在新的周期内平台要實現用戶和商家利益的再平衡,淘天近期的改革也以此為出發點:
其一,全面接入微信支付,拆 " 牆 " 将為淘天用戶潛在增長帶來新的想象,傑富瑞報告援引 QuestMobile 數據強調,與微信的協同效應将釋放 2.45 億潛在用戶群,提高總流量供給将有效降低商家的流量成本;
其二,引入新店鋪評分體系,更關注服務力評價維度 + 縮短評價周期,鼓勵商家
增強服務力與貨盤質量,在業内率先放棄價格力決定流量的做法,鼓勵商家提高服務以獲得增量;
其三,松綁 " 僅退款 " 政策,平衡商家與用戶權益,推高交易成功率,據淘寶,8 月 9 日面對全體商家正式上線 " 僅退款 " 松綁策略的首周,平台對 " 已收到貨僅退款 " 的場景介入已減少 20%;
其四,增強 88VIP 會員價格 + 服務 + 物流體驗,留住高價值核心用戶資產、鞏固 平台對品牌商家吸引力,其在 6 月季度實現了兩位數的環比增長,目前總用戶數已超過 4200 萬。。
若用一句話概括:淘天正在走" 用戶體驗提升 - 平台流量增長 - 商戶回流及投放意願變強 - 進一步鞏固用戶心智 - 雙邊繁榮推高 GMV 規模 "的路徑,以此來實現平台和商家利益再平衡下的可持續經營,暗合新時期的行業發展特征。
當我們執着于昔日叙事邏輯時,行業變革已經悄然開始,商家,MCN 機構,平台都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和做法,待到洗牌全面開始,恐為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