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LAB超充功率排行榜:兆瓦時代真要來了?,歡迎閱讀。
純電動車的裡程焦慮無非兩點:充電難,續航短。
充電難的問題,也主要集中在兩點,一個是充電樁布局不夠多,一個是充電補能速度不夠快。
充電樁的布局會涉及全行業的基建,但充電補能速度是車企可以通過自身技術研發攻克的難題。
比如上周比亞迪發布了兆瓦閃充,帶來了史無前例的 1000kW 超充,其最大輸出能力可以達到 1360kW,具體部署在樁端的實際單槍峰值功率也來到了 1000kW。
不得不說,這個充電速度目前的确無人能及,對于純電動車主日常用車來說,體驗一定是極大躍升的。
當然,技術得落地才有意義,所以比亞迪宣布計劃布局 4000 座兆瓦閃充站。
畢竟,除了高倍率充電的電池,更重要的還是需要找到功率足夠高的超充樁。
我們也盤點了目前市場上主流的各家新能源車企超充樁功率排行榜,榜單如下:
這份榜單中,比亞迪排在第一位。
但其實在兆瓦級的超充樁實現上,比亞迪其實并非第一個。
早在去年,岚圖就發布了全球首個兆瓦級品牌超快充樁——岚圖 VP1000,具備 1000A 峰值電流,1000V 最大電壓,峰值功率 1000kW,最快可實現充電 1 秒鍾,續航 1.7 公裡。
只不過第二個發布兆瓦級超充的比亞迪,現在把車端的充電速度拉得更快一些。
同時這份榜單中可以看到,類似于小鵬、極氪、蔚來等目前建設的超充樁功率也非常高,800kW 已經是第一梯隊,600kW 以上已經是主流水平。
而理想 5C 超充樁功率已經做到了 520kW,也只能在榜單中排屈居倒數第二。
不過即便倒數第二的理想 5C 超充樁,其超充樁峰值功率也遙遙領先于特斯拉 V3 超充樁。
當然很多人會說特斯拉還有 V4 超充樁沒進入國内呢,那就等特斯拉 V4 進入國内再說吧。
只是以特斯拉 V4 超充 500kW 的功率水平,未來進入國内榜單上其實也還是排倒數第一。
而這份榜單中,另一個同樣值得關注的點是在超充建設數量上。
對比一下各大新勢力車企的自建補能體系,蔚來雖然天天喊着換電,但其實也是建站最多的,全國已有 4392 座蔚來充電站,數量遙遙領先。
要知道,除了充電站之外,蔚來還在全國布局了三千多座換電站。
極氪、小鵬、特斯拉專注發展純電車,所以也建了不少充電站;至于理想,過去一年可以說是瘋狂建站,現在已經有快 2000 座了。
華為,雖然自建站比較少,但其實華為走的另一條路,主要面向 B 端市場,向充電站經銷商和代理商出售解決方案,并提供技術支持。
簡單粗暴的概括就是:華為不多建樁,但要幫企業造好樁。
車企目前布局的超充站其實是包含了好幾代不同功率的充電樁型号,并非都是最高功率的樁,但整體數量還是很可觀。
寫在最後
和新勢力們大力建樁相比,比亞迪其實是需要狠狠補課的。
畢竟作為國内銷量最好的新能源車企,比亞迪目前的充電樁布局卻還只是 " 計劃 " 狀态。
但也好在一直不建樁的比亞迪如今也終于要建樁了,以比亞迪的體量,如果下定決心,短時間内建設 4000+ 座兆瓦級充電站也并非難事。
期待比亞迪能為國内新能源汽車的補能建設做出貢獻,讓更多純電動車主體驗一把兆瓦超充樁充電的快樂。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