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京東外賣加價搶騎手,騎手稱“跑滴滴的看到收益都得破防”,歡迎閱讀。
騎手們又想做東哥的兄弟了?
京東外賣上線已有兩個多月,從高舉免傭政策積累商家,到百億補貼給消費者羊毛,可謂是操作不斷,最近更是直接把 App 圖示改成 " 點外賣 " 了。
通過前兩個月的操作,現在商家和客戶都有了,京東明顯将重心轉到了騎手身上,試圖解決外賣生意最後一個痛點 —— 配送。
2015 年,劉強東親自送過快遞。那之後,京東物流實現一系列戰略調整,從電商附庸逐漸轉向物流體系的社會化和商業化。十年後的今天,熟悉的操作回來了,劉強東又一次親自送起外賣,這或許也是一個關鍵信号:劉強東只要開始團結 " 兄弟們 " 了,就說明京東要與對手全面開打了。
這幾天,騎手眼裡的京東外賣确實很熱鬧。
" 我第一天跑的時候,單比人多,人可以挑着單子跑,有些不好送的單子,加 3 塊錢都轉不出去。第二天再跑的時候加一塊錢就轉出去了,後來再轉單都不用加錢就轉掉了。"眾包騎手吳江( 化名 )對知危表示,跑京東外賣的騎手确實越來越多了。
京東外賣騎手逐漸變多,主要是因為可以在所有平台自由接單的眾包騎手們,都在看到京東外賣高單價的紅利後,開始向京東傾斜。有騎手甚至對知危表示,他會專門等到快下班的時候接幾單京東外賣衝衝收入。
眾包騎手王軍( 化名 )告訴知危,按他們的情況來說,美團近的單 2-3 塊,遠的是按公裡算,但京東算下來每公裡比美團多 2-3 塊,距離遠點的單比美團多 1-2 塊,因為美團的遠距離單收入也不低。他跑了一天京東外賣,差不多 10 小時,40 多單,收入 300 多塊,平均下來一單 7-8 元,這确實是不錯的收入。
王軍送過一單京東外賣,1.7km 的訂單,騎手到手 9.1 元,他調侃道 " 一公裡多( 路程 ) 9 塊,開滴滴的看見都得破防了。"
可以說,在美團主導外賣市場十餘年後的今天,騎手還能在極端内卷中感受到明顯的收入增長,無論如何都是一個積極信号。
除了每單收入相對較高,騎手還發現京東外賣在一些細節上做了改變。
王軍說,美團在超時罰款上很嚴厲,超時即罰該單收入的 50%," 超時到 15 分鍾、20 分鍾的扣 70%,70% 也是封頂。" 而京東目前的規定是,超時小于 5 分鍾扣 15%,小于 20 分鍾扣 30%,超時大于 20 分鍾就扣 50%,京東的封頂就是 50%。
也就是說相比之下,京東在超時處罰上給了更多的階梯選擇,對騎手的容錯率也高一些。
王軍還提到,美團素來在應對惡劣天氣的時候不是很人性化。" 除了冬天下大雪極端惡劣天氣之外,不會免罰,只會加點時間,但意義不大。前兩天刮大風,京東就給騎手端發了通知,直接免罰了。"
轉單方面,京東也相對更松弛。吳江表示,京東的話,騎手一天能轉三次訂單到大廳,系統重新派單,還有三次可以定向轉給騎手,填對方手機号後四位就行。美團是一天可以轉兩次,等級高一點的騎手一天可以轉三次,但只能直接轉到大廳。
還有,王軍提到,美團平台上,顧客看到的送達時間和騎手要求送達的時間不同。在他展示的美團截圖中,用戶期望送達時間是 22:26,而 " 要求送達 " 時間則是 22:34 前,他解釋,這個要求送達的時間就是給騎手的最晚送達時間。( 美團截圖含有騎手信息水印,故此不做展示 )
騎手送達時間比顧客期望送達時間還要長,王軍自己也不理解為什麼會有這種設定," 經常是我這邊準時送達,但顧客看已經超時了。"而京東的頁面現在只展示了實際搶單、實際到店、實際取貨和實際完成的時間,沒有顧客的期望送達時間。" 雖然不确定用戶看到的時間是什麼,但目前還沒有出現雙方時間不一致的情況。"
提升單價、超時處罰更人性化、轉單可以直轉給熟人 …… 京東外賣為了吸引更多騎手并提升訂單完成率,可以說是使盡渾身解數。
那麼騎手端的感知呢?騎手們表示,對比之下京東給的一些規則确實有突破性,跑起來相對舒服,但是他們更在意的,還是錢多和時間多。
也就是說,只要單價高,時間相對寬松,騎手都會選,無論平台是否是京東。外賣騎手這個行業的屬性就決定了,他們的職業晉升,是要靠在平台之間流轉,多勞多得實現的,而不是死磕一家平台等待升職加薪。
最近,有一些騎手 " 脫美入東 ",準備籤約達達大幹一場。但同時正在觀望的、想進沒進去的也大有人在。
王軍向知危展示京東外賣騎手端的頁面," 首頁剛剛增加了一個 ‘ 全職報名 ’ 的申請入口,應該是要大量招募了。我也報名了,雖然也沒啥特殊要求,但感覺進不去,報名的人很多,競争肯定很激烈。"
騎手們公認的更迂回的策略,還是這幾天趁着京東舍得掏錢多跑跑,畢竟經驗豐富的騎手心裡更清楚,要論單量,還得是美團。
穿越喧鬧的輿論戰,我們可以看到京東的很多做法有重塑行業規則的誠意,同時也有很多留給京東外賣的難題。
一方面,京東外賣的後台系統還有優化空間。有騎手表示,他們搶到的訂單有的顯示 " 30 分鍾内送達 ",有的顯示 " X 點之前送達 ",對于想順路接單的眾包騎手來說,增加了一點決策成本,而美團則是只有預約單才會顯示幾點之前送達,此外都是統一按時間表述的。" 猶豫一下,單就被搶了。還是統一一下比較好。"
也有騎手反饋,出現異常單的時候,美團可以直接選擇 " 用戶電話打不通 " 等等簡略理由告知平台,而京東暫時還沒有異常單直接上報的通道。
另一方面,則是更長遠的難題:平台會一直保持讓騎手們忠誠的配送價格政策嗎?
單量多,騎手也越來越多之後,美團建立起了一種分級跑單的機制。王軍解釋,剛開始美團只有眾包和專送,那時候給的錢都還湊合," 後來出了樂跑和暢跑的模式,報名這兩種模式的騎手就是加入一個小隊,有一定的 KPI 要求,每單單價也會壓低,但單子會優先派給小隊的騎手,單量更多一些。這樣一來,眾包的單子就變少了。"在王軍看來,這樣的操作無形之間開始了一場沒有終點的互卷,小隊之間互相比數據,越比價格越低,眾包又搶不到單,無限循環。
所以,騎手們保持理智的原因也在于,等到騎手數量和單量攀升到一定程度,萬一京東出手進行幹預,接單就不一定像現在一樣絲滑了。" 騎手一多了肯定會壓價的,到時候又是第二個美團。" 有騎手擔心地向知危表示。
王軍也有相似的顧慮:京東正在大力扶持全職騎手,那是否意味着以後眾包騎手在京東的機會就不多了?
他解釋到 " 現在美團的全職騎手和眾包騎手差不多有個占比,10 個訂單,6、7 個給全職,3、4 個給眾包,就算美團眾包難,但一天堅持十幾個小時,也能差不多有 200 多塊的收入。" 對比之下,他不知道在京東跑單未來賺到的錢是不是穩定的," 閒時段已經沒啥單了,光靠高峰期的話,現在有補貼還能穩定在 200 塊以上,但京東不補貼之後,騎手肯定是要降價的,應該會有騎手繼續回去跑美團。"
外賣員們作為整個外賣大戰的局中人,遠比我們想象的清醒,遠比我們更能讀懂企業的口号和套路。
他們清楚:能抓在手裡的,比聽見看見的更牢靠。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 " 知危 ",作者:粥粥,編輯:大餅,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