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剛整編的野戰縱隊,實際裝備900多挺機槍,這個配置怎麼樣?,歡迎閱讀。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甲骨堂 Author 甲風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介紹了華東野戰軍剛成軍時,第 4 縱隊所裝備的重機槍情況。
而就當時的裝備體系來說,除了重機槍外,肯定還裝備輕機槍;而且輕機槍是下放到班排中,所以幾乎在任何戰鬥中都會使用到。
那麼第 4 縱隊在剛整編成軍時,全縱隊的輕重機槍配置如何呢?
首先,就總數據來說,華野第 4 縱隊當時裝備重機槍 148 挺、輕機槍 815 挺、高射機槍 1 挺,總計裝備機槍 964 挺。
這其中的高射機槍只有 1 挺,顯然是單獨編列的,所以我們就不用多談它了。
重機槍的情況之前說過,按照華野當時的編制标準,每個團應有 18 挺(3 個營機炮連各 4 挺,團屬機槍連 6 挺),每個師為 54 挺,每個縱隊為 162 挺。
而就第 4 縱隊當時的實際裝備情況,應為每個團 16 挺(3 個營機炮連各 4 挺,團屬機槍連 4 挺);或者 3 個營機炮連 3 到 4 挺,團屬機槍連配齊 6 挺),每個師 48 挺,三個師總計 144 挺,外加縱隊直屬警衛營配備的 4 挺。
簡言之,剛整編的華野第 4 縱隊在重機槍方面,雖然距離标準配備尚有一定距離,但相差不大,基本上可以将全縱隊所有的營團部門都配備到重機槍,配備率總體超過了 90%。
而在輕機槍方面,裝備數量是重機槍的 5.5 倍。
按照華野當時的輕機槍配備标準,是配備到班排級的。
當時華野每個步兵連有 3 個排,一個排由 3 個突擊班、1 個火力班組成,裝備 2 到 3 挺輕機槍。
也就是說華野的每個步兵連最少配備 6 挺輕機槍,最多配備 9 挺輕機槍。
不考慮警衛、偵察分隊的話,按照最少 6 挺輕機槍的配備,一個團有 9 個步兵連,則需要 54 挺輕機槍;一個師三個團就是 162 挺輕機槍,一個縱隊三個師就是 486 挺輕機槍。
如果按照最多 9 挺輕機槍的配備來說,一個團有 9 個步兵連,則需要 81 挺輕機槍;一個師三個團就是 243 挺輕機槍,一個縱隊三個師就是 729 挺輕機槍。
從當時華野第 4 縱隊實際的輕機槍裝備量來說,按照最高配置标準(每個連 9 挺),815 挺都要比 729 挺,還多出了 80 多挺來。
而多出來的這 80 多挺,配備到警衛、偵察分隊,也是夠用的。
所以華野第 4 縱隊當時實際裝備的輕機槍數量,可以滿足最高的配置标準。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當時國民黨軍方面的輕機槍基本也是一個連 9 挺,所以華野第 4 縱隊在輕機槍配備方面是不弱的。
只不過在重機槍方面,還略有差距,只不過這個差距并不大。
第 4 縱隊之所以能在機槍方面達到比較高的水準,主要是因為自解放戰争開始以來就打了一系列的勝仗,繳獲大,裝備好。
比如在蘇中戰役時期,第 4 縱隊前身的第 1 師就打出了所有參戰部隊中的最佳戰績,繳獲武器極充裕。
在後來的魯南戰役、萊蕪戰役中,又有不同程度的繳獲,所以全縱隊的裝備,尤其是輕裝備就達到了比較高的水平。
而在之後的作戰過程中,咱們的重武器配備也會不斷提升,達到更高的裝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