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讨厭曲屏手機的人,今年可能要笑瘋了,歡迎閱讀。
在開始之前,先問大家一個簡單的問題。
不知道大夥在選購新手機時,最看重手機的哪一點?性能、影像、配置、價格、系統、品牌?
記得大概是在三四年前吧,我在外網衝浪時曾經看到某篇文章裡寫着,某知名調研機構調查得出:超過 7 成的消費者在買手機時,決定自己最終選擇的第一因素就是外觀形态。
怎麼可能?
當時自诩硬核數碼玩家的小雷,在看到這篇文章的瞬間就露出了不屑的笑容,并果斷關掉了頁面。
(圖源:微博)
如今回看,這波判斷好像有點打臉 ......
因為很不幸,我發現,每年手機外形的改變,基本都能引發高度關注和熱烈的讨論,而且是群眾們最樂此不疲地讨論的話題。
機圈年年在卷性能數據,天天在講影像配置,但當消費者們真正掏錢時,又都老老實實當了 " 外貌黨 ",比起人人都在用的新款旗艦處理器,還是手機背面模組能不能薄一點、正面螢幕邊框能不能窄一點更讓人關心。
(圖源:OPPO)
有趣的是,自去年開始,市面上的安卓手機隐隐有種回歸直屏的趨勢,多家廠商将中端機切到直屏,旗艦機的中杯也集體轉向直屏,而即将發布的 OPPO Find X8 Ultra,更是成為了第一款采用了直屏設計的國產旗艦。
好端端的,螢幕怎麼說直就直呢?
旗艦機紛紛 " 變直 " 了
讓我想想,安卓旗艦這股 " 直屏浪潮 ",應該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的。
抛開早早換成直屏的标準款小米數字系列不談,OPPO Find X8、vivo X200 Pro mini 和榮耀 Magic 7,都在這一代标準款旗艦上采用了直屏設計,算是一種廠商之間心照不宣的默契。
但在當時,各家廠商推出的大杯旗艦產品依然選用了曲面螢幕,諸如 OPPO Find X8 Pro、vivo X200 Pro 和小米 15 Pro 均是如此,當時等深四微曲螢幕依然是超窄邊直屏的上位替代。
(圖源:小米)
有趣的是,第一個決定在超大杯上用直屏的,并非 OPPO,而是三星。
沒錯,那個一度以自己螢幕曲率為傲的三星,在帶動國内手機廠商采用曲面屏後,在去年迭代的 Galaxy S24 Ultra 上,居然毅然決然地采用了直屏設計,側邊完全變成了扁平,甚至連微曲都沒有。
技術的發展,讓三星得以在換成直屏的情況下保持幾乎一致的正面觀感,所以他們在今年的 S25 Ultra 上也沿用了這個設計。
(圖源:小米)
或許是吃到了銷量上的甜頭,現在國產廠商們也都意識到了,不論是 OPPO 即将發布的 Find X8 Ultra,還是 vivo 半代更新的 X200s,這兩個月的新品旗艦基本都換上了全新的直屏設計。
不僅如此,根據微博數碼博主透露,除了已經确定的 OPPO Find X8 Ultra,有多家廠商已經确認會在今年的旗艦機中加碼直屏,有兩家 TOP5 廠商開案直屏超大杯,另外也有一家子品牌确認将繼續擁抱直屏。
繼續擁抱直屏的,是 iQOO。
自從在 iQOO 12 系列上堆料卻慘遭滑鐵盧開始,如今的 iQOO 已經明确了自家的產品戰略,那就是要做遊戲體驗最好的性能旗艦,iQOO 產品經理 @戈藍 V 更是早早就在微博上确認了下一代數字旗艦 Pro 也将采用直屏設計的消息。
開案直屏超大杯的,則是小米和華為。
根據外網消息,今年的小米 16 系列,将會重回全系直屏戰略,采用 LIPO 封裝,其中 Pro 和 Ultra 都會擴大到 6.8 英寸以上的形态;華為也開始大量評估 2.5D 直屏,引入全新邊框封裝工藝,并為旗艦線另外新開兩種尺寸的新面板。
(圖源:X)
這下,直屏旗艦真的是如閃電般歸來了。
更像 " 蘋果 ",才是關鍵?
有的讀者可能會有些疑惑,怎麼業界風向轉得這麼快?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用戶都是喜新厭舊的," 昨天喜歡的,今天也厭倦了 ",形态變化不過是挑起新鮮感的一種手段。
從廠商們的角度來說," 直屏 vs 曲屏 " 向來都是機圈最讓人津津樂道的話題之一,盡管曲面屏在全面屏時代大獲成功,甚至一度成為了旗艦手機的準入門檻,但是圍繞着成本、觀感和實用性的争論似乎從來沒有歇停過。
在我看來,五年前,曲屏上位的理由其實很簡單。
當時的直屏,不但不好控制黑邊,普遍還有塑料支架,正面屏占比更是低得吓人,作為對比,曲屏額外的弧度讓手機側面滑動更順手,較高的屏占比也帶來了更廣闊的視野,更是擁有與生俱來的高端形象,會讓一些用戶覺得曲屏比直屏更有面子。
(圖源:OPPO)
五年後,直屏重新上位的理由也很簡單。
首先,如今直屏技術已經得到了充分發展,OPPO 即将推出的 Find X8s 黑邊更是做到了 1.25mm 的水平,直屏在正面觀感上已經趕上了曲屏的效果,甚至還沒有曲屏邊緣所帶來的畸變、綠邊和誤觸等問題。
(圖源:OPPO)
其次,圍繞着曲屏實用性的争議一直沒有停過,除了老生常談的一系列問題外,誰能想到導致等深四微曲被嫌棄的原因,居然是因為它 " 很難貼膜 ",四周均為曲面這點,讓等深四微曲的貼膜難度較普通曲面又上了一個台階,而大多數用戶,對手機帶殼和貼膜這件事兒的執念還是挺深的。
(圖源:微博)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去年年末開始的這批國產旗艦,全部朝着 " 果味 " 對齊,iPhone 有 " 拍照鍵 ",這邊就要上 " 拍照快啟鍵 ";iPhone 上了 " 操作按鈕 ",這邊就要配備 " 快捷鍵 ";iPhone 一直都在用直屏,那這邊自然也要用回直屏。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更像 " 蘋果 ",或許才是這些廠商蜂擁而至的關鍵所在。
螢幕設計,是種輪回 ?
出生于 1852 年,被稱作巴塞羅那建築史上最前衛、最瘋狂的建築藝術家的安東尼 · 高迪,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
" 直線屬于人類,曲線屬于上帝。"
具體化到手機上,那就是曲屏更加好看,直屏更加實用,我想大家應該都不會否認這個解讀角度吧。
(圖源:vivo)
誠然,對于旗艦手機和線上市場來說,便于觸摸、容易貼膜和沒有畫面畸變等優勢,讓直屏重新成為了更廣泛的螢幕配置,曲面屏已經不再是吸引用戶的一大亮點,在用戶決策期間也不再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即便如此,曲屏依然擁有着直屏無法取代的觀感優勢,等邊四微曲帶來的那種螢幕微微浮在空中的視覺效果,始終是樸素的直屏所無法實現的,作為線下賣場最直觀的展示,曲面屏依舊會是線下手機不可或缺的一環。
在我看來,曲屏和直屏的簡短歷史與其說是一種循環,更像是一段反復盤旋向上的回頭曲線,一方面要順着技術發展,另一方面又需多次地将路線折回到原來的方向,螺旋上升并取代彼此。
正因如此,我并不認為曲面屏會消失。
誰知道呢?沒準哪天蘋果更新曲面,整個手機圈的風向就又要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