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京東狂飙外賣10天:地推兇猛,和不再裸奔的騎手,歡迎閱讀。
它必然會大幹一場。
對于很多人來說,過去十天,是腎上腺素飙升的十天,
2 月 11 日,京東官宣進軍外賣市場,并同步開啟了 " 品質堂食餐飲商家 " 招募,幾乎一夜之間,全國的地推大軍就齊刷刷的行動起來了。在數字推廣平台 " 任推邦 " 上,19 日,京東外賣的推廣人數為 26000 多,到了 21 日,這個數字變成了 8 萬多。
這是一場相當阿米巴的商業行動,借助移動互聯網工具,散落在全國各地的服務商海陸空集齊。有人點對點的向熟悉的商家推銷,有人利用朋友圈,在池子裡 " 撈魚 "。作者的一位朋友,原本是友商的城市經理,現在也開始發京東外賣的招商廣告。
還有很多服務商選擇了開直播,他們在抖音的直播間幾乎是 24 小時連軸轉," 白天直播招商,晚上直播招聘 "。
林一陽就是其中一個。在林一陽的直播間裡,聚集着來自全國各個城市的地推鐵軍們,他們中有相當一部分都在美團、抖音 " 開疆拓土 " 過程中出過一份力,所以早早就看到了京東外賣的機會。
京東外賣的上線,激活了整個外賣市場,讓這個幾近平衡的行業重新熱鬧了起來。而在京東外賣中看到機會的,不僅有商家和地推鐵軍,還有 " 外賣小哥 " 們。
幾乎是在京東外賣上線的第一時間,很多外賣小哥都開始注冊 " 達達秒送 ",試跑京東外賣。一位重慶的外賣小哥試跑後,接到 " 鄉村基 " 的一筆配送訂單,配送費是 23 元,其中有 15 元是首單獎勵," 配送費比其他平台要高一點,而且配送系統顯示的配送時長也相對寬裕。"
當然,對于外賣小哥們來說,京東外賣的上線不僅僅是讓他們多了一個選擇,更重要是京東外賣提出要為全職騎手繳納 " 五險一金 "。這個消息在外賣小哥群體内引起很大的反響。它意味着,在這個職業誕生十幾年後,千萬騎手群體終于不用 " 裸奔 " 了。
種種動作均說明,京東搞外賣是認真的。據媒體報道,京東外賣上線一周後,部分城市訂單量增長超 100 倍。目前京東外賣已迅速在全國 39 個城市上線,覆蓋範圍将持續擴大。當前,已有近 20 萬餐飲商家申請入駐,并仍在高速增長中。
不過相比全國 1.2 萬億市場規模、用戶規模達到 5.45 億的外賣市場來說,這些數字還只是滄海一粟,接下來,京東必然還會有更多的動作,這場 2025 年的第一場商戰,還将持續很多時間。
很多人認為,這場商戰将給美團帶來很大的壓力,但也許最先感受到壓力的是餓了麼,因為在外賣市場,美團擁有 65% 的市場份額,它的底盤比較穩,也必然會留出一定的市場份額,以讓市場保持多邊競争的狀态。
哪怕是競争,無論在傭金側還是騎手側,以及未來很可能展開的用戶競争,京東每下一注,美團也會跟随 ,但餓了麼卻未必。即便近期阿裡已有重回大生态戰略之勢,但餓了麼能否在重新燃起的戰火中,獲得足夠的彈藥還真不好說。
要不,京東還是把餓了麼收了吧,這樣京東可以在短期内突破市場份額,阿裡也能進一步聚焦主業,也算是各得其所吧。
01
京東送外賣,雖然晚了一些,但的确不是一場讓人感到意外的進攻。
在各大電商品牌裡,京東的基本盤是确定性消費,說白了就是生活中最剛需、高頻的產品,例如水、食品糧油、卷紙、3C 產品和家電。近年來,京東電商業務四面突圍,但發展速度最快的仍然是确定性商品,比方說生鮮品和藥品。由此可見,京東在滿足确定性方面,有很強的心智基礎。
京東當然并不是憑空建立起來的這種認知。和興趣電商不同,确定性電商消費需要平台滿足兩個能力,一是供給,二是效率,既有充足的 SKU 供消費者選擇,也能提供優質高效的配送體驗,讓消費者能獲得卷紙用到最後一卷才下單的從容,近年來,随着秒送業務的發展,這種從容感沉澱到了卷紙的最後一節。
這種心智和外賣業務幾乎是完全重合的,吃飯肯定是生活中最需要确定感的事情。
所以,當京東宣布要送外賣時,很多消費者會主動打開京東,去尋找外賣出口。它最初出現在 APP 的二級秒送頁面上,很多網友主動反饋,不好找,然後京東就給了外賣業務主頁的一級入口。這種心智驅動是很多平台夢寐以求的。
所以,當下,對于京東來說,最需要解決的還是供給側的問題,尤其是商家側的供給,這就是為什麼,短短十天時間裡,地推大軍插遍了 " 紅旗 "。
林一陽是京東外賣最早一批的服務商。據其透露,想要成為京東外賣的服務商必須是企業主體,而且要有至少十個人的團隊,還要交十萬元的保證金," 京東外賣對服務商的審核也挺嚴格的,成為服務商後會拿到一個 BD 碼,沒有區網域限制,可以在全國範圍内發展商家。"
正如當年的地推鐵軍們靠着 " 一張嘴和兩條腿 ",幫助阿裡、美團把觸角深入到線下商業一樣,這些地推鐵軍們又開始挨家挨戶地走訪商戶,幫助京東外賣編織出一張深入到城市商業 " 毛細血管 " 的大網。
" 京東外賣現在的優勢就是 0 傭金,要給商戶把這些宣傳到位。" 徐浩是京東外賣的一名地推人員,他這兩天嘗試拜訪了三位商家,有一位已經确定入駐,"0 傭金的吸引力還是挺大的,其他兩位商家也都給我留了聯系方式。"
看來京東很會啊,傭金問題正是外賣行業在商家側的核心痛點,尤其在當下經濟環境面臨挑戰時,商家對于傭金的敏感度也變得更高,以前,它會影響大家的利潤,但現在,它可能會決定大家賺不賺得到錢。
一位在河北做過外賣的商家表示,其沒有門店,成本相對降低,而且還是做炸串這種利潤較高的食品,但因為抽傭太高賺不到錢,最後只能選擇關店,去景區找了一份開車的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給了 0 傭金政策一個時間點,這當然是為了給大家一些 " 再不入駐就晚了 " 的緊迫感,京東确實很會。
" 據說現在有上千個服務商在排隊。" 林一陽說,因為京東外賣只對 5 月 1 号前入駐的商家免傭金,所以近一個多月是服務商賺錢的 " 黃金時期 "。
02
京東能夠順利入局外賣行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運力匹配。
收購達達之後,京東就打通了即配運力,近年來,京東秒送快速發展,為京東進軍外賣行業實際上已經打過了前站。
财報顯示,2024 年第三季度,達達的訂單量已經達到 6.48 億單,同比增長 36%。可見即配運力已經成了京東非常重要的運力單元。随着外賣業務的上線,這種重要性還将進一步增加,此時推出為騎手上五險一金就很容易理解了。
因為,京東早就給 40 萬物流一線員工上保險了。近兩年來,京東自建物流體系首批入職的快遞員們迎來退休潮," 京東快遞員養老金到賬 4392 元 " 的新聞還曾登上熱搜。京東 2024 年第三季度的業績報告顯示,目前已經有 1000 多名在京東物流退休的快遞員領到養老金了。
與快遞員一樣,外賣員也是新就業形态勞動者中主要組成群體。有數據顯示,目前全國騎手數量已經超過 1000 萬,但由于外賣員就業形式比較靈活,沒有與企業建立直接的勞動關系,所以也沒有納入到職工社保體系獲得保障。
這也導致外賣員群體中的絕大部分,基本處于 " 裸奔 " 狀态。很多外賣員都沒有醫保,以前上的保險也基本局限在人身意外險,一旦生病,就缺乏保障了,而養老保險更是奢談。
年老貧困、疾病是所有社會成員都面臨的基本風險,大量返鄉的農民工因為沒有生活保障,只能以高齡出現在零工市場上。但近年來,有關農民工的就業年齡開始收緊,解決高齡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問題的迫切性大幅提高。
不難看出,要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是未雨綢缪,沒病時交醫保,沒老時上養老險。
于是,京東在外賣業務上線的第一時間,就開始落實外賣員保障問題,成為第一家為外賣員們繳納 " 五險一金 " 的企業。同日,美團也提出為全職及穩定兼職的外賣員繳納社保,整個行業終于跨過了那道檻,進入了新周期。
值得注意的事,很多人認為給騎手交社保對于平台來說,是純粹的成本增加項,實則非也。須知,現在外賣市場中,眾包騎手的比例非常大,這些騎手與平台之間構成一種松散、臨時的雙向選擇關系。
在為平台籌集社會化運力的同時,松散的勞動關系也造成了兩大難題,第一是運力統籌問題,眾包騎手往往會注冊多家平台,誰給的錢多就跑誰家,這會給平台在忙時的運力帶來挑戰。
第二是疲勞管理問題,這個問題由來已久,但很難解決,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騎手在多平台接單。一家平台無論是限制接單量還是接單時長都很好操作,但如果騎手在這家平台下線了,就跑去别的平台接着跑,那就鞭長莫及了。
今天,京東、美團等平台開始為全職和穩定兼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這就在事實上與騎手之間形成了穩定的勞動關系,促進眾包騎手向專職騎手轉型,那麼騎手的穩定性和專一性問題必然會大幅提高,這無論是對平台的運力統籌,還是針對全行業的積弊解決,都有很多益處。
03
" 只去拜訪大眾點評在 3.8 分以上的商家,這是硬性要求,不然審核肯定過不了。" 林一陽在招聘直播間裡,一一回復着有意加入其團隊的網友們的問題,發展 " 品質商家 " 這是他再三強調的關鍵問題," 如果沒有大眾點評評分的話,也可以看高德、美團、抖音的評分,但是要在 4 分以上。"
眾所周知,大眾點評點評的是堂食店,那些隐匿在街角、地下的外賣檔口,不在該 APP 的輻射範圍之内。評分從口味、環境、服務、總體四個方面打分,在大眾點評上,3.8 分屬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代表店鋪整體表現良好,這說明京東進軍外賣市場的切口是品質堂食店。
這種選擇當然和京東的會員特質有很大關系,業内公認,較其他電商平台,京東會員的收入水平和消費力更高,尤其是 plus 會員群體。
由此可見,京東走品質外賣路線,是與自己的基因相吻合的,但在我們看來,原因又并不僅如此,因為無論是中高收入人群,還是普通收入人群,大家都應該吃點好的,畢竟誰都不想吃到 " 幽靈外賣 ",也想少吃一點預制菜。
當然,京東選擇的這個切口,與近期外賣行業的低價之風有所不同,但如果所有平台都在卷低價,無疑是要将電商行業的内卷故事再講一遍。
事實上,外賣行業不是沒有卷過,很多互聯網平台都先後對這個產業發起過進攻,搶騎手、搞促銷,也都曾短暫的熱鬧過一陣,然後就偃旗息鼓了。
因為外賣真的不好幹,這是一個 " 頭頂着互聯網的天,腳踩着實體產業的地 " 的行業。
外賣行業的壁壘很高,不僅考驗企業的技術算法,還考驗企業的配送體系、城市運營體系等綜合能力。曾經試水過外賣的玩家們,往往止步于 " 自建運力體系,掌控履約網絡 "。
所以,平台既要做深做實,也要在螺絲殼裡做道場。本質上,外賣一個剛需行業,但不是暴利行業。
不過,倒不必擔心京東會淺嘗辄止。這些年,從以自營方式做電商和自建物流體系開始,到後面做二手、秒送、健康,以及養車等線上線下一體化項目,京東一直沒有賺過快錢,這是一家具有相當強戰略定力的公司。
它必然大幹一場,但客觀上,一家店一家店的地推,一個騎手一個騎手的注冊,一個心智一個心智的建立,業務的發展确實需要時間。
也許我們都要拉長周期去看這場進攻,當然,如果京東想把時間縮短一些也不是不可能,那幹脆就把餓了麼收購了好了。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 " 最話 FunTalk"(ID:iFuntalker),作者:魏霞 編輯:王芳潔 ,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