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血洗“黑海明珠”——軸心軍在敖德薩的暴行實錄(修訂篇),歡迎閱讀。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戰史探索者 Author 毛豆 123
■封面:遭仆從軍士兵集中處決的無辜平民
無情屠戮
1941 年 10 月 16 日,歷經兩個月又八天的圍城戰後,有着 " 黑海明珠 " 之稱的敖德薩(Odessa)終被軸心軍攻陷。為了奪下這座城市,軸心軍付出了近 10 萬人的傷亡。擔任主攻任務的羅馬尼亞第 4 集團軍也在此戰中損失慘重,急需休整。
6 天後的 10 月 22 日,位于馬拉茲列夫斯卡亞大街(Marazilevskaya)的前蘇聯内務人民委員部大樓傳出了一聲巨響。這裡是羅軍在敖德薩的駐軍辦公室兼第 10 步兵師師部。事後查明,爆炸的起因是一枚無線電遙控地雷所致。
早在軸心軍入城前,蘇軍就在這一帶埋設了大量地雷,只不過由于羅軍的大意,未能及時處理。此次爆炸共造成 67 人死亡,包括駐軍司令官揚 · 格洛戈扎努(Ioan Glogojeanu)在内的 16 名軍官也一道喪命。
暴怒的駐軍随即将矛頭指向了猶太居民與 " 潛在的布爾什維克分子 "。10 月 23 日,全副武裝的羅軍與德國 " 特别行動隊 "(Einsatzgruppen)一道進入敖德薩市區,開始挨家挨戶搜捕猶太人。
據稱,僅在一天的時間裡就有 5000 至 10000 人遇難,多數是猶太居民。
■揚 · 格洛戈扎努(1888-1941),敖德薩圍城戰期間擔任羅第 10 步兵師師長,戰後亦成為敖德薩駐軍司令。1941 年 10 月 22 日死于遙控地雷的爆炸後,軸心軍駐軍便以此為由,開始集中處決敖德薩境内的猶太居民
■二戰期間,軸心軍在烏克蘭、羅馬尼亞境内實施大屠殺的地點,敖德薩采用紅黃相間的大衛之星标識,而德涅斯特河沿岸則采用紅骷髅标記
■頭戴 M39 型鋼盔,肩扛步槍穿過烏克蘭街道的羅馬尼亞士兵
■敖德薩在東歐的位置(黑色圓圈标記處)。戰前,敖德薩共有約 20 萬猶太人,占當時該市人口的 30%。羅馬尼亞人占領這座城市時,仍有 8 萬至 9 萬猶太人。大屠殺期間,羅馬尼亞、德國方面選擇在敖德薩及周邊地區設立集中營,進行 " 流水線 " 式屠殺
士兵們穿過馬拉茲列夫斯卡亞大街,不由分說地闖進市民的住所,要麼向看到的所有活物開火,要麼就将無辜的人拖出去公開絞死。城郊的市場、街道同樣遭到了洗劫,那些對爆炸一無所知的人被迫面對栅欄或牆壁,然後被一槍射殺。約 100 人在大噴泉一帶被捕、被殺,200 人則在市場附近的斯洛博德卡(Slobodka)社區遇害;251 人在摩爾達萬卡區(Moldavanka)遇害;遠近風車區、阿列克山德羅夫斯基(Aleksandrovsky)街區也有 400 人遇害。
另有一批平民被驅趕着來到魯斯多夫(Lustdorf)路附近的炮兵倉庫,随後占領軍關上大門,放火将整座倉庫燒毀。
戰後,蘇軍在敖德薩附近的亂葬崗中搜尋到超過 22000 具遺體,多數都是在 1941 年 10 月時被處決的。至于遇難人數究竟有多少,至今也未能統計清楚。
■在 " 死亡列車 " 上參與搜身的羅馬尼亞士兵。這些猶太人不知道,自己将踏上一條不歸之路
命令
就在 10 月 23 日當天,憲兵司令部發布了一道帶有恐吓性質的命令,要求所有敖德薩地區的猶太人必須在 10 月 24 日抵達達利尼克(Dailynk)村報道,否則将采取極端手段。
當天下午,約有 5000 名猶太居民來到達利尼克附近的羅軍哨所。時任第 10 機槍營營長的羅軍中校尼古拉 · 德萊亞努(Nicolae Deleanu)先命令 " 有嫌疑 " 的 50 名猶太人站進反坦克壕溝内,然後下令射殺。至于其他人則被強制要求留在原地,聽候發落。
而羅軍憲兵中校米哈伊爾 · 尼古列斯庫(Mihail Niculescu)在一份命令中這樣寫道:
" 請敖德薩及周邊地區注意:10 月 22 日對我指揮部的恐怖襲擊後,每殺害一名德國或羅馬尼亞軍官,處決 200 名布爾什維克分子;每殺害一名德國或羅馬尼亞士兵,處決 100 名布爾什維克分子。如有必要,可将嫌犯家屬一并逮捕,一旦再發生此類事件,一并槍決 "
為了加快處決進程,猶太人被趕進四座舊營房内。每座營房的牆壁上都設有機槍孔,且地板上倒滿了汽油。在數輪機槍的掃射過後,僥幸活下來的人也難以逃出熊熊烈火的墳場,只能坐以待斃。
■在布裡祖拉(Brizula)郊區遭集中處決的猶太居民
■遭黨衛軍士兵喝令的猶太婦女。這些人将被送上悶罐車,前往集中營 " 再改造 "
部分暫未被認定 " 有嫌疑 " 的猶太人一樣來到了達利尼克。這些人被告知 " 已被寬恕 ",但需要前往憲兵站及軍營内進行身份登記。雖然免于一死,但他們還是被強制拘留了一段時間。等這些人重返家園時,原本屬于他們的一切早已被侵略者掠奪一空,房子、車輛 ... 一切都化為了烏有。
一份數據顯示,羅馬尼亞軍僅在敖德薩停留一周,就讓該市的人口減少了 10%。可見,身為仆從軍,這些人同樣有着不可推卸的罪責。
據羅馬尼亞官方在 1941 年底時的統計,敖德薩約有 6 萬餘名猶太居民(包含只有一位猶太祖先的人)。與德軍一樣,羅軍同樣要求猶太人佩戴一枚特殊的徽标:黑框搭配上的黃色六角星(即大衛之星,猶太教的标志)。
■在羅軍士兵的驅趕下,猶太居民們被迫離開自己的住所,坐上馬車前往集中營
11 月 7 日,羅憲兵司令部再度下令,強制要求所有 18 至 50 歲的猶太男性前往敖德薩市監獄報到。原文如下:
" 我命令,1. 敖德薩地區所有 18 至 50 周歲的猶太裔男子,自本命令發布之日起的 48 小時内,必須前往市監獄報到(地址位于布爾什方坦斯卡亞路),每人随身攜帶生存必需品。而他們的家人有義務為他們送食物,48 小時期限滿後凡不遵守此命令者,一律就地處決。
2,敖德薩地區的所有居民必須将未遵守此令的每一位猶太第一時間報告給警察部門,知情不報、窩藏者,一律就地處決 " 籤名:敖德薩憲兵指揮官 米哈伊爾 · 尼古列斯庫中校
從那天起,全城的猶太居民開始被呈批送往羅軍看守的波格達諾夫卡集中營。為了能夠更好地利用這些受害者留下的财產,占領軍司令部于 11 月中旬再度下令:
" 所有具有猶太血統的人,在向軍方、警察官員登記時,都有義務自願申報其所有的貴重物品(包括貴金屬、寶石等),違令不從者格殺勿論。"
至 12 月中旬,波格達諾夫卡集中營中已聚集了約 55000 名猶太人,其中一些還是從别的集中營轉運過來的。據統計 1941 年 12 月 20 日至次年的 1 月 15 日,每天都有猶太人遭黨衛軍 " 特别行動隊 " 成員、羅馬尼亞士兵、烏克蘭警察及德國當地的 " 秩序警察 " 處決。
1942 年 1 月,留在敖德薩的近 4 萬名猶太人再次遭到驅逐。他們被送到斯洛博德卡區建立的猶太人定居點。在那裡,他們被迫忍受着嚴寒與飢餓,艱難地生存着。
1942 年 1 月 12 日至 2 月 20 日,最後剩下的 19582 名猶太居民被驅逐至偏僻的貝雷薩區。這些人被送上沒有暖氣的悶罐車,分别送往不同的集中營。而在别列佐夫卡,猶太居民只能通過步行前往多馬涅夫卡、博格達諾夫卡、戈爾塔等集中營,等他們到了集中營後,又要受到德國看守及羅馬尼亞士兵有組織的殺戮,幸存者寥寥。
以戈爾塔集中營為例,到 1943 年 6 至 7 月時,這裡的猶太囚犯已經從上萬人的規模下降到不足千人。
也有一些 " 表現良好 " 的猶太人被派往村莊進行農作,得以生還。1943 年,多曼涅夫卡區、德涅斯特河沿岸的猶太居民在得到羅馬尼亞猶太組織的援助後,情況開始有所改善。百餘名藏在敖德薩的猶太人也幸存下來,并參與了 " 敖德薩抵抗軍 "。反抗軍以敖德薩地下墓穴為基地,堅持與侵略者鬥争,直到蘇軍到來。
■在羅馬尼亞士兵押解下前往集中營的猶太平民
■遭處決的猶太人遺體就這樣被棄置路邊
審判
1946 年,在羅馬尼亞新政府及盟國管制委員會聯合成立的布加勒斯特人民法庭上,對獨裁者安東内斯庫元帥、德涅斯特沿岸總督格奧爾基 · 亞利希克斯與敖德薩駐軍司令尼古拉 · 馬西奇(Nicolae Macici)将軍進行審判。法庭認為,上述三人應為 1941 年秋的敖德薩平民大屠殺事件負責,判處三人死刑。
前兩人于當年 7 月 1 日槍決,至于馬西奇将軍,邁克爾國王出于多方考慮,将其減刑為無期徒刑。
2006 年 11 月 5 日,布加勒斯特法院受理了亞利希克斯之子提出的上訴,經審查後,法院宣布維持 1946 年 5 月 17 日的死刑判決。亞利希克斯之子不服,繼續向最高法院上訴。2008 年 5 月 6 日,羅馬尼亞最高法院做出終審裁定:拒絕修改死刑判決,仍認定亞利希克斯為戰犯。
■尼古拉 · 馬西奇(1886-1950),羅馬尼亞陸軍中将,二戰時期曾指揮羅第 1 集團軍跟随德軍入侵蘇聯,1944 年又率部加入盟軍,參與對德作戰。1946 年在布加勒斯特人民法庭上被判處死刑,後因有功被邁克爾國王減免改為無期,4 年後死在監獄中
■奧爾基 · 亞利希克斯(1897-1946),1941 年至 1944 年間任德涅斯特沿岸總督,1946 年在布加勒斯特人民法庭上被判處死刑,随遭槍決
紀念
2015 年,意大利宣布将切裡亞諾 · 拉蓋托的一個城市廣場命名為 " 敖德薩烈士廣場 ",以紀念在二戰軸心軍占領時期以及烏克蘭政治危機中遇難在工會大廈前的平民
同年 5 月 2 日,敖德薩工會大廈活動一周年紀念日之際,切裡亞諾拉蓋托的廣場樹起了一座 " 敖德薩烈士 " 紀念碑。該碑采用火焰形狀,内嵌着一只鴿子的輪廓,象征着和平。
2018 年,一部名為《野史留名又如何》的劇情電影被搬上銀幕,再現了當年那段黑暗的歷史。
■位于烏克蘭普羅霍洛夫斯基的紀念廣場雕塑群
■紀念碑文,以希伯來文、俄文雙語書寫
■俯瞰普羅霍洛夫斯基紀念廣場
■《野史留名又如何》劇照
附錄:敖德薩戰役後羅、蘇兩軍戰鬥傷亡統計
就政治意義而言,奪下敖德薩,使得羅馬尼亞獨裁者安東内斯庫的聲望一躍超過了意大利的墨索裡尼。因為此役是仆從軍在沒有德國的實質性支持下,獨自完成的一場大規模會戰。也正因為在敖德薩的勝利,安東内斯庫仍執着于将整個羅馬尼亞綁在軸心軍的戰車上,始終堅持 " 恢復羅馬尼亞領土完整性 ",并要求羅國軍方不顧一切地投身至對蘇戰争之中。
然而,同樣是敖德薩戰役,也暴露出了羅軍的一系列重大缺陷。根據大衛 · 格蘭茨提供的數據,整場戰役中,羅軍共付出了 17729 人陣亡、63345 人負傷、11471 人失蹤的代價,反觀蘇軍則付出了 16578 人死亡或失蹤,24690 人負傷的數據。就交換比而言,得不償失。
在入侵蘇聯的戰争中,羅軍雖奪回了比薩拉比亞、北布科維納兩處失地,并占據了敖德薩,但随之而來的復員潮(重新占領的土地需要農民耕作)使得羅馬尼亞的可用之兵從近 90 萬人銳減至 46.5 萬人(1942 年 1 月 1 日)。而敖德薩之戰結束後,羅馬尼亞的國際外交局勢也陷入惡化。原先的 " 老東家 " 英國于 1941 年 12 月 6 日對其宣戰,6 天後,羅馬尼亞亦向美國宣戰,并聲援德、日兩國。
直至 1944 年 4 月 10 日,軸心國的部隊才被蘇軍徹底趕出敖德薩境内。
■蘇聯官方于 1942 年 12 月 22 日發行的 " 保衛敖德薩 " 獎章實物。授予者包括當時參與圍城戰的蘇聯陸、海軍及内務人民委員會官兵,以及在守城期間為守軍提供幫助的武裝平民
■群内僅供圖書交流用,嚴禁讨論任何與軍事圖書、藏品無關話題,望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