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狂飙的AI眼鏡,能火多久?,歡迎閱讀。
文 | 定焦 One,作者 | 王璐,編輯 | 魏佳
有這樣一款眼鏡,讓你無論身處英國、法國還是意大利,都不用擔心語言不通,它能将對方說的任何語言實時翻譯成你熟悉的文字,甚至連你目之所及的廣告牌,也能直接将翻譯顯示在鏡片上。
不僅是貼身翻譯,它還能實時拍照、錄制視頻,再也不用擔心滑雪、騎馬、駕駛時不方便記錄;如果想聽歌或者去某個地方,只需喊一聲 "Hey XX",便能喚起音樂、導航功能。總之,手機上的操作幾乎都能在這款眼鏡中實現。
而且它不笨重,外觀和墨鏡差不多,重量僅比普通墨鏡多十克左右,售價在 2000 元上下。
這款黑科技便是國内大廠都在搶着做的 AI 眼鏡。
這股風從國外的 Meta 吹來。去年,Meta 與百年眼鏡老店雷朋聯合推出了一款名叫「Ray-Ban Meta」的智能眼鏡(以下簡稱 Meta 眼鏡),今年 4 月又新增了 AI 功能,立刻受到追捧。據科技媒體 The Verge 統計,截至 2024 年 5 月,這款智能眼鏡的全球銷量已突破 100 萬副。此前,沒有任何一款智能眼鏡有過如此高的銷量。
這樣的爆款效應讓很多人意識到,AI 眼鏡或是現階段 AI 最佳的落地場景。
于是從今年 4 月底開始,華為、百度等各大廠商陸續發布 / 發售了 AI 眼鏡,這股風潮更是在 11 月到達了頂峰,有媒體統計,最密集時,國内外僅 10 天就發布了 18 副 AI 眼鏡。
入局者中,既包括互聯網大廠(百度、字節)、消費電子企業(華為、小米、OPPO、TCL),還有 AR 類智能硬體科技公司(Rokid、閃極科技、影目科技等),它們或多或少在自研大模型、硬體設備、銷售渠道等方面具備一到多個優勢,而且這些 AR 類公司大多有大廠 / 消費電子企業的投資或合作。
研究機構 wellsenn XR 預測,從 2025 年開始,AI 智能眼鏡将在傳統眼鏡銷量保持穩定增長的大背景下快速滲透,2029 年,AI 智能眼鏡年銷量有望達到 5500 萬副,到 2035 年,有望達 14 億副。
如今的 " 百鏡大戰 ",堪比去年的 " 百模大戰 ",入局者還在不斷增多,做 FA 的王立表示,"AI 眼鏡是投資機構積極在看的少數熱門 AI 賽道。"
但任何火熱的賽道都可能面臨一定的風險,況且各家之前也給 AI 尋找過包含耳機在内的多種硬體設備做為載體,都沒有到達預想效果,這次選擇難度更高的眼鏡,能成功嗎?
火熱的 AI 眼鏡:三類公司,三種路線
據「定焦 One」梳理,目前入局 AI 眼鏡的公司可以分為三類,它們的產品及主要信息如下表:
注:僅統計确定發布日期的產品
在對比這些公司的產品之前,我們先簡單科普一下,國内 AI 眼鏡的基本功能包括語音識别、音視頻播放錄制和 AI 調用(比如語音互動、翻譯、查詢天氣交通信息)。綜合多位從業者的觀點,廠商大部分都是圍繞着 " 音頻 "、" 攝像頭 "、"AR 顯示 " 三種要素進行組合,價格在 500 元 -5000 元之間,功能越多,價格越高,具體可以主要分為三種路線。
第一種主打音頻,沒有攝像頭、功能較為單一,只能支持語音通話、聽音樂等音頻功能,比如小米生态鏈企業蜂巢科技推出的界環 AI 音頻眼鏡、華為推出的華為智能眼鏡 2 等。由于無法支持拍照、錄像、視頻顯示,也有人将這類 AI 眼鏡定義為音頻眼鏡。
最近,「定焦 One」走訪了華為某門店,由于 AI 眼鏡行業的火熱,不少顧客對店内在售的華為智能 2 眼鏡表示好奇,但得知它只能支持音頻功能時,便沒了興趣。一名工作人員更是将這款眼鏡形容為 " 眼鏡款式的藍牙耳機 "。
北京某商場展示的華為智能眼鏡 2(共五款,價格在 1699-2299 元不等) 「定焦 One」攝
第二種是音頻 + 攝像頭,在音頻的基礎上具備了拍照、錄像等視頻功能,今年大火的 Meta 眼鏡,以及百度的小度 AI 眼鏡就是走的這個路線。
第三種是音頻 + 攝像頭 +AR(增強現實),不僅支持音視頻,還具備增強現實功能,例如,用戶在拍完照後,可直接在眼鏡上看預覽,AR 眼鏡公司 Rokid 推出的 Rokid Glasses 屬于這類。
我們再舉個例子區别第二種和第三種,比如你在國外看到了一個外文廣告牌,搭載 AR 顯示的 AI 眼鏡可通過攝像頭拍照識别廣告牌内容,并翻譯成中文顯示在眼鏡上,而沒有 AR 顯示的 AI 眼鏡,只能将翻譯結果通過音頻輸出或者支持用戶在手機上查看。
另外,這三種路線的產品都能夠調用 AI 實現互動,也都能搭載大模型,有些是靠自研,有些是采用第三方合作夥伴的技術。
從技術難度上來說,第一種比較低,國内的 AI 音頻眼鏡已經推出了一段時間,也有了面向市場的代表性產品,第二種和第三種對技術的要求更高。具體來說,第一種主要依賴語音和 TTS(文本轉語音)互動,後兩者是影像互動,在語音、TTS 的基礎上還加入了顯示,且顯示的使用率更高,而帶 AR 顯示的,還需要具備增強現實技術。也因此,絕大多數這類型的 AI 眼鏡還處在研發或者 " 發布不發售 " 狀态。
相應的,在硬體成本上,也是第一種比較低,只需要在鏡框裡加上麥克風陣列、耳機、電池和處理器等,第二種需要加上攝像頭,搭載 AR 的第三種還需要光學模塊。配件多了的同時,還需要解決更高的功耗和散熱問題。
目前入局的互聯網大廠、消費電子企業、AR 公司,主要發力的是後兩種,它們做 AI 眼鏡的目的也不太一樣。
從業者小明告訴「定焦 One」,百度、字節這些互聯網大廠,目前做的是第二種,更多是想通過 AI 眼鏡跑自己的大模型,而非主要靠賣硬體,相比消費電子企業和 AR 類公司,它們在硬體上也不具備競争優勢。AR 類公司之前也做眼鏡,現在是想通過與 AI 結合,找到更多業務增量。至于小米這類消費電子企業,在產品上跟風 Meta,并通過供應鏈優勢壓低價格,特别是小米在智能家居和物聯網上還具備優勢,做 AI 眼鏡有一定想象空間。
期待中的 AI 眼鏡,和現實中的 AI 眼鏡
目前,各家在音視頻功能上已經做得比較完善。
比如在語音喚醒和互動功能上,用戶可以用聲音輕松喚出 "XX 同學 " 等進行對話,或是進行音樂播放、天氣播報、信息推送。
各大廠商還将導航、翻譯、提詞器、速記整理等各種細化功能接入到 AI 眼鏡上,實現讓用戶不用費勁在手機裡挨個打開,只需要簡單發出語音指令便能輕松完成。
視頻方面,也能實現比較高的拍攝錄像質量。
比如 Meta 智能眼鏡搭載了 1200 萬像素的超廣角攝像頭(和 iPhone11、12 差不多),最長錄制時間三分鍾,國内直接在這方面卷了起來,小度 AI 眼鏡配備了 1600 萬像素的超廣角攝像頭,Rokid Glasses 在攝影時長上能達到 40 分鍾,幾家都具備防抖功能。
現階段,各家企業真正在比拼的,集中在三點。
首先是重量,要先解決用戶佩戴舒适度的問題。普通眼鏡的重量在三四十克,在此前已經上市的 VR、AR、MR 眼鏡中,即便是相對較輕的 AR 眼鏡,大部分也在 100g 以内,難以長時間佩戴,也影響着產品的普及。
因此,這一批 AI 眼鏡廠商非常重視造型設計與舒适度,即在保持一定續航能力的前提下,将 AI 眼鏡做到輕量化和小型化。
由于 AI 眼鏡要加入芯片、主機板、電池等元器件,目前大多數 AI 智能眼鏡的重量在五十克左右,為了讓 AI 眼鏡的重量無限趨近于普通眼鏡,廠商想出了各種方法。
比如魅族推出的 StarVAir2 采用了超小體積的單綠光引擎,體積縮小 50%,重量減輕 50%,Rokid 将左右鏡片上各安裝一個光機的雙光機方案,精簡為鼻梁中間單光機雙鏡片顯示方案,進一步降低重量。
其次是智能體驗,AI 眼鏡最大的噱頭莫過于 AI。
用戶對 AI 眼鏡的期待是,希望它能超過手機,像人體感官一樣完美捕捉視覺、聲音、位置等信息,從而提供貼心智能服務,但目前AI 眼鏡和大模型的結合程度,還達不到完全智能化的水平,導致其能實現的功能都比較基礎,例如語音助手、實時翻譯、導航提醒、物體識别等,甚至在捕捉信息的靈敏度和準确度等方面,都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即便是被大家認可的 Meta 眼鏡也存在很多 bug,比如在聲音上,Meta 眼鏡内置了 5 個麥克風陣列系統,揚聲器也調大了音量,但在嘈雜環境中還是會受到影響;面對較為復雜的内容回復,其也不會直接念出來,而是提示用戶在手機上查看。所以一些用戶對 Meta 眼鏡的主要定位是,充當耳機、相機、備忘錄,使用場景有限。
而且 " 和國外相比,國内大模型和國外的 GPT-4o 還存在一定差距,信息檢索能力和反饋速度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大多數 AI 眼鏡還沒能達到讓消費者買單的程度。" 小明表示。
最為關鍵的一點是,目前 AI 眼鏡還不能脫離手機使用。
小明告訴「定焦 One」,AI 眼鏡本質上是硬體部分 + 大模型,用戶通過眼鏡識别到影像或語音信息,然後通過 Bluetooth、Wifi 等傳遞給手機扔到雲端處理,再反饋到眼鏡上,國内 AI 眼鏡本身裡面跑的是 Linux 系統,而非智能安卓,AI 功能的實現需要借助手機。
換句話說,如果手機不在身旁,AI 眼鏡便不具備高度智能化。
續航也是用戶擔心的一大問題。
目前,Meta 眼鏡只支持三分鍾的視頻錄制,有用戶表示,如果重復啟動連續拍攝視頻,電量最多只能支撐半小時,即便不錄制視頻,電量也撐不過半天,這離設想中的長時間佩戴還存在差距。
不過很多國内廠商似乎已經找到了解決方案,Rokid Glasses 官方表示,在明年發售時,續航能達到 4 個小時,并配有充電眼鏡盒,20 分鍾充滿電。小度 AI 眼鏡也宣稱能連續聽歌或打電話 5 小時以上。但這些,都還要等到產品正式發售後才能見分曉。
AI 眼鏡真正爆發,還需要耐心
盡管現實中的 AI 眼鏡離想象中的差距不小,但并不影響從業者和投資人的熱情,他們認為,明年會出現 " 百鏡大戰 "。
綜合從業者、投資人的說法,大家看好 AI 眼鏡,主要在于三方面。
王立看好的是眼鏡本身具備的入口優勢。
他解釋,現在用戶最主要的消費電子產品是手機,而 AI 眼鏡被認為是最有可能切割手機 10%-20% 使用時長和功能,并能與虛拟世界產生互動的終端形态,能安裝麥克風、揚聲器、攝像頭、WiFi/ 藍牙模塊等硬體,從而進行音頻識别、視頻拍攝、無線通訊、翻譯、導航等功能,而且通過視覺進行 AI 問答、物體識别,效率和精确性也高于純語音。
" 目前,AI 眼鏡是 AI 所有硬體產品裡天花板最高的賽道,也是投資機構積極在看的少數 AI 熱門賽道。" 王立表示。
國外已有成功的 AI 眼鏡案例,也給了大家很大信心。
在交流中,不止一位從業者提到了 Meta 眼鏡的高銷量。國金證券曾估算,2024 年 Meta 眼鏡出貨量或達 200 萬台,而且考慮到目前 AI 功能僅限美國和加拿大用戶使用,若未來區網域、語言推廣至全球,對應銷量或超 600 萬台。
王立認為,Meta 眼鏡的銷量已經證明了用戶對這一賽道存在需求,相比其他 AI 硬體,AI 眼鏡跑通了從 0 到 1。
AI 眼鏡硬體供應鏈完善,智能體趨于成熟,也是它被看好的重要原因。
從業者黃先生告訴「定焦 One」,拿比較復雜的音攝顯(音頻 + 攝像頭 +AR)組合的 AI 眼鏡來說,其涉及的比較重要的光機技術,供應鏈已逐漸完善,達到了商業化程度,應用端也迎來了智能體的爆發。這一方面降低了成本,AI+AR 眼鏡的售價大多能控制在 2500 元左右,另一方面也有了豐富的應用供給,能實現各類功能。
不過,AI 眼鏡目前還處于早期,國内還沒有爆款誕生,行業也存在着一些不确定因素。
首先是市場競争激烈,但產品差異化不明顯。
不止一位從業者表示,即便各家分屬于不同領網域,但對 AI 眼鏡的認知上沒有太大差距,都是在模仿 Meta,而且參與競争的廠商越多,容錯率越低。
王立表示,投資人在選擇一家 AI 眼鏡公司時,更關注能不能做出差異化產品,具體看團隊對用戶的理解度和技術能力,比如是否了解消費者對 AI 眼鏡的功能需求、價格接受區間、眼鏡外觀等,以及團隊是否具備這些需求的研發能力。此外渠道也很重要,Meta 眼鏡能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選擇與雷朋合作,其生產供應渠道非常完善。
其次,攝像頭既是 AI 眼鏡重要的一環,也是困擾着從業者的敏感點。
為了更加了解用戶對 AI 眼鏡的需求,有部分從業者在做用戶調查發現,攝像頭功能可能會侵犯個人隐私,降低大家對 AI 眼鏡的接受度。
" 在日常聚會或工作會談中,如果對方一直帶着一副有攝像頭的眼鏡,就像架了一台攝影機,大多數用戶都會覺得别扭,產生戒備心,害怕被拍攝或者錄下來。" 從業者程成表示。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Meta 想到的解決辦法是,加了一個顯示提醒,當攝像頭開啟時,眼鏡會亮燈,但程成表示,在實際操作時,用戶可以通過很多物理和技術手段将這一提示關掉。
總結來看,AI 眼鏡雖然入局者眾多,Meta 眼鏡的銷量也證明了市場接受度,但這個行業真正爆發還需要時間。究竟誰能夠復制 Meta 的成功,要等到明年產品大規模上市後才能揭曉。
*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王立、小明、程成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