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種菜潮”裡隐藏的消費密碼,歡迎閱讀。
身體忙着 996,靈魂已是 " 農場主 "
你永遠都猜不到,年輕人的解壓方式能有多 " 抽象 "。
從 " 捏捏樂 " 到 " 史萊姆 ",從 "ASMR" 到 " 沉浸式收納 ",年輕人總能找到各種稀奇古怪的方式來釋放壓力。而如今,種地竟然也成了他們解壓清單上的一項。
沒錯,就是那種面朝黃土背朝天的 " 種地 "。
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年輕人似乎找到了一種與自然對話的新語言。他們不再滿足于虛拟世界中的 " 種田遊戲 ",而是過上 "" 工作日上班、休息日種地 " 的生活,在陽台、樓頂甚至專門到郊區包一塊地種植。
而敏銳的商家們也迅速捕捉到了這一趨勢,紛紛推出與城市種地相關的產品和服務,為都市人的 " 田園夢 " 提供全方位支持。
01 種地?先從網上開始
" 菜要長得好,整地少不了 "" 作畦分為哪幾種類型?"" 種菜要了解的一些小知識 "...... 周末的午後,小果一邊刷着小紅書,一邊認真收藏着各種 " 種地攻略 ",她從未想過自己會對現實中的種地產生如此濃厚的興趣。盡管目前小果的種地 " 事業 " 僅僅局限在自家陽台種盆栽,但這絲毫沒有澆滅她對 " 種地 " 的向往。
其實仔細說起來,小果對種地上頭這件事,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有苗頭了。" 誰在上小學的時候沒有經歷過一段在 QQ 農場偷菜種菜的日子。雖然如今已經沒有了當年那種争分奪秒的狂熱,但對種菜的熱情,卻始終深藏在心底。" 小果回憶道。
工作之後,她一度對遊戲失去了興趣,Steam 裡躺着玩到一半的《空洞騎士》和十幾個從未打開過、買來就吃灰的遊戲。" 那一刻,我只想知道還有什麼遊戲能拯救我的精神内耗,直到我重新打開《一起玩農場》,再次過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 小果對消費紀說道。
正如消費紀在《為了跟上潮流,我在遊戲裡 " 熬夜上班 "》一文中提到的,許多人都夢想着逃離城市的喧嚣,回歸一種簡單而寧靜的生活方式:在《星露谷》裡 "627"(早上 6 點起床,凌晨 2 點睡覺,一周工作 7 天),在《天穗之咲稻姬》裡立志種出產量最高、粘度最高、最香的大米,甚至下載個監督專注工作學習的軟體也要選擇能 " 種樹 " 的 APP。
無論是在遊戲裡種田,還是在工位上養發财樹," 種地 " 似乎早已成了都市人心中那片 "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 的理想淨土。雖然每天生活在鋼筋水泥的叢林中,但身體裡的「種田」血脈沒有停止流淌,時不時也會騷動。
這一點從長視頻平台上田園種地類内容的爆火也能看出,年輕人對 " 種地 " 的熱情早已從虛拟世界蔓延到了現實生活,比如愛奇藝自制綜藝《種地吧》目前豆瓣評分 9.1,入圍了第 28 屆上海電視節最佳綜藝節目獎。
另一邊,短視頻平台的農村紀實類視頻同樣火爆。這些視頻細致記錄了田間勞作的點滴,從播種、除草,到放牛、驅蚊,甚至挑扁擔等鄉村日常,真實呈現了鄉村生活的質樸模樣,消費紀觀察,抖音平台 # 我在網上學種地 # 話題的播放量已經超 2 億,不少網友還對此調侃:" 爸媽種地供我上學,我在網上學種地。"
02 " 我在城市當地主 "
" 被 996 狠狠拿捏,每天在格子間裡忙到飛起?就在這裡,一大片有機菜地等你來認領!認領菜地後,你能擁有一整年的專屬使用權,地裡產出的果蔬全都歸你,實現蔬菜自由 ......" 這樣極具吸引力的宣傳語,正悄然占據都市年輕人的社交平台首頁。
随着年輕人對種地的熱情呈井噴式增長,市場需求也水漲船高,城市租地服務順勢蓬勃興起。從城市近郊那些充滿野趣的小塊農田,到設施完備、規劃有序的專業城市農場,租地形式可謂五花八門,滿足了不同人群的多樣需求。
(圖片來源:小紅書)
不少商家精心推出了豐富的土地租賃選項,最小的地塊面積剛好能讓只想淺嘗種植樂趣的年輕人過把瘾;大型城市農場更是将服務做到極致,不僅劃分出規整平坦的土地,還配備了先進的灌溉設施、提供各類農具租賃服務,更有專業農技人員随時待命,為新手們答疑解惑
小果在了解到這些租地服務後,迫不及待地在小紅書上搜索各種租地套餐,詳細對比不同農場的優缺點、價格和服務内容,期待着能在真正的土地上 " 大展身手 "。
" 上海這邊我只關注了郊區的租地價格,每平方米租金範圍大致在 100 元至 200 元之間,會便宜一些。" 根據小果的描述,消費紀深入小紅書平台,對比了上海郊區部分提供租地種菜服務的農場信息,發現一般情況下,這個費用涵蓋專業種植指導與農具配備,有效降低了新手入場門檻。
不過,種子、菜苗及肥料需租客自行購置,這也給予了租客自主選擇品種與品質的空間(比如租客是有機蔬菜愛好者或熱衷于種植稀有品種的園藝愛好者)。
另外這些農場在租賃政策上具有較高的一致性,租賃期限基本以一年為起始周期,這一點比較契合長期種植體驗需求。運營模式又分為自種、全托和半托代種代管,不過一般情況下,自種和全托管的價格相差較。
地塊類型包括大棚、露天、防風草分割、栅欄分割等,大棚種植區能夠有效抵御不良天氣;露天菜地則保留了最純粹的自然種植體驗;防風草分割區網域巧妙利用自然屏障,兼具美觀與實用;栅欄分割區網域則以清晰界限确保了租客的專屬種植空間。
其實可以看出,随着城市菜地租賃業務的不斷發展,租地種菜已經不再局限于傳統的農耕模式,而是逐漸演變成一種集社交和休閒于一體的綜合性體驗。
03 對抗焦慮的 " 慢動作 ",療愈經濟的新風口
當 996 的疲憊與鋼筋水泥的冰冷交織,年輕人選擇用一把鋤頭、幾粒種子,在城市的縫隙中開辟出一片 " 精神綠洲 "。
據行業調查報告顯示,當前國内療愈經濟市場規模已經達到 10 萬億元。而廣闊的市場前景,激發了持續不斷的業态創新。在消費市場中,療愈概念早已突破了傳統的範疇,不再局限于心理咨詢、冥想禅修等領網域,而是拓展到了更為廣泛的生活場景。
租地種菜看似是一種解壓方式,實則是一場悄然興起的生活革命——它不僅是個人與自然的和解,更折射出城市化進程中,人們對生活方式、社會關系乃至生态價值的重新思考。
從健康層面來說,心理學研究早已證實,與自然接觸能顯著降低壓力激素,此外,古人也常說:" 山林逸興,可以延年 ",同樣強調了親近自然對身心的滋養作用。
(圖片來源:小紅書)
有意思的是,當年輕人因工作、生活感到迷茫時,他們常将 " 計劃提前退休 " 視為一種逃離現實的消遣。如今,他們發現,那種理想中的閒适生活并非遙不可及。只需在城市中尋得一塊菜地,便能在療愈身心的同時,為未來生活提前 " 布局鋪路 "。
與此同時,租地種菜也悄然改變了都市人的社交模式。在社交媒體主宰人際關系的今天,都市人的社交往往停留在 " 點贊 " 層面,而租地種菜卻意外地構建起 " 老鄉,一起種地嗎 " 的社交形态。
其是在當下,經濟壓力與情緒焦慮成了普遍的社會現象,年輕人迫切需要在心理和情緒層面獲得 " 舒緩 ",療愈經濟也因此備受關注。比如,消費紀了解到,一些市面上的 " 青年養老院 " 也會定期招募年輕人一起體驗農家樂種地活動,巧妙地将種地與 " 搭子文化 " 和 " 養老經濟 " 融合到一起,更新成了集體活動。
青年養老院和租地種菜作為新興概念,雖然目前還未大規模出現,但它别具一格的療愈理念,已成功吸引了年輕人的目光。最重要的是,在算法支配的數字化時代,都市人的時間被切割成碎片,注意力被短視頻、彈窗廣告和即時通訊不斷掠奪。而種地和住進 " 養老院 ",卻以一種近乎原始的 " 慢動作 " 對抗着這種異化。
種地播種需要等待發芽,施肥需要觀察土壤狀态,收獲更要遵循作物生長的自然規律,這種 " 不可加速 " 的過程,恰恰成了對抗焦慮的良藥。可以說租地種植不僅僅是一種個人行為,它正在逐漸演變成一種新的社會現象,甚至是一種文化符号,反映了年輕一代對現代生活方式的反思與重構。在高強度的工作壓力和快節奏的生活中,種地甚至能成為了一種 " 反叛 " 的象征——一種對效率至上、功利主義的社會主流價值觀的無聲抵抗。
(圖片來源:《種地吧》)
雖然如今租地種菜并非萬能解藥——因為一方面,它無法從根本上解完全抵消現代生活的壓力,其次,也不是所有體驗過種地的年輕人都能堅持下來。但是,當年輕人蹲在租來的菜地裡松土時,他們或許沒有意識到,這個動作正在松動某些更堅硬的東西——對效率至上的盲目崇拜,對消費主義的過度依賴,以及人與自然割裂的生存狀态。
正如《人類簡史》作者赫拉利所言:" 農業革命讓人類定居,工業革命讓人類疏離,而新的農業革命,可能讓我們重新學會如何在地球上詩意地栖居。" 當越來越多的都市人俯身觸摸土地,這場始于解壓的 " 種地熱 ",或許正在為人類文明寫下新的注腳。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 " 消費紀 ",作者:莓莓,36 氪經授權發布。